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教学单位如何以教学评估的标准管理教学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我国高等院校的办学管理水平,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教育部对各高校进行了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这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本科办学水平的综合测评,是检查和评价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其目的是促进学校自觉地按照教育规律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基础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从管理的宏观视角看,评估是一个重要的指挥棒,是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对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模式都产了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其目的就是使各校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质量。
  无论是多么复杂的教学工作评估体系,无论有多少个一级二级指标,其中心、重心、核心关注的都是教学质量。教学工作评估是长远的工作,考察的是内在的功夫,要把精力投入到建设和管理上,要坚持把促建、促改、促管贯穿于教学管理的始终,要重视经常性的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学管理。
  
  建立起一种高效的权威的教学管理体制
  
  我校以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结合校情大力加强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废除、修改和制定了一系列教学规章制度,在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建立起一种科学的、严谨的、稳定的教学质量标准,明确了好教师、好学生和好课程的量化标准,建立起一种具有严肃法规性、权威性的质量监控体系与运行机制,为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基层教学管理人员要做到“有令必行”。首先,要主动学习并掌握校级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及教务管理工作流程,了解本院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方向;其次,要及时与教师和学生沟通,把教学管理制度传达到每一个人;第三,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严格贯彻新修订的各项制度,把制度落到实处,把规范变成习惯。这才能真正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
  
  基层教学管理人员要加强学习,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高水平的教学管理队伍,管理者的素质与水平要与师资队伍同步增长。管理工作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工作,这就要求基层教学管理人员要勤学习。其一,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开展工作;其二,要认真学习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理论,掌握管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知识,熟悉学院的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水平,用理论指导实践,开展或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管理研究,提高管理能力和研究能力,做到管理创新;其三,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只有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构成,才能对本学院的专业建设、教学计划修订、课程设置等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四,要不断加强办公自动化的学习,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主要是对教务管理系统软件的学习,利用计算机建立学生学习成绩管理系统、教学计划管理系统、选课管理系统、智能排课系统及考试管理系统等,使工作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其五,要注意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学校应建立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他们有进修提高的机会,例如通过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脱产进修以及参观考察、交流等办法,打开教学管理人员的眼界,提高他们的现代管理水平,不断更新其现代管理知识和管理理念,以教学管理工作促进教学管理研究,以教学管理研究带动教学管理工作。
  在勤奋学习的基础上,还要勤思考、多总结、多钻研,对在教学事务、教学管理的过程中碰到的新问题、新情况能及时提出有价值的新思想、新办法,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不断提高自身的研究、分析、判断和整体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管理服务。通晓教学管理的常务性事务,做到事前有计划,计划有余地,相应的处理措施和解决方案要合乎情理,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要考虑学院与学校整体的关系,从时间和空间上妥善安排,分清轻重缓急以及要达到的目标。
  
  基层教学管理人员要有服务意识
  
  树立“替师生着想,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和意识,真心实意地为教师搞好教学创造条件。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刻认识本职岗位的服务性、辅助性、从属性,在教学服务中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强化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围绕教学中心工作,强化服务意识,培养服务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全面地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学生,为师生提供优良的、具有人情味的周到服务。
  
  强化教学档案的管理
  
  教学原始资料最能真实地反映教学运行状况,也是评估检查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基层教学单位如果疏于对原始资料的保存与管理,做过的事宛如“过眼烟云”,许多有价值应该立卷归档的材料遗失殆尽,势必会影响到日后的教学管理工作。因此,教学管理人员平时就要勤于对原始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按评估的要求进行分类整理和归档。要自觉加强档案学等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熟悉档案实体管理、档案信息开发和档案工作反馈信息处理组成的档案工作系统及功能、学习档案法律等。在工作中一方面要尽量收集齐全并进行立卷、归档,使之既反映本院教学活动的历史面貌,又便于今后查找利用;另一方面又要保护文书原件不受损坏,并确保文书不丢失、不泄露,使立卷的文书达到数量完整与实质完整、实体安全与机密安全的统一。
  
  基层教学单位要提升教师的师德,抓好教风建设
  
  教学质量标准、评价体系和规章制度可以建立,然而最终还是要靠教学管理队伍和广大教职员工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相应的思想业务素质来保障。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促进了学校理清办学思路、提升办学境界、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也增强了教职员工的凝聚力和端正了教风。在迎评期间教职员工通过不断学习评估知识、共同探讨教学文件和方法,统一了思想、增加了凝聚力、强化了教学规范、促进了教风建设。在评估后,要防止“反弹”,把好的风气坚持下来,这需要注重师德的培养,弘扬正气、坚决抵制不良行为的泛滥。例如评估结束后就有个别人认为今年的毕业论文可以轻松过关,敷衍了事,从思想上开始松懈,一定要把这种极个别现象通过学校相应的制度来制止。在全体教师心目中真正建立起一种出于事业心与责任感的质量意识,这种对质量的追求不是迫于外来的压力,而是发自内心的责任感。
其他文献
通过对"两山一湖"区域生态系统的分析,认识到影响该区域生态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毁林垦种、外来物种入侵、森林火灾等;提出了保护森林资源
改革现行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这标志着我国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的确定,教师教育已经向综合化、一体化、专业化的转型。地方高师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在高等教育呈
门诊作为医院医疗服务的“窗口”和最前沿,一直以来都面临着巨大的就诊压力。由于我国医疗服务行业供需不平衡以及患者倾向于大医院的传统就诊习惯等因素,导致人们的就医难问题
当今对道德教育的反思著述很多,但大多流于一种道德技术学或道德心理学上的思考,而缺乏一种道德哲学上的审视。道德本身的意义也被庸俗化了,在日常讨论中,它几乎完全等同于性行为方面的事情或政治上的腐败,“可见人们往往把‘道德’这个名词用于人类行为方面某些特定的论题或范围,而这种意义上的限制正是我们思想贫乏的反映。”[1]P2殊不知,“道德问题需要这样一种思考,即试图在一个人的具体决定同一个人的价值、原则之
为了实现逆向工程中对于中小型复杂几何形体大视场、高精度、低成本的完整测量,本文以图像处理和机器视觉理论为基础,采用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为主要手段,提出了一种由CCD摄像
在欧美,性别教育是从中小学到大学课程设置中人文社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性别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性别观,树立平等的性别意识。而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性别教育一直处于缺席的状态,直到1987年女性学课程首次跨入高等院校课堂。截至2002年,中国大陆已有4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女性学课程和女性问题专题讲座。笔者根据本学期开设的女性学选修课授课情况,对大学生的性别教育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作为初步的探讨
正确的生命意识与生命信念的缺乏是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个普遍而严峻的现实。这个问题已经引起教育界普遍的关注和重视,许多专家和学者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概念:生命教育、死亡教育、生死教育、生死观教育等等,名称多样,概念表述不一,但所有的概念其理念都涵盖了帮助大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创造提升生命的价值。笔者将借用生死观教育概念来探讨这一问题。    生死观教育的提出    生死观教育的兴起是现代人反
全球化的概念    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个具有煽动性的词。拥护者憧憬它会给整个世界带来空前的进步和繁荣;批评者断言它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贫困、战争甚至文化灭绝。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  全球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学术界对何谓全球化有三种解释,一是认为全球化就是西方化甚至是美国化;二是认为全球化是对经济技术资源进行全球范围的优化
当我惊闻赵雨亭同志离世的噩耗后,不胜伤感!他住院,我知道,但他过世的消息,家属却一直对我保密,我是两个月之后才知道的。雨亭同志小我两岁,却先我而去,遭此变故,昔日交往的
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培养存在的缺陷  1.专业与课程设置不合理  学校在增设新的非师范专业的时候,没有很好的考虑学校自身条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变化的需求,没有做比较全面的市场调研工作,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也缺乏比较全面的规划、充分的论证和严格的审批程序,没有形成重点突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学科专业体系,从而设置了一些社会需求不大的专业。一是专业划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