发展老年教育促进老有所学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xing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条件让老年人老有所学,有助于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也有助于保持社会稳定,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增进社会的整体和谐。1986年,我们无锡市委、市政府根据我市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学的需求,创办了无锡市老年大学,标志着我市老年教育开始正式启动。经过22年的艰苦努力,我市老年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城市到农村,经历了开创、探索、发展三个重要阶段,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学科、多学制的开放性的教育、教学体系,不断满足着城乡老年人多方面的学习需求。
  充实老年学校网络。从1986年无锡市老年大学的创办起,目前我市已拥有一所市级老年大学,七所县(市)区级老年大学和604所街道(乡镇)、社区(村)两级办的老年学校及分校,全市共612所老年大学(学校),入学老人56672人,占全市老年人口总数的6.8%,基本上形成了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老年学校教育网络。其中无锡市老年大学从创办时的4个班、学员117人,已发展成目前具有151个班,5527名学员,设立了五大系科、六十多门课程。基本成为一座颇具规模,较为规范,多学科、多层次的现代化老年学府。2005年10月无锡市委、市政府为满足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老有所学的需求,决定移址新建无锡市老年大学。新的老年大学建筑面积达到1.03万平方米,一次性招生可达8000名至1万名老年学员,2007年11月已竣工开学,2008年春季招收的老年学员达到5800人次,继续发挥着老年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完善老年教育体系。我们以老年学校教育为主,把老年学校教育、远程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老年教育的综合体系。在老年学校教育上。以“增长知能,丰富生活,健康身心,老有所为,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开设的课程,除时事政策外。还有文史、艺术、实用技术、科普法律知识、体育等60多种。各校开课一般按各自条件和老年人的需要而定,市、县(市)区两级老年大学每周上课,街道(乡镇)、社区(村)的老年学校一般每月集中学习1—2次。在老年远程教育上,2000年我市老龄委和无锡教育电视台联合开办了无锡市空中老年大学,构建了“电视远程教育+社区就近辅导”的老年教育新模式。在街道或社区建立了80多个辅导站,为社区老年人就近学习提供方便,这种模式受到老年人的热烈欢迎。在老年社会教育上,我市基本形成了社会教育的三级网络。县(市)区依托职工学校、职教中心成立社区培训学院,乡镇和街道依托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市民学校和基层党校建设社区教育中心或社区学校,村(居委、社区)建设社区学校分校或社区学习中心,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社会资源,推进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每年多次组织为离退休干部等人员作形势报告、讲科技创新、进行法律法规辅导等活动,使老同志思想常新,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体育、卫生以及科普部门也把老年人保健、卫生、科普知识的教育深入到社区(村)老年人中间。有的老年大学,结合落实“学为结合”的施教方针,学员们本着“即知即传”的精神,带动社区、农村的老年人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教育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学习队伍。
  规范老年教育管理。由于地区老年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差距较大,师资水平不一,课程设置不尽相同,迫切要求有一个机构。在办学方向、教学业务等方面加以总体规划和指导。为此。我们于1989年组织了市老年大学协作会。在此基础上。1991年又在市教育学会增设老年教育专业委员会,于2001年正式成立了无锡市老年教育管理委员会,作为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综合协调管理部门。按照市老年教育管理委员会的规划建议。2004年市政府明确市老年大学划归市委老干部局管理,在具体办学事务上,则由有关部门牵头,动员群众团体、大专院校、部队等多渠道共同办学,市老年大学的几个分校都由不同部门分管。县(市)区的老年大学由县(市)区老龄委主管,街道、乡镇和社区、村的老年学校分别由街道办事处、镇政府老龄委、成教中心和社区、村老年协会主办。县(市)区级以上的老年大学由办学单位聘请有关人员组成校务委员会或董事会领导学校工作,县(市)区级以下的老年学校也都有专人负责学校管理,形成了按级负责的管理机制。在办学经费上,统一按国家补贴一点,社会资助一点,学校自筹一点的原则来解决。从无锡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规划实施以来,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发展老年教育。同时,还要求各县(市)区也按不低于市财政安排的标准安排老年教育经费,使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拥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深深感到开展老年教育对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起着越来越明显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生命质量。老年人参加学习接受教育,不仅能使他们获得各种知识技能,在心灵上获得更多愉悦,而且能够加深他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加强与社会发展的融合。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和生命价值,真正促进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
  有助于综合治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发展老年教育有利于老龄工作的正常开展和老龄事业的加快发展,有利于实现“六个老有”的目标,即老有所养,养得科学;老有所医,医疗得法;老有所教,教有进步;老有所学,学有所得;老有所为,服务社会;老有所乐。乐在健康。有效促进了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的综合解决。
  促进了“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老年教育的发展壮大填补了国民教育体系在老年阶段的空白,作为成人教育的一种形式,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最后阶段,它延续了人的学习生命,有力地促进了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作者单位:无锡市老龄委办公室)
  责任编辑:尤健
其他文献
安溪县文化宫举行美术比赛,老师要求我们参加这个活动,自己找素材,作品必须要有独特的创意。我冥思苦想了老半天也没有结果,只好悻悻地走回家。  刚进门,我突然眼前一亮,大厅里奶奶每天上供的那尊精美的木雕菩萨给了我创作的灵感。于是,我悄悄地拉开红色帷幔,让菩萨搬了“家”,把它请到我的书桌上当我的美术模特……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星期后,县里传来喜报——我得了一等奖。我飞快地跑回家,兴奋地对奶奶说:“我得
猪应激即猪在受到体内外非特异的有害因子刺激时所表现出的机能障碍和防御反应,是猪对应激原刺激时所做出的一种非特异性的应答。一般而言,适当地自然应激有利于达到动物体实
森林王国最近热闹极了。猴子当上了老板,开了一家游乐场——花果山游乐场,里面的娱乐项目多得让人眼花缭乱,有歌舞表演、蹦极跳、碰碰车、大摆锤、旋转木马、过山车、海盗船……动物们喜欢的项目,在这里都能找到。  花果山游乐场的工作人员都是兼职的,歌舞演员也是让有才艺的动物来做义工,进行义务表演。因此,这里的门票很便宜,只需要1元动物币就能享受所有的娱乐项目。动物们慕名前来游玩儿,享受着蹦极跳、过山车等游戏
腹泻是养猪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养殖效益。猪腹泻病主要发生在初生、开食、断奶、换料和育肥中后期。笔者结合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总结了猪腹泻病的发生原
创新是民政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民政工作焕发生机和活力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江苏民政始终坚持创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竞争之要,通过政策理念创新、运行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和实践路径创新,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使民政事业发展与江苏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相同步。    以民生之政为统揽,  不断推进民政理念新突破    近年来,我省不断探究民政快速发展的着力点,率先提出了“民生之政”理念。所谓“民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表现出比较大的发展动力.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各类能源物质需求量非常大.其中建筑行业对经济发展产生推动作用最大.混凝土在建筑行业
有人说,小草是美丽的,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有人说,茉莉花是美丽的,因为它娇小玲珑,芳香四溢。是的,小草是美丽的,茉莉花是美丽的,但我认为——落叶也是美丽的。  秋天来临时,树上的叶子由绿变黄,一片一片地从树枝上滑落,没有人注意到它。它,就是默默奉献的落叶。  那天,我心情不好,独自来到山上散心。一阵秋风吹来,树叶纷纷落下,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黄莺展翅飞翔,还有的像小精灵般跳着优美的华尔兹。
期刊
农业标准化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理念和管理方法,推进农业标准化,就是要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优选原理,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为标准,在农业生产和管理中加以实施应用,实现农业生产从农田环境、投入品到生产过程的全过程控制,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提高农业产业的素质和水平,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而提高农业竞争力
同学们都知道《百家姓》与《三字经》《幼学琼林》等优秀作品被列入旧时孩童的启蒙读物。可是,大家知道《百家姓》记录了多少个姓氏吗?  (小好奇)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戚谢邹喻、柏水窦章、云苏潘葛、奚范彭郎、鲁韦昌马、苗凤花方、俞任袁柳……  以上是《百家姓》中的一些姓氏,人们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这些韵文像一首四言诗,便于诵读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