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时代视野下的人物塑造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toney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典型的反封建代表作品,是五四精神的赞歌,但这一理解显然被局限在了一元化的五四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家》中主要人物的分析,结合作者贯穿始终的人道主义理念,提炼出巴金作品的超时代性,还原其被狭隘解读了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巴金;《家》;超时代性
  一、从封建束缚中挣脱:觉慧的新时代声音
  觉慧是黑暗沉寂的旧式大宅院里迸发出的一束耀眼的光芒。他是受五四浪潮和新文化运动洗礼的新时代青年,是反抗封建家庭为代表的旧思想旧社会的中坚力量。他深受西方浪漫主义和自由主义影响,可以在一片人声鼎沸中忘我地沉浸在天井之雪的世界里,热切地幻想自己也如同雪一般。
  而当他所向往的理想生活时时受到来自家庭的遏制时,他的反应激烈而激进。在对待亲人的态度上,觉慧曾多次“不客气”而愤怒地指责或是反抗他的兄长,包括觉新、觉民甚至高老太爷。
  觉慧在用自己的方式唤醒并拯救他的家庭、他所身处的时代,“他相信将来总有一天一切都会反转过来,那时候他所憎恨的一切会完全消失”。当他发现时代前进得过于缓慢,他无力拯救时,便决绝地离开家庭,“要散早点散才好”。激流式的时代精神在觉慧的血管里奔腾最甚,而“贯穿于《激流三部曲》的总的精神,是对民主精神的赞颂以及对任何形式的专制制度的否定。”[1]
  觉慧从来不从功用主义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在他的认识里,“有没有用”是一回事,“做不做”则是另一回事。固然,觉慧在斗争的过程中也有矛盾,但是他对于家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远远比不上他对新时代新生活的渴望。他与包括家庭在内的整个旧的时代泾渭分明地划清界限,就好像他本不是从这个旧家庭中脱胎一般。这是作者赐予觉慧的理想主义。另一方面,他的激进不全然是出于他坚定的信仰,也来自年轻人的叛逆。他们表现出了“并不经过长期的思索就信服了”的冲动,正是在为自己的激情寻找一个突破口。
  不能因为觉慧是主要现人物,就把他的激进和巴金对时代的主张等同起来。因为从巴金创作的思想背景来看,他已经对早期的无政府主义开始了否定,从暴力转向道德与教育。因此,如果单纯地将觉慧理解成他心目中完美的“五四精神旗手”,显然是不合适的。
  二、时代的弃儿与企盼者:在边缘上挣扎的觉新
  觉新是《家》中的另一位灵魂人物。作为从旧式封建大家庭中成长起来的新式青年,觉新无时无刻不沉浮在矛盾和挣扎之中。他在新旧世界的夹缝中生存,无从选择自己的婚姻、无法坚持自己热爱的事业,一边是一个旧家庭殷切的目光,一边是来自新社会鼓动的呐喊和愤恨的责备。行动和思想上的不一致扭曲了觉新的整个人,使他濒临崩溃。在经受了接踵而至的爱人和妻子的死亡后,他选择帮助觉慧离开这个绝望的家庭,而自己的生命则陷入了永恒的沉寂。可以说,觉新是用他一个人,既成全了旧家庭的期盼,也再成全觉慧时响应了新时代的召唤。也正因如此,觉新在《家》中的地位才显得如此突出。
  三、激进与纠结间的平衡点与对人性的把握:《家》的超时代性
  覺新的性格和觉慧的性格实际上形成了一种互补,客观上形成对当时历史环境较为全面的认识。但从主观层面上看,觉慧更多地表现出了作者对于时代的理解。
  原因有二:一是作者从字里行间中流露出的态度不一样。通过觉慧的口,作者完成了对于觉新的同情和批判,可以说是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觉慧听到了觉新的箫声,感慨“箫声多凄惨”,但他觉得觉新是无法被拯救的。而对于觉慧,作者则是用浪漫主义的笔调赞扬他对自由平等生活的追求。二是从巴金先生的笔述中,我们也可以直接看到作者的时代观。《激流》总序中,他慷慨写道:“我跟所有其余的人一样,生活在这世界上,是为着来征服生活……也有我的痛苦。但是我并没有失去我的信仰:对于生活的信仰。”[2]显然,作者和觉慧的心思更为贴近。
  虽然巴金并未正面描写五四运动,所选择的事件也非当时的漩涡中心,但他紧紧抓住了青年人的典型心理以及特殊的社会面貌,抓住了专制主义本质特征及其必然灭亡的命运,因此也就紧紧地把握了社会生活的脉搏。巴金对于封建专制主义是彻底批判的,但他也不赞同以觉慧为代表的激进甚至幼稚的做法。
  另一方面,《家》所体现出的合乎人性的人道主义原则也是具有永恒意义的。“巴金以后的思想不管发生多大的变化,始终没有离开过他少年时期建立起来的‘爱’的理想。”[3]在《家》中,作者没有把高老太爷完全塑造成冷血动物,他的封建家长制某种意义上是为了家庭;而觉新在高老太爷临死时的动情合乎人性。对家庭的爱和责任是《家》这部小说的肉,没有这些成分,小说未免失之呆板;不能从人性角度吸引往后的读者,就失去了其作为时代先声的艺术价值。对比之后几十年出现的格式化式革命题材小说,显然巴金在创作时贯穿人性的艺术原则,是具有超时代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巴金:《激流》(总序),见《家》(附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14版,第1-2页.
  [2]巴金:《关于<家>——给我的一个表哥》(十版代序),见《家》(附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14版,第390页.
  [3]陈思和、李辉:《巴金的人道主义思想》,见《巴金研究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页.
其他文献
“一只山羊在大道边啮嚼榆树的根端。”开篇,萧红就用这么一句简单的话,描绘了一幅萧瑟而诡异画面。羸弱的山羊,崎岖的道旁,垂老的榆树,也许还有昏沉沉的黄昏做背景。忙着生,忙着死,正如这山羊忙着咀嚼,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乡村,那一群愚昧无知的老农,也是在这么忙着、赶着的活着。  要看这本书,就必须谈谈萧红的一生,绝非是单单两个字“坎坷”就可以概括的。她的千言万语,拼凑出了一个不屈不挠正义凛然的中国女性
期刊
摘要:米格尔·德·乌纳穆诺是西班牙著名作家,思想家,哲学家,是98一代的最重要作家及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乌纳穆诺作为20世纪西班牙文学重要人物,他深深为西班牙社会现实忧虑,终生不懈创作,揭露社会问题,创作出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乌纳穆诺的作品中,对于人性及人类的存在的哲学思考也始终是他重要的主题之一,并且对其他作家和存在主义哲学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发表于1914年的小说《迷雾》是乌纳穆诺的代表作之一,
期刊
摘要:作为当代中国文学中的两个重要文学思潮现象,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在时间和内容上都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以1977年第11期《人民文学》刊登的刘心武《班主任》为滥觞,伤痕文学开始奠定其以揭露和控诉为特征的文旨基调。与这个思潮一起被人们关注和记住的另一篇文章,是卢新华的《伤痕》,1978年8月发表于《文汇报》。再加上旅美华裔学者许芥昱《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州立大学中共文学讨论会的讲话》中据此提及的“Hur
期刊
摘要:《傲慢与偏见》以贝内特家庭几个女儿的婚姻情况为线索,展开对不同婚恋状况的叙述与表达。贝内特家庭中父母的婚恋观对女儿们的婚恋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包括:贝内特先生理性的婚姻观对伊丽莎白性格培养以及婚姻选择的积极影响;贝内特太太拜金的婚姻观以及在其影响下形成的莉迪亚虚荣的婚姻观。通过对比女儿幸福与荒唐的不同婚姻结果,反思家庭环境及教育对子女的不同影响,揭示理性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 教育
期刊
摘要:本文以《爵士乐》中的黑人在历史与社会变迁下的痛苦与困惑为研究对象,探讨黑人如何正视历史,秉持传统文化之根,如何以爱之名化解仇恨,重构文化身份。  关键词:黑人民族;历史;文化之根;爱;重构身份  《爵士乐》是托妮·莫里森现代小说中的不朽的篇章。盖茨(Henry Louis Gates, Jr.)指出,“莫里森的小说总是象征着人类的共同命运,既描述又超越了性别、种族和阶级的界限。”[1]《爵士
期刊
摘要:对人类男女两性进行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社会学界、文学界、艺术界研究的重点。受西方近代女性解放主义思潮的影响,我国涌现出了大批的女性主义色彩鲜明的相关作品。《李双双小传》就是其中的代表。笔者试图以该作品为案例进行分析,来探讨我国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主义体现形式。  关键词:《李双双小传》;女性主义;女性解放  在二十世纪的社会背景变革的影响下,中国的文坛开始出现了很多的具体的变化,其现代化的
期刊
摘要:在影视艺术已十分成熟的当下,“镜头语言”成为“诗如画”的新内涵。莱辛的《拉奥孔》认为文学宜表现在时间中延续的事物,为诗词的镜头语言奠定了哲学基础。镜头语言在前媒介时期出现,根源于诗词家们的视觉经验、心理经验和语词的驾驭技巧。  关键词:诗如画;诗词鉴赏;镜头语言  除了雪月空明般的静美平和,唐宋诗词中更有云雷奋发、奔走流动,如电影镜头的篇什。诗词家们将独特的生活经验与非凡的创造力融合,将那些
期刊
摘要:近年来,蔡骏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悬疑小说家之一,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蔡骏和他的小说进行分析。首先,他创造了自己小说的风格类型——“心理悬疑小说”;其次,他把神秘、推理、恐怖融于一体,形成自己创作小说的独特构思;再次,他的作品虽然在市场上得到了很多读者的认可,但是还明显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模式化的情节设置、心理分析薄弱、缺乏思想性等问题,这是他需要改进的方面。  关键词:蔡骏;悬疑
期刊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向阳开,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 新春来……”每当《红梅赞》这首振奋人心的歌曲在耳边响起,《红岩》这部小说中的感人情节就会历历在目,激励着我学习、弘扬革命先烈的精神,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红岩》这部小说描写了许云峰领导工人运动,江姐、双枪老太婆开展华蓥山武装斗争,成岗
期刊
摘要:在三毛的中期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中,她以一个流浪者的口吻,轻松地讲述着她在撒哈拉沙漠的所见所闻,以及零散的生活细节与经历,尽管这只是她一生流浪的一个阶段,但是透过散文集中的散文可以看到其中反映出了三毛内心的流浪意识进一步觉醒和她一生的追寻,而这一类型的自我放逐式生活正是由于寻求生命意义的主动流浪意识造成的。在文集中她表现出追求生命的本真和自身独特的思想个性,带给读者极具感染力的艺术享受。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