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又红:永葆科普热忱

来源 :科学中国人·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ww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简介
  周又红,北京市西城区科技馆特级教师。从事科技及环境教育50余年来,她积极引导青少年创新实践,钻研教育理论、设计科学教具,主持编纂600万字专著和教材。深入社区、学校和机关开办科技环保教育讲座,她每年演讲近百场,大力推动环境科普的传播进程。曾获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全国地球奖、全国少年儿童优秀理论工作者等荣誉,辅导学生的科研项目多次斩获科技创新奖项,其中包括国际奖8项、全国奖50多项。
  一棵树为什么会枯死?
  涂改液怎么会有股怪味儿?
  室内的粉尘究竟来自哪里?
  戴着的帽子如何才能不被风吹走?
  不同颜色的保鲜膜内轴有怎样的差别?
  生活中看似稀松平常的小事,殊不知解答起来并不容易,其背后更是有着值得挖掘的科学意义。作为众多基层科普工作者的一员,致力于环保科普教育30余年,周又红极为注重这样的细节。而在2018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我们有幸成行,见到这位奔波在最前线的科普人,听她讲一讲和环保教育之间的渊源、趣事。
  几十年来,周又红带着一群又一群充满求知欲的孩子,发现困惑、寻找问题、解决疑难,在极富情趣的结队考察、动手实验中揭开环保科普的重重奥秘,寓教于乐,拉近环境知识与身边生活的距离。她还带领一批又一批富有激情的青年教师,钻研教育理论、设计科学教具,在社区、学校和机关开办科技环保讲座普及环境教育知识,身体力行,积极辅导青少年科技环保创新的同时不断加大环境普及的传播力度。
  多次婉拒领导提拔的盛情,周又红始终坚守在环保科普的第一线。“从小到大,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适合做老师,喜欢孩子,喜欢动手,也喜欢科学实验”,周又红言语中溢满对科普事业的热情,“一个人还是需要有理想,既然有想要做的事情就不要轻言放弃”。
  环保是什么?
  出身于教师家庭,周又红原本以为会一直在中学执教,做好化学教师的本职工作,却不曾想到因一场学校体制改革机缘巧合下踏入了环保教育的门槛。
  1985年,出于对化学的热爱,周又红接受科技馆馆长的邀请,调任至青少年科技馆。彼时,距离国家环保局正式成立不到5年,环境教育并没有如今这般大行其道,甚至连“环保”的概念也极为模糊。环保是什么?这个问题让初来乍到周又红也十分困惑。“当时领导指明了两个地方,让我自己去摸索,第一个是环保局,第二个是科协。”自此,她没事便往这两处跑,看看这里的人在关心什么、研究什么。通过近距离观察以及阅读大量相关书籍,周又红总算摸出些门道,并且立马意识到环保教育的重要性,决心成立环保小组做出些成绩。
  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从事环保教育可谓难上加难。据周又红回忆,当时人们的环保观念淡薄,单纯地认为环保活动是所谓的“搞卫生”,“大约去了七八所学校,即使不收费也没有一所让我进去,他们说‘我们每星期都大扫除,每个学生都做卫生,天天还有人卫生检查,还需要你来干嘛?’”然而,一时的挫败感并没有把周又红击垮,一向头脑灵活的她顺势出招。依靠化学的基本功底,她设计了诸多与环保相关的化学实验,带着这些实验器具辗转各个学校,将化学实验与环保知识相结合,总算为自己的环保教育普及打响了第一枪。那段时间,她成立了第一批环保活动小组,拥有了第一批能够定期参加环保活动的孩子,如今谈起来仍是记忆犹新。
  让环保科普接地气
  早期的环保活动虽在学校受到一定程度的接纳,但面对家长的不理解,周又红的推广之路走得并不顺畅。特别明显的便是招生问题,对比诸如计算机等新兴专业的火热,环保门前几乎无人问津,这让周又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对于课程教材、形式并不固定的环保教育,周又红积极策划“小侦查员”等系列活动,用生动有趣的教授形式吸引更多孩子走进环境科普。而后随着从业经验的积累,她从教师如何教学、开展学生活动等多方面总结汇成了30多套科技及环保书籍,为更好地践行、传播环保科学文化做出了有力贡献。周又红坦言,现在的青少年学习任务重,并且高年级学生所进行的环境项目研究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另一方面,由于资深高校教师的指导,学生有幸开展高水平研究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被削弱了选题的自主性,因此她如今的工作更侧重于小学生,使孩子们的科技环保思维能够从小养成。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周又红指出,他们需要适应性地进行引导培养。“小孩子想问题的高度有限,所以就需要我们把小问题放大来做。”她举例介绍了帽子被风吹走的概率与帽檐有无、角度的关联,自动铅笔折断与使用角度的联系等,并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让学生探明其中奥妙。“生活中的题目有很多,但大部分孩子视若无睹。我们需要从不同角度带动他们,锻炼关键思维,培养思考的主动性。”而对于那些总喜欢关注大问题的学生,周又红表示应该将”大问题拉近了做”。从关注沙尘暴到沙尘,由沙尘转至灰尘,她通过一步步的引导,将学生的关注点拉近生活,让实验研究也变得可操作、易执行并具备探索价值。
  周又红说,每一个孩子脑海中都会进发出科学的火花,关键在于如何让火焰燃起。她认真对待每一个看似毫无价值的小问题,精心地引导学生展开多角度思考,运用巧妙的科学手段让每一场探究兼具趣味性和实用性。多年来,她指导的一批批学生走上科技环保大赛的领奖台,陆续斩获近百项国内外奖项,辅导的多篇学生实践论文获省市级奖章。
  新征程的希望之光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环保不管是在观念上还是行动中,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对于而今科学环保教育环境的变化,周又红深有体会,“科普环境越来越好,我们也更有动力了”。在她看来,随著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设立,如今科普的格局被放开,国家上层机构针对科普工作的框架设计更为充分。“国家的顶层设计,领导层面的重视,从我们基层工作的角度能够清楚地看到。”周又红指出,通过层层分级逐步实现目标,当前的基层适应性显著增强。在方向、任务明确的基础上,责任落实到单位及个人,从业者有了强烈的执行意识,从抓笼统到揪细节,连带产生了更高的积极性。“一线老师在本职工作之外又多了科学活动、环保活动,但他们都没有计较,尽全力去做对孩子好的事,也获得了非常多的成果。”在肯定教育变化带来的切实效果之际,周又红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对教师劳动量的分配和工作量的体现问题重视起来,希望能促进建立更加完善服务机制。
  如今,环境科普形势越来越好,周又红说,她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科普行列。在奔赴各地的科学讲座前,她总会耗费几十个小时精心制作课件,并毫不吝啬地任人拷贝。有人不理解,问她为什么不保护“版权”?她的回答总是很简洁:“我的目的不是学术研究,而是让科学普及成为人人都愿意做的事。”
  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了能够加快科学普及的传播速度,进一步扩大其影响范围,2010年,在北京市教委的帮助下,周又红科技教育名师工作室正式成立。面向大批亟待成长的青年教师,除了自己担任导师外,周又红还引进创课、发明、生物等5个不同行当的资深人员担任联合导师,全面承担起工作室的人才培养工作。与此同时,她尽可能使“学生不只是学生”,让每一位青年教师参与教材、环境科普图书的编著,本着激励年轻人的理念设置由他们担任评委的小规模比赛。她从不嫌麻烦,一遍又一遍地指导图书编改,严格制定规则保证赛制的公平,让新一代的科普工作者迅速成长。
  餐饮以素食为主,出行大多依靠一辆电动自行车,作为一个环保科学的普及者,周又红将科学环保观念深扎于心,更在日常生活中力践于行。
其他文献
树林背着行囊一连找了几家建筑工地,都没有找到一份工做。人一疲乏,饥饿感就强烈了。树林还是在家里吃过早餐的,原想着一有人雇,就有饭吃了,哪想到跑了半天肚子还得靠自己去填。他是中午到达这个城市的,刚走出站口,路旁就是一家挨一家的快餐店,店主大多微笑着站在门口招揽顾客,要是兜里带的钱多,他肯定走进去了,那时他就感觉有点饿了。  也不知多漫长的路,树林总算走到了。一位老板娘看出他是来吃饭的,很热情地邀请他
晓芒的家在菜场的东南方向,地铁则在菜场的西北方向,所以去地铁站一定要穿过菜场,以及它周边的一片待拆迁区。晓芒一般都选择走大路,哪怕远一点,她害怕那一片区域里三五成群的野狗,以及小路两侧的碎砖乱瓦,特别是在这样的夜晚,虽然时间不过九点,但对于深居简出的晓芒来说,那几乎是半夜了,至于她为什么这个时间还破天荒地在外面,原因很简单,她本该在家里练字的,突然想起公交卡上只有一块钱了,这个假期太漫长,一直窝在
近年来,中国整体科技水平发展迅速,某些领域甚至已经能够和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一较高下了。但在信息领域,仍然因主要核心技术的欠缺,经常受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钳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隐患,而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自力更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  无数国人致力于此,为中国的信息化发展殚心竭力。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韦云
9月28日,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前沿及创新技术”评选结果在2020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发布。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科技委员会联合主席欧阳明高代表大会公布了评选结果,共有7项创新技术和7项前沿技术入选。  此次评选于2020年2月正式启动,来自全球新能源汽车主要技术领域的27位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科技委员会,负责此次评审工作。此次评选从整车集成与控制、动力电池、燃料电
听说鱼肚河到陕西的路上有土匪,领头的叫鬼三,见什么抢什么。劫财谋命,挖心剖肺,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  谁见过?谁也没有见过,都是听说的,但从此这条川陕交通要道,没有人敢走。也有不怕的,比如这林奔,这次就要走这条路。当然,不是他要走这条路,是他不得不走这条路,没有选择。因为,他父亲在陕南那边,被土匪绑了票,等着他拿钱去赎人,讲好的半个月,半个月不赎,就撕票。  半个月已是很长的期限了。林奔父子在陕南
韩医生是一位赤脚医生,生得白白净净,还戴着一副老式金边眼镜。如果身上没穿白大褂,脖子上没挂个听诊器,表袋没别上块胸牌,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位赤脚医生。细细打量,倒像是一位机关雇员,或者是教国文的老师。   但他确实是我们村里的一位赤脚医生。   韩医生老家在上海,知识青年那会插队到我们村,行医多年,医术高超,不仅本村村民都到他诊所瞧病,就连附近的一些邻村村民一遇到头痛脑热的也纷纷赶到他诊所求医。听
一   雨,淅淅沥沥下了一夜,不知何时停了。   老田头一激灵醒来,见天已经亮了,赶忙翻身下床,趿拉着已磨破边的胶鞋,一边走一边跺脚。等到了大门口,那鞋跟就上了脚。“咣当”一下推开门,理也没理老伴在后面说什么,就径直往上后湾去了。   上后湾原是一大片苞谷地,这里背靠老林山,不阴不阳,水润土肥,正是出产的好地,分产到户时老林组全组十八家四五十人口的口粮全在那里,一年到头,全村人大多时间像蜗牛
读了《老奉天不敌沈阳城》(原载《短篇小说》2019年1期),不禁感慨万千,思绪仿佛一下子被带回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最黑暗、最不堪回首的岁月里。时至今日,还是令人难以想象,拥有数十万之众的东北军,一夜之间竟退得不见踪影,让区区几千人的日本侵略者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沈阳城,这真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小说《老奉天不敌沈阳城》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真实地再现出东北人民沦为亡国奴后的惊愕、失望、不甘、愤懑的复杂心
一九八五年,林平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就去珠海打工了。那时候,珠海特区还很小,十几平方公里,用铁丝网围着,没有边防证还进不去,很多人都是从铁丝网下爬进去的,林平也是,那时候,林平很瘦,很麻利。   一家电子厂招工,林平考上了,第一名。厂长特别接见了林平,说:你这水平,当个流水线工人,可惜了,我准备送你去电子学院进修两年,回来给我当工程师。   大学上了,还是带资的,当然好了。林平知恩图报,学习很用
村支书老杨找到王大鹏的时候,王大鹏正在村后的山坡上放羊。说是山坡,其实就是一处绵延上百米的土堆。当年村子里秉承着“靠水吃水”的想法,借着穿村而过的卫河,挖了几个水塘,养鱼养鸭子。鱼和鸭子都没养好,却给村里的孩子们生生堆出一处风景来。天气很好,暮春时节的山坡芳草萋萋,绿缎子似的铺满大地。几个孩子在山坡上追逐嬉闹,清脆的笑声在风里游来荡去,很有点儿“风景这边独好”的意思。   但热闹是孩子们的,羊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