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为了实现教与学在方式上的改革,融合“以人为本”的先进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在学科思维、个人能力、实践与创新意识上的均衡发展,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进行改革成为必然。应用探究式学习,构建“学生主体”的课堂模式,可以给学生减负,为课堂增效。
关键词:新课程 思维 自主学习 探究
探究是指“深入探讨,反复研究”,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寻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
我校探究式教学模式是3211式,3是指三学—自学、互学、合学;2是指两探究—自主探究、合作探究;1是指一演练,即基础练习;最后的1是指提升,即拔高练习。下面将具体谈一谈我校的做法。
一、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自主式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给学生多一此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我们做到了“学生能讲的,教师决不包办替代;学生能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充满活力。
2.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我们的教材正处于修订阶段,过去那种以教科书为蓝本的做法已不适合如今教学的要求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书作为传授知识的工具,根据学生的情况对书中例题进行适当改动,或让学生自主选择习题。如在数学科目中教学计算时,学生自主选择习题来做,兴趣浓厚。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时,提问是至关重要的。在对学生进行提问时,学生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有错误,才会有争议,有启发,才能补充和修正,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要耐心解决,更要鼓励学生多问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开拓思路,恰当处理问题。要做到,第一,不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第二,教师不要因学生的回答偏题而急于纠正,而是要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把不同的问题都提出来,再去引导学生做答,如此来让所有学生的思维火花全部燃烧起来,最终达到一题多解、多解归一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合作意识
1.“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课堂内容与授课任务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情况,小组学习可以合作,也可以协作,小组成员分担学习任务;在需要时,小组成员也可以进行良性竞争,对关键问题进行分析、讨论,通过总结交流,形成学习经验。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更为恰当呢?我们的经验是:
(1)研究结题方法时合作。在学生独立处理问题时,往往会存在模棱两可、似曾相识的情况。由于无法确定正确的思路,而造成困惑。这时候,学生更需要其他人的意见与评价,在其他人的发言中得到一些启发。因此,这时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最佳。
(2)操作实验、探究问题时合作。在小学科学课教材中,有许多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的结果去发现、探究和总结规律,有时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集体的力量才能完成。这时,可以进行合作学习,集思广益,挖掘集体潜能。
(3)归纳、总结、复习时合作。在一个教学单元结束,或者学期期末时,通常会对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这一阶段,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评、互检,实现对学习内容的查漏补缺,实现学生整体的提高,缩小优差生之间的差距。
2.“小组合作学习”的特征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照学习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合作学习小组,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使各类学生积极主动地以自己的能力为基础去学习新知,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发挥集体智慧,提高教学质量。
三、培养创新意识
1.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环境
对于教师而言,面对的教学对象都是有思维、有情感、有个性的学生。师生关系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教师工作中需要处理的基本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平等的方式与学生展开交流,多使用“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这样较为平和的语气。在课堂上,学生有不同意见时,也要宽容对待,不可急于否定。这样一来,便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师更有可能融入到学生中去,使师生关系向着平等、融洽的方向发展。此外,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将他们视为朋友,让师生关系进一步升华,进而实现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形成良性互动。
2.利用情感带动与勉励
教师的感召力是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带动学生,形成情绪力量。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不仅要以出色的专业能力、先进的教学方法去教导学生,同时更应该利用自身的人格品质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成为积极的学习主体。对学生日常的学习成效、学习态度进行科学评测,掌握学生的情感动态,为学生树立自信心。
总之,探究就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教师要尊重和了解学生,给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相互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展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最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刘卫红《浅谈小学语文中童话教学的开展策略》,《科学中国人》2017年第21期。
[2] 马化练《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模式教学》,《求知导刊》2016年第18期。
[3] 李东宁《谈小学语文教學中探究式学习的开展》,《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9年第9期。
关键词:新课程 思维 自主学习 探究
探究是指“深入探讨,反复研究”,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寻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
我校探究式教学模式是3211式,3是指三学—自学、互学、合学;2是指两探究—自主探究、合作探究;1是指一演练,即基础练习;最后的1是指提升,即拔高练习。下面将具体谈一谈我校的做法。
一、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自主式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给学生多一此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我们做到了“学生能讲的,教师决不包办替代;学生能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充满活力。
2.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我们的教材正处于修订阶段,过去那种以教科书为蓝本的做法已不适合如今教学的要求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书作为传授知识的工具,根据学生的情况对书中例题进行适当改动,或让学生自主选择习题。如在数学科目中教学计算时,学生自主选择习题来做,兴趣浓厚。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时,提问是至关重要的。在对学生进行提问时,学生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有错误,才会有争议,有启发,才能补充和修正,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要耐心解决,更要鼓励学生多问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开拓思路,恰当处理问题。要做到,第一,不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第二,教师不要因学生的回答偏题而急于纠正,而是要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把不同的问题都提出来,再去引导学生做答,如此来让所有学生的思维火花全部燃烧起来,最终达到一题多解、多解归一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合作意识
1.“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课堂内容与授课任务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情况,小组学习可以合作,也可以协作,小组成员分担学习任务;在需要时,小组成员也可以进行良性竞争,对关键问题进行分析、讨论,通过总结交流,形成学习经验。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更为恰当呢?我们的经验是:
(1)研究结题方法时合作。在学生独立处理问题时,往往会存在模棱两可、似曾相识的情况。由于无法确定正确的思路,而造成困惑。这时候,学生更需要其他人的意见与评价,在其他人的发言中得到一些启发。因此,这时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最佳。
(2)操作实验、探究问题时合作。在小学科学课教材中,有许多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的结果去发现、探究和总结规律,有时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集体的力量才能完成。这时,可以进行合作学习,集思广益,挖掘集体潜能。
(3)归纳、总结、复习时合作。在一个教学单元结束,或者学期期末时,通常会对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这一阶段,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评、互检,实现对学习内容的查漏补缺,实现学生整体的提高,缩小优差生之间的差距。
2.“小组合作学习”的特征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照学习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合作学习小组,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使各类学生积极主动地以自己的能力为基础去学习新知,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发挥集体智慧,提高教学质量。
三、培养创新意识
1.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环境
对于教师而言,面对的教学对象都是有思维、有情感、有个性的学生。师生关系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教师工作中需要处理的基本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平等的方式与学生展开交流,多使用“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这样较为平和的语气。在课堂上,学生有不同意见时,也要宽容对待,不可急于否定。这样一来,便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师更有可能融入到学生中去,使师生关系向着平等、融洽的方向发展。此外,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将他们视为朋友,让师生关系进一步升华,进而实现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形成良性互动。
2.利用情感带动与勉励
教师的感召力是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带动学生,形成情绪力量。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不仅要以出色的专业能力、先进的教学方法去教导学生,同时更应该利用自身的人格品质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成为积极的学习主体。对学生日常的学习成效、学习态度进行科学评测,掌握学生的情感动态,为学生树立自信心。
总之,探究就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教师要尊重和了解学生,给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相互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展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最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刘卫红《浅谈小学语文中童话教学的开展策略》,《科学中国人》2017年第21期。
[2] 马化练《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模式教学》,《求知导刊》2016年第18期。
[3] 李东宁《谈小学语文教學中探究式学习的开展》,《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9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