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像兄弟朋友般战斗在急诊

来源 :宁夏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ta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您在上班吗,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从疫情开始,我就一直坚守在岗位。主要工作是负责急诊科包括医生和患者的整体疫情排查,尤其是重症患者的排查。
  这个时期您每天最关心的是什么?最担心的是什么?
  最关心的是急诊科有没有疫情发生,重症病人的多少以及还有没有床位。最怕疫情越来越严重,病人越来越多,担心我们的床位不够,担心医护人员自身防护问题。
  这个时期,您遇到过难忘的人和事吗?
  从疫情一开始,我们急诊科的所有医护人员就参与到这次战“疫”中,还专门成立了应对疫情的突发小组,为此吃住大家都在一起,以前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相处,却因此处得像朋友兄弟。
  疫情过后,您最想感谢谁,为什么?
  疫情结束后最想感谢的一是家人,特别是妻子,在整个疫情期间对我工作的支持,独自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是很辛苦的;二是感谢所有的同事,特别是急诊科的同事,正是工作上的相互配合、同心协力,才有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成效。
  疫情過后,您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从春节开始到现在每天吃住都在医院。疫情结束后想赶快回家看孩子,然后好好休息休息。
其他文献
我和你  在这同一片热土上生活  也许因病  我在医院里遇见过你  虽记不清你的模样  但也许你温暖的手  曾给我量过体温把过脉搏  曾给我测过血压开过药方  你精心地为我做了许多  可我没有记住你是誰  正当我们要欢度春节的时候  突发一场新冠病毒灾难  疫情期间我足不出户  不见爹娘和亲朋好友  而你却毫不犹豫  奔赴疫情严重的湖北  和你的同事始终坚守在  随时可能会被感染的岗位  你感动了
期刊
今天是2020年2月18日,襄阳城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我的心情格外喜悦!因为我们细心照料了半个月的81岁的胡爷爷今天解除隔离,要出院了!胡爷爷当初转到我们隔离病区的时候情况很不好,发热、咳嗽、喘息等癥状特别明显,血氧饱和度只有八十多,进食很少,不能平卧,生活无法自理。说实话,当时我真为老爷爷捏了一把汗,担心他挺不过去。从接诊老爷爷的第一时间,我们详细了解病情,医疗组全体成员充分讨论,并积极外请专家
期刊
目前,随着各行各业的陆续复工复产,银川的一些重点建设项目也开始进入复工阶段。3月5日,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项目获得批准可以复工。为了保障工人安全顺利返银,项目部组织车辆,采用分批進场、点对点运输的方式将工人运送到项目工地。  “36.5度,把你的身份证 、健康证明拿着, 在那边登记。同时,还要登记你14天的行程记录。”  3月6日,4辆载着来自青铜峡市、海原县、同心县三地的70名工人的大巴车驶进银川
期刊
今天是我来到襄阳的第14天,昨天我夜班,去病房接班的我好开心,因为,好几个病房都空了,还有好几个病房里只住了一个病人。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听说医院要将所有病人整合归在二病区,由我们宁夏医护团队接管,这是信任也是挑战,我们一定不负组织重托,站好自己的这班岗。  我们所在的襄阳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都是确诊病人,记得我们刚到的那天,医院有157例确诊病人,我在的三病区有41例,而昨天接班的时候,病区只
期刊
武汉的夜很静,2月21日凌晨一点半,路上唯一的一辆公交车载着我们宁夏的护理姐妹,疾速驶向武汉客厅方舱医院,那里灯火通明……  经过仔细的交接班,有的查对医嘱、有的巡视患者、有的?核对药物、有的为明天要采集的咽拭子做准备,姐妹们一个都闲不下来。  我去巡视病房,生怕防护服和靴套的相互摩擦声吵到患者,便压低了脚步,轻轻地走着,看到大家熟睡的样子,我安心了许多。  就在这时,我发现前面B926床的熊姐没
期刊
今晚是我第二次进病区。提前40分钟赶到医院穿防护服,进去是19点45分时。跟上一班张静娴护士长交接班时,刚好来了一位发热留观病人。不知道是眼镜上的碘伏涂得不够,还是护目镜洗手液涂得不充分,我的眼镜像被蒙上了一层纱,想看清却看不清很痛苦。隔着两层手套摸病人的手,感觉很凉,估计是末梢循环不好,摸不到血管,看著只有条青印子。看不清,实在没把握扎针,便叫来张护士长帮忙。两层手套两个眼镜,张护士长一针成功。
期刊
自2月4日,接到支援湖北抗击疫情的指令,我们护理团队来到武汉已经4天了。几天里,每天都有宁医大的老师给我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知识的培训,反复练习穿脱隔离衣的操作,每次都有考核,考核合格才能进入方舱医院。虽然繁琐重复,但是我们都明白,这都是保障我们人身安全最重要的措施。  2月9日,接到指令,凌晨3点开始进舱上班。凌晨1点我们坐车来到客厅方舱医院,经过1个小时穿隔离衣、防护服,互相检查合格后,我们
期刊
庚子新春,面對突如其来的疫情 ,医疗行业首当其冲,其他相关部门紧随其后,很多人放弃了假期,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冲到抗疫第一线。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发生了很多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故事;在生与死的抗争中,涌现出很多英雄式的人物。  我们每天都在被感动着,同时,记录下这份感动。
期刊
刚从病区出来的关玉华已脱去厚重的防护服,在头罩、口罩、医护服包裹下,唯一能看清楚的是她的雙眼,目光炯炯,透露出职业的洞察与敏捷。  “我是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疾病科的护士长,我叫关玉华。今年52岁,工作32年,中共党员。”关玉华的自我介绍如倒豆子般,干脆利落清晰流畅,从中不难感受到她对自己职业的一份自豪。  疫情“飓风”下,关玉华所处的岗位正是“风口”之下。从1月22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启动疫情
期刊
“除了测体温、量血压,大家平时还要多关注他们的微信朋友圈,了解他们在想什么,甚至可以直接打电话和他们聊聊天。在这里,我们就是他们的家人。”在平罗县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医疗小组护理人员的临时会议上,组长王兴利一遍遍强调着对被隔离人员给予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王兴利从平罗县中医医院副院长的岗位上被临时安排到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担任组长。  在医院,他负责的发热门诊、应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