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南极,我真的太“南”了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ar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在育儿的信天翁鸟群

  在我们居住的星球上,有一片大陆直到200年前才被人类首次发现—南极洲。这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陆,也是唯一没有人类定居的大陆。
  南极大陆98%的陆地被冰雪覆盖,一望无际的冰原上,大风瞬间可达12级。虽为极寒之地,但在南极辽阔的天空、广袤的冰原以及深邃的海洋中,无数生命顽强生存了下来,并不断繁衍生息。

未来粮食库


  大约3000万年前,南极洲与南美洲分离后,一路向南漂移,由此形成了环绕南极洲的洋流。这也是地球上最为强劲的洋流—西风漂流。翻腾的海流从深海卷起丰富的营养物质,也造就了世界上最诱人的海洋觅食地之一。磷虾就生活在这里。
  磷虾是南极海域食物链中最重要的角色,它的数量之大,令人瞠目结舌。科学家估算,南极海域大约有50亿吨磷虾!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对比一个熟悉的参照物就明白了:全球每年消耗掉的猪肉大概在1亿吨。
  在南极部分海域,这些喜欢群居的小生物,密集程度达到每立方海水3万只,可以说是遮天蔽日、无穷无尽。
  正所谓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磷虾是整个南极生态圈的基础。磷虾之于南极的哺乳动物和鸟类,就如同大米、小麦之于人类—几乎所有动物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磷虾而生存。
  座头鲸从不缺席每年一次的磷虾盛宴。这些庞然大物,每年夏季都聚集在南极海域,用一种复杂而高效的方式捕食磷虾。
  成群的座头鲸在水下接连吐出气泡,编织成一道磷虾无法逃脱的气泡网。随后,座头鲸向内螺旋上升,将磷虾群收拢集中,张开巨口,一次性吞下半吨磷虾。得益于南极丰富的磷虾资源,大多数座头鲸能在这儿获得一整年所需的脂肪。
  除了鲸、海豹等海洋哺乳类动物,众多海鸟、深海鱼群也以磷虾为食。人类的远洋渔船每年更是要捕捞数以万吨计的磷虾。面对这么多天敌,磷虾为什么还能保持数量庞大的种群呢?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磷虾强大的繁殖能力。
  每只雌虾每次能产近千枚卵,而且,磷虾可以在整个繁殖季节不断生育。小磷虾在孵化出来后,生长特别迅速,在热带地区3天便可蜕皮,即使在南北极寒冷的海域也只需要9天。
  要想长得快,自然要吃得好、吃得饱。靠着卵黄囊,幼虾在海底能静静待上好几个月,等能量耗尽了才会浮到海面摄取浮游植物。极地冰面下丰富的浮游硅藻,为磷虾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食物。经过两到三年的茁壮成长,磷虾终于“长大成人”,具备了生育能力。
  磷虾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是人类越来越重要的食物来源。但是,人类对磷虾的过度捕捞,直接加剧了鲸类的生存危机。磷虾捕捞业不断扩大,势必危及南极鲸类的食物。鲸鱼们没有死于捕鲸叉下,却死于饥饿,南极脆弱的生态系统也会面临始料未及的后果。

一辈子的守候


  以磷虾为食的众多海鸟中,信天翁是最擅长飞行的。
  信天翁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飞鸟,也是现存野生鸟类中寿命最长的。成年的漂泊信天翁,身长超过1米,翼展可达3.7米,相当于一辆小轿车的长度,寿命更可长达60年。
磷虾是南极海域食物链中最重要的角色

  体型巨大的信天翁在地面上笨拙得很,这或许就是它一旦飞起来就不愿落下的原因吧。信天翁羽翼长齐后的首飞,可以持续四五年而不落地(但会落在海面上);它甚至可以左右脑交替休息,“边睡边飞”。直到6岁左右,它才返回陆地,寻找自己的伴侣,共筑爱巢。

  科学家估算,南极海域大约有50亿吨磷虾!

  信天翁一旦认定一个伴侣,便会厮守终生。

  信天翁夫妇可谓动物界的模范夫妻。它们一旦认定一个伴侣,便会厮守终生。即使是跨越七大洲、五大洋的异地恋,也无法将它们拆散。
  信天翁90%以上的时间都在海上漂泊,每年10月底,在大海上飞行了一年的信天翁,凭借对地球磁场的感应,能准确地回到自己的老家。夫妻双方相聚在爱巢,用鸟喙间的轻微触碰来加强彼此的联系。
  信天翁没有“出轨”的概念,如果哪一年没能等到另一半归来,它们也不会贸然另择伴侣,而是会独自飞走。有的信天翁甚至在没有等来伴侣的失望中,依旧每年准时回来,继续等待。只有极个别耐不住寂寞的信天翁,才会在漂泊数年后另寻配偶。
  每年繁殖期,信天翁只会生产一枚卵。小家伙孵出来后的5~6周内,父母会轮流守护信天翁宝宝,刚出生的小信天翁可以享受独生子女的优待。大约20天以后,小信天翁胃口大开,父母不得不离开孩子,到更加遥远的海域觅食。
  信天翁父母可以为了孩子的一餐飞行近万公里,往返一次往往需要三五天。这段时间内,小信天翁只能眼巴巴地望着海面,靠消耗脂肪维持生命。所以,每次成鸟归来,反刍喂食时,雏鸟都恨不得把头伸进成鸟肚子里,一次吃个够。它们最爱吃的是鱿鱼,所以巢穴附近经常堆满了无法消化的鱿鱼喙。
  气候变暖正对全球气候模式产生深远影响,筑巢在南极海岛的灰头信天翁,首当其冲。
  灰头信天翁父母通常會有所分工,一个为雏鸟抵挡凛冽的寒风,另一个出海觅食。但这样的温情时光不会持续太久,为了满足雏鸟日渐增大的胃口,信天翁父母不得不相继外出捕猎。父母都出门后,小信天翁从出生以来,第一次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南极洲是风暴最多、风力最强的大陆,近年来气候变化,暴风雨变得更加频繁,威力更加强劲。缺乏丰满羽翼的雏鸟难以抵挡恶劣的天气,它们中的一大部分将面临夭折的命运。
  即使在风暴中幸存下来,小信天翁还会面对更多挑战。灰头信天翁对于子女的记忆,远不及它们对于方向的感知。风暴过后,成年信天翁返回巢穴,看到被狂风吹到巢穴外的雏鸟会视而不见。
  这听起来或许有些不可思议,灰头信天翁并不是通过视觉、听觉或嗅觉来识别自己的孩子的,它们唯一的判断依据就是鸟巢。雏鸟一旦离开了巢穴,缺少父母的哺育和庇护,就毫无生还可能。
  在过去的15年里,灰头信天翁的数量已经减少了一半以上。它们根本没法适应外界气候变化对栖息地环境造成的影响,已经处在灭绝的边缘。据统计,地球上24种信天翁全部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录上,其中19种“受威胁”,两种“近危”,三种“极危”!
  除了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人类的其他生产活动也威胁着信天翁的生存。过度的远洋捕捞让信天翁的食物锐减;被饵料吸引的信天翁很容易被钩网绞住,溺死在水中;随处可见的海洋塑料垃圾被信天翁当作食物,雏鸟吞下后无法消化,有时塑料碎片甚至会割破它们的食管,使它们窒息、饥饿和脱水而死。
  成千上万的雏鸟还没等来成年后的第一次飞行,就以这种悲惨的方式死去。

重量级肉搏战


  与忠贞不渝的信天翁截然相反,雄性象海豹的一生会拥有数不清的伴侣。
  象海豹没有突出的獠牙,却长着肉瘤一样的硕大鼻子。这长鼻子松软下垂,有几十厘米,它们也因此而得名。象海豹是世界上最大的鳍足目动物,体长6米以上,体重可达三到四吨。它们全身上下都覆盖着厚厚的脂肪。
  象海豹不但身躯巨大,体态臃肿,而且相貌丑陋,体色不雅,黄褐色中夹杂灰色,看上去污秽不堪。白天,它们常在陆地上挤成一团,犹如一个个厚实的“土堆”。晚上是进食时间,它们会潜入水下,捕食鱼虾和乌贼。对了,象海豹的牙齿虽然锋利,但间隔很大,不方便咀嚼,所以吃东西只能生吞。
雄象海豹之间的争斗,残暴而血腥

  到了夏季,成群的象海豹拥挤在岸边土坑里,只将鼻孔露出水面,躲在泥水中消磨时光。无论外界有什么干扰,它们都懒得移动,只是张开血盆大口,发出粗犷的打鼾声。
  别看象海豹笨重,它可是潜水好手。为了填饱肚子,它们能潜到水下1500米的地方。象海豹在下潜前,会先呼气,尽可能把肺腾空,下水后便停止呼吸,用来支撑肌肉活动的绝大多数氧气都贮存在肌球蛋白中。回到水面时,象海豹肺里的残余空气由于压力降低而膨胀,肺部随之扩张。柔韧的胸腔和不透气的气管壁可以防止空气进入血管,它们甚至可以在水下睡觉。
  象海豹社会实行“一夫多妻”制,雄象海豹拥有妻室的多少,很大程度上据体质状况而定。年轻强壮的雄象海豹,往往妻妾成群。在发情期,一只雌象海豹后面往往跟着数只雄象海豹,但她只能从中挑选一只。
  南极洲南乔治亚岛上的圣安德鲁海滩,是世界上最拥挤的海滩之一,要在这儿占据一块领地,必须经过连番血战。雄性象海豹为了守护自己的领地和后宫,每天都要面临强者的挑战。它们甚至无暇进食,体重以每天10公斤的速度锐减。
  雄象海豹之间的争斗,残暴而血腥。发情期的雄象海豹会发出嘶吼,将身体直立,给予对方猛烈重击,并用牙齿狠咬对方。15厘米厚的皮下脂肪可以有效抵御南极的严寒,但当4吨重的对手来袭,这层防护就显得微不足道,对于尖牙的撕咬起不到任何作用。有些雄象海豹的毛皮因此而破裂,鲜血直流。
  战斗结束,伤痕累累的胜利者跟雌象海豹一起下水,并在水中交配。而其他象海豹只能以失败而告终,继续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妻子。
  这样的生存方式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象海豹庞大的体型,使它无法像鸟类一样长途迁徙,只能在海岸附近群居而生。在严酷的环境下,只有最强壮的个体才能生存,决斗中胜出的雄海豹无疑是最佳选择。它的子女将继承父亲的优良基因,帮助整个种族延续下去。
  南极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大陆如冰川般洁白纯净,这里的生存条件虽然恶劣,但许多生物依然顽强并鲜活地世代生活于此。近年来,南极洲的部分地区,气候变暖的速度超过了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区。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所有的极地生物都将岌岌可危。
  我們需要做出改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保护这片净土。保护南极,不只是科学家的事,也不仅需要各个国家政府付出努力,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
其他文献
陈言  每个国家的官员、媒体,在词汇的使用上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忌讳”。在今天的日本,如果参加首相府的记者会,在会上提问时使用“第二波新冠”这个词,官员及媒体多少会觉得您这是故意找茬儿,要让政府高官不高兴,要搅乱好不容易争取到的媒体见面会。  其实,第二波新冠疫情就摆在那里。当然日本的情况比美国、欧洲要好很多:现在东京一城一天的确诊人数也就几百人,全日本加起来每天1000人以上,但美国可是数万人。4
提起大熊猫,你能想到啥?国宝?“活化石”?反正都是些老金贵的词儿。但自从数百万年前,鲜味受体基因Tas1r1 突变之后,大熊猫被迫放弃食肉的本性,混得啊,怎一个惨字了得。  改吃素的大熊猫,几乎只吃竹子,从中摄取蛋白质。与肉类和水果相比,竹子的能量和营养密度较低,大熊猫又缺乏消化富含纤维的植物食材的基本能力,平均每天花费十多小时进食约为体重6% 重量的竹子才能存活。为了“入以敷出”,野生大熊猫多吃
1918年,美国堪萨斯州赖利堡的军营医院,病房内住满感染西班牙流感的军人  1918年7月,保罗·刘易斯以海军少校的身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作为一名长期以实验室为“战场”的医学科学家,比起其他的“少校”们,刘易斯显得紧张、局促,似乎与铿锵的军旅生活格格不入。  彼时,一艘英国船上的部分船员,因为患了未知的疾病,被救护车从一个已被封锁的码头,送往费城的一家医院隔离起来。  在隔离中,很多船员
大古力大坝是美国最大的发电站  到底什么是美,言人人殊。就是在同一地域的同一人群中,原本被看作是雄伟壮观、美不胜收的东西,也有可能因为时过境迁而变得丑陋无比,让人觉得必欲废之而后快。工业时代的大烟囱、城区的高架桥,都曾经历人类从讴歌到唾弃的命运。  而拦河大坝在今天的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似乎也正在经历同样的命运?叹为观止的人造奇迹?  加拿大人汤姆斯·澳德维尔很有眼力,也很有耐心。他22岁从多伦多
欧洲议会法规委员会主席Danuta Hübner日前表示,在英国离开欧盟后,英语将不再是欧盟官方语言之一。  Hübner表示,英语本是欧盟24个官方语言之一,因为英国将英语确认为自己的官方语言,但是一旦英国完成脱欧程序,英语将失去官方语言的地位。  “我们有规定……每个欧盟国家有权决定一门官方语言,”她说,“爱尔兰确定的是爱尔兰语,马耳他确定的是马耳他语,只有英国确定的是英语。”(来源:欧洲政治
舒遠  磁极的倔强,是人们儿时就有过深切体验的:试图将两块磁铁同极对接,是最令人沮丧的徒劳。  然而,哪怕是再刁顽的属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过去8300 万年间,地球的南北磁极就曾发生过183 次对调。生物界也有不少雌雄转换的现象,而自然变性在鱼类中尤为普遍。当同一生存环境(比如鱼缸)中突然少了雄鱼时,就会有雌鱼奋不顾身,变为雄性以替而补之。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就和鱼缸很有些相似:环境狭窄;成员相
新型冠状病毒以迅疾之势在世界范围内暴发。  先是日本因接纳“钻石公主”号靠泊,成为中国境外确诊人数最多的国家,新加坡位居第二。但很快,韩国、意大利、伊朗的本地传染案例在短短一周内急剧增加,社区传播已经开始。尤其是韩国,两起大规模群居感染都指向一个名为“新天地”的教会,总确诊人数高居世界第二。  瘟疫是全人类的灾难。疫情告急,人人自危,口罩和酒精成为急缺物资。有的国家封锁边境、有的加强入境人员管控…
5月31日,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人们抗议警察暴力执法。由美国明尼苏达州白人警察执法致非洲裔男子死亡事件引发的抗议和骚乱仍在美国多地持续。登頂地球之巅  5月27日,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为珠峰“量身高”。队员在峰顶停留150 分钟,顺利完成峰顶测量任务,创造了中国人在珠峰峰顶停留时长新纪录。社交圈  5月27日,美国纽约,人们在草坪上限制社交距离的圆圈内休闲。
当数据巨头摊上隐私诉讼美《财富》3月号  “消费者的数据是一种有价值的商品,法院开始意识到一些企业在滥用它。”律师Edelson说,他的公司已对谷歌、优步和亚马逊等行业巨头提起了数百起集体诉讼,指控它们滥用用户信息。最近一段时间,似乎每周都有新闻报道揭露大公司的数据收集、易遭受黑客攻击或粗糙的产品设计,这让律师们陷入了向企业提起集体诉讼的狂热。2019年1月,苹果承认,使用FaceTime聊天的用
1944年,美国军队进入巴黎凯旋门  1945年,希特勒自杀,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事在5月宣告结束;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亚洲战事随之停息;9月2日,日方在美舰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至此画上句点。  这场7000多万人死亡的人间悲剧,序幕是如何被拉起的?当全世界为了一场场战役焦头烂额之际,为何有的国家能置身其外、保持中立?在战争的不断破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