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权力话语下的反抗叙事者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p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来的研究者从自由和理性的角度来分析王小波的思想,本文以《黄金时代》为例,分析王小波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权力话语的反抗,并探讨了这种反抗的意义。
  许多作家的价值往往在死后才被发现,王小波即为如此。虽然他在生前已初露峥嵘,但远不及所应得的高度。97年,王晓波猝死家中,才有了铺天盖地的评论文章、追忆散文,这颇似《未来世界》中“我舅舅”的遭遇。评论界对王小波的评价无非是“自由”和“理性”。这当然正确,但作品最怕被概括,人也一样;提出结构忽略肌质,作品就空洞寡淡了,单凭“自由”和“理性”就覆盖王小波的所有思想,并将其置于亟需现代思想启蒙的中国社会,“王小波神话”就被有意建构起来,而在他作品中零星闪现的某些思想某些观点就被忽视。恰恰是这些,才构成一个真实复杂的王小波。试以《黄金时代》为例。
  王小波曾说,知识分子最怕生在一个不理智的时代,但绝对的理智是没有的,即使在高度文明的时代,所谓“理智”也不过是掌权者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建构。归根结底,知识分子面临的是一个权力语境,沉默或者呐喊都是在此语境下做出的选择。王小波就擅长去探索在一个权力高度集中四处渗透的世界,人——尤其是有知识爱思考的人——作为“存在“的可能性。《黄金时代》中,作者设置在文革时期,主人公王二、陈清扬都处于二十出头的黄金时代,正是“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的年龄。他们作为支援边疆建设的知青被“发配”到云南。作者数次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那片神秘原始的亚热带高原,然而他们处于黄金时代却不得不放牛喂猪以及证明自己不是破鞋。环境和人物心理形成强烈冲击,时间和空间呈现胶着状态。时间被无限拉长,空间静止,人物则是躁动地悲凉。此时,他们该如何探寻自己的“存在”?该如何思考感受“存在”?直到王二和陈清扬相遇,他们开始放弃希望,用一种“堕落”来反抗。在卡夫卡那里,逻辑是反过来的,有惩罚就有过错;在陈清扬那里,当她穿过中午的热风,来到王二的草房子前,看到他坚挺的小和尚,她就决定放弃奢望,由一个“破鞋”的名号真正进入“破鞋”的生活。王小波在此提出了问题:在一个外在决定性具有如此摧毁性力量,以至于人的内在动机已经完全无足轻重的世界里,人的可能性还能是什么?王二和陈清扬的选择是背叛所有,选择无知,在彼此的身体中找寻自己的存在。其他人则是浑浑噩噩,继续对所谓的“理想”和“崇高”盲目追求,在这个无智无趣的社会里,防范欲望,畸形发展,形成病态的好奇心。王二和陈清扬先疏离,再寻找,最后幻灭。在逃往山间后,他们又回归集体,接受检查和思想斗争。小说结尾,陈清扬以大胆承认爱情而给了人保组一记耳光,得以放出,看似光明的结尾实则暗含了最大的绝望。就像《倾城之恋》中,只有用一座城池的覆灭,到地老天荒世界末日时,人类才会复活天性中的真诚。只有將最神圣无可禁忌的爱情侮辱作践到难堪的地步,才能击溃这荒谬的世界。然而他们还是输了,二十年后相见,发现彼此仍生活在无形的社会规范之中,自己正一天天老去,受锤,然后绝望。
  王小波认为小说最重要的就是有趣,因此在他的小说中,语言是他玩弄的技巧。他用语言构建一个荒诞的世界,语言和语言之间碰撞冲击,意象交叉,呈现出诡谲奇异的状态。但在《黄金时代》中,王小波的作者身份几乎是零度介入的,他很少用怪异的词汇碰撞出新奇的感受,时时刻刻提醒你在读一篇充斥技巧的小说。相反,他只是用尤为清淡的语言渲染出一幅画,读来又似一首小诗。他把技巧化于无形,藏于其中。
  《黄金时代》写于八十年代,当时的文坛不是一本正经地在“寻根”就是标榜“先锋”地卖弄技巧。王小波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又一次地站在文坛权力话语下默默反抗。他在技巧的讲述下表达现代的理念,追寻人的价值。说到底,他是在“讲”故事。《黄金时代》中,作者不断运用并行叙事的方法,叙述的声音保持不变,叙事的焦点却在王二和陈清扬之间游离。作者往往用“……这件事还可以表达如下”等句式,不经意间就切换了角度,从而以第一人称的叙事交代呢保证了全知的视角。作者还有意识地运用重复叙事,如在第十章里,每段的开头都是“陈清扬说……”后面的内容则是逆时序的,这样写不仅简化了叙事,还强化了节奏感,使得此章有复沓回旋之美。同时整篇小说的时间顺序是打破的。知青时期和中年时期交叉进行,一详一略,错落有致。在前者的内部还常常通过“后来的交代材料里写道……”等句式补叙。现在此前大略描绘事件再补上细节点滴,充分照顾到了读者的阅读感受,整个故事就是在文本、作者、读者三方对话中逐渐凸显,还有意降低了故事的真实感,更具荒诞意味。小说就是这样在虚构和真实间游走。
  王小波“自由”和“理性”的意识最为人推崇,然而西方在二战结束后就已对他们产生的这套价值观念产生怀疑。在后结构主义理论中,并没有一个超越的“能指”凌驾于语言和意识之中,那么自由和理性本身是否可以站得住脚呢?我不能侈谈哪种理论更为正确,只是以《黄金时代》为例从反抗者的角度提出另一种理解王小波的方式,追问他的某一思想片段。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其他文献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还是一种“通过另一件事或经验来理解和经历一件事或经验”的思维方式 。当代教学论认为,教学隐喻是教学的工具,它能为教学提供理解的支架,“是一个有独特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法”。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基础入门课程。由于受教学中的一些主客观因素限制,《普通心理学》的教学教学效果不佳。本文拟从教学艺术的视角,通过教学隐喻的应用来探讨提升《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一
期刊
高三思想政治课的复习应重视方法的选择,好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師有必要把学法指导纳入教学视野。  一、夯实基础,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全面准确地把握每课的知识点——使知识达到“烂熟于心”  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知识点是由概念和原理构成的。因此,学生在复习中不仅要全面把握每课讲了哪些概念和原理而不遗漏,还要准确把握住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处延以及原理的科学内容而不曲解。学生在这方面存在的
期刊
一、听力理解存在的障碍   1.语言基础知识的障碍。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听力理解及反应速度的差异,统称听力能力 。就笔者几年探索,其障碍概有语音差异、语音障碍、语速障碍、词汇障碍等四个方面。  2.母语干扰的障碍。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后,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句逐词翻译出来,而不能直接将语
期刊
回顾华夏灿烂的文明史,身为思想家的孔子,其思想光辉照亮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进程,这些真知灼见又在教育中得以传承,关于教育,孔子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与切实的实践,而《论语》正是这样一部记录其言行的著作,这些言行中自然包括诸多孔子教化弟子的实践,其中蕴含着其深刻的教育思想与先进的理念。这也奠定了其"万世师表"的地位。那么本文笔者就将从以下两方面浅析孔子教学思想中的批评与表扬艺术,以观其是何以达到卓越的教化效
期刊
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篇“大文章”,也可以锁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界瞩目的热门课题。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为此,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地位。  一、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期刊
本文首先简述听说法的相关理论基础,接着将理论运用到《新概念英语》第二册Sold Out 一课的教学中,尝试将听说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其实际意义及可操作性。  一、引言  听说法,又称“军队训练法”最早起源于美国。二战期间,随着美国加入战争,美国需派兵及其他军事人员到国外。政府创立了“军队特殊培训项目”(Army Specialized Training Program)以提高相关人员的外语水平。
期刊
众所周知,对于英语来说,初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是否能学好英语,从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一个学生将来是否能顺利走上成功之路。而书面表达作为考查学生英语学习中“写”这一能力,着实让很多学生头痛。几乎每次考试,书面表达都是学生拉分最多的题目之一。有的学生能得满分,可是更多的学生只能“望题兴叹”,无从下笔。考后批改试卷时,老师最愿意改这道题。为什么呢?省心啊,面对一份份白卷,改卷老师此时就兼職成了“鸭蛋批发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切实加强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结合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不断加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追求的目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现实问题,如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因此,高校应该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
期刊
思维能力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过份强调天赋是不全面的。宋代的教育家朱熹主张“读书要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并指出“心到最急”,说的是要在学习过程中“精思”,“天才在于勤奋”。可见,学习要有收获,一定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去掌握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  二十一世纪的数学将从当前的“科学的工具”转变为人们“生活工具”,二十一世纪将要求人们有强烈的数学意识,数学观念,使得每个公民都能用数学的语言和
期刊
从我国工业污染的整体状况来看,工业污染成为影响我国环境的重要原因。工业污染是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高能消耗的原因造成的。工业企业为了最大程度上实现经济效益,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环境管理方法。本文首先指出了工业企业污染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工业企业污染管理的对策。  一、工业企业污染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