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观赏与怀旧于一炉 集收藏与投资为一体(上篇)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977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94年,美国著名科学发明家爱迪生研制成功了第一台电影视镜,翌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活动电影机。1895年12月28日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内首次用投射方式放映了《水浇园丁》、《火车到站》、《墙》等短片时,他们绝对没有想到,他们发明的这个“新奇的玩意儿”会在不远的将来迅速普及到全世界,并且成为20世纪人们主要的休闲娱乐项目之一,卢米埃尔因而被称为世界“电影之父”,这一天被公认为世界电影的诞生日。时隔仅仅一年,西方的电影就传人到中国,1896年8月2日,在上海徐园“又一村”的一次游艺活动上,游客们只需花二角小洋就可观赏到“西洋影戏”。随后,电影放映遍布国内大中城市。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1850—1932年)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国产片《定军山》。
  电影是近代人类最伟大和最有影响的发明之一。全世界几乎所有的人都看过电影,并涌现出无数电影迷,许多优秀的电影给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而电影海报是伴随着电影的产生而出现的,它究竟诞生于哪一年恐怕已很难查证。
  而电影海报的收藏最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受此影响,世界各地相继也出现了收藏电影海报,到八九十年代已成为一种时尚,并涌现了许多电影海报收藏家。如英国有一位著名的电影海报收藏家布鲁斯·马陈特,他不仅建立了电影海报艺术馆,而且搞电影海报的拍卖会。1996年纽约佳士得曾一次集中推出500多幅电影海报,每幅底价最低在数百美元,高的则达上万美元。1997年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举办的好莱坞电影海报拍卖会上,一张1932年美国电影《木乃伊》海报,以45.2万美元成交,创下了电影海报拍卖的天价。同年,纽约佳士得也举办了电影海报的拍卖,其中一幅1933年的电影海报估价9000至1.2万美元,结果以8.17万美元成交;另一幅宣传1933午的影片《猩猩金刚》的海报也以7.95万美元成交。
  由于电影海报在市场上有着可观的行情,所以也引起了造假者的兴趣,造假者一般会对有很高价值的海报进行重印,而人们识别赝品一般较难。为此,1997年国际上还成立了“国际过时海报交易商协会”,该协会的目标之一是处理海报造假问题。近几年,西方国家炒卖电影海报已成为风尚,记得美国好莱坞为了加强宣传《珍珠港》而在美国各地张贴海报,结果引发了一场偷《珍珠港》海报热。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国家收藏海报的热情空前无比。同时,西方国家收藏海报的热潮也影响到香港,由王家卫执导,梁朝伟和张曼玉主演的《花样年华》电影的海报就十分畅销,该片中梁朝伟勇夺2000年第53届法国嘎纳电影节影帝。为配合该片在不同地区上映,王家卫为该片精心设计了香港版、法国版及外国版3种版本的海报,结果3种版本均被炒至数百美元。所以,有的海报尽管是近几年的,只要影片有影响,海报设计佳,炒家感兴趣,照样可将海报炒至天价,让人惊叹不已。
  不过,就我国电影海报而言,民国时期的电影海报几乎绝迹,海报收藏者只能转向收藏建国后发行的海报。根据笔者研究,建国后前三十年(1949-1979年)的电影海报极具投资价值。因为这一时期是我国非常特殊的时期,先后经历了镇反肃反、抗美援朝、反右、大跃进、文革等一系列运动。与此同时,我国的电影事业也是曲曲折折。坦率地讲,前十七年间,我国的电影得到迅猛发展,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历史上一个辉煌时期,创造了许多的“第一”,如1949年建国后第一部故事片《桥》;1950年第一部翻译片《普通一兵》;1956年第一部舞剧片《宝莲灯》;1956年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1950年第一部同国外合拍影片《解放了的中国》;1959年第一部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老兵新传》;1950年建国后第一部在国际获奖影片《中华儿女》;1959年第一部音乐传记片《聂耳》;1962年第一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红色娘子军》;1957年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
  相反,文革时期中国电影遭受了重创,尤其是文革前八年没有一部故事片问世,只有几部样板戏。同样,作为电影的衍生品——电影海报大量的流失,导致了现在市场很难见到这一时期的海报。所以,研究建国三十年电影海报是十分有意义的,也是很有价值的。
  
  新中国前十七年电影及海报的特点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十七年中国电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地电影制片厂纷纷崛起,加上解放前遗留下来的,多达20多家,在国内有影响的有海燕、天马、江南、北影、长影(原为东影)、八一、峨影、西影、新影、珠影等。十七年间共出品故事片、戏曲片、舞台艺术片600余部,并呈现出四个特点:
  首先前十七年是中国电影制作的一个辉煌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导演、演员,如导演郑君里、石挥、成荫、徐韬、汤晓丹、沈浮、凌子风、张骏祥、黄佐临、王苹、王家乙、水华、王炎、苏里、鲁韧、严寄洲、谢铁骊、林农、李俊、刘沛然、谢晋、王为一、陈怀皑等。至于知名的演员更是阵容庞大,有代表性的是上世纪60年代初根据周恩来总理意见,评出的“二十二大明星”,这22人中有男演员10人,他们足赵丹、崔嵬、陈强、孙道临、于洋、王心刚、李亚林、谢添、张平、庞学勤;女演员有12人,她们是白杨、王晓棠、张瑞芳、祝希娟、秦怡、于蓝、王丹凤、田华、谢芳、上官云珠、张园、金迪。另外,各大制片厂还拍摄了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影片,如东北电影制片厂(后改为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中华儿女》、《白毛女》、《赵一曼》、《钢铁战士》;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新儿女英雄传》、《民主青年进行曲》、《智取华山》、《烈火中永生》;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翠岗红旗》、《上饶集中营》、《南征北战》、《鸡毛信》;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抓壮丁》、《农奴》、《地道战》、《苦菜花》……
  其次,前十七年许多影片在观众中影响巨大,尤其是各制片厂先后拍摄了大量反映党领导的革命战争题材的影片,史称“红色经典”。如《中华儿女》、《内蒙人民的胜利》、《赵一曼》、《钢铁战士》、《白毛女》、《刘胡兰》、《董存瑞》、《沙家店粮站》、《党的女儿》、《民主青年进行曲》、《新儿女英雄传》、《吕梁英雄》、《陕北牧歌》、《智取华山》、《暴风骤雨》、《风暴》、《烈火中永生》、《胜利重逢》、《上饶集中营》、《翠岗红旗》、《湖上的斗争》、《渡江侦察记》、《南征北战》、《铁道游击队》、《永不消逝的电波》、《红霞》、《英雄虎胆》、《黑山阻击战》、《五更寨》、《柳堡的故事》、《万水千山》、《狼牙山五壮士》、《江山多娇》、《苦菜花》、《地道战》、《地雷战》等,其中《中华儿女》、《赵一曼》、《钢铁战士》、《新儿女英雄传》、《白 毛女》、《内蒙人民的胜利》、《翠岗红旗》、《边寨烽火》、《海魂》、《聂耳》、《鸡毛信》、《革命家庭》、《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先后在国际上获奖。在国内,可注意“百花奖”,这类获奖影片可以从资料上查找。60年代之前由于没有“百花奖”,可以留意文化部优秀电影奖,特别是50年代中期,文化部曾评出一、二、三等奖影片,如一等奖为《钢铁战士》、《白毛女》、《渡江侦察记》、《董存瑞》等;二等奖为《中华儿女》、《翠岗红旗》、《上饶集中营》、《南岛风云》等,三等奖为《新儿女英雄传》、《六号门》、《鸡毛信》、《伟大的起点》、《平原游击队》等。
  这些影片都从一个侧面或某一个角度反映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领导的革命斗争,因此收藏这些电影海报不仅是收藏一段历史,更是一种怀旧,一种价值。另外,拍摄“红色经典”电影时,各大制片厂几乎都是作为政治任务来完成的,它们先后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有的甚至不计成本,拍完之后,又借助各大媒介进行宣传。而各单位、学校以及党、团组织经常组织观看这些影片,有的少则几次、多则十多次。像“老三战”——《南征北战》、《地道战》、《地雷战》,以及《洪湖赤卫队》、《渡江侦察记》等,看过十几遍的人不在少数,这些影片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即使过了数十年,人们一旦重温其电影海报,这些影片的内容就会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自然这类海报的收藏价值也就很高。
  再次,前十七年发行的电影海报存量十分有限,上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人们没有收藏电影海报的意识,加上那时电影海报大多张贴,能保存下来的实属幸运。现50年代发行的一开电影海报在各地市场上已极为少见,据笔者了解,50年代一开电影海报存量大多在10张以内,像《桥》、《中华儿女》、《南征北战》、《林家铺子》、《洪湖赤卫队》、《鸡毛信》等一开海报已成为可遇不可求的品种。二开电影海报略多,约几十张。60年代较之50年代电影海报要多一些,一开海报约数十张,二开海报数百张。从总体看,五六十年代的电影海报存量是十分有限的,对藏家来说,也是十分有诱惑的。
  第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电影海报都是手绘的,那时,各大电影制片厂若是一部电影拍摄完成后,都会请艺术家根据影片的主题和内容来创作电影海报,不少电影海报已成为百看不厌的艺术品。像颜地创作的《南征北战》、《葡萄熟了的时候》、《内蒙古人民的胜利》的电影海报,程十发绘制的《枯木逢春》、《林则徐》,以及由蒋兆和绘制的《马兰花开》,张仃绘制的《祝福》,黄胄绘制的《阿娜尔罕》,胡若思绘制的《红楼梦》,赵延年绘制的《李时珍》、《宋士杰》,廖炯模绘制的《甲午风云》、《五朵金花》,钟灵绘制的《景颇姑娘》,关良绘制的《周信芳的舞台艺术》,詹同绘制的《女理发师》等电影海报。
  (未完待续)(责编:雨岚)
其他文献
从18世纪中叶开始,广州外销西画开始兴起,至19世纪初达到鼎盛。所谓外销西画,主要是指一种由中国人采用西方的绘画颜料、画笔和绘画形式所作的,带有风俗、风景写生和纪念旅游性质的商品绘画,大多出售给当时来华的外国人,因此称之为外销西画。外销西画就目前所知的画种就有布本油画、象牙油画、玻璃画、纸本水彩画、通草片水彩画、水粉画、线描画等。而绘画题材则更是丰富多样,有描绘广州及其港口、十三行等的风景画,描绘
期刊
(一)一枚奇特的与钱币流通有关的宋代符牌    近来笔者收藏了一枚与北宋王朝铸币和流通有密切关系的宋代官用青铜符牌。经多方查询尚未见有与此相似的宋代符牌可以比较,因感觉不错,不似伪赝之物,现发表出来,供泉友品评。  该符牌为圆形带环的悬挂式青铜铸造品,似为符牌。其上方为一悬索用的圆环并以云头纹饰过渡与下方的圆牌相连,云头上分上下左右铸有八枚乳钉纹饰,似为八卦纹饰。材质为青铜,红锈透骨,包浆老旧,手
期刊
笔者在地摊上挑到一枚小钱,青铜质,红斑绿锈,文字奇异,直径23毫米,重2.5克。向身边的泉友和老师请教,都不能解读。后找钱谱查对,在华光普主编的《中国古钱大集》中找到了该钱拓图,是辽代“福寿永昌”(契丹文)宫钱,三级品。  契丹族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之一,最初分布在辽河和滦河上游,过着游牧和渔猎的生活。曾在公元628年归附唐朝,与中原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促进了契丹族社会经
期刊
13. 飞鸟纹镜(图13)  圆形,圆钮,圆钮座。钮及钮座下叠压一只飞鸟。其外短斜线纹带,线条间距较宽。锯齿纹及波折纹缘。直径8.8厘米,缘厚0.5厘米。2003年巩义市西城变电站晋墓出土。  14. 齿纹蟠龙镜(图14)  圆形,圆钮,圆钮座。座周围盘绕一龙,龙头回首衔尾。其外施一周斜线纹,边缘施两周锯齿纹。直径9.5厘米,缘厚0.5厘米。1988年4月郑州市纺织专科学校晋墓出土。  15. 双
期刊
“中国民间藏存了数量巨大的国宝级文物,它们未进入国家保护的范畴,保护状况令人堪忧。”昨天,冯骥才在电话中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  昨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民间国宝评审活动仪式上,以文怀沙、王世襄、孙轶青、罗哲文、史树青、冯骥才、张贤亮、王铁成、张铁林等为代表的百位文物文化界名人联名发出倡议:社会各界人士人人自觉遵守国家《文物保护法》,不要人为损坏国宝,不要制造、流通国宝赝品,制止那些恶
期刊
国古代对玉的概念很宽泛,即玉是“石之美者”,故把蛇纹石、玛  瑙、水晶、芙蓉石等统称为玉。从矿物学的角度来讲,玉石应是硬度为5.5—7.5度、呈半透明或不透明状、具有温润色泽的矿物集合体。一般来说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我们平常所说的玉为狭义的玉,可以分为软玉和硬玉两类。      一、软玉    软玉指由角闪石族矿物组成的玉石,其成分以透闪石与阳起石为主。软玉的硬度一般为5.5~6.5度,呈不透明或
期刊
众所周知,景德镇拥有陶瓷史上的千年辉煌与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确立了它不可置疑的瓷都形象,因此有许多人便把景德镇及附近窑口以外的,其他一切地方的窑口都列入了偏窑或地方窑口的行列,除了哥、汝、定、官、钧等名窑外,对于耀州、龙泉、越窑、德化诸窑,还有许多海内外早已闻名的窑口来说,这一点似乎有失公允。随着收藏热的快速加温,各地也抓紧了历史文化的建设步伐,承载了丰富历史与文化信息的古陶瓷更是首当其冲受到了重
期刊
在书画鉴定或在书画市场一旦遇上“双胞胎”,人们都会持非常警觉和谨慎的态度去对待,谨防一真一假或疑为双双俱假;而认为“双胞胎”或“数胞胎”都是真迹的,一般来说,在人们的意识里,这种可能性不大甚至是不可能的事。  其实不然。中国画创作,尤其是创作比较工细的作品,一般都需要事先打草稿(又称“粉本”)。而且需要经过多次反复琢磨和几易其稿的过程,古人说的“九朽一罢”就是这个道理。待“粉本”十分满意后,再依粉
期刊
三、四川白瓷窑系    四川白瓷窑址发现较少,目前已知的烧造白瓷的窑址,主要有邛崃窑、彭县磁峰窑、思文窑、都江堰玉堂窑、瓦岗坝窑、金凤窑、成都琉璃厂窑、青神县坛罐窑、川北广元窑,以及巴县清溪窑等。在这些窑址中,彭县磁峰窑和思文窑专烧白瓷,其他瓷窑则以烧造青瓷或黑瓷为主,同时兼烧部分白瓷。      四川烧造白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文献中关于唐代白瓷的记载,见于杜甫的诗作《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期刊
众所周知,自然界中并没有龙存在,关于它的各种解释、传说无不充满神话色彩。在等级森严的古代封建王朝中,龙不仅仅是图腾符号,更足权利与地位的象征。因此,明清时期作为宫廷日常必需品的官窑瓷也毫不例外染上浓郁的封建气息。  明清景德镇御厂瓷器龙纹种类相当丰富,以五爪龙最典型、常见。相比之下,造型稍微特殊的应龙、夔龙以及螭龙等则要少许多。        一、“应龙”的定义及传说    “应龙”指有翼的龙,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