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之藩:秋水文章不梁尘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热闹中感觉孤独,是这个时代的病。”在《剑河倒影》里,陈之藩先生写下这句话。去年的2月2 5日这位散文大家在香港因肺炎病逝,在热闹中孤独地离去了,享年87岁。
  陈之藩堪称科学家跨界文学的最佳典范,他的文风简洁且富有情感,作品在华人世界有跨时代的影响。“《在春风里》《剑河倒影》等集子写得真好,纯净的白话,我百读不厌。他与胡适的忘年交也传为佳话。”华东师大教授陈子善说,“陈之藩是个科学家,却写着诗一样的散文。”龙应台在唁电里说:“陈先生的散文是我们好几代人的共同人文记忆,可以说,他和朱自清、徐志摩一样,代代相传……陈之藩就在我们不减的温馨记忆里。”
  作家档案
  陈之藩(1925~2012年),字范生,河北霸县(今霸州)人,天津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电机系学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硕士,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副研究员,休斯顿大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波士顿大学研究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系荣誉教授。著有电机工程论文百篇,《系统导论》及《人工智慧语言》专书两册,且深具人文素养,擅长写作散文,他的散文作品带有透彻的理性,取材常由生活体验出发,融入丰富的人生阅历,风格极为突出;散文有《大学时代给胡适的信》《蔚蓝的天》《旅美小简》《在春风里》《剑河倒影》《一星如月》《时空之海》《散步》《看云听雨》《思与花开》等。陈之藩先生的散文作品还多次入选两岸三地的中学语文课本,是多年来启蒙年轻学子文学想象的必读文章,他也被誉为2 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散文大家之一。
  陈之藩先生兼具科学家及文人两种身份,作品风格一方面有科学家不同角度的看法、说理透彻的剖析;另一方面呈现出文人清新淡雅的诗意,别树一帜。他用独特的、兼具理性与感性的笔,记述他对当代、对科学、对文学的见解,文中处处流露出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怀,却不盲目地人云亦云。他在撰文纪念胡适先生时曾说:“并不是我偏爱他,没有人不爱春风的,没有人在春风中不陶醉的。”读陈之藩先生的散文,也很难不沉醉在他文字的“春风”里,体会着氤氲在字里行间的深情与智慧。谢天
  陈之藩
  常到外国朋友家吃饭。当蜡烛燃起,菜肴布好,客主就位,总是主人家的小男孩或小女孩举起小手,低头感谢上天的赐予,并欢迎客人的到来。
  我刚一到美时,常闹得尴尬。因为在国内养成的习惯,还没有坐好,就开动了。
  以后凡到朋友家吃饭时,总是先嘱咐自己,今天不要忘了,可别太快开动啊!几年来,我已变得很习惯了。但我一直认为只是一种不同的风俗仪式,在我这方面看来,忘或不忘,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前年有一次,我又是到一家去吃饭。而这次却是由主人家的祖母谢饭。她雪白的头发,颤抖的声音,在摇曳的烛光下,使我想起儿时的祖母。那天晚上,我忽然觉得我平静如水的情感翻起滔天巨浪来。
  在小时候,每当冬夜,我们一大家人围着个大圆桌吃饭。我总是坐在祖母身旁,祖母总是摸着我的头说:“老天爷赏我们家饱饭吃,记住,饭碗里一粒米都不许剩,要是糟蹋粮食,老天爷就不给咱们饭了。”
  刚上小学的我,正念打倒偶像,破除迷信,我的学校就是从前的关帝庙,我的书桌就是供桌。我曾给周仓画上眼镜,给关平戴上胡子,祖母的话,老天爷也者,我觉得是既多余,又落伍的。
  不过,我却很尊敬我的祖父母,因为这饭确实是他们挣的,这家确实是他们立的。
  我感谢面前的祖父母,不必感谢渺茫的老天爷。
  这种想法并未因年纪长大而有任何改变。多少年,就在这种哲学中过去了。
  我在这个外国家庭晚饭后,由于这位外国老太太,我想起我的儿时;由于我的儿时,我想起一串很奇怪的现象。
  祖父每年在“风里雨里的咬牙”,祖母每年在“茶里饭里的自苦”,他们明明知道要滴下眉毛上的汗珠,才能捡起田中的麦穗,而为什么要谢天?我明明是个小孩子,混吃混玩,而我为什么却不感谢老天爷?
  这种奇怪的心理状态,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谜。
  一直到前年,我在普林斯顿,浏览爱因斯坦的《我所看见的世界》,得到了新的领悟。
  这是一本非科学性的文集,专载些爱因斯坦在纪念会上啦、在欢迎会上啦、在朋友的葬礼中,他所发表的谈话。
  我在读这本书时忽然发现爱因斯坦想尽量给听众一个印象:即他的贡献不是源于甲,就是由于乙,而与爱因斯坦本人不太相干似的。
  就连那篇亘古以来崭新独创的狭义相对论,并无参考可引,却在最后天外飞来一笔,“感谢同事朋友贝索的时相讨论”。
  其他的文章,比如奋斗苦思了十几年的广义相对论,数学部分推给了昔年好友的合作;这种谦抑,这种不居功,科学史中是少见的。
  我就想,如此大功而竟不居,为什么?像爱因斯坦之于相对论,像我祖母之于我家。
  几年来自己的奔波,做了一些研究,写了几篇学术文章,真正做了一些小贡献以后,才有了一种新的觉悟:即是无论什么事,得之于人者太多,出之于己者太少。
  因为需要感谢的人太多了,就感谢天吧。无论什么事,不是需要先人的遗爱与遗产,即是需要众人的支持与合作,还要等候机会的到来。越是真正做过一点事,越是感觉自己的贡献之渺小。
  于是,创业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上天,而败家的人却无时不想到自己……
  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这是我们中国的一个最完美的人格所构成的一个最完美的故事。介之推为什么不言禄,因为他觉得贪天之功以为己力,是君子所不屑为,也是君子所不应为的。
  爱因斯坦刚到普林斯顿时,主任与他商量报酬问题,他说五千。主任说:“给你五千,如何给一个大学毕业生呢?还是算一万五千元吧!”这不是外国的介之推吗?
  为什么介之推与爱因斯坦专干这类傻事?立过大功,而不居功若此。他们知道做事与立功,得之于众人合作者多,得之于自己逞能者少。于是很自然地产生一种感谢众人、感谢上天的感觉。   我们回头想一想,五六十年来的中国比我七八岁时的思想能强几何!史家如果写这五六十年来的我国历史时,一定命名为狂妄而幼稚,无法与无天的时代。
  无论哪一行、哪一界,多是自吹自擂,自欺自骗。日子长了,连自己也信以为真了,而大祸至矣。
  因为没有做任何真正的事,没有建任何真正的失根的兰花
  陈之藩
  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一个小的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阴,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花圃有两片,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还有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吧。
  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却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殿宫阶台,或亭阁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感情也落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家乡完全相异的事物,也见过完全相同的事物。同也好,不同也好,我从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有看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看见过的,我只感觉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我也曾在蜀中看到过与太庙中同样老的古松,我并未因此而想起过家。虽然那些时候,我穷苦得像个乞丐,胸中却总是有嚼菜根用以自励的精神。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均不可以为家了。
  美国有本很著名的小说,里面穿插着一个中国人。这个中国人是生在美国的,然而长大之后,他却留着辫子,说不通的英语,其实他英语说得非常好。有一次,一不小心,将英文很流利地说出来,美国人自然因此知道他是生在美国的,问他,为什么偏要装成中国人呢?
  他说:“我曾经剪过辫子,穿起西装,说着流利的英语;然而,我依然不能与你们混合,你们拿另一种眼光看我,我感觉痛苦……”
  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家乡土地之芬芳与故土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起小镰刀跟着叔父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图。
  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显得纯朴可爱。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感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肃墓庐,把它点缀美丽了。
  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乱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总还有水流可藉;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宋朝有位画家叫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自行枯萎了。
  我十几岁即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深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亡。”我所知道的陈之藩先生
  陈子善
  这是好几年前的事了。我接待一位来上海搜集张爱玲资料的台湾学者,她也写得一手漂亮的散文。双方由陌生而熟悉,我问她:台湾文坛散文家众多,如过江之鲫,可以称得上大家的有哪几位?她不假思索就回答:陈之藩当之无愧。他的散文影响了二三代台湾文学青年,当今的台湾散文家有不少是读陈之藩散文成长的。
  这位女学者的答复既在我的意料之中,又出乎我的意料。说“意料之中”,是因为我早已读过陈之藩的散文,他那宽广的体验模式,淳厚的思考层次,精致的人间关怀,以及优雅的心灵叙述,确实深深打动了我。胡适之先生逝世之后,海外的悼念文章何止成千上百,但写得最朴实感人的,在我看来,莫过于陈之藩的《在春风里》。陈之藩的文字清澈而又多姿,白话散文能写得像他这样纯净明丽,如行云流水般,实不多见。说“意料之外”,是因为陈之藩的散文其实并不多,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只出了四本薄薄的小册子:《旅美小简》《剑河倒影》《一星如月》和《在春风里》,后来汇编成《陈之藩散文集》,再加上上世纪90年代的新著《时空之海》,总共不过四十余万字而已。与那些名噪一时的高产作家相比,似乎有点寒碜,可是文章毕竟是以质而不是以量取胜。
  陈之藩是学电机工程的,又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哲学博士,曾长期在美国和台湾多所著名大学执教,特别是他在担任香港中文大学电机系讲座教授兼系主任的七八年间,“为中大创立电子工程博士制度,培养电子工业专才,对香港电子及电脑工业之起飞多所贡献”。陈之藩后任美国波士顿大学应用科学系研究教授,虽已年过七旬,仍为了他的科学研究经常奔走于美国和港台之间。
  我与他通信,每次谈的却是文史(当然,他知道与我谈他的专业,只能是对牛弹琴)。他谈鲁迅、谈梁实秋、谈叶公超、谈钱锺书、谈都兰的《哲学的故事》,兴致勃勃,不厌其详。他显然更为关心在科学如此发达,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人文精神如何保持以及发扬。我1998年应邀到日本从事学术研究,他得知后十分高兴,一再叮嘱我别忘了到东京、京都等地的大图书馆访书,他感叹日本保存中国珍稀古籍工作比我们做得要好。他对所谓进步与保守有自己的独到看法,对优秀传统文化不时三致意焉。
  1999年,台湾《联合报》副刊评选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台湾文学经典”,陈之藩的《剑河倒影》赫然榜上有名。在七种散文类“经典”中,排名仅次于梁实秋脍炙人口的《雅舍小品》,这是名至实归。陈之藩的《剑河倒影》和其他散文集记录了他自己历年思潮的起伏,是一个不断摸索的灵魂在历史湍流的翻腾中所溅起的浪花。陈之藩在他作品中所研究、所思量的,无论涉及宏观的宇宙世界,还是微观的人间琐事,都再清楚不过地显示了一个海外自然科学家的人文修养,一个海外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识见。传统的根基与哲学的思辨相结合,科学的知识与隽永的文采相交融,使陈之藩的散文呈现出夺目的异彩。时光在流,世事在变,文坛上各领风骚三五年的现象已屡见不鲜,而陈之藩散文的魅力却仍然那么新鲜和强烈,可以说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文学现象。
  尽管陈之藩的散文(如《谢天》)早在二十多年前就被选入台湾的中学教科书,尽管到了上世纪90年代,陈之藩的散文(如《钓胜于鱼》)也已编入大陆的中学教科书,但陈之藩散文的全貌大陆读者至今未曾得见,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大憾事。1999年十二月初,我意外地收到一封来自武汉的陌生读者的信,信中说:“不知您有否留意一个作家:陈之藩?我第一次看他的文章,是在多年以前的《读者文摘》上,《寂寞的画廊》,那时小小年纪就为其中悲凉之气打动,现在仍爱读,他的文章清秀,字句斯文有理”,“您可否再为读书界引进又一位大家呢?”
  这封信使我感动。可惜由于地址不详,我无法答复这位“热心读者”。但作为这位读者所信赖的编选者,我现在要告诉她,荟萃陈之藩各个时期散文佳作的这部《剑河倒影》,经过历时三年的努力,终于在大陆问世了。我期待并且相信,她,以及大陆广大读者,在细心阅读了《剑河倒影》之后,定然也会与我一样发出会心的微笑,定然也会与我一样喜欢陈之藩和他的散文。
其他文献
自1977年发表《击壤歌》至今,台湾作家朱天心已经写作了33年。  胡兰成曾赞叹:“自李白以来千有余年,却有一位朱天心写的《击壤歌》”。对于旧作的荣耀,朱天心并不以为意。她一直试图维护青春时代的理想,不甘心附庸潮流做个畅销作家,“写作的价值观,我从未改变”。  和风温润的早晨,朱天心身穿一件红色上衣,雀跃着出现在我们面前。前天晚上,她和丈夫唐诺刚刚抵达北京,脸颊因莫名的过敏略显红润,“也不敢吃药,
期刊
搬来这山脚下的家已有十年了,屋后的荒山野在这些年间被我们陆续开垦出来了一小片隙地,尤其近一两年的努力经营,饭桌上每隔三两天还可有一盘自家院里生产的蔬菜,这些耐瘠土的菜绝对是家中唯一有耐性的爸爸种的。妈妈是种果树,我是一到春天总与爸爸争地,种出一大片金黄色的虎皮菊,闹哄哄的要开到清明以后才肯暂歇花事以待来年。  两棵桃树是妈妈的宝贝,最家常的是田田在期间架了竹竿晾衣服,春天花开时候,妈妈又最喜欢带着
期刊
泉师初开刃  1959年夏,我考入福建省泉州市师范学校。泉师是福建省的传统名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很高,在全省有很好的口碑。8月底,十个班的新生,怀着对名校仰慕的心情,从晋江地区各市、县来校报到,很快就融入这个校风纯朴、学风浓厚 、训练有素的大集体。9月1日开学,上课、活动一切都步入正轨,正常运转。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儿就到了11月底。突然市政府通知停课,因为绕城而过的母亲河晋江,每年一到山洪暴
期刊
差透了的家庭作业
期刊
《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参考答案  1.A(那能、怎么)  2.C(指社会和道德日益衰微,一些人学习技能就是为巴结权贵。A 属于因贪忘廉耻而造成严重后果。B 属于因廉拒贪而受人尊重的。D 指有廉耻心而知礼、守礼)  3.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4.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
期刊
孩子吵架大人闹
期刊
孟妍,就读于山东省济南市实验高中,一个文静、恬淡、开朗的女孩。喜欢阅读古典诗词和西方名著,常与朋友共同探讨文学问题,各有所获,深知交流沟通的益处。对国学有一定的了解,积极参与学校国学社的社团活动,与志同道合之友交流国学方面的心得。常著杂文以自娱。  人之一生,或长或短,各不相同,但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或事,判断其本质,明辨其是非是我们做出选择的第一步,也对我们的人生有深远的影响。  小人善变
期刊
我隐藏在,我的花里  这朵花佩在你的胸前  你,并没有想到  也佩戴着我  天使却知道这一切  我隐藏在,我的花里  这花在你瓶中凋落  你,并没有想到  为我而感觉  几乎是,一种寂寞
期刊
让人哭笑不得的“多多包‘含’”  ——谈“含、函、涵”  用《百度网》搜索“多多包含”,竟然有106万之多。想了解一下有没有将“内涵”写作“内函”的,居然也有这样的例子,如:  ①诗的内函比前更深沉了。(《大地》2003.08.05)  ②服务内函的扩展也是无限量的。(《中国汽车报》2001.12.19)  ③还有许多未被认知的复杂内函。(《市场报》2005.06.24)  这里面既有错别字问题,
期刊
我的学生时代,这样的题目,是在呼唤我们每个人都回不去的青涩的少年时光,也是在暗示我,已经无可救药地老去了。前两天,看了湖南卫视采访高晓松的节目,听到叶蓓唱的《白衣飘飘的年代》,心底竟然涌起一片泪潮。——那时候,我们多么年轻,那时候意味着一切都可以重新来过。——当我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真的没有料到,会有这样感伤的一个开头。不过感伤的是韶光不再,对于那个时代,我还是有很多美好的记忆的……  我的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