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人的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中心。纲要关于美育的论述中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这可以看作是上述认识在学校美育中的具体化。针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美育的实施,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美术教学课程,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美术教学 审美素质 提高
现行美术课本对我们初中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即在美术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绘画的基本技能,还要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不断的科学的启发和熏陶,来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积极健康、品位高雅的审美素质。基于美术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一环节,而审美素质教育大部分在美术欣赏课中得以实现这一特点,笔者通过深入探索,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如下思考:
一、通过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审美教育目的
使学生在每一节美术课中兴趣盎然、体味美感、激发想像、创新作品,进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标,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这是美术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對学生审美层面进行熏陶、激发、培养和美学素质教育的必然需要。由于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停留在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唯一目的的现状上,作为中学美术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境。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直观手段(如场景布置、投影屏幕、名家范画、艺坛掌故、音像资料等),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以调动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渴望,并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通过正确的方法、深层次的诱导,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学生对艺术品的认识和理解过程,最初都是从其个人的初始审美角度开始的。他们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而有些从他们的审美层次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被老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正是这些反差,他们渐渐会发现艺术品位并不是以画得像不像作唯一标准。有了这些思考以后,学生才会关心艺术到底是什么。教师不要从理论上空洞地介绍艺术,应当从上而下地将美学中艺术的不同观念在不同的作品中介绍给学生。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应该注意选取不同理念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在艺术史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界限,而不要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比如在出示徐悲鸿的作品时,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赞叹声,而出示刘海粟的作品时,学生则显得茫然不解。这是两种不同的画种,画家运用不同的技法和材料,但是不管哪幅作品画得像还是不像,都务必使学生明白这是画家对自然美的追求。要引导学生领悟画家在美的艺术形象中所要表达的纯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欣赏那些栩栩如生的卵石、蜻蜓的神情和动态,或者色彩鲜艳、线条简练、形象夸张的金鱼时,更要欣赏画家在作品中所倾注的对生活强烈的爱和淳朴的思想感情。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使学生的艺术情趣和生活情趣也受到影响,从中受到了教育。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教师就是要用人类艺术精品和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帮助学生揭示出美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三、不断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评论的启发,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许多教师看来,美术评论应该是评论家的事,似乎与学生无关。其实不然,在欣赏美术名作时学生都有一种自己初步的印象和感觉,因为现阶段的学生已积累了一些历史文化知识。而教师抓住学生的最初感觉,可以作为深入分析作品的起点,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比如在欣赏徐悲鸿先生的《奔马图》时,我要求学生仔细地观察作品,用语言简单地描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课堂呈现一片活跃、热烈的气氛。在充分地肯定了学生的回答以后,趁机简单地介绍画家的生平和创作这幅画的时代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这时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把马的思想和画家的思想联系起来,而且把马的精神升华到民族的精神,学生们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同时也获得了美的享受。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增强了对理解新事物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评论有序进行,避免出现随意的现象。
总之,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线,切忌把教学变成“蜻蜓点水”,不深不入。应把审美教育提到一定的高度,因为这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未来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思想引入到教材所开设的艺术乐园中,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是我们每位美术教师应该负起的责任。
关键词:美术教学 审美素质 提高
现行美术课本对我们初中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即在美术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绘画的基本技能,还要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不断的科学的启发和熏陶,来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积极健康、品位高雅的审美素质。基于美术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一环节,而审美素质教育大部分在美术欣赏课中得以实现这一特点,笔者通过深入探索,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如下思考:
一、通过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审美教育目的
使学生在每一节美术课中兴趣盎然、体味美感、激发想像、创新作品,进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标,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这是美术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對学生审美层面进行熏陶、激发、培养和美学素质教育的必然需要。由于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停留在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唯一目的的现状上,作为中学美术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境。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直观手段(如场景布置、投影屏幕、名家范画、艺坛掌故、音像资料等),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以调动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渴望,并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通过正确的方法、深层次的诱导,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学生对艺术品的认识和理解过程,最初都是从其个人的初始审美角度开始的。他们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而有些从他们的审美层次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被老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正是这些反差,他们渐渐会发现艺术品位并不是以画得像不像作唯一标准。有了这些思考以后,学生才会关心艺术到底是什么。教师不要从理论上空洞地介绍艺术,应当从上而下地将美学中艺术的不同观念在不同的作品中介绍给学生。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应该注意选取不同理念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在艺术史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界限,而不要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比如在出示徐悲鸿的作品时,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赞叹声,而出示刘海粟的作品时,学生则显得茫然不解。这是两种不同的画种,画家运用不同的技法和材料,但是不管哪幅作品画得像还是不像,都务必使学生明白这是画家对自然美的追求。要引导学生领悟画家在美的艺术形象中所要表达的纯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欣赏那些栩栩如生的卵石、蜻蜓的神情和动态,或者色彩鲜艳、线条简练、形象夸张的金鱼时,更要欣赏画家在作品中所倾注的对生活强烈的爱和淳朴的思想感情。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使学生的艺术情趣和生活情趣也受到影响,从中受到了教育。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教师就是要用人类艺术精品和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帮助学生揭示出美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三、不断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评论的启发,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许多教师看来,美术评论应该是评论家的事,似乎与学生无关。其实不然,在欣赏美术名作时学生都有一种自己初步的印象和感觉,因为现阶段的学生已积累了一些历史文化知识。而教师抓住学生的最初感觉,可以作为深入分析作品的起点,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比如在欣赏徐悲鸿先生的《奔马图》时,我要求学生仔细地观察作品,用语言简单地描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课堂呈现一片活跃、热烈的气氛。在充分地肯定了学生的回答以后,趁机简单地介绍画家的生平和创作这幅画的时代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这时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把马的思想和画家的思想联系起来,而且把马的精神升华到民族的精神,学生们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同时也获得了美的享受。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增强了对理解新事物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评论有序进行,避免出现随意的现象。
总之,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线,切忌把教学变成“蜻蜓点水”,不深不入。应把审美教育提到一定的高度,因为这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未来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思想引入到教材所开设的艺术乐园中,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是我们每位美术教师应该负起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