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曾荣获中国播音主持界“金话筒奖”,因为在汶川地震期间的含泪播报,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美女主播”。事业顺风顺水时,她突然厌倦一切,辞职成为一个集服装设计、裁剪、模特、网店销售为一身的手艺人。
像植物一样生长,而不是成长
2012年6月的一个夜晚,宁远结束加班,拿着手袋匆匆从四川电视台大楼里走出来。她又累又饿,在夜风中觉得自己轻飘飘的像一个梦。
正当她在路边伸手打车时,突然眼前一黑晕了过去。第二天,宁远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躺在病床上输液。手机里的各种电话和短信此起彼伏,还没等她解释,领导和同事们就催得十万火急:“你要是不来,节目就没法做了!”
宁远觉得自己筋疲力尽,能在病床上睡到自然醒都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医生郑重提醒她:“你的身体极度虚弱,是由于工作强度大,加上生活、饮食不规律引起的,需要多加注意。”
辞职的念头从那一刻萌发。可是,自宁远从成都大学播音系毕业后,她从成都电视台到四川电视台,再从编导、制片人一路做到主持人,9年的风雨历练,早已把当初那个柔弱迷茫的小女孩磨砺成职场女强人。就这样离开被很多人艳羡的工作平台?她心里又极度不舍。再说,辞职后又能做什么呢?宁远纠结又迷茫。
盛夏的一天,宁远心血来潮,很想要一双小时候一直想要但得不到的丁字皮鞋。可是她跑遍成都的各大商场,就是找不到。既然找不到,宁远索性把这双心目中的鞋子画在纸上。
有一天,路过成都郊区的一家手工制鞋作坊时,宁远拿着图纸问埋头忙活的师傅:“请问,这样的鞋可以做出来吗?”师傅看了一眼,淡淡地说:“当然能了,这个多简单啊!”5天后,宁远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心爱的丁字皮鞋。它不是最精致、最时尚的,但一定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心愿达成的宁远喜不自禁,她把寻找、制作一双鞋子的过程,图文并茂地发在微博上。
很多网友看到后表示很喜欢,纷纷向她求购同样的丁字鞋。“原来,‘你是谁就会遇见谁’的道理是对的。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一部分人是你的同类。”宁远感慨地说。
宁远想了想,除了做鞋,她更喜欢做衣服。从小到大,用碎布头给布娃娃缝制各种各样的衣服是她的拿手好戏。特别是2009年怀孕后,大女儿练练的小衣服都是她亲手做的。她常常满心欢喜地坐在一堆五颜六色的布片里,低头飞针走线,一抬头,才发现天黑了。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是宁远最喜欢的木心先生的一首诗,继而她陷入深深的思索:“一辈子沉浸在手工劳动中,被一些善意的规劝推着向前,愿意听从内心的安排,专注地做点东西。至少,不忘初心,也对得起岁月。这不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2013年春天,辞职了。在成都西村深处,她租了一套两层小楼,开始了手艺人的新生活。
如果够勇敢,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白手起家的最初很不容易。但她丝毫不觉得累,做自己喜欢的事怎么会累呢?
带着老公、母亲、表妹和两个女儿入住新居后,宁远先把两层楼的居室做了改装。力争做到墙上有画,室内有花,院子里随意摆放了几个大大小小的陶罐,种上紫云英、格桑花和猫脸花。满院姹紫嫣红,香气迷人。
还有一块大大的、从旧货市场淘来的木质菜板,洗刷干净后,铺上青花瓷花纹的桌布,就成了宁远的大工作台。旁边的架子上挂满了她淘来的各色布料,大都以棉麻为主。从构思到设计,再到修改、裁剪,每一个环节她都自己动手,匠心独运。
当一件新完成的衣服穿在身上,那种喜悦和成就感是宁远之前不曾体会过的。这些衣服发到微博上后,好评如潮,求购的人络绎不绝。
宁远一个人忙不过来,先是把堂弟、表妹叫来帮忙,先生来客串送货司机。可人手仍然不够,宁远又聘用了几位师傅、客服和助理。
那几位负责打版、裁剪的师傅,之前都做过裁缝,他们没有很高的学历和耀眼的经历,然而打动宁远的是他们身上的拙朴和对制作衣服的热爱。有时候,他们会为了一颗扣子、一条腰带,跟她这位“掌柜的”据理力争,而不是唯命是从。宁远觉得,这样的较真难得又可爱。
回头客越来越多,2013年底,宁远将自己的服装品牌命名为“远远的阳光房”。她的淘宝店也正式开张,旨在推行一种简单、阳光、质朴的服饰风格和生活态度。
随着顾客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宁远的手工作坊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有一次,她带着图纸找到一家服装制作厂,问能不能制作500件。经理摇摇头:“我们最少也是5000件起才接的。”宁远无比遗憾,微笑着送给经理自己以前出的一本书。
没想到第二天,经理意外地打来电话:“原来你是一位作家?一个能写书的人不会坏到哪里去,我们愿意破例接单。”
“远远的阳光房”慢慢壮大,随着工作人员越来越多,宁远不但要设计图纸,还要关心每个人的情绪。大多时候,她像一个亲切的大姐,阿猫阿狗的事都找她。员工A失恋了,她说:“给你放一周长假去旅行吧,回来后再收拾旧山河。”员工B想念老家,她說:“那就回去看看吧,一个心不在焉的裁缝,怎么能专心地做出好衣服呢?”
正因为“远远的阳光房”的人性化,所以与其说他们是员工,倒不如说他们是宁远的家人。有时候,一件衣服销量创下记录,大家会兴高采烈地去附近的苏坡桥菜市场大肆采购,回来后,七手八脚地忙活,横七竖八地坐在地上煮火锅吃。这样别开生面的照片发到朋友圈,一般都会招来很多羡慕妒忌恨。
知道要去哪里,保持可贵的清醒
“远远的阳光房”在服装界和淘宝网声名鹊起,但宁远始终保持一份可贵的清醒。
有人看好他们,想加盟或投资,但宁远不为所动。她只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个专注的手艺人,安静地做好手头的衣服。
与别的店喜欢找高高瘦瘦的模特不同,“远远的阳光房”的衣服一直是宁远自己做模特。她1.65米不算太高,但宁远觉得,这就是大多数女人的平均身高,而且自己做模特,才会与衣服有一种亲近感。她的衣服虽然个性、另类,但绝不是奇装异服,任何时候都能妥帖地穿在身上。
宁远一直保持着49公斤到52公斤的体重。过瘦或过胖都不能穿出一件衣服的美感,这是她对自己的要求。而要想控制体重,就意味着要坚持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比如带两个女儿去乡间田头散步玩耍,每天慢条斯理地享用一盘水果沙拉。
宁远说:“所谓美好的人生,不外乎顺从己意去生活。”这是她这几年最大的收获。因为“远远的阳光房”,宁远认识了一群有趣、有故事的朋友。有辞职后开了工作室的摄影师;有走遍上百个国家的行者;有为了让孩子吃上干净放心食品,一点一滴做生态农庄的勇敢母亲。看着这些可爱的女人们,宁远深深觉得她们活得真漂亮。
2015年初夏,宁远综合这几年的心得体会,出了一本既像生活美学、又像心情随笔的书——《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一经出版,一跃而至畅销榜,她也被称为中国版的“塔莎奶奶”。对此,宁远开玩笑说:“亲人们呐,我还很年轻好不好?”
人生四季,各有其时,不放弃自己和梦想的人,每一季都很好。宁远说:“30岁之前我在用力成长,30岁之后我像一株植物,在缓慢生长。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要去哪里,那么,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摘自《莫愁·智慧女性》)(责编 亦宣)
像植物一样生长,而不是成长
2012年6月的一个夜晚,宁远结束加班,拿着手袋匆匆从四川电视台大楼里走出来。她又累又饿,在夜风中觉得自己轻飘飘的像一个梦。
正当她在路边伸手打车时,突然眼前一黑晕了过去。第二天,宁远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躺在病床上输液。手机里的各种电话和短信此起彼伏,还没等她解释,领导和同事们就催得十万火急:“你要是不来,节目就没法做了!”
宁远觉得自己筋疲力尽,能在病床上睡到自然醒都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医生郑重提醒她:“你的身体极度虚弱,是由于工作强度大,加上生活、饮食不规律引起的,需要多加注意。”
辞职的念头从那一刻萌发。可是,自宁远从成都大学播音系毕业后,她从成都电视台到四川电视台,再从编导、制片人一路做到主持人,9年的风雨历练,早已把当初那个柔弱迷茫的小女孩磨砺成职场女强人。就这样离开被很多人艳羡的工作平台?她心里又极度不舍。再说,辞职后又能做什么呢?宁远纠结又迷茫。
盛夏的一天,宁远心血来潮,很想要一双小时候一直想要但得不到的丁字皮鞋。可是她跑遍成都的各大商场,就是找不到。既然找不到,宁远索性把这双心目中的鞋子画在纸上。
有一天,路过成都郊区的一家手工制鞋作坊时,宁远拿着图纸问埋头忙活的师傅:“请问,这样的鞋可以做出来吗?”师傅看了一眼,淡淡地说:“当然能了,这个多简单啊!”5天后,宁远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心爱的丁字皮鞋。它不是最精致、最时尚的,但一定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心愿达成的宁远喜不自禁,她把寻找、制作一双鞋子的过程,图文并茂地发在微博上。
很多网友看到后表示很喜欢,纷纷向她求购同样的丁字鞋。“原来,‘你是谁就会遇见谁’的道理是对的。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一部分人是你的同类。”宁远感慨地说。
宁远想了想,除了做鞋,她更喜欢做衣服。从小到大,用碎布头给布娃娃缝制各种各样的衣服是她的拿手好戏。特别是2009年怀孕后,大女儿练练的小衣服都是她亲手做的。她常常满心欢喜地坐在一堆五颜六色的布片里,低头飞针走线,一抬头,才发现天黑了。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是宁远最喜欢的木心先生的一首诗,继而她陷入深深的思索:“一辈子沉浸在手工劳动中,被一些善意的规劝推着向前,愿意听从内心的安排,专注地做点东西。至少,不忘初心,也对得起岁月。这不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2013年春天,辞职了。在成都西村深处,她租了一套两层小楼,开始了手艺人的新生活。
如果够勇敢,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白手起家的最初很不容易。但她丝毫不觉得累,做自己喜欢的事怎么会累呢?
带着老公、母亲、表妹和两个女儿入住新居后,宁远先把两层楼的居室做了改装。力争做到墙上有画,室内有花,院子里随意摆放了几个大大小小的陶罐,种上紫云英、格桑花和猫脸花。满院姹紫嫣红,香气迷人。
还有一块大大的、从旧货市场淘来的木质菜板,洗刷干净后,铺上青花瓷花纹的桌布,就成了宁远的大工作台。旁边的架子上挂满了她淘来的各色布料,大都以棉麻为主。从构思到设计,再到修改、裁剪,每一个环节她都自己动手,匠心独运。
当一件新完成的衣服穿在身上,那种喜悦和成就感是宁远之前不曾体会过的。这些衣服发到微博上后,好评如潮,求购的人络绎不绝。
宁远一个人忙不过来,先是把堂弟、表妹叫来帮忙,先生来客串送货司机。可人手仍然不够,宁远又聘用了几位师傅、客服和助理。
那几位负责打版、裁剪的师傅,之前都做过裁缝,他们没有很高的学历和耀眼的经历,然而打动宁远的是他们身上的拙朴和对制作衣服的热爱。有时候,他们会为了一颗扣子、一条腰带,跟她这位“掌柜的”据理力争,而不是唯命是从。宁远觉得,这样的较真难得又可爱。
回头客越来越多,2013年底,宁远将自己的服装品牌命名为“远远的阳光房”。她的淘宝店也正式开张,旨在推行一种简单、阳光、质朴的服饰风格和生活态度。
随着顾客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宁远的手工作坊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有一次,她带着图纸找到一家服装制作厂,问能不能制作500件。经理摇摇头:“我们最少也是5000件起才接的。”宁远无比遗憾,微笑着送给经理自己以前出的一本书。
没想到第二天,经理意外地打来电话:“原来你是一位作家?一个能写书的人不会坏到哪里去,我们愿意破例接单。”
“远远的阳光房”慢慢壮大,随着工作人员越来越多,宁远不但要设计图纸,还要关心每个人的情绪。大多时候,她像一个亲切的大姐,阿猫阿狗的事都找她。员工A失恋了,她说:“给你放一周长假去旅行吧,回来后再收拾旧山河。”员工B想念老家,她說:“那就回去看看吧,一个心不在焉的裁缝,怎么能专心地做出好衣服呢?”
正因为“远远的阳光房”的人性化,所以与其说他们是员工,倒不如说他们是宁远的家人。有时候,一件衣服销量创下记录,大家会兴高采烈地去附近的苏坡桥菜市场大肆采购,回来后,七手八脚地忙活,横七竖八地坐在地上煮火锅吃。这样别开生面的照片发到朋友圈,一般都会招来很多羡慕妒忌恨。
知道要去哪里,保持可贵的清醒
“远远的阳光房”在服装界和淘宝网声名鹊起,但宁远始终保持一份可贵的清醒。
有人看好他们,想加盟或投资,但宁远不为所动。她只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个专注的手艺人,安静地做好手头的衣服。
与别的店喜欢找高高瘦瘦的模特不同,“远远的阳光房”的衣服一直是宁远自己做模特。她1.65米不算太高,但宁远觉得,这就是大多数女人的平均身高,而且自己做模特,才会与衣服有一种亲近感。她的衣服虽然个性、另类,但绝不是奇装异服,任何时候都能妥帖地穿在身上。
宁远一直保持着49公斤到52公斤的体重。过瘦或过胖都不能穿出一件衣服的美感,这是她对自己的要求。而要想控制体重,就意味着要坚持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比如带两个女儿去乡间田头散步玩耍,每天慢条斯理地享用一盘水果沙拉。
宁远说:“所谓美好的人生,不外乎顺从己意去生活。”这是她这几年最大的收获。因为“远远的阳光房”,宁远认识了一群有趣、有故事的朋友。有辞职后开了工作室的摄影师;有走遍上百个国家的行者;有为了让孩子吃上干净放心食品,一点一滴做生态农庄的勇敢母亲。看着这些可爱的女人们,宁远深深觉得她们活得真漂亮。
2015年初夏,宁远综合这几年的心得体会,出了一本既像生活美学、又像心情随笔的书——《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一经出版,一跃而至畅销榜,她也被称为中国版的“塔莎奶奶”。对此,宁远开玩笑说:“亲人们呐,我还很年轻好不好?”
人生四季,各有其时,不放弃自己和梦想的人,每一季都很好。宁远说:“30岁之前我在用力成长,30岁之后我像一株植物,在缓慢生长。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要去哪里,那么,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摘自《莫愁·智慧女性》)(责编 亦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