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知识探错源 加强理解提能力

来源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cis2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是在七年级上学期学完“平面图形的认识(一)”后,继续几何学习的又一段旅程.在本章中,对数学知识和能力要求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学习本章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对知识理解及应用方面的问题.下面呈现同学们在学习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希望同学们认清错误原因,在后续的学习和解题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易错点一,对课本中的结论断章取义
  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位角相等
  B.同旁内角相等
  C.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截成的同位角的平分线平行
  D.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截成的同旁内角的平分線平行
  【错解】A.
  【正解】C.
  【学生自述】认为课本上有“同位角相等”这句话.[图1]
  【剖析】部分同学的错误在于将课本上的“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个结论断章取义了,认为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都是相等的,同旁内角都是互补的,实际上他们忘记了要想得到这些结论,都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两直线平行”.其实,举出反例(如图1),即能说明问题,当两直线a与b不平行时,显然同位角∠1与∠2是不相等的,可以通过画图加深对结论的认识和理解.D选项中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截成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例2 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3、a、8,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
  【错解】a<11.
  【正解】5  【学生自述】利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可以得到a<3 8.
  【剖析】本题的错误源还是在于对课本中的结论断章取义,苏科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23页有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很多同学把“任意”两个字丢掉了,一般我们只要看最小的两条边之和大于最大的边即可.由于本题中a的大小的不确定性,故需分类讨论:①a最大,故a<3 8;②8最大,故8<3 a,综合①②可得a的范围.当然,对于课本上的这个结论,我们经过变形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灵活地运用这个结论,可以提高解题的效率.
  易错点二,列举时无序,导致考虑不周全
  例3 长为2、3、4、5的四根木条,选其中三根组成三角形,选法有 种.
  【错解】2.
  【正解】3.
  【学生自述】解答时要考虑的情况多了,容易乱,有一组漏考虑了.
  【剖析】对于四个数中选三个,部分同学在考虑问题时思维上缺乏有序性,应该按照2、3、4;2、3、5;2、4、5;3、4、5的顺序罗列,这样能够不重不漏.写出各种情况后再利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其实只要看最小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可),判断哪些不能组成三角形.掌握了具体的方法,面对在更多的木条中选择3根组成三角形的问题,便都能从容面对了.
  易错点三,搞不清钝角三角形的高怎么画
  例4 过△ABC的顶点A,作BC边上的高,以下作法正确的是( ).
  【错解】B.
  【正解】A.
  【学生自述】作BC边上的高,以为只要和BC垂直就行了.
  【剖析】在作三角形的高时,最容易出错的就是画钝角三角形中钝角所在的两条边上的高,因为这两条高都是在三角形的外部.对于三角形的高,课本上是这样描述的:“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由定义可知,BC边上的高,肯定要过顶点A,同时垂直于BC所在直线;同样,要作AC边上的高,也是要过顶点B,而且垂直于AC所在直线.
  易错点四,等腰三角形分类讨论时未检验三边能否构成三角形
  例5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4,则它的周长为 .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4,周长是18,则它的腰长为 .
  【错解】(1)10或8;(2)4或7.
  【正解】(1)10;(2)7.
  【学生自述】知道等腰三角形的腰和边不明确时要分类讨论,但忘记检验结果了.
  【剖析】有的同学做有关此类等腰三角形题目时,头脑中已经有明确的分类讨论思想了,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讨论完了,一定不要忘了检验三边是否能构成三角形.如(1)中,2,4,4;2,2,4(2 2=4,故舍去),如(2)中,7,7,4;4,4,10(4 4<10,故舍去).
  易错点五,不会正确列出关于未知数的表达式
  例6 在△ABC中,∠A=[12]∠B=[13]∠C,则∠A=
  °,∠B= °.
  【错解】[108011],[54011].
  【正解】30,60.
  【学生自述】设∠A=x,则∠B=[12x],∠C=[13x],根据x [12x] [13x]=180°,解出x,再算出∠B即可.
  【剖析】就本题而言,很多同学的困惑是:有三个未知量∠A,∠B,∠C,它们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大部分同学都想到了用关于未知数x的表达式来表示这三个未知量.其实只要选定一个量,如∠A,那么其他的量∠B,∠C都设法用∠A去表示即可.如设∠A=x,则根据∠A=[12]∠B,可知∠B=2∠A=2x,同理∠C=3∠A=3x,根据x 2x 3x=180°,解出x即可.
  易错点六,对平行线的判定掌握不牢
  例7 如图,若∠1=∠2,则 ∥ ;
  若∠3=∠4,则 ∥ .
  【错解】AD∥BC;AB∥CD.
  【正解】AB∥CD;AD∥BC.
  【学生自述】有点搞不清到底是哪两边平行.
  【剖析】此题的错误源在于没有弄清楚图形中角的位置关系,如∠1和∠2是内错角.分析时不妨借助基本的“N”或“Z”字型,再搞清是哪两条线被第三条线所截,这样便能轻松解决问题.
  易错点七,对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缺少理解
  例8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62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错解】9.
  【正解】11.
  【学生自述】直接用算术方法1620°÷180°=9,最后忘记加2了.
  【剖析】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是(n-2)×180°,若建立方程(n-2)×180°=1620°来解,估计会大大降低此类问题的错误率;若用算术方法,那就要记住最后要加上2才行.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无锡市庞彦福名师工作室)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时期的小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如何转变教学方法,使教学理念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每一位政治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
农发行现行的信贷管理体制,是在1998年国家粮改实行“三分开一完善”时期建立起来的,其核心是实现粮棉收购资金封闭运行。这种体制在当时的条件下,有效地解决了上世纪90年代
同学们,“平面图形的认识(二)”是平面几何学习的基础内容之一,涵盖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探寻平行线的性质、图形的平移、认识三角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等部分.本章节在中考中若作为独立考题,则较为基本和简单,但却是综合类题目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理解并熟练地灵活运用,是数学考试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一、以平行线的判定和平行线性质为例  【原题】(2017·宿迁)如图1,直线a、b被直线c、
期刊
现代机电设备大型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电类企业对机电类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机电专业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也必须随之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
“综合法”是指从已知条件出发,借助其性质和有关定理,经逐步逻辑推理,最后得到待证结论或需求问题,其特点和思路是“由因导果”,即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  运用综合法解題时,应明确通过已知条件可以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才能从已知逐步推到未知,使问题得到解决.这种思考方法适用于已知条件比较少、数量关系比较简单的问题.此外,综合法的优点还在于将多个分解的算式组合成一个综合式子,使解法更加简单
期刊
本文就目前高校学籍管理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建立和谐的具有现代化的学籍管理制度进行了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当今,国内高校处于规模扩张和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教育资源大幅重组,办学自主空间变大,教学招生步伐变革加快.高校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同时高校以及后勤也遭遇了日益增多的法
他冲着父亲喊,傻!硬硬收住傻后面的那个“子”,依然有点儿尾音,父亲重复他的话:傻子!坐在椅子上傻乐,他的眼泪忽然落下来。相似的场景,隔了几十年的光景,也是做数学题,那时他做错了,父亲骂他傻,他哭了。这次他说父亲傻,还是他哭了。  母亲不安地看着他说,别费心了,你爸就是老糊涂了。他不管不顾地一次次地念题目:小明和小军共收集400张邮票,小军比小明多10张,小军给了小明40张,小明比小军多几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