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张铅笔画描绘真情感天动地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xiang8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家住吉林省松原市乌兰大街的潘玉琴是一家工厂的工人,丈夫陈明是一名转业军人,夫妻俩婚后一直相亲相爱,日子过得和和美美。1975年2月,女儿月月的降临,为这个原本幸福的家更增添了几分爱意和甜蜜。正当夫妻俩沉浸在三口之家的喜悦当中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却改变了一切。
   那是1975年3月的一天,潘玉琴带着女儿随父母一同乘车去乡下走亲戚,在途中,他们乘坐的车与一辆货车意外相撞,潘玉琴的父母当场死亡。当陈明赶到医院时,女儿正在抢救,潘玉琴还处于昏迷之中。面对突如其来的横祸,陈明焦急地徘徊在抢救室和潘玉琴的病房之间。一个小时后,潘玉琴才缓缓醒来,一看见床边的陈明,她便哭喊着追问:“我爸、我妈呢,他们怎么样?月月呢?”当得知父母已经去世后,一向温柔贤惠的潘玉琴突然歇斯底里般地哭喊起来,那哭声、那喊声让人痛彻心肺……
   几分钟后,大夫为潘玉琴打了一针镇静剂,她才渐渐安静下来。这时,陈明的衣服和脸部多处都被潘玉琴抓伤。看着妻子悲痛欲绝、行为反常的举动,陈明心疼得直落泪,在床前一直不停地安慰着。谁知,接下来的两天两夜,潘玉琴除了问一句“女儿的情况怎么样”之外,便是躺在病床上两眼直愣愣地望着天花板,一言不发、水米不进,无论陈明怎么劝说,潘玉琴都毫无反应。看着妻子日渐瘦削的面庞,陈明心急如焚,一遍遍地追问大夫,听大夫说“潘玉琴只是轻微脑震荡,受了点皮外伤,这种状态可能是受了刺激,过些天就会好”,陈明悬着的心这才放下,可另一个噩耗又传来——女儿月月抢救无效死亡。伏在女儿的遗体旁,一向刚毅坚强的陈明放声痛哭,他不敢相信:一个无比可爱的小天使就这样离他而去……
   悲痛过后,陈明强颜欢笑地照顾着潘玉琴,希望她能早日康复!可一连三天过去了,潘玉琴的状态非但没有好转,还经常胡言乱语,一会儿似乎在跟死去的父母说话,一会儿又吵着让陈明带她去见月月……看着妻子的种种表现,陈明的心底产生了一丝恐惧。经专家会诊,他得知,由于潘玉琴患有产后抑郁症,又因外伤导致轻微脑震荡,加之父母的去世使她精神上再一次遭受打击,所表现出的种种临床症状被确诊为轻微精神分裂,不能再受到任何刺激,否则病情将会恶化。
   听到了医院的诊断,陈明如遭当头棒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但军人的意志唤醒了陈明的坚强,在反复斟酌了医生的话后,他脑子里闪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不能让潘玉琴知道女儿已经不在的噩耗。可潘玉琴一直吵着要见月月,怎么办呢?陈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般在医院的走廊里走来走去,来医院探望的战友张强见状便安抚着陈明说:“陈明,你别急!我的三女儿兰兰比月月只大几天,不如先把我女儿借给你,暂时安抚一下她吧!好在两个孩子长得像,潘玉琴现在的精神状态不会分太清。等她病好了,再告诉她实情。”
   陈明别无他法,只好感激地接受了战友的好意。第二天,便把战友张强的女儿兰兰抱给潘玉琴看,告诉她女儿抢救时不能吃奶,所以瘦了,头发也都剪了,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潘玉琴并没怀疑,抱着兰兰不停地给她说歌谣、唱儿歌……可只要兰兰一被抱走,潘玉琴又开始不言不语。
   无奈,张强的这一“借”,竟然“借”出了30年!潘玉琴出院后,病情一直没有好转,而且没有兰兰在身边的时候就更加严重,陈明带她看了多家医院,诊断结果都是一样,治疗的办法只能是在家休养。为了潘玉琴的病情能早日康复,张强费尽口舌说通了妻子把三女儿兰兰送给陈明抚养。感激之余,陈明把对月月未尽的爱全部倾注在了兰兰身上,从上幼儿园到上小学,陈明又当爹又当妈地悉心教育她、照顾她。潘玉琴虽然自己的生活能够自理,但每日除了偶尔和兰兰说话外,从不与别人说话,也不与外人接触。
  2日子就在陈明一天天的忙碌中滑过。转眼,兰兰8岁了。一天,兰兰放学回来,写完作业后,见妈妈潘玉琴睡着了,便照着图画书聚精会神地画起铅笔画。正当兰兰画了一半的时候,恰巧陈明下班回家,刚打开门,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喜万分!潘玉琴正偷偷地站在兰兰的身后认真地看着她画画,眼神中流露出的慈爱随着兰兰的画笔在移动着。一直等到画完后,兰兰才发现了站在身后的母亲潘玉琴,便拿着画给她讲画里的故事,潘玉琴一边抚摸着兰兰的头,一边听兰兰讲着,一边笑呵呵地称赞兰兰画得好,脸上不再是木讷的表情,眼神不再是黯淡无光……言谈举止间,仿佛以前那个温柔贤惠、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妻子潘玉琴。陈明高兴得一下子冲进屋里抱住潘玉琴和兰兰,大声地说:“玉琴,你有希望,你一定会好的!”
   从那以后,每天为妈妈画10张铅笔画便成了陈明留给兰兰的另一份必须完成的作业。陈明对兰兰说:“乖女儿,妈妈喜欢看你画画,你每天都给她画,她的病就会很快好起来!”
   懂事的兰兰听了陈明的话,虽有时贪玩不情愿画,但一直都坚持着。每天看女儿画画、听女儿讲画中的故事是潘玉琴最开心的时候,每天这个时候也是这个家庭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每每这时,陈明的心中都有着说不出的喜悦和酸楚,他多么希望时间永远定格在那一刻,妻子潘玉琴永远是那样健康、开心。
   渐渐地,每天为母亲画画也成了兰兰必不可少的最快乐的一项作业,无论兰兰的作业有多忙、身体有多不舒服,她都一直坚持着没有间断过。直至1984年的一天,兰兰突然高烧一天一宿,躺在床上不能动,陈明急忙给她吃了退烧药,在床边守候。潘玉琴刚开始的时候并不在意,依旧像每天一样呆呆地坐在窗前向外看,仿佛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与她无关,都令她厌倦,只有家中封闭的世界属于她。到了晚上兰兰每天为她画画的时间,潘玉琴显得不安起来,一会儿走到兰兰的床边掀开她的被子,一会儿拿起画笔塞到兰兰的手里,陈明看出了潘玉琴的心思,哄着她说:“女儿病了,等好了就接着给你画画!”谁知,潘玉琴听后先是安静下来轻轻地抚摸着兰兰的额头,可没过十几分钟,又显得不安起来,在另一间房里把相册里的照片乱扔了一地,把兰兰以前为她画的画也扔得到处都是。陈明照顾女儿脱不开身,只好随着她去。直到第二天凌晨3点,兰兰的高烧才渐渐退了。懂事的兰兰醒来看见妈妈反常的举动,便捡起地上的一张他们三口的全家福,作起画来。潘玉琴见兰兰拿着笔和照片,立刻兴奋地跟过来。
   潘玉琴安静地蹲在床边,聚精会神地边看兰兰画画、边听兰兰讲画中的内容。兰兰强挺着虚弱的身体,用颤抖的小手拿着笔边画边对潘玉琴说:“妈妈,这是最辛苦最劳累的爸爸,这是我最爱的妈妈,中间的是我,等妈妈的病好了,我们全家也像别的同学家一样一起去划船、去游乐场、去动物园,我们一家三口永远都不分开……”潘玉琴快乐地听着,兰兰接着说:“还要去看海、看日出……”听着懂事的兰兰的一番话,看着母女俩快乐的神情,站在一旁的陈明流下了两行辛酸的泪。
   等到兰兰画完了,虚弱的她额头上渗出了虚汗。潘玉琴则拿起画,爱不释手地笑着看了一个多小时,才把它轻轻地放在枕边,安静地睡着了。从那以后,每当兰兰有极特殊的情况不能为潘玉琴画画时,潘玉琴都会静静地拿起这张全家福看,不再吵闹。
   十几年如一日,兰兰都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为母亲潘玉琴描绘着幸福和快乐,陈明也在忙忙碌碌地安顿着家里的生计。张强夫妻经常来探望成长在这个不幸家庭中的自己亲生女儿,却从不曾透露一点女儿身世的信息。1993年1月,兰兰就要18岁了,陈明的额头也布满了生活的沧桑,只有潘玉琴的病情依旧时好时坏。陈明同张强夫妇商量着:“兰兰大了,应该知道自己的身世了!”
   兰兰18岁生日那天,陈明把兰兰叫到身边,郑重地说:“乖女儿,你已经满18周岁了,从今天起你就是一个成人了,我有件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
   兰兰看见爸爸严肃的表情,急忙说:“什么事呀,爸爸,你说吧!”
   陈明把兰兰的身世原原本本地告诉她后,哭着说:“爸爸对不起你,没让你过上好日子!爸爸还要感谢你,这么多年给了妈妈快乐,也给了爸爸精神支柱!现在你长大了,你有权选择回到你的亲生父母身边……”
   陈明的一番话,如晴天霹雳。兰兰回忆着过去的点滴生活,她不相信陈明说的一切是真的,一遍遍地说:“不可能的,爸爸,你们就是我的亲生父母!”当陈明又一次肯定地告诉她说“经常来咱们家的张强叔叔就是你的亲生父亲”时,兰兰边哭边跑着去了张强家。
   推开张强家的门,张强夫妇俩便喊着“女儿”迎上来抱着兰兰痛哭起来,兰兰明白了,他们的哭声就证实了陈明叙述的一切。夫妻俩做好了饭为兰兰庆祝18岁生日,饭桌上,夫妻俩对兰兰诉说着思念之情和一家团圆的喜悦之情,可兰兰脑海里闪现的却是一幕幕潘玉琴看着她画画、听她讲画时对生活重新燃起热情的场景。晚上7点,吃过生日蛋糕后,兰兰跪在地上,哭着对张强夫妇说:“爸爸妈妈,感谢你们的生育之恩,但我得回到潘玉琴妈妈的身边去,她需要我,我必须每天为她画画,陈明爸爸也需要我,他养育了我,没有了我,那个支离破碎的家就不会再支撑多久了,你们还有大姐、二姐照顾,我只能对不起您二老了!”说完,兰兰磕了三个响头。
   张强夫妇急忙扶起兰兰,张强哭着说:“兰兰,快起来!你做得对,不愧是我们的好女儿!不过咱家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着,随时欢迎你回来!”
   说着,张强夫妇恋恋不舍地送走了女儿兰兰。
   兰兰一回到家,看见陈明正躺在床上抽着烟,脸上流着泪,床头柜上的烟灰缸里已堆满了烟头。潘玉琴则又痴痴地拿起兰兰画的“全家福”看起来。见兰兰回来,陈明立刻站起身来,潘玉琴也向兰兰走来,兰兰一下抱住了潘玉琴和陈明,哭着说:“你们永远都是我的父母,我们一家三口永远都不会分开!”说着,陈明和兰兰都痛哭起来,潘玉琴则拉起兰兰走向画画的写字台,兰兰依旧拿起笔,为母亲潘玉琴画起来,她画得比往常更认真,讲得比以前更耐心,画完后对潘玉琴说:“妈妈,只要你喜欢,我愿意为你画一辈子!”陈明看在眼里,甜在心里。
   从此,两家的生活依旧如常,只是兰兰更专心地坚持为潘玉琴画铅笔画,也常常抽时间帮陈明干一些家务活,还会经常去看看张强夫妇。2000年,潘玉琴的病情有了一些好转,偶尔能做些家务、看看电视,似乎对生活有了一丝热情。看着母亲的变化,为了能全身心地陪着她,兰兰先后拒绝了多个条件优越的男孩的追求。她希望用自己的爱能早一天唤醒母亲、能早一天帮父亲找回曾经快乐的健康生活!而对于陈明来说,能够维持家庭的现状已经让他满足和幸福。
  32005年2月,已经参加工作的兰兰要出差一周。为了能坚持对母亲的爱心治疗,兰兰临出差前的一个晚上整夜未眠,为潘玉琴画了70幅铅笔画,针对每幅画都用录音机录下了相应的讲解。临走前,兰兰把画和录音带交给了父亲,一番交代和嘱咐后,才安心地上了车。接下来七天里,陈明便按照兰兰临走前的交待,每天定时拿出10幅画,并放出一段录音给潘玉琴听,奇怪的是,潘玉琴每次听完一遍录音后都要陈明反复地放给她听,听过几遍后又都会含着泪用手一遍一遍地摩挲着手中的画,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我的乖女儿、我的月月……”连续四天后,潘玉琴有时还会主动地和陈明聊天,聊他们的月月刚出生时他们全家的喜悦,聊月月何时会挺脖、何时会笑……这些都是潘玉琴病后的数十年中未曾有过的。
   直到第七天,正看着画听着录音的潘玉琴看见提前赶回来的女儿兰兰时,她竟一反常态地抱着女儿大哭起来:“月月,你去哪儿了?妈妈想你啊!妈妈想你啊!你的姥姥、姥爷死了,他们死了,他们再也回不来了,再也回不来了……”潘玉琴边说边放声地痛哭,似乎要把埋藏在心里三十年的苦水一并哭尽,兰兰看着母亲的异常举动,也悲喜交加地抱着母亲潘玉琴失声痛哭,边哭边说:“妈妈,你的病好了!你的病好了!姥姥、姥爷不在了,你还有我、还有爸爸!”
   陈明也高兴地接过兰兰手中的行李,拉着潘玉琴母女进屋,跟潘玉琴讲述着他们恋爱时、结婚时、喜获女儿时的种种情景,试图唤回潘玉琴的记忆,潘玉琴也顺着丈夫的回忆描述起曾经一幕一幕的幸福时刻,此时,年过半百的夫妇俩和女儿兰兰的脸上都流着幸福的泪水,三个人抱作一团,哭着、笑着、转着……他们想把这来之不易的无限喜悦传递给左邻右舍的每一个人!这晚,一家三口好好地庆祝了一番!
   但幸福转瞬即逝。2005年3月28日一大早,当兰兰兴奋地想叫醒妈妈准备吃过早饭一家人就去动物园时,56岁的潘玉琴却安详地躺在床上停止了呼吸!后经医生诊断:突发脑溢血死亡。趴在潘玉琴的遗体上,兰兰悲痛欲绝,哭喊着:“妈妈,你怎么就这么走了!我还没为你画完画呢,我还没画咱们一家三口去动物园、去看海的样子呢……”听着这撕心裂肺的哭声,在场的医护人员无一不流下了泪。
   为潘玉琴整理遗物时,兰兰找出了母亲三十年来收藏的她为母亲画的8万余张铅笔画,她把这些画整齐地包裹在一起,遗体火化时,兰兰把这些画一起扔进了炼炉里!跪在潘玉琴的墓地前,兰兰含着泪说:“妈妈,就让我为您描绘的这些幸福陪伴着您在另一个世界快乐地享受吧!如果有来世,我愿意继续为您描绘幸福!”
其他文献
同时起飞     一位年轻男子急匆匆冲进机场候机大厅,向服务小姐问道:“8:30飞巴黎的班机起飞了吗?”    “是的,先生,10分钟前已经起飞了。”男人并不死心,继续问:“可我是头等舱的乘客,没有优待吗?”   “是的,先生。”服务小姐不紧不慢地说,“头等舱和经济舱同时起飞。”    老实的孩子      一个人在乡下迷了路,向一个小孩问路。孩子说:“给我10块钱,我就对你说实话。” 那人给了孩
期刊
今年3月11日,川东某镇武装部部长吴兴才,因伙同他人偷拍自己和情人偷欢的照片,敲诈自己身家百万的情人——当地知名女企业家江雨,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消息爆出,众人愕然:一个有知识、有理智的镇武装部长,怎么会有如此下作之举?    何苦守寂寞?  武装部长携女老板试验“替补爱情”    2004年6月的一天晚上,吴兴才从市区香格里拉茶楼出来时,走在他身后的“麻友”江雨提议道:“这夜色,好爽
期刊
耶鲁大学是美国著名学府,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本文的主人公小龙17岁考入北大,22岁进入耶鲁大学深造。在此期间,由他设计创建的专业网站——“无限中国网”,通过为美国中小企业到中国投资提供优质服务,促进了中国中西部开发,他也受到了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沈国放的亲切接见。作为耶鲁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研究生,其背后必然有一段不同常人的成长过程。  他的母亲用一套既传统又现代,既独特又实用的“非智力因素育子法”
期刊
警惕“化妆性眼病”    漫步街头,总会碰到许多爱好打扮的女士、小姐,她们习惯了描眉、画眼线、涂口红以增添自己的魅力,却不知危险也同时产生。据有关眼科专家介绍,有4种眼病居高不下,其中大多数与化妆品异物对眼睛的刺激有关,故被称为“化妆性眼病”。  一、角膜真菌病:国外一些学者通过抽样调查证实,睫毛笔中常发现有茄病镰刀菌污染,一支新的睫毛笔使用前其污染率仅占1.5%左右。而在使用过程中就会使其污染率
期刊
2004年9月,一个美丽动人的女人出现在我的生活圈子中,她是我的上司。从此我本来如一潭死水般的生活骤起波澜,只是我在抱着妻子的时候,满脑子里想的却是女上司那撩人的身姿、如花的笑靥……  11997年7月,大学毕业的我因不满意学校推荐的单位,南下深圳闯荡江湖,可两个月过去了,我仍然没有找到工作,就在这时,一个女人走进了我的生活,她就是我后来的妻子。她是我一个大学女同学的闺中密友,当时,她在一家公司做
期刊
风光无限 巾帼名扬荆楚    张旭萍生于1947年9月,她生性活泼、爱好文艺,对事业充满热情。1972年初,25岁的张旭萍被调到湖北沙市市群艺馆任辅导员。她成天乐呵呵地下工厂、跑农村,组织群众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1973年10月,张旭萍组织中山公园盛大的游园活动后,与一位音乐老师结伴回家。突然,那位老师发现张旭萍的胸前湿了一大片。两人忙来到僻静处查看:天哪,左乳房处流出了一大摊脓血。张
期刊
一名医生因为改写了一份病历,结果导致包括他在内的5人被判刑。那么,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己任的医生为什么要改写他人病历?他改写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病历,竟使5个人因此而被判刑?2005年5月31日,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 “西安首例医生伪造证据案”。至此,这起扑朔迷离的案件终于大白天下。    碍于情面把住院时间由3天改为33天    张洪宜1994年考上了西安医科大学。1997年,上了三年专科
期刊
1    2005年1月20日凌晨,重庆市九龙坡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副主任王威,刚从北京“谈判专家”研修班结业回渝,返回指挥中心的工作岗位,又坐在了灯火通明的值班室里。  “张家坪派出所辖区发生一起突发案件,有一个少女携带巨款要自杀,请你速去勘查,正好将你所学派上用场……”王威接到上级指令,火速赶到了张家坪派出所。   派出所值班室里,一个中年妇女正带着一个名叫李佳的女孩向值班民警报案——  李佳是
期刊
十五岁,这个花季般的年龄,很多孩子还在学校里学习,在父母面前撒娇,在讨论流行服饰或者在为超级女生们呐喊,可是十五岁的陈华翠却因为父亲的不辞而别,已辍学在餐馆里打工,她要养活患尿毒症的妈妈和正读小学五年级的弟弟陈华龙……    曾经的快乐    陈华翠一家四口人,曾经是温馨而幸福的,父亲陈某开出租车,母亲张长荣在家相夫教子,陈华翠活泼可爱,弟弟陈华龙学习优秀,虽然每天的收入仅够维持生活,可是他们已经
期刊
题记:有一种品质,如金似玉,可以令“情敌”却步;有一种志向,似青天揽月,能让“骄子”折服!    厦门特区,这个有百万外来打工人员的海边明珠,七年前从建筑工地走出一位打工作家鲁明星,几年后在建筑工地又升起了一颗文学新星李炽贤,他的奋斗历程在《厦门晚报》、《厦门特区工人报》都有详尽的报道,激励着众多打工者,然而在厦门大学更多的人津津乐道的是他非凡的情感之路。    以文会友,初识厦大芙蓉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