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优化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动心。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动力,对感兴趣的事物他们乐意接受,否则会产生排斥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曾告诫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在校内举行手抄报展、创办小记者团、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活动;组织百科知识竞赛,成语知识多少等活动;带领学生到校外参观、访问、扩展活动的空间,开阔学生的视野;根据学生的爱好,组织朗诵、演讲等兴趣小组;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搜集材料,处理信息等。这些与语文课堂紧密相连的实践活动,为学生喜闻乐见,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尽情地去想象,去创造,引进生活角色意识,如让学生当导游、画家、诗人、评论家,或者教材中的特定人物,组织学生表演,学生兴趣盎然。这种状态下的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出现了互相竞争、自主学习的新局面。从而使学生训练了语言,活跃了思维,丰富了想象,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
二、循循善诱让学生自信。
“语文实践”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行为或过程。只有把学生的课内学习定位在“实践”的角度上,才能真正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学生既然是“实践者”,他们就必定要参与整个的语文学习过程,一切的听、说、读、写活动的主角都应是学生。教师只能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否则,学生无法参与到实践中来。
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如果急于求成,选择角度过宽,往往会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觉需要获取的知识太多而显得无从入手,导致失去学习信心。实践告诉我们,选择实践活动内容时,一定要注意活动内容小,学生通过几天的努力就能有所提高,活动时才会产生成就感,从而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更敢于在别人面前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了。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对于学生来说,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能更自信、更自由、更轻松地根据自由的理解、思考,去想象,去发挥,去表现。因此,语文实践活动对于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无疑是一块沃土。
如我在教《一粒种子》这一课前,先布置学生作业: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想想种子发芽应具备哪些条件?这样做既结合课文进行了语文实践活动,又顺应了学生的心理,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保证时空让学生自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难看出:语文课程标准与课改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强调的是要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学生。这一切,都应当在我们日常教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得到贯彻和落实。
语文实践”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同时也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有可能真正地在语文课堂上得到应用,学生才会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理想打下必要的基础。而要达成这一目的,保证时空乃是关键。
如:在一次知识竞赛中,我发现学生对词语的积累掌握较差,于是就决定进行一次关于词语方面的实践活动。在举行活动的前一周就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累词语,同时办了一期以词语积累方面的手抄报。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对词语已有显著提高,在开展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表现突出,效果也非常好。
四、植入生活让学生自悟
有人说,语文课程是一个情感的世界,是一个诗意的世界,是一个丰富的生命的世界,而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就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全部身心感悟语文,通过语文学习获得生命的感悟与表达,感受生命的涌动和生长。新课程标准多处强调,“要注重语言的感悟”,“要还给课文生命的灵性,流溢出生命的光彩,靠的是感悟。”
如《精彩的马戏》是一篇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的写实小故事,文章的直观性、趣味性极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容易引起他们以往的生活体验。如听到“马戏”就自然地联想某次跟爸爸妈妈到动物园里看猴子、大象、长颈鹿等动物的情景,自然就联想到路过街头,遇到一个艺人在表演猴子玩球的情景……针对这些情景,教师可以从谈话入手,诱发学生语言实践的动机,让学生回忆类似有趣的情景,再将这些有趣的场面给同学们描述出来。学生的兴奋中心一旦被激活,他们就会无拘无束、淋漓酣畅地将自己以往所见所闻述说出来。
总之,在小学语文的实践活动中,上述四个方面常常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信,自主,自悟,拓展,逐渐获得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并产生情感、激发想像、启动思维,形成一定的学习态度,所有这一切都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发展,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感得到了陶冶,课堂就更显得情趣浓浓。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们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吧!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动心。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动力,对感兴趣的事物他们乐意接受,否则会产生排斥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曾告诫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在校内举行手抄报展、创办小记者团、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活动;组织百科知识竞赛,成语知识多少等活动;带领学生到校外参观、访问、扩展活动的空间,开阔学生的视野;根据学生的爱好,组织朗诵、演讲等兴趣小组;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搜集材料,处理信息等。这些与语文课堂紧密相连的实践活动,为学生喜闻乐见,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尽情地去想象,去创造,引进生活角色意识,如让学生当导游、画家、诗人、评论家,或者教材中的特定人物,组织学生表演,学生兴趣盎然。这种状态下的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出现了互相竞争、自主学习的新局面。从而使学生训练了语言,活跃了思维,丰富了想象,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
二、循循善诱让学生自信。
“语文实践”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行为或过程。只有把学生的课内学习定位在“实践”的角度上,才能真正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学生既然是“实践者”,他们就必定要参与整个的语文学习过程,一切的听、说、读、写活动的主角都应是学生。教师只能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否则,学生无法参与到实践中来。
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如果急于求成,选择角度过宽,往往会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觉需要获取的知识太多而显得无从入手,导致失去学习信心。实践告诉我们,选择实践活动内容时,一定要注意活动内容小,学生通过几天的努力就能有所提高,活动时才会产生成就感,从而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更敢于在别人面前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了。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对于学生来说,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能更自信、更自由、更轻松地根据自由的理解、思考,去想象,去发挥,去表现。因此,语文实践活动对于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无疑是一块沃土。
如我在教《一粒种子》这一课前,先布置学生作业: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想想种子发芽应具备哪些条件?这样做既结合课文进行了语文实践活动,又顺应了学生的心理,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保证时空让学生自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难看出:语文课程标准与课改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强调的是要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学生。这一切,都应当在我们日常教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得到贯彻和落实。
语文实践”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同时也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有可能真正地在语文课堂上得到应用,学生才会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理想打下必要的基础。而要达成这一目的,保证时空乃是关键。
如:在一次知识竞赛中,我发现学生对词语的积累掌握较差,于是就决定进行一次关于词语方面的实践活动。在举行活动的前一周就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累词语,同时办了一期以词语积累方面的手抄报。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对词语已有显著提高,在开展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表现突出,效果也非常好。
四、植入生活让学生自悟
有人说,语文课程是一个情感的世界,是一个诗意的世界,是一个丰富的生命的世界,而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就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全部身心感悟语文,通过语文学习获得生命的感悟与表达,感受生命的涌动和生长。新课程标准多处强调,“要注重语言的感悟”,“要还给课文生命的灵性,流溢出生命的光彩,靠的是感悟。”
如《精彩的马戏》是一篇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的写实小故事,文章的直观性、趣味性极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容易引起他们以往的生活体验。如听到“马戏”就自然地联想某次跟爸爸妈妈到动物园里看猴子、大象、长颈鹿等动物的情景,自然就联想到路过街头,遇到一个艺人在表演猴子玩球的情景……针对这些情景,教师可以从谈话入手,诱发学生语言实践的动机,让学生回忆类似有趣的情景,再将这些有趣的场面给同学们描述出来。学生的兴奋中心一旦被激活,他们就会无拘无束、淋漓酣畅地将自己以往所见所闻述说出来。
总之,在小学语文的实践活动中,上述四个方面常常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信,自主,自悟,拓展,逐渐获得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并产生情感、激发想像、启动思维,形成一定的学习态度,所有这一切都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发展,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感得到了陶冶,课堂就更显得情趣浓浓。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们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