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法浸提红枣沙棘复合液的工艺优化

来源 :粮食科技与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jb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壶瓶枣、沙棘混合液酶解后的还原糖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筛选出最优果胶酶的基础上,通过果胶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的单因素试验,以及响应面试验优化了果胶酶酶解壶瓶枣、沙棘混合液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其最佳的酶解工艺条件为以果胶酶1(巧家女)为水解酶,酶添加量0.2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3.5 h,在此酶解条件下,可溶性固形物提取率为90.19%,酶解效果最好.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云南精品咖啡品质获得产业广泛赞誉并表现出发展潜力.本文对精品咖啡产业发展与模式创新进行系统化、总体化研究,并聚焦云南精品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模式创新,结合精品咖啡原产地和消费市场2个要素,对云南精品咖啡产业模式与发展进行了样品化、案例化调查分析.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期常见的胃肠道急症,是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的常见疾病之一,后期容易引起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治疗效果差,预后不理想,病死率较高.虽然目前关于NEC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无定论,但是有学者认为过度的氧化应激损伤及炎症反应在NEC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系统参与体内许多生理与病理过程的调节,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保护作用.因此,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望对NEC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竹叶和竹笋具有较高的食品价值和药用价值,竹叶被认为是生物活性化合物和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在来源,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抗氧化剂是食品和药品中的重要成分,由于合成抗氧化剂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因此目前食品和药品对天然抗氧化剂的需求很大,而竹子这种快速生长且生物量巨大的植物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生产的来源.本文综合介绍了竹叶和竹笋的主要抗氧化成分及抗氧化性能,为竹叶在食品和药品上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川菜位居我国八大菜系之首,具有广泛的市场基础,是四川省发展川菜预制菜的文化之魂.以工业化的方式实现川菜预制菜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和全球化发展,将博大精深的川菜文化进一步推广到全国乃至全球,抢占这一万亿级的市场,是四川省发展食品工业的重要途径和新的增长点,对于四川省食品工业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1 病例资料rn患儿,男,3岁3个月,因“发热4d”于2019年5月8日入院治疗.患儿2019年5月4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41.5℃,不伴抽搐、腹泻,无皮疹、关节肿痛、咳嗽、喘息、鼻衄、呕血、黑便等症状,予口服布洛芬混悬剂4mL,体温可降至正常,每日给药4~5次.5月5日患儿静脉滴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3d,患儿发热间隔时间较前延长,但因仍有发热入院治疗.患儿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和不良反应史.入院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
期刊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冷链食品的需求愈加旺盛,食品冷链物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仍需改进的问题.本文基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时代背景,结合冷链食品特性剖析现阶段食品冷链物流的行业特点,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食品冷链物流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取得权重较大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疫情防控以及未来食品冷链物流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与参考.
目的:分析我院新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儿童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3-2018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新的、严重的67例儿童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岁儿童患者新的、严重ADR发生率较高,共18例(26.87%);静脉给药途径引发的ADR最多,共47例(70.15%);引发新的、严重ADR药物种类主要是抗感染药物,共22例(32.84%),其次是抗肿瘤药物,共12例(17.91%);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消化系统,共17例(25.37%).结论:
目的:探讨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伴骨髓炎儿童患者的治疗药物应用决策及基于血药浓度监测的万古霉素剂量调整,分析临床药师在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例罹患感染性心内膜炎伴骨髓炎患儿实施药学监护和药学会诊,同时根据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个体化给药调整.结果:在治疗过程中,患儿出现药物相关性超敏反应、病情反复和血药浓度异常等情况,在临床药师多次参与会诊和全程监护下,抗感染治疗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在抗感染治疗方案优化、药物不良反应评估处理、血药浓度监测扣个体化给药调整等方面具有专业优势,在儿童严重感染的治
粮食水分过低不仅导致粮食重量下降,造成粮食出库的超耗问题,还会造成粮食外观质量和食用品质下降,粮食的机械加工特性也会受到影响.文章对粮食储存过程中水分减量的机理进行深入分析,从粮食水分平衡原理、通风工艺创新、空气相对湿度、粮食储藏工艺等方面开展研究,探索通风过程中保持粮食水分的技术,重点介绍研发生产的储粮环保通风机,以期实现粮食减损降耗、抑尘和改善粮食加工品质目的.
目的:调查分析全国范围内儿科口服药品分剂量现状,了解临床上分剂量使用最频繁药品的种类与规格,给出改善药品分剂量现状的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国内30家医院2019年12月儿童口服药品医嘱数据,分别从分剂量药品种类、医嘱数量、分剂量规格、最迫切需要规格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参加本次调查单位口服分剂量药品共计16类282种,最常分剂量种类为抗感染药物、消化系统用药和心血管系统用药,最常分剂量药品为螺内酯片、氯化钾片和呋塞米片等药品.最常分剂量规格为1/2片、1/4片及1/5片,需求最迫切的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