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陆架浙一闽沿岸泥质沉积研究进展

来源 :海洋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d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全面的回顾了关于东海浙一闽沿岸泥质体以及其形成前的沉积演化历史、泥质沉积的物质来源及其东亚季风/古气候记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关于浙一闽沿岸沉积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即,泥质体的物质来源与形成,长江人海历史的陆架沉积物记录,8.2ka冷事件,年代框架调整及区域对比,代用指标指示意义等多方面问题。提出在东海浙一闽沿岸泥质区,我们需要更多高分辨率的钻孔进行综合研究,其中应该特别加强对泥质沉积物的研究,以期对海陆交界敏感地带的“源到汇”以及全球变化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其他文献
回顾了近年来海表粗糙度参数化研究成果,借助COARE算法对四种粗糙度参数化方案下海浪对海气界面通量及大气底层运动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高海况条件下,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对海
利用包含Argo和WOD05的历史现场观测数据集,分析研究了全球历史海温观测的三维时空分布特征,并对观测数据的偏度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海温观测数据在全球许多海域(特别
基于越南中部2007年夏季潮汐、潮流实测资料,对该区域的潮汐、潮流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海区为以日潮为主的潮汐过渡地带,每月有20 d属日潮,10 d属半日潮;2)潮流以
南渡江河口长度较短,河口内驻波发育。河口内盐水入侵近年来呈加剧之势。根据2009年2月大小潮多站同步的周日水流、盐度观测以及2009年11-12月连续38天的表层盐度观测资料,结合
介绍了RBF神经网络模型结构、特点及原理,并针对海水盐度参数具有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复杂的非线性输入输出特性,训练并建立了海水盐度的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模型,
基于二元copula函数构建波高与相应波周期的长期联合分布。以粤东汕尾海域最大波高与相应平均周期为研究实例,经分析获得以下结果:(1)经拟合优度检验优选的年最大波高与相应周期
在添加浒苔和紫菜干体的条件下,通过测定藻细胞数量,观察藻细胞形态,分析海藻干体对米氏凯伦藻、中肋骨条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的半抑制和完全抑制浓度以及半抑制和完全抑制浓度有
对洋山港海域水体和悬沙长期输运速度分离,并进行机制分解,分析各种物理过程对水体和悬沙长期输运速度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水体和悬沙输运存在明显差异,直接描述悬沙净输运
2009年2月-11月对广东省湛江湾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周年的季节调查,结果共检出浮游植物97属311种(包括变种和变型):春季178种、夏季142种、秋季117种、冬季92种,其中硅藻门54属209
近日,记者在曾经的血吸虫病重疫区——湖北省汉川市走访发现,虽然该地血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后继乏人、流动人口管理难等问题专家表示,虽然当地已将血吸虫病控制在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