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停育发生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T_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影响胚胎停育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为育龄女性预防自然流产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数据遴选本院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256例发生胚胎停育的育龄女性为观察组,另择取同期正常维持妊娠>28周的300例育龄女性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引起胚胎停育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超过35岁、不良生活习惯、生殖道感染、生殖解剖异常、不良妊娠史、月经异常及孕后发热是引起胚胎停育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导致胚胎停育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不良生活习惯、生殖道感染、生殖解剖异常等,建议针对存在的危险因素,对育龄期女性实行医学检查及必要的医疗处理措施有积极作用,利于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其他文献
目的:黄龙止咳颗粒+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小儿反复喘息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及T N F-α、IL-6水平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为对比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是100例小儿反复喘息性疾病患儿,就诊治疗的时间均为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将患儿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儿均实施常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黄龙止咳颗粒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疾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长以及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采取不同药物治疗方案之
目的:对比B超监测下吸宫术与宫腔镜下清宫术在Ⅰ型子宫疤痕部位妊娠的疗效,为患者和临床医生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选择66例I型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患者,依据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B超监测下吸宫术为研究组(n=40),宫腔镜下清宫术为对照组(n=26),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发生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血hCG降至正常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持续天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也显著减少(P<0.05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中CD4+、CD25+对反复胚胎移植失败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开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反复胚胎移植失败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间段内在本院行IVF-ET助孕的育龄妇女5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子宫内膜组织中的CD4+、CD25+阳性表达率,分析子宫内膜CD4+、CD25+表达和胚胎移植反复失败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子宫内膜组织中的CD4+阳性表达率为4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4.00%(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组织中的
生物农药包括生物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近年来尽管在整个农药产业中所占的比例还较低,但生物农药总体势头发展良好,且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及特色农作物的有害生物防控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对我国生物农药登记管理的基本情况、产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当前发展中存在问题等进行了详细梳理和系统分析,并对我国生物农药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供相关方参考.
目的:分析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利托君对早产胎膜早破孕妇阴道微生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遴选本院2017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00例早产胎膜早破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进行随机分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利托君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宫缩抑制时间、孕周延长时间、术中出血量、阴道微生态变化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00%v s 80.00%),两组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宫缩
目的:评价不同术式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16年8月至2021年8月产科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中纳入70例开展研究,将受试者以信封1:1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n=35)与研究组(n=35)患者分别接受经腹子宫切口憩室修补术与经阴道子宫切口憩室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子宫修复效果、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憩室深度与宽度及经期时间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子宫修复总有效率的值(94.29%5)在对照组(77.14%)之上,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目的:探究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治疗中超声联合宫腔镜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一组是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另一组是观察组,实施超声联合宫腔镜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指标,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预后状况,比较分析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50.02±2.14)min、术中出血量(112.34±8.37)mL和住院时间(3.80±0.22)d均较对照组的(66.02±2.72)min、(14
本研究旨在探究共生菌与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innaeus)翅型分化之间的联系,丰富对昆虫表型可塑性作用机理的认知.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禾谷缢管蚜体内细菌的16S rDNA的V3-V4变异区进行测序分析.从所有样品中鉴定出174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隶属于10门、18纲、42目、66科、98属.在属水平,Buchnera作为优势菌,丰度最高(83.21%),其次是Staphylococcus(5.25%)和Arthrobacter(2.08%)
目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女性乳腺化生乳腺癌(metaplastic breast cancer,M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结局,并探讨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在监测、流行病学与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中收集2010—2015年1473例MBC患者和233425例非特殊类型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排除基线特征的选择偏倚,比较MBC与
目的:探讨对早产及危重新生儿行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早产及危重新生儿128例,采取1:1比例分为对照组64例与观察组64例,对照组治疗以常规支持治疗为主,观察组治疗以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为主,对比两组患儿血脂、肝功能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总胆固醇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所提升,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在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