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瓯市东峰村六朝墓

来源 :考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s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建瓯市位于闽江上游三大支流之一建溪流域的腹地,建溪支流松溪与南浦溪、崇阳溪合流于今建瓯市,松溪、南浦溪、崇阳溪谷底为闽北地区早期古文化发展中心,又是古代闽中地区与浙、赣、皖交流的重要通道。东峰村位于建瓯市东北松溪南岸,西距建瓯市约25公里,东峰溪由南向北流入松溪,因上游水库建设溪水渐枯,但从保存的宽阔河道看,古代东峰溪应是河水充沛、低山林地、适合人类居住的小盆地环境。
其他文献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多学科联合攻关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自2001年至今,先后被列入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科研攻关项目,也是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目前项目已进入研究的第四阶段——“中华文明探源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2013~2015)”。
《藤花落:连云港市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是由南京博物院、连云港市博物馆著,科学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发行。该书为16开本,正文723面,插页115面,共计136万字,彩版222版,定价528元(全二册)。该书介绍了1996~2003年南京博物院等单位对藤花落遗址进行的四次发掘的情况。
一、田野工作回顾 西坡遗址位于河南灵宝市阳平镇以东约3公里,南距秦岭约5公里,北距黄河约11公里。遗址分布于南涧村全部居住区和大部分耕地、西坡村西部部分居住区和耕地,以及北涧村南部少量耕地之下。两条发源于秦岭的小河——夫夫河和灵湖河,自南向北由遗址东、西两侧流过,在遗址以北不远处交汇、再向北汇入黄河的支流沙河。遗址东北低、西南高,海拔455~475米,与两侧现代河床的高差约10~15米。
辽阳苗圃墓地位于辽阳市太子河区曙光镇辽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苗圃院内(图一),原为辽阳市苗圃的经济林地。该墓地地处太子河西岸台地,其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3°12.007′,北纬41°14.557′。 为配合辽阳市政府经济适用房项目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8年5月至2012年11月对辽阳苗圃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掘土坑墓、石筑墓、砖室墓和砖石混筑墓100座,其中土坑墓有4座(M33、M34、M50、M80)。
为配合河南省安阳市基本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对位于安钢大道南侧、苗同北地东侧、以铁三路北段为中心的一处大型殷墟文化时期制骨作坊遗址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
策勒县位于新疆西南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其东为于田县,西为洛浦县及和田市,整个行政区域呈东西窄、南北长的狭长形,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昆仑山区和山前冲积扇,中部为砾质戈壁平原,北部为荒漠,而且大部分为广袤的沙漠。
受河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办公室委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工作队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过的赞皇县西高墓群进行了考古勘探与清理。
为配合中石油一建郑西铁路拆迁安置小区的基建工作,2008年10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洛阳市洛龙区关林路南、长兴街西侧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清理了1座西晋时期墓葬,编号为C7M3737(图一)。这座墓虽经盗扰,仍出土了一些时代特征明显的遗物。现将这座墓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