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疑邻盗斧”的当代寓言

来源 :金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ao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多少次了,怎么又给我把车堵这儿了!”凉月一边嘟囔着,一边气呼呼地上手搬动眼前这辆又大又破旧的电动车——凉月的自行车被它堵在了逼仄的角落里,出不来了。
  凉月家小区地下车库的负一层是专门停放非机动车的,为了管理的便利,偌大的车库被几堵墙半开放地隔断,形成了长长的通道,墙上装了成排的充电器,方便大家给电动车充电。因为凉月骑的是自行车,所以自觉地把宽阔的、有电插座的位置让给那些骑电动车的,自己的自行车则停放在一个犄角旮旯里,不跟他们抢车位,每每从通道出来,倒也方便。
  可是连日来,一辆破旧的黑色电动车总是挡在那个犄角旮旯的入口,害得凉月进不得进,出不得出,时常要费老大的力气把那辆破旧的电动车抬起来挪到旁边去。几次下来,凉月就很糟心,心想:这个车主也太没眼力见了,明知道会把我的车堵住,还把他的车挡在这儿,什么人!
  她不免揣测:这辆破车到底是谁的?
  看车型,应该是个老爷们儿的,邋里邋遢的那种,你看那车垫都破了个洞了,就用个塑料袋子包包扎扎。而且三五不时地停在这儿,说明不是业主本人的,估摸着是某位业主家属的,经常来看儿子女兒或孙子外孙子,顺带蹭晚饭。
  这样一排查下来,凉月觉得经常出现在她家楼下的那个老爷子最有嫌疑。此人60来岁,矮胖胖的,穿着邋遢,腿还有点儿瘸,常常来他女儿家蹭饭。凉月对他的印象实在是算不上好,甚至可以说有点厌恶,原因是他的恶习——爱抽烟。这话是有根据的,因为凉月家玄关有个下水管道和他家是连着的。凉月家玄关没安装水池,那截管子便暴露在外面,常常有烟味从管道里飘散上来,有一次凉月实在忍无可忍,便把那个下水道用抹布给堵起来了。
  这样一想,凉月便觉得那个老爷子着实可恶,要不是碍于涵养,真想拿个钉子把他的车轮胎给扎破了。
  一天傍晚,天下着小雨,凉月在一楼大厅外碰见了那个老爷子,他刚巧从电动车上下来,可惜上面盖着个红色雨披,看不清楚,于是凉月便上前搭讪:“来啦!”老爷子一愣,大概诧异凉月今儿个怎么这么热情地跟他搭话,便也热情地回答说:“嗯,来了,来吃晚饭。”凉月趁机询问:“你平时是不是把车停在负一楼啊?”怕他听不懂,干脆挑明了说,“就是停在负一楼一个通道口。”老爷子一瘸一拐地走过来,回答说:“不啊,我从来不把车子停在通道口。”还满脸正义凛然地说,“停在通道口,挡着人家的路怎么行呢!”
  凉月对他这种言之凿凿的态度颇有狐疑,但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心里的鄙夷不减半分,回家的时候故意把门关得“砰砰”响,把脚跺得“咚咚”响,好让自己出出气。
  可是没多久,车库里又遇上了这辆破车,还是结结实实地堵在通道口,把她的自行车逼得进不得进,出不得出。
  凉月一气之下,不知哪来的劲儿,提着那辆车的后轮,把它挪开十几米远,心想:这么不自觉的人,好好地治治他,让他下来找不着自己的车!
  这一天凉月下班迟了,回家时和楼上的女住户一前一后进了地下车库,她停车的时候眼一瞥,吓了一跳——那辆黑色的破旧电动车竟然是她的!而她是某中学的老师。
  凉月忽然想起“疑邻盗斧”的故事: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便观察那人,觉得那人走路的样子、说话的样子,一举一动,就像是偷斧子的。不久后他的斧子找到了,他再看那人的言行举止,便不觉得像小偷了。
  凉月心里涌起了异样的感觉,这一天进家门的时候,她轻轻地关门,轻轻地走进去,从未有过的温柔,似乎用这样的方式才能弥补自己的愧疚。
  一连几天都是狂风大作,雨水倾盆。这天下楼,凉月看见老爷子的车又出现在了大厅外,红色的雨披被风掀起一大半,雨水把车子淋得透湿。凉月跑过去快速地替电动车擦了擦水渍,将掀起的雨披重新盖好,又从草丛里捡了一块石头将它压实,这才转身回家去。
其他文献
1937年腊月的一天,在东北小兴安岭林海深处,一支几百人的抗联队伍,在林海雪原艰难地蠕动。  气温骤降,凛冽的寒风像无情的怪兽,用冰冷的牙齿疯狂地撕咬着人们。抗联战士们穿着单衣,鞋上裹满了冰雪,脚被冻得失去了知觉。  在此之前,这支队伍经历过数十次大小战斗,虽然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现在又陷入了新的困境——由于给养不足,战士们肚子空空,加上气候寒冷,一个个都精疲力尽!  团长清点队伍时发现:十几个
期刊
小女孩晃荡着两条小腿,吃完一个又大又甜的粽子,从沙发上跳到地上。妈妈一边穿着白色的短袖上衣,一边说:“走,咱出去玩玩。”  小女孩走到门外眼睛一亮,指着门口左边摆放的一束绿色的植物说:“妈妈,这是啥?”妈妈看了一眼说:“这是艾草。”小女孩又指指对门门口旁边摆放的一束绿色的植物说:“那是啥?”妈妈看了一眼说:“也是艾草。”小女孩抬头看着妈妈的脸问:“是谁摆放的?”妈妈一边顺着台阶往下走,一边说:“是
印发《告镇江县同胞书》rn1945年10月,新四军北撤,中共大港支部奉命继续留守大港坚持地下斗争.同年底至次年初,据大港地区的国民党反动派在大港周边地区进行“清剿”活动,大
期刊
人们常将现代诗的叙事与意象写作对立而言。事实上,追求意象写作也同样离不开叙事的推进。只是这种推进,因意象浓稠,不易看出叙事而已。平时常说“靠意象推进”,其实是“靠意象叙事”的推进。哪怕是现代派的超现实手法,或者依靠凝重的智性,生成浓郁诗意的诗,意象间的关联、行文的推进依然是叙事手段。比如《石室之死亡》《前世》《泡沫简史》《镜中》等,均以浓稠的意象叙事推进行文。除了“意象叙事”之外,诗歌可以存在的另一种叙事。只能叫“诗性叙事”。顾名思义,不带诗性的叙事只能算作散文叙事,这样的叙事是不应该在诗中出现的。意象叙
刚退休时,我喜欢早上起来就到小区外的河岸边跑上几圈,然后看一会钓鱼,再回家用早餐。这天起床突然感觉腰不行了,只好放弃了跑步。吃好早饭,我还是想动一动,于是在小区里艰难地散步。在路过安装健身器械的场地时,我决定进去看看,锻炼的器械还真不少,有练上身的,有练下身的,我是要找练腰的。  还真被我找到了,它的大名叫“钟摆扭腰器”,我站了上去,开始慢慢地扭动着不太听话的老腰。这时一个老太太也站了上来,和我面
李大花从被窝里钻出来,轻手轻脚地收拾好床铺,末了又用手捏了捏被角,这才满意地下炕,轻轻捧起颜色早已褪成花白色的塑料盆——上面交织重叠着的一道道划痕,就像脸上被岁月刻下的一道道印记——小心翼翼地舀好水,手指头沾着只没过盆底的清水就算把脸洗完了。乡下人家的水不花钱,随便用,可抽水得花电钱,李大花舍不得。  她知道大家都说她见钱眼开,比铁公鸡还抠,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抠搜嫂”。李大花悠悠地吐出一口长气。
秋鸭子和球憨子  先前住洞庭湖边的人,常在湖汊沟港捕鱼。老辈人说,捕鱼有“杀腥”不“杀腥”之分。杀腥的人一双光手能在没什么鱼的地方搞到早饭菜,不杀腥的人拿着工具到鱼成堆的地方也难捞到一只鳑鲏子。秋鸭子和球憨子从小一起捕鱼,一个特杀腥,一个却特不杀腥。  春天钓鳑鲏,钓几乎放一个地方,秋鸭子一下子钓小半桶,球憨子的鹅毛浮筒都没动过几次。夏天放“卡子”,先天晚上同放一个湖汊,第二天早上去收,秋鸭子一扯
王生文,湖北省作協会员。累计在《金山》《奔流》《短篇小说》《羊城晚报》等报刊上发表作品三百多篇,数篇作品进入各省中高考语文质检卷。长篇小说《早春》在《荆州晚报》连载后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短篇小说《坑》获第二届《奔流》文学奖。现任教于湖北省监利市朱河中学。  访 亲  田婶手里握根竹条,一边走一边仰头看。她能看到的是路旁一棵挨一棵的树。初夏的树,枝叶摞着枝叶,层层叠叠的,快遮得住天了。  远远地传
期刊
将悲喜写进石缝  将悲喜写进石缝。秋菊与三诏洞  从此成就焦公的美名  江上不闻渔樵的对歌  只有荻花在季节里又一次白首  拾级而上的,是那一路的浅草  青春,在冬日里无限妖娆  一切过往的与正在发生的  山色有无中,如梦幻泡影  别峰庵前,板桥早已人去楼空  唯有汲江亭的墨竹,望穿秋水  将无尽的悲喜,托付了华严阁  定慧寺门前,我们驻足  一缕香,洗脱三千凡尘  回首。山门之处  一只白色的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