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经济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中心工作,党中央必须对经济工作负总责,实施全面领导”。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化是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的显著标志,工业史是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极大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防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为我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我国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具有恢宏史诗般的“中国故事”,是中国经济的脊梁,创造了世界工业史上的一个个“中国奇迹”,铭刻了筑梦路上一个个“中国印记”。我国工业的发展壮大,既是党领导全国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在党的领导下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实践证明,党的领导始终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保证。
一、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伟大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工业基础极为薄弱,设备简陋、技术落后。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工业其实是一步步走过来的,是一年年熬出来的,是一代代人干出来的。
序篇:1931年至1949年,党领导工业发展进行的积极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谋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同时,就已经提出为将来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做准备的问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工业建设在极其险恶的战争环境中白手起家、艰苦创业。1931年10月,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江西建立了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兵工厂——官田兵工厂,标志着根据地兵器工业的诞生。同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制定了工业政策和劳动政策。据不完全统计,到1934年2月,中央革命根据地17个县的手工业合作社有176个,规模较大的国营工厂有33家。抗日战争时期,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中共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抗战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大力推进军工建设,积极发展民用工业,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工业迅速发展起来。1939年夏天,党在山西辽县、武乡、黎城交界的黄崖洞建立兵工厂,这是抗战初期八路军最大的兵工厂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的工业建设的门类和企业的数量、规模均取得新发展,工业建设人才和专业干部大量涌现。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军民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以“战争就是命令”“一切服从战争”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开展工业生产。这时期党领导的工业战线呈现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方面是领导发动各解放区工业全力支持人民战争的胜利推进;另一方面是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党把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开始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工业企业,为实现农业国转向工业国,开展新中国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创造条件。经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历史时期的实践,党对领导各种经济成分,包括公营企业、私营企業,从建立制度到经营管理进行了有益探索;根据地、解放区的工业建设,包括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均发展到一定规模。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工业建设有力地支持了人民革命战争,并为以后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第一阶段:1949年至1978年,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建成相对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新中国成立后,尽快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成为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综合考虑国内外形势,并借鉴苏联的经验,党中央确立了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方针。从1953年起,围绕工业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我国在苏联援助下启动建设156个重大项目。这些项目基本涵盖各个工业门类,其中153个为重化工项目。“一五”期间,我国工业生产能力迅猛增长,为推进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应对可能的战争威胁,党中央作出开展“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通过向内地迁建和新建企业,在中西部地区逐步建成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战略后方基地。同时,党中央还作出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大力发展国防工业,成功研制“两弹一星”,极大增强了国防科技工业实力,有力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引进美国、原联邦德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套技术设备。这一轮技术引进,有效促进了冶金、石化等基础工业发展,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更为重要的是,初步建立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这一时期,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有和集体企业是推动工业发展的绝对主导力量,初步完成了工业化的原始积累,为此后几十年经济建设打下了较好基础。
第二个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八大,依靠改革开放释放工业发展活力,完成了从小到大的跨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工业管理体制不断调整,工业发展焕发出巨大生机与活力。从1978年开始,我国逐步推进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主的工业经济体制改革,放开价格管制,国有企业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党的十四大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从根本上突破了“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的思想束缚,经济体制改革得以深入推进,极大释放了工业经济发展活力,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产品供需格局发生根本转变,彻底告别了“短缺经济”。199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为2.7%,居世界第九位;2000年提高到6%,上升到世界第四位。与此同时,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从建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到建立各类开发区,开放范围逐步由沿海向内地延伸。尤其是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依托低成本优势,大量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2004年,我国制造业规模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2007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2010年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这一时期,在市场化和国际化双轮驱动下,我国重工业快速发展,消费品工业也得到持续较快增长,基本建成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第三个阶段:党的十八大至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开启了由大变强的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新时代我国工业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这一时期,大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着力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2015年,我国正式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六年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制造强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设立了国家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高端装备创新等五大工程全面推进,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工业智能绿色转型效果明显,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取得积极成效,部分领域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和基础工艺等“卡脖子”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一批高端装备领域创新发展取得重要突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定步伐。大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着力化解钢铁、煤炭等行业产能过剩,逐步扭转了低水平竞争局面,促进了重点行业脱困升级和集约发展;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业企业税费、融资、物流及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降低;着力补齐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短板,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开放合作层次显著提升,一般制造业有序开放,电信领域开放持续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签署产能合作协议,高铁、核电、通信设备和工程机械等成体系“走出去”,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持续攀升。
二、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取得的伟大成就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让全球消费者享受到了最具性价比的工业产品,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工业强大的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成为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最大底气。
(一)现代工业体系全面建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钢铁、有色、机械、纺织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日益壮大,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原子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已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正因为我国工业体系完善,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口罩、防护服、呼吸机、额温枪等医疗物资产能产量才能快速提升,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就强调,我们长期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建立的完整产业体系、形成的强大科技实力、储备的丰富医疗资源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强支撑。
(二)工业规模跃居全球首位。195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为120亿元,2020年达到31.3万亿元。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标志着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经过一个半世纪后我国重新取得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2020年我国制造业对世界制造业贡献的比重接近30%,连续11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居世界首位,生产了全球超过50%的钢铁、水泥、电解铝,60%的家电,70%的化纤、手机和计算机。2020年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大陆(含香港)企业124家,加上台湾地区企业9家,共计133家,继2019年之后再次超过美国(121家)。上榜的中国企业中,64家是制造业企业,涉及石油石化、钢铁、通信设备、工程机械、纺织、汽车等领域。
(三)重点领域创新发展实现重大突破。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我国工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重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移动通信领域,5G国际标准必要专利占比全球领先,基于蜂窝移动网络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成为国际标准并加速产业化。航空航天航海领域,天宫、蛟龙、大飞机等相继实现突破,载人航天、载人深潜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雪龙2”号成功交付,国产航母顺利下水。轨道交通领域,“复兴号”动车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功能。新能源汽车领域,乘用车量产车型续驶里程达500公里以上,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270瓦时/千克。高端机床装备领域,8万吨模锻压力机、12米级卧式双五轴镜像铣机床、1.5万吨航天构件充液拉深装备等成功研制。新材料领域,C919用材、8.5代基板玻璃等实现突破。特别是5G、北斗、核電、高铁等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
(四)多种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工业基本上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占绝对主导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国有企业在优化调整中不断发展壮大,2020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34222.7亿元,国资系统80家监管企业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民营企业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中小企业茁壮成长,仅“十三五”期间,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万多家,遴选“小巨人”企业248家和单项冠军企业417家,一些科技型独角兽企业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影响力。外资企业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2020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达到1630亿美元,外资流入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我国吸收外资全球占比大幅提升,已经高达19%。
(五)工业发展方式深刻变革。我国工业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通过新技术新理念的推广应用,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和服务化转型步伐加快,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比如,智能制造方面,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协同研发制造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日益兴起,工业互联网应用于能源、机械、家电等行业。截至2020年12月,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为73.0%和52.1%,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85.4%,具有一定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70个,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在重点行业快速普及。据测算,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39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占GDP比重接近39%。绿色制造方面,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绿色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稳步提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明显下降。2016—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7.5%。服务型制造方面,服装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工程机械全生命周期管理、轨道交通总集成总承包等快速发展,陕鼓、酷特智能、三一重工等制造企业已从过去单纯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随着工业发展方式的变革,我国经济增长已经从主要依靠工业带动转为工业和服务业共同带动,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转为消费和投资一起拉动。
(六)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顺应全球化趋势,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有了大幅提升。“引进来”方面,基本实现了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1978—2000年累计吸引非金融类外商直接投资超过2.3万亿美元,在引进资金的同时也引进了技术、管理、品牌,使我国迅速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成为“世界工厂”。“走出去”方面,涌现了一批以航天科技、华为、海尔、中车等为代表的领军企业,高铁、核电、通信设备等成体系走出国门,对外直接投资实现跨越式增长。对外贸易方面,货物出口总额从1950年的11.3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25906.46亿美元,自2009年起连续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地位。加工贸易占外贸总额的比重明显下降,由上世纪90年代的超过70%降到2020年的23.8%。
(七)工业精神得到传承弘扬。我国工业精神发轫于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形成于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工业精神的内涵包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爱国敬业、担当奉献。工业战线涌现出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三线”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航空报国精神、北斗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汇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工业精神,涌现出一大批劳动模范,也留下了大量承载工业文化的物质、制度和精神财富。新中国工业发展的伟大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弘扬和发展了中国特色工业文化,为推动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作者系中央巡视组副部级巡视专员)
一、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伟大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工业基础极为薄弱,设备简陋、技术落后。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工业其实是一步步走过来的,是一年年熬出来的,是一代代人干出来的。
序篇:1931年至1949年,党领导工业发展进行的积极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谋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同时,就已经提出为将来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做准备的问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工业建设在极其险恶的战争环境中白手起家、艰苦创业。1931年10月,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江西建立了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兵工厂——官田兵工厂,标志着根据地兵器工业的诞生。同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制定了工业政策和劳动政策。据不完全统计,到1934年2月,中央革命根据地17个县的手工业合作社有176个,规模较大的国营工厂有33家。抗日战争时期,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中共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抗战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大力推进军工建设,积极发展民用工业,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工业迅速发展起来。1939年夏天,党在山西辽县、武乡、黎城交界的黄崖洞建立兵工厂,这是抗战初期八路军最大的兵工厂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的工业建设的门类和企业的数量、规模均取得新发展,工业建设人才和专业干部大量涌现。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军民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以“战争就是命令”“一切服从战争”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开展工业生产。这时期党领导的工业战线呈现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方面是领导发动各解放区工业全力支持人民战争的胜利推进;另一方面是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党把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开始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工业企业,为实现农业国转向工业国,开展新中国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创造条件。经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历史时期的实践,党对领导各种经济成分,包括公营企业、私营企業,从建立制度到经营管理进行了有益探索;根据地、解放区的工业建设,包括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均发展到一定规模。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工业建设有力地支持了人民革命战争,并为以后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第一阶段:1949年至1978年,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建成相对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新中国成立后,尽快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成为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综合考虑国内外形势,并借鉴苏联的经验,党中央确立了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方针。从1953年起,围绕工业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我国在苏联援助下启动建设156个重大项目。这些项目基本涵盖各个工业门类,其中153个为重化工项目。“一五”期间,我国工业生产能力迅猛增长,为推进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应对可能的战争威胁,党中央作出开展“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通过向内地迁建和新建企业,在中西部地区逐步建成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战略后方基地。同时,党中央还作出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大力发展国防工业,成功研制“两弹一星”,极大增强了国防科技工业实力,有力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引进美国、原联邦德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套技术设备。这一轮技术引进,有效促进了冶金、石化等基础工业发展,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更为重要的是,初步建立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这一时期,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有和集体企业是推动工业发展的绝对主导力量,初步完成了工业化的原始积累,为此后几十年经济建设打下了较好基础。
第二个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八大,依靠改革开放释放工业发展活力,完成了从小到大的跨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工业管理体制不断调整,工业发展焕发出巨大生机与活力。从1978年开始,我国逐步推进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主的工业经济体制改革,放开价格管制,国有企业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党的十四大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从根本上突破了“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的思想束缚,经济体制改革得以深入推进,极大释放了工业经济发展活力,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产品供需格局发生根本转变,彻底告别了“短缺经济”。199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为2.7%,居世界第九位;2000年提高到6%,上升到世界第四位。与此同时,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从建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到建立各类开发区,开放范围逐步由沿海向内地延伸。尤其是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依托低成本优势,大量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2004年,我国制造业规模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2007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2010年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这一时期,在市场化和国际化双轮驱动下,我国重工业快速发展,消费品工业也得到持续较快增长,基本建成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第三个阶段:党的十八大至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开启了由大变强的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新时代我国工业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这一时期,大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着力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2015年,我国正式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六年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制造强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设立了国家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高端装备创新等五大工程全面推进,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工业智能绿色转型效果明显,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取得积极成效,部分领域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和基础工艺等“卡脖子”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一批高端装备领域创新发展取得重要突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定步伐。大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着力化解钢铁、煤炭等行业产能过剩,逐步扭转了低水平竞争局面,促进了重点行业脱困升级和集约发展;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业企业税费、融资、物流及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降低;着力补齐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短板,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开放合作层次显著提升,一般制造业有序开放,电信领域开放持续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签署产能合作协议,高铁、核电、通信设备和工程机械等成体系“走出去”,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持续攀升。
二、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取得的伟大成就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让全球消费者享受到了最具性价比的工业产品,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工业强大的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成为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最大底气。
(一)现代工业体系全面建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钢铁、有色、机械、纺织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日益壮大,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原子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已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正因为我国工业体系完善,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口罩、防护服、呼吸机、额温枪等医疗物资产能产量才能快速提升,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就强调,我们长期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建立的完整产业体系、形成的强大科技实力、储备的丰富医疗资源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强支撑。
(二)工业规模跃居全球首位。195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为120亿元,2020年达到31.3万亿元。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标志着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经过一个半世纪后我国重新取得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2020年我国制造业对世界制造业贡献的比重接近30%,连续11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居世界首位,生产了全球超过50%的钢铁、水泥、电解铝,60%的家电,70%的化纤、手机和计算机。2020年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大陆(含香港)企业124家,加上台湾地区企业9家,共计133家,继2019年之后再次超过美国(121家)。上榜的中国企业中,64家是制造业企业,涉及石油石化、钢铁、通信设备、工程机械、纺织、汽车等领域。
(三)重点领域创新发展实现重大突破。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我国工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重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移动通信领域,5G国际标准必要专利占比全球领先,基于蜂窝移动网络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成为国际标准并加速产业化。航空航天航海领域,天宫、蛟龙、大飞机等相继实现突破,载人航天、载人深潜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雪龙2”号成功交付,国产航母顺利下水。轨道交通领域,“复兴号”动车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功能。新能源汽车领域,乘用车量产车型续驶里程达500公里以上,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270瓦时/千克。高端机床装备领域,8万吨模锻压力机、12米级卧式双五轴镜像铣机床、1.5万吨航天构件充液拉深装备等成功研制。新材料领域,C919用材、8.5代基板玻璃等实现突破。特别是5G、北斗、核電、高铁等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
(四)多种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工业基本上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占绝对主导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国有企业在优化调整中不断发展壮大,2020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34222.7亿元,国资系统80家监管企业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民营企业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中小企业茁壮成长,仅“十三五”期间,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万多家,遴选“小巨人”企业248家和单项冠军企业417家,一些科技型独角兽企业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影响力。外资企业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2020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达到1630亿美元,外资流入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我国吸收外资全球占比大幅提升,已经高达19%。
(五)工业发展方式深刻变革。我国工业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通过新技术新理念的推广应用,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和服务化转型步伐加快,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比如,智能制造方面,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协同研发制造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日益兴起,工业互联网应用于能源、机械、家电等行业。截至2020年12月,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为73.0%和52.1%,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85.4%,具有一定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70个,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在重点行业快速普及。据测算,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39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占GDP比重接近39%。绿色制造方面,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绿色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稳步提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明显下降。2016—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7.5%。服务型制造方面,服装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工程机械全生命周期管理、轨道交通总集成总承包等快速发展,陕鼓、酷特智能、三一重工等制造企业已从过去单纯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随着工业发展方式的变革,我国经济增长已经从主要依靠工业带动转为工业和服务业共同带动,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转为消费和投资一起拉动。
(六)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顺应全球化趋势,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有了大幅提升。“引进来”方面,基本实现了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1978—2000年累计吸引非金融类外商直接投资超过2.3万亿美元,在引进资金的同时也引进了技术、管理、品牌,使我国迅速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成为“世界工厂”。“走出去”方面,涌现了一批以航天科技、华为、海尔、中车等为代表的领军企业,高铁、核电、通信设备等成体系走出国门,对外直接投资实现跨越式增长。对外贸易方面,货物出口总额从1950年的11.3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25906.46亿美元,自2009年起连续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地位。加工贸易占外贸总额的比重明显下降,由上世纪90年代的超过70%降到2020年的23.8%。
(七)工业精神得到传承弘扬。我国工业精神发轫于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形成于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工业精神的内涵包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爱国敬业、担当奉献。工业战线涌现出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三线”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航空报国精神、北斗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汇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工业精神,涌现出一大批劳动模范,也留下了大量承载工业文化的物质、制度和精神财富。新中国工业发展的伟大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弘扬和发展了中国特色工业文化,为推动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作者系中央巡视组副部级巡视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