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做个什么样的语文老师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经意间,在朋友的微博里读到,山东临淄有一个老师叫常立华,他在五年的时间里带领孩子们大概阅读了520多本著作,不仅仅是读文学著作,还有科學著作、文学著作,不仅仅是阅读,而且星期六、星期日还要带着孩子们远足。每天早晨用一首诗迎来新的黎明,如果有孩子过生日,他会把孩子的名字嵌在诗里面,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孩子,每个孩子过生日都会得到常老师的"生日诗",都是选的那些国内外最经典的好东西。
  他开设了一个课程,叫"在农历的天空下",根据中国二十四个农历的节气,不同的节气给孩子读不同的诗歌,所以五年的时间,差不多穿越了一千多首诗歌。一个孩子,在他小学的时候穿越了一千多首诗歌,而且是穿越了中国文化;他还给孩子开设了"孔子课程"、"苏东坡课程",开设了很多穿越中国文化的课程,而且这些孩子不仅是语文好,数学、外语也都能学得很好,所以他们毕业考试的时候,三分之一的学生语文、数学、外语全是满分,分数远远超过了其他班级的孩子。
  之前看到过关于"范跑跑"(范美忠)北大毕业后,自愿到自贡中学进行课堂改革的文章,我钦佩他的勇气与胆识,这场注定要失败的改革引起我的思索,也使我深感痛惜,毕竟这样的勇者太少了。现在又读到了常立华,再次给我震撼,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所做的是立足于传承中华文化的教育,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常立华的教育方式是对现行学校教育的一个冲击,是对现行教材的一个冲击,是对现在的教师的一个挑战。
  读了常立华的故事,我想到了自己,在分数挂帅的大形势下,我也是循规蹈矩的和其他老师一样,在课堂上一遍一遍重复着所谓的"考试重点",我没有胆量去做出非常之举,也没有勇气顶着异样的眼光拿孩子们做实验。可是我却再也不能平静地、心安理得地去机械地重复那些一贯的教法。
  一个普通的初中语文教师。该做个什么样的语文老师?
  首先是对自己的定位,对一个老师的定位。从我工作至今渐渐发现,老师这个职业远远不像以前听说的那样。有人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可是天底下只有光辉的人,却没有光辉的职业,每个职业都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人说,教师是伟大的职业,可是反过来想想,教授知识是职业范围,费心是职业特征,就跟银行职员要把帐目弄对,清洁工要把街道扫净一样,没什么伟大可言。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早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特征,古代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听老师传道授业,老师的言行最大程度地影响着学生。而今,学生们可以多方获取信息,网络、传媒、影视、各种书籍、多元化的思想……跟这些相比,课堂上老师的影响力便微乎其微了,很难去改变一个学生,更谈不上塑造"人类灵魂"。因此,老师老师你别自恋。就平淡地看待自己,保持一颗平常心,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其次是作为语文老师,该教些什么。对于老师们来说,这个问题似乎不算问题,人们已经形成了习惯,中考考什么,课堂就教什么呗。我本人喜爱文学喜爱读书,我不希望学生们初中毕业了,不知名著为何味,不知莎翁为何人,丝毫体会不到文学的魅力和优美,如果是这样,即便分数很高,我也觉得语文教学太失败了。从我本心来说,我希望教孩子们爱上国学,爱上文学,让那些能够烛照千古的不朽的灵魂,去感召他们,提升他们的素质,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固化成美好的人格。如果是这样,便能使其一生享用不尽。
  再次是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功能-先做学问后做人。回望亘古绵延的历史长河,多少文学作品中挺立着历经锤炼的优秀灵魂。当孔子宣讲仁义,屈原怀抱高洁江边悲吟,司马迁忍辱奋笔疾书……中华文化中就被注入了仁爱、信仰、责任、正义。当李白把酒纵情高歌,杜甫锁眉仰天悲唱,白居易洒泪行吟琵琶……他们给中华子孙留下的,不仅是诗篇,更是传承千载的激情、想像、热爱、博大。当苏轼叹悲欢离合,岳飞怒发冲冠,辛弃疾挑灯看剑……他们让我们记住的,不是抱怨,不是叹息,不是畏缩,而是豪气、坚韧、无畏、爱国。如果学生们能时间充裕地去读去悟,该是多大幸事。可一想起学生的现状,又仿佛被浇了一盆冷水,升学、分数、作业、资料已充斥了学生的全部,他们天天做题到深夜,哪有时间、空闲和心情去看、去悟,又有哪位家长肯让孩子放下课本,捧起"闲书"。
  在去年教初三的过程中,我对这一点深有体会。学生们分分必争,学习成了唯一要务,语文变成了死记硬背的"现代八股",只剩下分数浮于表层,字里行间掩藏的人格魅力在分数面前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学生变得唯分是图,人格不健全,极端、冷漠、自私……这样的学生即使分数很高,我心何安!
  唉,惭愧啊惭愧!
其他文献
世界著名莎剧《哈姆莱特》与鲁迅短篇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眉间尺》都是极优秀的文学作品.尽管二者题材不同,但在主人公的人生经历、报父仇的主题以及最终与敌人同归于尽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使得金融危机的跨国蔓延成为常态,鉴于边缘国家的财政和金融系统比较脆弱,德国如果不愿接受其中任一道路,都可能会导致欧元区以某种方式解体。若果真如此,欧
期刊
期刊
摘要: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证明,人们对文雅的仪风和悦人的仪态一直孜孜以求。而今,随着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日渐频繁,人们对个人的礼仪更是倍加关注。从表面看,个人礼仪仅仅涉及个人穿着打扮、举手投足之类无关宏旨的小节小事,但小节之处显精神,举止言谈见文化。  关键词:个人礼仪修养;形成  中图分类号:B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87-01  个人礼仪,作为一种
一次拍摄结束后,周润发和剧组工作人员一起回到酒店,已近凌晨两点。一位前台小妹取出一本崭新的笔记本,“发哥,我从小就爱看您演的电视,今天看到您真是幸运,请给我签个名吧!”发哥接过本子,认真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就在小妹正要取回签名时,发哥对小妹说,“你再去拿些纸,我签上名,给其他那些为我服务的人员。”  一时间,所有人都愣了。发哥笑着解释说:“这么晚了大家都还在忙着招待我们,真的辛苦了。我曾经也打过很多
期刊
毕淑敏是中国当代文坛声名鹊起的女作家,创作出了诸如《红处方》《心灵密码》《恰到好处的幸福》《拯救乳房》等优秀文学作品,纵观其众多文学作品,展现出了对人生、社会的冷
周梦蝶素以“苦行僧”形象示人,摆卖书摊,以禅入诗,形成独特的佛学禅思和诗歌美学.2011年,由陈传兴执导的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利用切近视角聚焦周梦蝶,以日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
“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对任何事,求知的人不如喜爱的人,
本文着重分析了高职美术教育美术欣赏课的两种教学法,即理论结合实例的分析法和美术结合思想的贯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