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业:在突出“围城”之前

来源 :新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hen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同做大中国电影市场,应该相互合作,首先使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实力相匹配。
  这个世界有了光,然后有了影。电影,是一种能够将光影关系玩弄得最出神入化的现代发明。
  有人认为,如果要谈电影,就要上溯到中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及之后出现的皮影戏。但真正有意义的电影,并非发明自中国,而是科技发达的近代欧洲。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正式标志着电影时代的来临。
  时光流转,回到今日,在中国人传统的年终岁末电影贺岁档,以《十月围城》领衔的中国贺岁片和《2012》为首的进口片蜂拥上映,总和40多部影片,使得隆冬的中国电影市场逆势“井喷”。
  难怪,中国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说:中国电影业到了历史上最佳发展期。
  
  电影市场逆势而上
  
  从历史上来看,经济衰退期,反倒是电影业的发展机遇。
  经验表明,经济危机或萧条时,文化产业往往得以发展与繁荣。在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美国失业率达到25%,但每周去电影院的人次仍高达700万。百老汇和好莱坞在萧条时期创造了美国娱乐业的巨大繁荣,成为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点。
  据统计,以中国为例,电影票房收入持续增长,单单2009年上半年就增长了42.7%,达到3.31亿美元。
  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电影业一枝独秀、率先复苏,不免让人感慨。
  遥望好莱坞,电影业成为美国经济阴霾中的一抹亮色。虽然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使好莱坞无法独善其身,但与其他产业相比,美国的电影业依然呈现出相对繁荣。
  当前,电影业成为美国一些州政府提振经济、创造就业的一个手段。到2008年为止,全美有40个州对到本州拍摄基地制作电影的摄制组给予优惠补贴,有的提供税收减免,有的干脆给予现金返还。
  现今,中国电影产业走过了七个高速发展的年头,中国电影产量目前已经进入世界前三位,中国的电影总票房在2008年首次进入世界前十位。
  1~10月的产业数据,已证实了2009年电影产业的繁荣。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向媒体表示——截至10月15日,国内票房已经创造了46.5亿人民币,超过2008年全年的43.41亿。创作方面,2009年备案电影已
  经超过干部了,1~10月审查通过影片超过410部,
  超过2008年全年的406部。
  此时,各影院的经理们乐观估计2009年全年票房很可能突破60亿,而且“过亿影片”也会增多。
  众多业内人士也认为,“中国电影市场还处于爬坡上升期,从产业角度看是向好发展的大环境。”
  目前影院加快建设,观众增多,资金充足,行业迅速繁荣。可以相信,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电影产量最多、市场最繁荣的国家。
  但是,在繁荣之后,中国电影业由于过热,很可能将会被迫进入调整期。中国电影正处“幼年”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京剧老旦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的部份场面,自此,中国电影开启了百年历史。
  此后,中国电影,历经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等各个历史阶段;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变革进程,进入了它一个崭新的历程。
  然而,中国电影由于制度及技术原因,目前还远远落后于西方乃至亚洲一些先进国家。据美国《新闻周刊》近日刊登一篇署名文章称,与好莱坞或者宝莱坞相比,中国电影业还处于“幼年”期。
  首先,以票房来说,电影市场总体规模尚小。
  2009年票房总收入很容易达到8亿美元,但是,这与美国2008年98亿美元的票房收入相去甚远,但到目前为止中国内地银幕总数只有4100块,而美国有3.8万多块。尽管票房收入不断增加,但中国电影业还没有充分挖掘潜力。在好莱坞,票房收入只占影片收入的30%,其余来自DVD销售等。在中国,除票房收入之外的其他收入非常低,还不到20%,因为电视仍然垄断以及DVD盗版等问题,制约了电影业的增长。
  其次,电影制片水平落后。
  最近几年,中国电影产量逐年大幅增加,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2007年国产电影国内票房过千万元的影片仍然只有21部,仅占国产电影产量的二十分之一,大部分国产电影无法通过票房实现盈利。
  再者,电影放映基础设施薄弱。
  2007年全国共有34条城市主流院线、1400多座影院、3500多块银幕,平均37万人才拥有一块银幕。而美国的银幕数达到2700块,平均11000人就拥有一块银幕。
  
  割地竞争不如做大蛋糕
  
  更为重要的是,在电影市场公平开放的进程中,中国电影制度依然颇为落后。
  《三枪》的制片人张伟平,最近炮轰“中影”垄断中国电影市场,并指出:“广电总局和电影局大力扶持国产电影,非常重视中国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但中影却利用对电影市场的垄断权力,对国产片市场上的异己进行制约和迫害。”
  那么,中国电影要得到良性发展,将如何营造“公平竞争的健康市场”呢?
  有“中国电影营销第一人”之称的橙天娱乐中国区总裁陈国伟,在接受《新经济导刊》专访时表示:从消费者观影的角度,现在全国平均每人每年观影0.15次,如果这个数字上升到1,按照2008年43亿的票房基数计算,全国票房未来可达到286亿,市场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
  在他看来,自2002年院线改革以来,中国电影市场仍处于初步复苏阶段。现在一起做大这个蛋糕,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真正的腾飞之前,完全没必要为割地竞争而计较。
  “要进一步发展电影产业,还必须从规模、资金、人才、院线等多方面下工夫。”陈国伟指出。
  他表示,只要国家整体政策支持电影产业的发展,无论国资民资,都不会受到限制。
  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关键就是共同做大电影市场,应该相互合作,首先使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实力相匹配,同时还要做大影响力。”陈国伟说。
其他文献
中国传统的企业要提高意识,探寻如何利用互联网在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截至本刊发稿,据环球时报报道,谷歌威胁退出中国的风波已经出现戏剧性转向,该公司不同层级的人员接连表示:不排除会继续留在中国,而且迄今为止公司没有任何撤离行动。有观察家分析
谈起发展方式的转变,谁也无法否认,"新经济"所担负的使命,如今愈发艰巨。全球金融危机使出口导向型经济走到尽头,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旧有经济发展模式弊端也日益凸显。就政策
区县经济下一步如何发展,才能在金融危机和创新语境中逆势上扬?  2009年12月13日,“昌平区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中石化会议中心举办,会上的“区域创新体系”和“实验室经济”等关键词,颇为引人注意。  眼下,经济复苏已经开始,金融危机尚未过去。危机所带来的反思,一步步转化成后“危机时代”的新思路。昌平区,将这次大会看作是自身创新体系由建立走向完善的一个重要时间点。  在举国创新的语境之下,昌平区在
“海外直接投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绿地新建,另一个就是跨国并购。而经济全球化导致的一个结果是,跨国并购成为海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世界华商研究中心
人的生活就是这么有意思,当你吃不饱的时候,你就每天忙着为了能吃饱,就想:如果那天我能吃饱了、不用为温饱担忧了,那我就最幸福了。可是,一旦真的解决了温饱问题,你又会想:如果能把明天与后天、把子孙后代的温饱问题都解决好,那我就最幸福了!当然,等那一天真的到来了,你又会要追求新的目标,下一目标也许是成为千万富翁,然后再是亿万富翁……  不过,到一定时候,财富也好、物质收入也好,对你来说,会只是一些数字了
当今世界形势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环境与发展问题已成为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绿色经济将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复苏与应对环境发展问题的新引擎。
今天,借助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举办"2011年锂电自行车产业化与市场化推广高峰论坛"之际,作为主办方中国自行车协会的代表,我向前来参加会议的海外客人、整车企业、锂电池企业
中国北方国际自行车电动车展览会(以下简称北方展)每届展会都能吸引数以万计的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企业、业内商户以及相关人士参展。华富集团此次参加第11届北方展,
7月9日,“低碳行动骑行中国”2011大学生红色之旅骑行活动南昌-井冈山段启动。让八一精神继续传承7月9日当天,骑行队来到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庄严肃穆的建筑向大家无声地诉说着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