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失重法、交流阻抗(EIS)以及极化曲线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在质量分数为3%NaCl溶液中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SDDTC)对黄铜管的缓蚀行为。失重测试结果表明,SDDTC在质量浓度为120
【机 构】
:
上海大学化工系,上海电力学院,同济大学化学系,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
:
上海市重点学科(P1304)资助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失重法、交流阻抗(EIS)以及极化曲线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在质量分数为3%NaCl溶液中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SDDTC)对黄铜管的缓蚀行为。失重测试结果表明,SDDTC在质量浓度为120mg/L时具有最佳缓蚀效果,缓蚀效率达到95%。交流阻抗的测试结果表明,黄铜电极的极化电阻Rp值最初随着浓度的增加及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浸泡72h以及质量浓度达到120mg/L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SDDTC浓度的进一步增加和浸泡时间的延长Rp值反而有所下降。极化曲线测试结果显示,该缓蚀剂对黄铜电极的阳极和阴极行
其他文献
通过高压静电纺丝制备了具有不同三醋酸甘油酯(GTA)含量的聚乳酸超细纤维毡,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示差扫描量热仪、水接触角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GTA含量的增加,纤维之间
以N,N,N’,N’-四甲基乙二胺、1,3.丙磺酸内酯为原料,经酸化合成了功能化离子液体N,N,N’,N’-四甲基-N,N’-二磺丙基二硫酸氢盐(TSIL)。TSIL离子液体兼具Brcnsted酸性官能团和季铵盐相转
发现异烟肼在铁氰化钾-钙黄绿素化学发光反应体系中的后化学发光反应。优化了反应条件,建立了利用此后化学发光反应测定异烟肼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方法的检出限为6
以1,2,4,5-均苯四羧酸(btec)和二-吡啶-(3,2-d:2,3′-f)-二氮萘(Dpq)为混合配体,水热合成了一种三维超分子配合物:[Co2(Dpq)2(btec)(H2O)6].2H2O,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
摘要通过对一系列杯芳烃及其衍生物载体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的考察,选出萃取Cr^3+的最佳萃取剂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通过考察杯芳烃及其衍生物分子结构,研究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
采用蒙脱土(MMT)改性聚苯乙烯-丙烯酸酯(PSB)乳液制备了一种新型表面施胶剂。比较了不同方法合成的乳液在性能上的异同。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技术表征了复合
采用溶剂浮选分离富集-HPLC测定了茵陈水煎液中的滨蒿内酯。考察了浮选溶剂、N2气流速、试液pH值、浮选时间及电解质NaCl等因素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浮选条件。在最佳
研究了Ti0.8Zr0.2V1.1Mn0.9-xNi0.4Crx(x为0~0.4)固溶体电极合金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Ti0.8Zr0.2V1.1Mn0.9-xNi0.4Crx系列合金是由具有体心立方(BCC)结构的V基固溶体相和C14 Laves
采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荧光(FL)光谱研究了超声波照射激活光敏性化合物-血卟啉(HP)对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损伤作用。在超声波和HP的协同作用下,在UV—Vis光谱中DNA溶液的吸光度
以1,3-环己二酮为原料,经过甲基化反应和羰基保护构筑了A环合成子(5)。以邻甲基苯甲醚为原料,对位溴代、与环氧乙烷加成和进一步溴代等反应合成了C环合成子(9)。化合物5与9的格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