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韵味诵读的多彩空间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llisjor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是大家的》是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首有趣的儿童诗,用拟人的手法把太阳比做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里来到不同的国家,和不同肤色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传递着世界各国小朋友之间的友谊。大家共享一片蓝天,分享太阳的温暖,分享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诗歌内容简单,意境深远,有助于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世界、关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学习方式以阅读、感受、分析、联想为主导,以诗歌特有的音律美引导学生感受、理解、升华对太阳的热爱,并初步掌握诗歌的创作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三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
  难点:理解诗歌的含义。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在欢快的动画歌曲《七色光》中开始学习。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说一个谜语,大家要认真听,动脑筋猜。有位长寿老公公,天亮从东来出工。他把光明给世界,还把温暖洒人间。要问公公在哪里,请你仔细看画面。(课件展示:太阳的笑脸)这是谁?
  生:太阳。
  师:是啊,今天太阳也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咱们热情地和太阳打声招呼吧!
  师: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美丽、可爱的世界,太阳把她的金光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带给我们光明和温暖,太阳是属于这个世界的,是属于我们大家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题目是——(课件展示课题《太阳是大家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感知太阳,又用趣味谜语敲开学生想象的大门。丰富的多媒体动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2.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读诗歌,注意把字读准,诗句读通顺,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诗歌。
  师:老师先来检查同学们的认字情况。(课件展示生字、组词、帮助解词的部分图片)
  设计意图:枯燥的认字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媒体认字环节将生字以字宝宝的形式出现,学生会自告奋勇地为字宝宝找朋友组词,对难以理解的词如“红彤彤”,以多媒体图片来引导学生理解,效果比较理想。
  3.指导精读,积淀感悟
  第一节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了,可以吗?(课件展示:第一小节。配以动画及音乐)
  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
  师:谢谢你们的掌声,看样子你们对老师的朗读很满意,那你觉得老师哪儿读得美?
  学生评价。
  师:老师在朗读的时候,眼前仿佛就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谁也看到了?(学生纷纷举手)
  师:你看到的图画居然和老师看到的一样,你是从诗句中的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呢?(教师点击突出“朵朵白云”、“红彤彤的晚霞”)
  师:跟老师一起去看看那洁白的云朵吧!(点击出课件“朵朵白云”)
  师:太阳让白云发生了神奇的变化,看!(点击出“红彤彤的晚霞”图)
  师:夕阳多美啊,你们也像老师刚才那样美美地读读第一小节好吗?在座位上先练一练。
  (学生练读,教师巡视。)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一名学生朗读。
  师:想听听你的小伙伴是怎么说的吧?你自己点名,听听同学的建议。
  师:相信你这次一定会有很大进步,你再读一读。
  师:原来美丽的图画就是优美的诗句,优美的诗句也能变成美丽的图画,让我们把这一切美好都记在心中,看大屏幕的优美画面,试着背背第一小节。
  设计意图:简短的诗歌描绘了太阳由白云变为晚霞的景色,学生在多媒体课件配乐动画的衬托下,很容易理解诗歌的意境,并能在老师的配乐范读下掌握诵读诗歌的节奏,从而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
  第二节
  师:太阳落山的景色真美,太阳也是大家的朋友,为我们做了许多好事,请同学们读第二小节,想想太阳都为我们做了哪些好事。
  学生回答。(师板书:鲜花、小树、小朋友)
  师:太阳把金光往鲜花上洒,谁能用动作来表现一下“洒”的感觉。(一名学生边读边做动作)
  师:有这样的金光,鲜花才开得艳丽。让我们来听听花朵的心声。(课件展示:阳光洒在鲜花上)她还把小树往高处拔呢,你是怎么理解这个“拔”的?
  学生回答。
  师:原来是阳光使小树茁壮成长的意思。
  师:最有意思的就是太阳陪着咱们玩了,谁去过海边?你去海边都干什么了?
  学生回答。
  师:那你就把这种快乐的心情读出来吧,读读后两行。(课件展示:配乐动画)
  师:你们喜欢这样的太阳吗?
  生:喜欢。
  师:那就把你对这位好朋友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看谁更能读出对太阳的喜爱之情。(课件展示第二小节,并配乐朗诵)
  设计意图:太阳为我们做的三件好事并不容易直观理解。我通过鲜活的儿童动画,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太阳怎样“洒阳光、拔小树、陪玩耍”,并通过系列的配乐,引导学生整节朗诵,体会对太阳的热爱之情,引领学生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学生通过展开想像,把仿佛看到和听到的情境、感受用自己的诵读传达出来。
  师:同学们,我们注意到这节最后一句诗有一个省略号,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
  师:聪明的你们想一想太阳还做了哪些好事?
  学生进行交流。
  师:(课件展示:小诗)同学们,太阳把金光洒向了人间,普照大地,她让小树更绿了,那么小草呢?森林呢?你也来试试做个小诗人愿意吗?(课件出示练习题,配音乐)
  学生写诗练习,播放音乐。
  设计意图:儿童喜欢幻想,幻想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的奇思妙想,是纯洁心灵的一种大胆的无拘无束的表露。借助课文中一个小小的省略号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引导学生尝试做小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也像诗人一样用凝练的语言写写太阳照在其他景物上时的美景,并读给大家听。使学生感受诗歌语言魅力的同时,学会表达,学会创新。
  第三、四节
  师:太阳忙碌了一天,她会和我们一样也进入甜美的梦乡吗?请大家看着大屏幕小声读读诗歌的三、四小节。边读边想,她又去哪儿了,去干什么了?(课件出示三、四小节)
  请一名学生读第三小节。
  师:太阳趁小朋友睡觉的时候去哪了?
  生:去别的国家,为别的国家的小朋友带去快乐。
  师:太阳就要落山了,天就要黑下来了,你还能看得见她吗?她就要走了,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我真是舍不得,我不想让她走。
  师:那你们告诉老师,太阳到了别的国家,你猜她会忙些什么呢?
  生:她会把金光洒在鲜花上,把小树拔高,陪那里的小朋友在海边戏水。
  师:真的吗?继续学课文,谁愿意读读第四小节?
  指一名学生读。
  师:那里的孩子都还在睡梦中等着太阳,我们可不能把他们吵醒了,所以最后一句要读得——
  生:轻一些。
  师生分角色朗读。
  师:你们看,在同一个太阳的照耀下,全世界的小朋友欢聚一堂,手中捧起雪白的鸽子。你猜他们可能来自哪些国家呢?你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什么?(课件展示:书中插图)
  师:是啊,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共同拥有一个太阳,也共同拥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世界和平。让我们一起放飞手中的和平鸽,让她飞遍世界的每个角落,让和平永驻人间。(板书:世界和平)
  师:太阳只有一个,只有全世界的人民和睦共处,让世界充满爱,人类才会拥有更美好的明天。来吧,让我们一起唱这首快乐的《七色光》来结束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吧。(课件播放歌曲《七色光》)
  
  (作者单位:山东烟台市牟平区第二实验小学)
  
  点评
  《太阳是大家的》一课通过层层鲜明活泼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轻松走进诗歌的意境。本节课注重挖掘信息技术的优势,彰显了多媒体在诗歌教学中的独特魅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教师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努力营造出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学得兴趣盎然。这正是新课标所提倡的“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准确找到了多媒体与学科的整合点。信息技术是一种教学工具,它不是教学目的。因此,信息技术不能喧宾夺主,必须找到恰如其分的整合点。本节课教师以多媒体课件为纽带,实现了诗歌教学的双向互动,从而以思维的碰撞推动教学的进展。
  综观本节课,教师循序渐进,层层展开,本着“以读为本”的理念,让配乐诵读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读中,在多媒体课件中,学生充分感受了诗歌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教师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点评人:刘秀梅 山东烟台市牟平区第二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初相逢——不能没有你!    案例1:一位母亲的手记  2009年3月30日周一晴  美好的邀请  孩子就要中考。作为母亲,我能做的只有将每个日子的欣喜与担忧、期待与焦虑真实地落在笔端,定格在笔记本里。我总是习惯性地将每天学校短信平台的信息逐条记录下来。  来自赵老师的短信——  短信1:通知,今天起统一穿校服,本周月考。本周进度:语文:语言运用专题(二);数学:梯形;英语:9AUnit9B,语法
国立北平大学校长徐诵明先生,摄于1932年。  《博览群书》编辑部:  2020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著名教育家、病理学家徐诵明曾担任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的西北联大,其旧址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2020年,恰逢徐诵明诞辰130周年。笔者通过查阅历史档案又发现徐诵明先生不少历史资料,对于我们了解70年前的中国高校及学人史颇有帮助,对于广
欧姆定律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物理选修3的内容,初中物理中虽然对该定律已有传授,但高中的教学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包括对定律中的伏安特性曲线(U—I线)、非线性元件等做了知识上的延伸。对定律建立过程背后隐含的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则是一种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思想的体现。为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突出了知识传授过程中的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方案设计、实验研究、归纳总结、数据处理、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北京市“十一五”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级)主讲教师培训一期于2008年1月11日在北京教育学院举办。培训历时近两个月,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北京市各区县负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200名教师、专家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组成员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担任培训任务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组在过去的十年里,成功地完成了北京市“中小学
新课程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许多教师设计了主题学习活动,并刻意降低主题活动中的技术难度、泛化了教学目标,其结果必然导致对知识与技能的淡化。前不久的一则《北京高考报名 网上缴费困住高考生》的报道,凸显了信息技术教学在适应当前信息社会技能需要方面的欠缺。  那么,该如何看待新课程理念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信息社会对技能的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呢?我认为,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教师,要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学界对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更新文学研究观念,重写文学史成为一股重要潮流。其中,从“大文学史”的角度进行撰写、研究是这股潮流中最引人瞩目的研究立场。虽然,“大文学史”这一概念的提出甚早,但真正秉持这种立场进行研究的著述,则以赵明先生主编的《先秦大文学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两汉大文学史》(吉林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为代表。这两部断代文学史本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江苏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下册)》第八单元,是一节单元复习课,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学生在学完动画制作后,缺少对知识的巩固和综合运用,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动画制作的基础知识和Flash动画的制作步骤,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激发学生对动画制作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Flash动画制作的步骤和方法,并灵活运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层层闯关
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Flash动画与制作的教学也逐渐从高中学段“下放”至初中,因而学习内容多与课时少、制作过程难与学生已有能力差的矛盾更加突出。经常能听到教师这样抱怨:“前一个星期教的实例,现在大部分学生又不会做了。”这的确是实情,因为Flash动画教学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实例式”教学。在这样的教学中,例子的完成与否往往会成为衡量教学成败的最大权重。为此,教师将实例分解,一步步地讲解演示
问:用Flash制作课件,怎样才能限制用户在文本框中输入的字符类型呢?  答:可以使用TextField类的属性。TextField类属于影片类型,可以在Flash“动作”面板中的“ActionScript2.0类”下的“影片”类型中找到。  TextField类的Restrict属性可以指示用户可输入到文本字段中的字符集。如果Restrict属性值为null,则可以输入任何字符;如果为空字符串,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吹响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进军号角,教育工作者在这个金秋,收获的不仅是信心和力量,更是前行的方向。众所周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意在培养大量具有“国际视野”和高素质的人才,这就意味着必须大力普及发展教育,将“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提到现代教育的最前沿。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