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此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传统建筑为例,分析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特点以及保护和利用现状,给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够对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保护利用有所帮助。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建筑;保护利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2.68 【文献标识码】A
少数民族传统建筑饱含着各族人民对生产生活和宗教信仰的深刻理解认识,传承着少数民族的历史传统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是民族文化与建筑技术融汇的产物,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川西北高原,世居着藏族和羌族两大主体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独特的历史、地理、宗教和民俗风情、文化特色,造就了具有独特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的传统建筑,是各民族创造,发展,繁荣的历史见证,也是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优势资源,具有极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随着旅游业成为各地区重点发展产业趋势的形成和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热,旅游业发展在给阿坝州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少数民族传统建筑保护带来不同程度影响。保护与利用孰轻孰重?笔者以为保护与利用不是矛盾体,保护是为了利用而利用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关键是如何找准保护少数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同时,又发展当地经济的平衡点。
一、阿坝州藏、羌民族传统建筑特色
(一)嘉绒藏族传统建筑特色
位于马尔康市卓克基镇的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西索民居,是一处保持着嘉绒藏族传统建筑风格的村寨。这里的民居建筑大多为三层石木结构建筑,平面布局多为“田”字形,一般占地在100平方米左右。墙体由石块加黄泥粘合砌筑,整体下大上小内直外收分,使得整个建筑外观呈现一种类似金字塔的稳定状态。内部各楼层平置木梁若干上铺木板,顶层加泥土拍打夯实。外立面,一层开小窗,二、三層开大窗,均为外小内大,其窗框格外讲究,在这里会使用绘画、雕刻、上彩等工艺将藏族的审美刻画在上面。屋面四周起矮墙并随矮墙挑出一圈檐口线条,墙体转角处逐渐升起砌筑成角峰。同时,人们还会在外墙面用石灰涂绘藏式八宝等吉祥图案,使得民族特色更加浓郁。值得一提的是,工匠在砌筑时不绘图、不搭架、不吊墨,全凭经验,且所用石料均为天然不规则状态,只是在砌筑时选择利用石块平整的一面向外,便化腐朽为神奇的使外墙整齐划一如刀削。有的工匠为显示其手艺高超还将墙体石料砌筑为向下的弧形,使房屋有升腾之感。这种传统建筑不仅冬暖夏凉,适宜人们居住,而且由于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
(二)桃坪羌寨传统建筑特色
位于理县桃坪乡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桃坪羌寨,是一处闻名中外的羌族传统村落。整个村寨依山傍水因地制宜,以碉楼为中心向周边扩散修建,整个村寨围而不合共有8个出入口,并依托这8个出入口和利用寨内13条甬道构建成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外人必须在寨内人的带领下才能通行,否则会如同进入迷宫。为方便取水和防止火灾,村民还在寨内的地底挖掘数条引水暗渠,并根据需要设置一些可移动的石板盖之,平时只闻水声不见水踪,需要时揭开就可以直接取用。同时,因单体民居相连成片屋面间距较小,窄处直接跨过,宽处搭一木板便可通行。桃坪羌寨以其独特的路网、水网以及房顶,构成了寨子特有的水陆空立体的道路和防御的体系,充满了神奇,也征服了广大的中外学者,有着“神秘的东方古堡”、“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等美誉。
西索民居和桃坪羌寨是阿坝州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而因其地域和环境差异州内其他地域的建筑形式和特色还有所不同更精彩纷呈,都是阿坝州独有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这里仅是管窥一隅。
二、阿坝州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现状及保护价值
(一)阿坝州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保存现状
随着现代化进程逐渐向乡村推进,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受到了来自现代文明的冲击,阿坝州的少数民族传统建筑也难以幸免,其保护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文明带来的特色流失
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部分居民放弃了原来的传统,开始使用专门开采的料石和砖、彩钢瓦、PVC管等新型材料建造房屋,造成一些新型现代建筑突兀的耸立在传统建筑群中或一幢房屋新旧建筑材料交叉使用的怪异现象。
2.对所依附的环境保护不够
人们在传统建筑的保护中仅仅关注建筑本身,而忽略了维护当地原始地域风貌,使得传统建筑群所依赖的自然风貌和历史环境遭到破坏。
3.居民自身对房屋管护不够
随着进城务工的人口越来越多,居民的严重流失导致传统建筑所依赖的人文因素流失。同时,部分传统建筑由于长期没有人居住,渐有日久失修导致坍塌的危险。
4.传统建造技艺亟待传承保护
随着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工艺的发展,加之在无较好的宣传和引导下,年轻一代对传统建造技艺兴趣不浓,其传统建造技艺的传承正面临后继无人而消失的危险。
自然和人文是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两大基本元素,这两大元素遭到破坏,就势必会影响到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保护。作为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阿坝地区的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的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保护与传承的价值
对阿坝州的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加强保护合理利用已经逐渐成为相关部门和广大传统建筑爱好者的共识,在当今社会,对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的保护具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
首先,少数民族属于中国多民族文化的不可或缺的支脉,对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的保护就是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这也与我国多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团结的友好环境相符。对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的保护还原,有助于学者对少数民族发展历史的探索研究,这对维护我国多个民族之间的和谐统一有着积极的作用。其次,对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的保护有利于地区特色和历史的彰显与延续。目前少数民族正在现代生活方式的急剧的转型,此时对于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的保护就可以很好的安抚他们的民族心理、生活以及文化生态。当前社会的急剧变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无形之中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遭到严重冲击,而此时对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的保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唤起少数民族的民族寄托以及文化自信。 综上所述,对阿坝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保护,对国家的民族团结、阿坝地区的特色化发展以及少数民族的心理生活状态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对阿坝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一)明确保护和建设的内容
对于少数民族建筑保护的主要内容是:保护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建筑风格、建筑工艺以及当地的自然生態风貌。加强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文化宣教,加强当地少数民族保护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将传统建筑的保护融入到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时,应严格控制传统建筑周边的各类建设行为,新建构筑物的风格、高度、体量和色彩,不能损害传统建筑的自然风貌、历史空间,防止建设性破坏。
(二)建立因地制宜的保护和发展模式
对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保护,首先要了解传统建筑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宗教信仰环境等情况。在根据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所处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分布情况等,设计不同的适合当地少数民族发展的保护和发展模式。要做到突出当地的特色宗教民族文化,合理利用周边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改善少数民族人居环境
可以从两个方面改善少数民族的人居环境:第一,建设一些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居民的便利性,同时也可以加强他们对居住地的热爱。当他们意识到社会在帮助他们建设自己的家园的时候,他们自己就会更加爱护自己的家园,更愿意留下来。第二,对偏远地区的道路进行建设。对道路的建设可以加强他们与外界沟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与社会融合在一起,并没有被社会孤立起来,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
(四)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和执行力度
对于传统建筑的保护,我国现行的《文物保护法》《城乡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都有明文规定,相关部门也出台有具体的指导意见。在实施保护和利用工作中,相关部门不仅要积极宣传引导群众,更重要的是严格执行法律法规,采取法律的手段来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
四、结论
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保护利用已经引起了国家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并且在少保护与利用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任重道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本文以阿坝的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利用为例,提出了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刘琼,肖辛欣,赵宇昕,等.少数民族民居的保护与利用[J].中华民居旬刊,2016(5):130-141.
[2]贺科.侗族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传承[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
[3]雷世敏.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面临的困境及治理措施——以四川阿坝州理县桃坪羌寨为例[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3,15(2):196-199.
[4]余慧.论四川民族地区的传统聚落体系及其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12(3):37-40.
作者简介:邓勇(1972-),藏族,本科,馆员,研究方向:民族传统建筑。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建筑;保护利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2.68 【文献标识码】A
少数民族传统建筑饱含着各族人民对生产生活和宗教信仰的深刻理解认识,传承着少数民族的历史传统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是民族文化与建筑技术融汇的产物,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川西北高原,世居着藏族和羌族两大主体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独特的历史、地理、宗教和民俗风情、文化特色,造就了具有独特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的传统建筑,是各民族创造,发展,繁荣的历史见证,也是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优势资源,具有极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随着旅游业成为各地区重点发展产业趋势的形成和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热,旅游业发展在给阿坝州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少数民族传统建筑保护带来不同程度影响。保护与利用孰轻孰重?笔者以为保护与利用不是矛盾体,保护是为了利用而利用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关键是如何找准保护少数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同时,又发展当地经济的平衡点。
一、阿坝州藏、羌民族传统建筑特色
(一)嘉绒藏族传统建筑特色
位于马尔康市卓克基镇的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西索民居,是一处保持着嘉绒藏族传统建筑风格的村寨。这里的民居建筑大多为三层石木结构建筑,平面布局多为“田”字形,一般占地在100平方米左右。墙体由石块加黄泥粘合砌筑,整体下大上小内直外收分,使得整个建筑外观呈现一种类似金字塔的稳定状态。内部各楼层平置木梁若干上铺木板,顶层加泥土拍打夯实。外立面,一层开小窗,二、三層开大窗,均为外小内大,其窗框格外讲究,在这里会使用绘画、雕刻、上彩等工艺将藏族的审美刻画在上面。屋面四周起矮墙并随矮墙挑出一圈檐口线条,墙体转角处逐渐升起砌筑成角峰。同时,人们还会在外墙面用石灰涂绘藏式八宝等吉祥图案,使得民族特色更加浓郁。值得一提的是,工匠在砌筑时不绘图、不搭架、不吊墨,全凭经验,且所用石料均为天然不规则状态,只是在砌筑时选择利用石块平整的一面向外,便化腐朽为神奇的使外墙整齐划一如刀削。有的工匠为显示其手艺高超还将墙体石料砌筑为向下的弧形,使房屋有升腾之感。这种传统建筑不仅冬暖夏凉,适宜人们居住,而且由于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
(二)桃坪羌寨传统建筑特色
位于理县桃坪乡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桃坪羌寨,是一处闻名中外的羌族传统村落。整个村寨依山傍水因地制宜,以碉楼为中心向周边扩散修建,整个村寨围而不合共有8个出入口,并依托这8个出入口和利用寨内13条甬道构建成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外人必须在寨内人的带领下才能通行,否则会如同进入迷宫。为方便取水和防止火灾,村民还在寨内的地底挖掘数条引水暗渠,并根据需要设置一些可移动的石板盖之,平时只闻水声不见水踪,需要时揭开就可以直接取用。同时,因单体民居相连成片屋面间距较小,窄处直接跨过,宽处搭一木板便可通行。桃坪羌寨以其独特的路网、水网以及房顶,构成了寨子特有的水陆空立体的道路和防御的体系,充满了神奇,也征服了广大的中外学者,有着“神秘的东方古堡”、“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等美誉。
西索民居和桃坪羌寨是阿坝州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而因其地域和环境差异州内其他地域的建筑形式和特色还有所不同更精彩纷呈,都是阿坝州独有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这里仅是管窥一隅。
二、阿坝州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现状及保护价值
(一)阿坝州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保存现状
随着现代化进程逐渐向乡村推进,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受到了来自现代文明的冲击,阿坝州的少数民族传统建筑也难以幸免,其保护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文明带来的特色流失
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部分居民放弃了原来的传统,开始使用专门开采的料石和砖、彩钢瓦、PVC管等新型材料建造房屋,造成一些新型现代建筑突兀的耸立在传统建筑群中或一幢房屋新旧建筑材料交叉使用的怪异现象。
2.对所依附的环境保护不够
人们在传统建筑的保护中仅仅关注建筑本身,而忽略了维护当地原始地域风貌,使得传统建筑群所依赖的自然风貌和历史环境遭到破坏。
3.居民自身对房屋管护不够
随着进城务工的人口越来越多,居民的严重流失导致传统建筑所依赖的人文因素流失。同时,部分传统建筑由于长期没有人居住,渐有日久失修导致坍塌的危险。
4.传统建造技艺亟待传承保护
随着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工艺的发展,加之在无较好的宣传和引导下,年轻一代对传统建造技艺兴趣不浓,其传统建造技艺的传承正面临后继无人而消失的危险。
自然和人文是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两大基本元素,这两大元素遭到破坏,就势必会影响到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保护。作为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阿坝地区的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的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保护与传承的价值
对阿坝州的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加强保护合理利用已经逐渐成为相关部门和广大传统建筑爱好者的共识,在当今社会,对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的保护具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
首先,少数民族属于中国多民族文化的不可或缺的支脉,对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的保护就是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这也与我国多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团结的友好环境相符。对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的保护还原,有助于学者对少数民族发展历史的探索研究,这对维护我国多个民族之间的和谐统一有着积极的作用。其次,对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的保护有利于地区特色和历史的彰显与延续。目前少数民族正在现代生活方式的急剧的转型,此时对于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的保护就可以很好的安抚他们的民族心理、生活以及文化生态。当前社会的急剧变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无形之中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遭到严重冲击,而此时对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的保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唤起少数民族的民族寄托以及文化自信。 综上所述,对阿坝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保护,对国家的民族团结、阿坝地区的特色化发展以及少数民族的心理生活状态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对阿坝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一)明确保护和建设的内容
对于少数民族建筑保护的主要内容是:保护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建筑风格、建筑工艺以及当地的自然生態风貌。加强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文化宣教,加强当地少数民族保护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将传统建筑的保护融入到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时,应严格控制传统建筑周边的各类建设行为,新建构筑物的风格、高度、体量和色彩,不能损害传统建筑的自然风貌、历史空间,防止建设性破坏。
(二)建立因地制宜的保护和发展模式
对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保护,首先要了解传统建筑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宗教信仰环境等情况。在根据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所处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分布情况等,设计不同的适合当地少数民族发展的保护和发展模式。要做到突出当地的特色宗教民族文化,合理利用周边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改善少数民族人居环境
可以从两个方面改善少数民族的人居环境:第一,建设一些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居民的便利性,同时也可以加强他们对居住地的热爱。当他们意识到社会在帮助他们建设自己的家园的时候,他们自己就会更加爱护自己的家园,更愿意留下来。第二,对偏远地区的道路进行建设。对道路的建设可以加强他们与外界沟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与社会融合在一起,并没有被社会孤立起来,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
(四)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和执行力度
对于传统建筑的保护,我国现行的《文物保护法》《城乡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都有明文规定,相关部门也出台有具体的指导意见。在实施保护和利用工作中,相关部门不仅要积极宣传引导群众,更重要的是严格执行法律法规,采取法律的手段来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
四、结论
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保护利用已经引起了国家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并且在少保护与利用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任重道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本文以阿坝的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利用为例,提出了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刘琼,肖辛欣,赵宇昕,等.少数民族民居的保护与利用[J].中华民居旬刊,2016(5):130-141.
[2]贺科.侗族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传承[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
[3]雷世敏.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面临的困境及治理措施——以四川阿坝州理县桃坪羌寨为例[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3,15(2):196-199.
[4]余慧.论四川民族地区的传统聚落体系及其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12(3):37-40.
作者简介:邓勇(1972-),藏族,本科,馆员,研究方向:民族传统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