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的有效阅读教学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ubo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新课标的改革也就应运而生。在这种大的教育背景之下,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首当其冲,而高中语文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技能的培养。本文从语文的有效阅读教学的含义入手,通过对有效阅读必要性的解读,进而分析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高中语文 有效阅读教学 含义 必要性 方法
  一、高中语文的有效阅读教学的含义
  与中小学的语文的阅读相比,高中语文的阅读更加的重视对于学生在个人的理解能力的培养以及能力的塑造。而高中语文在阅读教学上更加注重效率,也就是说在充分地做到尊重高中年龄段的学生思想发展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教师根据学生在高中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的习惯和特点,通过课堂备课以及教学等手段来更加成功地促使学生在语文的课堂上得到更好地学习,并且可以成功地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师的计划预期。
  二、高中语文的有效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高中语文作为高考中的三大主科之一,由于是在母语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所以在教学上的难度会相对较少,相应的阅读教学难度也会相对的较高。高中语文阅读更加考验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在答题上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这就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从而能够促使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强迫学习。
  高中语文教学中实行有效的阅读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大体上的全面进步,在高中阅读教学中能够实现资源在最大程度上的优化配置,能够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当中,能够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培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阅读的习惯。
  高中语文教学中实行有效的阅读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实现了高效率的语文阅读时,既能够保证学生能够实现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又能保证学生语文的学习上能够保持更加高昂的阅读兴趣。
  高中语文教学中实行有效的阅读方式,有利于学生在语文阅读时,有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的评价。只有具有更加合理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才能够更好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从而在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方面更加地合理。
  三、高中语文的有效阅读教学的方法和对策
  (一)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的方式,开拓更新的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是更加的倾向于灌输性的,即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记,然后再背下来的机械式的学习方法。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的方式,更加注重学生能动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帮助学生激发学生的思路,从不同的角度上来对阅读的材料进行理解,进而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对诗歌、散文等方面的文学作品的理解上,就需要教师在讲解了基础的知识之后,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对文章进行进一步的消化,并且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此法还需要教师提出一些更加具有发散性思维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进一步加深理解并且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二)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标准进行改革,从而建立起更加合理的成绩评定的方式和标准。
  在教学中,对于学生能力的评价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对于学生能力的评价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方法的使用以及教学内容的设置。若能够建立更加的合理的评价方式,才能将学生从过去的被动学习方式转化成为积极主动地学习方式。
  (三)在创新教学方法时,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关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为了高考得高分做准备,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更好地学习知识,享受其中。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为了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能力的培养空间,通过设置问题、组织小组讨论、交流等方式促进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
  (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时时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更加积极的肯定评价和表扬鼓励。
  为了提高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更加全面的关注到学生的具体特点,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多方面的评价,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课程的顺利开展。
  总之,新一轮的教学课改对于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上都有很大的要求,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上有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从根本上更加符合新时代的语文教学要求,不断地满足新课改给人的具体要求,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获得学习的技能。教师作为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负有重要的责任,同时还要足够地了解学生的具体特点,对学生能力的评估标准不断地进行更新,不断地鼓励学生进行更加积极地学习,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最终也才能搞好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厉复东.高中语文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M].商务印书馆,2007.
  [2]李春女.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新课标,2011.
  [3]何素萍.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探究学习的实施[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
其他文献
很多学生将英语视为枯燥、难学的学科,学习中不能积极主动,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从而提升英语教学水平。  英语教学 培养兴趣 主体作用 培养  一、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能力  应当承认,从传统的思想观念、工作模式中走出来,是有很大难度的。要想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出初中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
期刊
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要求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时间、给学生问题、给学生悬念、给学生难题、给学生对手、给学生机遇,使学生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这就给我们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比过去更多更高的要求。作为政治教师,要能达到这个目标,在教学中应当注意三个“不要”。  政治教学 三个“不要”  一、不要讲解太详细  传统的教学是老师把知识点讲得很清楚,很详细,但是,教学效果
期刊
幼儿每天要接触各种各样的学习环境,所以开发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可以使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  幼儿教育 环境 影响  一、要重视幼儿在教育环境中的主体地位  幼儿年龄小,但作为有思维能力的个体,他们对教育环境有自己的要求。所以要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环境,幼儿既然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创设的环境就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如玩具柜的高矮就应该和幼儿的身高相适应,教室的墙壁设计应
期刊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有相当多的教师忽视了课堂上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他们认为学生的朗读能力已经形成,初中阶段无须再行教学,或者认为朗读只是一种教学方法或仅仅把朗读看做一种技巧,甚至认为朗读教学功能有限,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没有太大帮助。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种教学是在《初中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几年后仍然出现的为数众多的现象。  初中语文 朗读 教学  朗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
期刊
在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经常看到学生已经具有足够多的数学知识,却时常出现“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毛病。下面笔者就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思考与大家分享。  初中数学 解决问题  一、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合并同类项》一节时,教材中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积木搭建“桥”来引入合并同类项,我总觉得对于学生没有多大兴趣,又离我们的现实生活比较远。在上这节
期刊
自学能力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的重要能力,也是一种基本素质。培养初中生物理的自学能力既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又能真正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物理 自学能力  一、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学  1、问题引导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向学生提出自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生自学,以避免学生自学时的盲目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故事引导  初中
期刊
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出发有效组织教学。 运用孩子爱玩的天性吸引孩子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学到语文知识,把知识以游戏化、生活化展现给孩子,让孩子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下,可以提升孩子们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但是要谨记游戏化教学中主要目的是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当
期刊
一位教育学家曾今这样说过:“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学不会的学生!”作为一位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小学教师,每天打交道的都是纯真可爱的孩子们,每当在教学中我们遇到什么困难时,想想这位教育学家的话,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或许很多教学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被学校任命为五年级的语文教师,据其他同事反映这个班是全校的烫手山芋,是颗硬骨头。每次期末考试这个班的学生总是拖学校成绩的后腿,而每个接过
期刊
初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主要任务是两个方面,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觉悟水平和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  中思想政治课在教学过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知与行的统一。这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使该学科获得好的数学效果,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政治教师的素质要自觉提高  实
期刊
新课导入是至关主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应重视导入语的设计,让历史课导入语充满魅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历史 导入  一、对导入的再认识  1、什么是导入:  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新课知识的心理准备、认知准备,并让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学习目的、学习方式以及产生学习期待、参与需要的一种教学行为。简言之,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