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思考与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061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前预习是整节课的开端,做好预习可以让我们的课堂学习效率直接得到提升,同时在预习过程中,这是最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做好充分的预习,有助于学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促使语文课堂顺利开展,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预习;效率
  所谓预习,就是学生在课前对书本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既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是学生对于新知识的一个预热,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书本内容有效地转化为思维知识输入大脑中,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本知识。学生自主预习,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调动了学习积极性。笔者带小学语文多年,下面谈谈自己对预习的感受。
  一、 课前预习的意义
  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中说:“指导预习的办法实施了,上课的情形就将和现在完全两样。”在语文课前,教师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更加有助于学生更加快速地掌握新知识,学生一旦遇到问题或是学习难点,可以及时地翻阅一些相关书籍或者上网查询相关资料,不断完善预习结果,同时在这样的学习思维指导下,学生能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促使自身的学习框架不断完善。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认知和水平的不同,导致学生的学习表现存在着明显差异,这类学生要想在课堂上与其他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就需要课下多下工夫,尤其是在开展新授课中,学生通过预习,对文章内容更加熟悉,这样在回答教师的问题就会更加自信、积极,展现出独特的风貌。课前预习还有助于教师及时获得学生的学习状况,在课上讲解问题时,可以更加侧重,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二、 课前预习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会发现学生的预习存在诸多问题,有些学生压根就不进行预习,认为预习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还有一些学生进行预习了,但是预习不充分,仅仅是把字词一写,课文一读就算预习了,对于文章的注释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或是找出文章的重点内容学生缺乏积极性。学生掌握课本知识浮于表面,并且即便是预习了学生的也存在一些不敢发言,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状况。
  三、 课前预习的方法
  (一) 对课文的预习
  1. 诵读预习法
  在預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课文,熟悉课文是学生开展语文学习的首要步骤,熟悉课文就可以从反复朗读课文开始,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昂,教师亦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性,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的预习更加充分。在朗读中十分有趣的一种方式就是分角色朗读,教师可以为学生划分小组,让学生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对文章进行解读,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寻求小组内部的互相帮助,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我在上六年级上册《把掌声分给她一半》一文时,就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增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 问题带动法
  教师要在预习的过程中,为学生设立一些问题,通过疑问的方式,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然后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寻找自身设想的依据,检验自身是否想到了正确答案,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然教师在设定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问题的梯度性,对于不同层次的学习教师的问题要兼顾。在上《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时,我布置了几个问题:(1)为什么要把掌声分给她一半?(2)孙晋芳是如何刻苦训练的?(3)孙晋芳是如何磨练到“心里能撑船”的?(4)孙晋芳是以怎样的精神进行训练和比赛的?能大致解决这些问题,课文的内容也预习得差不多了。
  3. 评注法
  学生在掌握了课文之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一些重点内容以及相关的语句进行赏析,只有学生了解了文章的深层次内涵,才能够进一步地产生与作者的思想共鸣,产生对文章的具体赏析特性。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将思维活跃起来,善于总结,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把掌声分给她一半》一文中,有学生在“船呀,终于撑进了心海。”课文边记录了自己预习的见解,我为队长的做法而感动。这就是学生对于课文产生的自身理解。
  4. 复述法
  在预习之后,要指导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简单的复述文章,当然这是对年龄较大的孩子来讲的,这样简单的复述,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时,可以适当地予以关键词或者句子的提示,帮助学生完成课文复述,这种复述的过程就是学生展现预习成果的过程。
  在上述的预习方法检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抽条检查,一定要注重方式方法,以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原则对学生开展预习检查,促使学生的预习更加有效。
  (二) 对作者的预习
  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在课前对作者进行充分的预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内涵,促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作者创作文章必定是在当时的一个时代背景下进行的,学生对于作者的了解可以让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课文阅读,产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尤其是对于一些动荡年代的作者,学生深入展开学习,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作品的感悟,实现情感教育目的。例如在对李白的诗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既要了解李白身处的繁华年代,又要引导学生理解李白个人性格的自满与狂放不羁,在这种背景以及个人性格的导读下,让学生的古诗学习更加快速,更好地融入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
  (三) 对现实生活的预习
  生活中的素材往往都是我们的语文学习最好的素材,学生在生活中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更加有助于学生开展语文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细心观察,可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
  总之,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自觉而有效预习,学生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的能力,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预习的效果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及时地参与指导小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预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作者简介:
  袁晓花,甘肃省定西市,定西市安定区大城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学习意识从被动接受变为自主学习,是所有老师要思考的问题。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学生在课前独立地预习课堂内容,有了初步理解和疑惑,有针对性地听课,才能更好地投入课堂学习。  关键词:语文;课前预习;习惯培养  在小学阶段,增强学生的预习能力,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并且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不断培养自主学习
古诗词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对美的鉴赏过程,学习古诗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
该文针对石灰乳-硫酸亚铁盐 法除砷机理,以某铜冶炼厂含砷废水为例,着重探讨,pH值、Fe/As、沉淀时间及底泥回流比对除砷效率的影响,并提出初步设想。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当前各学科知识的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以小学语文为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有意识地融入了游戏化元素,一方面满足了小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另一方面也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过,研究发现小学语文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鉴于此,本文将对此相关内容进行浅析,并为此提出更加具有创新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游戏化教学现状;创新;进行浅析  一、
钢铁产品中含有砷,在高速分析中又不可能采用氢溴酸挥砷办砷办法除砷干扰.本文介绍的方法消除了砷对磷测定的干扰,稳定性好,试剂简单.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已经投入到当前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已经不再新鲜。尤其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一些语文知识,媒体技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对于发挥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作用取得了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有利于构建小学语文课堂学习的高效性。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原来只能通过老师讲解和书中图片表达的意境,以幻灯片或者视频的方法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
该文通过对含砷金精矿及金矿石在不同溶氧条件下的助浸研究表明,对含砷金精矿料高溶氧值有利于金的浸出,而对含砷金矿石,提高溶氧值并未发现浸出率显著提高。
根据含砷金银矿石特性,结合实例对不同类型矿石利用方法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对各种处理方法作了必要的评价。
语文课堂借助了音乐元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受,催促了学生的心理效应,让其泛起怀旧回忆——走进节日的生活情景,重温节日体验情怀.同时也结合生活中所见到的春联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