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警”合作共防 青少年網絡欺凌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7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傳播手段的多樣性,澳門青少年網絡欺凌現象是否會增多?如何有效遏制這種現象?
   澳門司法警察局關注少年組職務主管趙朱惠敏:由於互聯網的高度普及,加上其先天存在的匿名性和隱密性,為網絡欺凌提供了技術條件。司法警察局近年更多從“家、校、警”三方合作的角度着手,持續深化與教育界和家長間的合作,共同遏止青少年間的網絡欺凌行為。一方面,我們透過到學校舉辦座談會或講座與教職員和家長進行互動,深化家長及校方對這類行為及可能衍生犯罪的防範意識,提醒家長須以身作則為子女樹立良好榜樣,亦教導子女認識網絡欺凌的壞處和後果,同時推動學校老師及輔導員指導學生健康使用網絡平臺。
   澳門教育暨青年局教育心理輔導暨特殊教育中心職務主管黃健安:教青局於2018年底成立學生幸福感工作專責小組,在現有措施和工作的基礎上,藉定期訪校了解學校的校本德育需要,提供支援建議,以及優化現行的支援機制。至2020年11月,“學生幸福感專責小組” 共訪問了53所學校。
   在教材方面,《品德與公民》科教材中設有專門章節教導學生切勿沉迷網絡遊戲、培養良好上網習慣、拒絶網絡色情及相關法律守則等教學內容。在學校指引方面,教青局每學年更新及向學校派發《學校運作指南》,當中提供了“協助學生善用網絡指引”及“處理校園欺凌事件指引”,指導學校及教師及時辨識相關問題及採取相應的應對策略,亦將“欺凌行為輔導策略”定為學生輔導的常見問題處理策略,要求每位教學人員在日常工作對學生學習、品行、生活和成長等給予關顧和輔導,就學生各種問題提供正確引導,鼓勵教師多在校園和學生交談接觸、輔導及陪伴。對於欺凌事件,教青局強調重在預防、教育和輔導。在預防和教育工作方面,教青局委託教育機構編制《和諧校園·預防欺凌》高小至初中教育階段實務手冊的教師用書及學生工作紙,有關手冊的初中部分內容將於12月底完成,目前已為8所學校及教育機構提供《和諧校園·預防欺凌》的校本培訓,並將繼續舉辦相關培訓及進行宣導。
   要預防和遏止青少年網絡欺凌事件,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攜手努力,教青局未來將繼續透過不同層面和多種活動方式,開展各類與善用互聯網相關的教育宣傳工作,從小培養青少年的良好生活習慣和活動興趣;並將繼續加強各項工作,致力為學生建設和諧校園及關愛社區,持續加強尊己愛人的生命教育,多層次提升學生幸福感。同時,期望家長應與子女保持良好溝通,多關心及留意子女的日常生活,包括與同儕間的相處及活動等情況,以便適時提供意見及支援,透過政府、學校、家長及社區攜手合作積極為我們的下一代構建和諧安全和健康的成長環境。
   聖公會澳門社會服務處協調主任阮麗梅:認為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網絡欺凌會越來越嚴重,這是一個大趨勢,與社會大環境有關係。我們結合前線經驗和調查約三百名服務的青少年後發現,在網絡犯罪與行為模式方面,約兩成受訪青少年會使用交友軟件認識或約會異性,甚至從中建立情侶關係,約一成四青少年或曾被網上群剿、謾罵,即俗稱“網絡欺凌”,約一成二青少年沉迷網上遊戲不能自拔,也有部分青少年全天候在社交平台拍攝個人生活。所以需與網絡時代共存,提供適切服務,有效回應青少年的需要。在此也呼籲家長首要處理自己的情緒,再與子女溝通並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副理事長馮美詩:散播言論的途徑與日俱增,尤其現今很多人都依賴網絡,所以我們更需要重視對青少年的品德與公民教育,我們的問卷調查也提到了學校加強心理教育,教導同學友好相處是很重要的預防措施,同時教育青少年不要成為網絡欺凌的實施者和面對網絡欺凌時的應對方法等,認為只要做好以上措施,網絡欺凌現象不一定會增多。此外在教育部門、學校和相關社團層面,一方面要加強對學生在網絡欺凌方面的正確引導,另一方面要制定干預機制,有效遏制網絡欺凌行為的發生。首先,本澳的教育部門、學校和相關社團要加強網絡欺凌的宣導,營造友好和諧的校園環境,協助學生認識自我、提升解決困難、處理衝突、自我保護的能力。其次,學校、老師和輔導員等提升網絡欺凌行為的敏感度,防微杜漸,關注學生的身心狀況,留意學生的情緒和異常行為,以及時提供有效幫助和支持;再次,教育部門要建立預防、發現、報告、處理和懲戒的青少年網絡欺凌行為制度體系,制定干預機制,學校應明確規定學生在報告後可以獲得的支持和學校採取的措施,開展“反網絡欺凌”教育行動,使安全上網、文明社交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家長層面,本澳學生家長一方面要加強對子女的關懷,進行合理監督;另一方面要加強與學校和老師的溝通,發現欺凌行為要及時溝通、積極解決。首先,家長要加強對子女的關懷,創造溫馨的家庭氛圍,加強和子女的交流和溝通,關注孩子的社交、情緒變化;其次,家長要對子女進行合理監督,對子女使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動態、時長、交流對象等保持適當的關注,留意子女的行為和身心異常,以及時覺察和幫助解決網絡欺凌等負面事件的發生;再次,家長和學校要保持積極的聯絡和溝通,一旦發現有欺凌事件發生,立即與學校溝通,妥善解決。
其他文献
近日國家發改委發佈對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的提案答復, 指出中央正探索研究在橫琴設立澳門證券交易所,有關問題成為最近的熱議話題,對是否適合在橫琴設立澳門證券交易所,專家、學者們都有提出不同意見,值得在研究探索過程中參考。專家們提出,澳門成立證券交易所,應充分發揮區位優勢,與相關地區錯位發展。   澳門設立證券交易所,離不開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也就是金融法律制度的建設。目前,規範澳門金融體系的法律制度
期刊
建澳門證券交易所  是澳珠共同的使命   大力發展特色金融產業,建設澳門證券交易所,是國家給澳門提出的“命題作文”,也是澳門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內在要求。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其中指出,支持澳門打造中國——葡語國家金融服務平臺,建立出口信用保險制度,建設成為葡語國家人民幣清算中心。大力發展特色金融產業,研究在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綠色
期刊
橫琴這個地方是鹹淡水匯聚的地方,我們珠海處於珠江出海口,淡水和鹹水交界,過去橫琴有個叫橫琴蠔,特別肥特別白。因為是鹹淡水,它的生態裏含有的微生物特別多,長的特別肥,個特別大。既然做金融呢,我們經常這樣講,在岸和離岸,橫琴就同時想做在岸和離岸。   監管等方面國家給橫琴很多優惠政策,過去橫琴在岸市場的帳戶、有限滲透等也做了一些工作。我們一直想做的是,前十年奠定一個非常完善的金融體系,未來十年,就一定
期刊
利用澳門中西文化交匯的優勢,打造文化交流合作基地,形成澳門經濟的新增長點,促進澳門經濟多元發展,是新一屆特區政府的施政重點。為更好地打造文化交流基地,需要依據“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內涵,確定文化交流合作基地的使命擔當。在筆者看來,澳門作為文化交流合作基地最為主要和核心的使命是助力中華文化走向世界,這是國家所需、澳門所長。澳門在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進程中,應從傳播內容和傳播機制上不斷
期刊
前 言   由於出現傳染能力更強的隔離14日都不足以有效觀察的新型變種新冠病毒,英國政府宣佈自12月21日起實行最高級的公眾隔離措施。香港特區政府跟著宣佈,將英國入境人士的隔離時間,自14日延長至21日,禁止12月22日以後的所有英國航班入境,並對各類公眾娛樂場所,實行更嚴密的管制。一時之間,港澳兩地傳統以來都鬧哄哄的聖誕新年悠長假期,特別是午夜狂歡到子夜彌撒之間的各類慶祝活動,統統大幅減少,馬上
期刊
橫琴也好、澳門也好、深圳也好、香港也好,它要超越本地,真正重要的是要構建一個統一市場,特別是離岸統一市場。在這個統一市場我們有足夠的制度環境和物理空間,去探索和嘗試數字時代將要來臨的金融科技的創新。創新所需要的環境就是香港的制度環境+大灣區的物理環境和我們國內的大市場,包括人才市場。   現在這些要素都已經有了,所有障礙實際上都是人為的障礙,人為的障礙實際就是解放思想,打破束縛,這樣可能就會豁然開
期刊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許多成功之士所追求的人生理想,吳在權先生亦是如此,他在貧苦中屹立,在勤奮中崛起,現任權昌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及多間公司執行董事等,還擔任多項社會公職,如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澳門房地產聯合商會會長、澳門智慧人文勵政會會長。他關注社會,關心民生,常年堅持公益慈善事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儒家思想之精髓。同時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熱愛書法藝術,寓情於書法之中。近年,
期刊
澳門青少年網絡欺凌現象屢禁不止,有愈演愈烈趨勢,究竟原因何在?   澳門司法警察局關注少年組職務主管趙朱惠敏:就青少年間出現的網絡欺凌情況,它是澳門社會、全國各地甚至是國外所共同面對和研究的重要議題。   在成因上,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在技術方面,由於互聯網的高度普及,溝通模式亦較過去更為便捷,人們透過互聯網進行社交活動已成為生活常態,不少青少年更利用互聯網進行社交或娛樂活動,加上互聯網先
期刊
隨著現代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展與普及,校園欺凌在網絡上的蔓延呈上升之勢,青少年通過電子渠道(特別是互聯網和移動電子設備),在網絡上通過言論、照片、視頻、音頻、社交媒體等對同學進行欺凌,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網絡欺凌”。根據近期出版的《澳門學生對網絡欺凌的現況調查研究報告》顯示:由於網絡欺凌可以匿名行事,在地點和時間上都不設限,對學生的影響更大更廣泛。   澳門青少年網絡欺凌現象一直存在,但近期欺凌現
期刊
中央政府有意推動澳門產業結構適度多元,是實現澳門長治久安、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從國家層面而言,推動澳門產業結構多元發展,加速與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可帶動珠江西岸經濟發展、推動城市的競爭合作,進一步激活區域經濟發展。對澳門而言,把現代金融業等作為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戰略方向,這既是澳門長治久安、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也與國家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實施“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有關,可謂一舉多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