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提高学生防震减灾意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mAir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历次大地震反映出公众防震意识淡薄、防震知识欠缺和防震技能低下是造成重大灾害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学校是全民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是学生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而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接受新事物快,求知欲强,对他们进行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防灾意识,普及防震减灾知识,使他们懂得防震避震和震后自救互救技能,又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但是当前各个学校防震减灾教育开展情况很不平衡,防震减灾教育没有真正进入课堂,部分学校地震应急演练走过场,缺乏防震减灾教育的长效机制等。笔者针对学校防震减灾教育现状,提出加强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几点看法,希望能真正增强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
  一、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现状
  1.思想认识不足、领导重视不够。
  有些领导认为短期内可能不会发生地震,思想麻痹大意,对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认识出现偏差,对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指导思想模糊,缺乏通盘谋划,没有真正纳入学校安全建设重要议事日程,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检查,造成学校防震减灾教育的薄弱或空白。
  2.部分校舍建筑破旧、老化。
  校舍是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校舍安全直接关系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校舍建设应成为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还需要校舍安全的支持和保障,校舍建筑必须符合国家抗震设防标准。
  3.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方法形式简单、缺乏吸引力。
  当前有些学校不注意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和当前中小学的心理特点,丰富科普宣传教育内容,创新宣传教育载体,以增强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硬件建设上,没有添置必要的科普宣传器材等硬件设施,还停留在“墙上挂”的、“板上画”的、“电视放”的,即把防震减灾的各种挂图挂在墙上,再把一些防震减灾小常识画在板上,然后再组织学生看防震减灾录像的简单化模式;在教学方法上,还比较落后,采取灌输、我说你听的教学方法,没有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声、光、电、数码技术、实物模型、场景再现、情景模拟、地震体验、互动平台等进行科普宣传教育,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的感受中获得直观体验。在实际效果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
  4.没有真正进入课堂,没有配套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校本教材。
  目前大多数学校除了地理教师外,其他科目老师对防震减灾知识没有系统的掌握,因为教学任务繁重,所以很多人无法兼顾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更不用说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纳入课堂。另外,部分学校的防震减灾教育教材大多自行搜集整理或编印成册,存在教学内容不规范、衡量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5.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疏于开展或效果不佳。
  多数学校缺乏组织大型应急疏散演练的经验,担心组织应急疏散会出现人员踩踏等意外伤亡事故,存在畏难情绪。
  也有部分学校组织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但学生在疏散过程中没有足够重视,嘻嘻哈哈、勾肩搭背,慢吞吞地走下去,疏散演练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6.没有形成防震减灾教育的长效机制。
  由于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缺乏相应的考核制度,学校没有把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纳入学校宣传教育计划,没有达到时间、内容、人员、效果的“四落实”。一些学校存在应付思想,一旦遇到上级检查,就突击准备,做一些表面工作,只要能顶过去就行,检查一过又是老样子,这些学校感觉没有压力,工作随机性大,活动不能经常开展,缺乏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加强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几点建议
  1.领导重视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
  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需要教育和地震主管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各级学校领导要深刻认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意义,增强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真正纳入学校安全建设工作中,必须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要求做好以下几点:①健全完善组织领导机构。如学校防震减灾避险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分工,确保责任和措施到位。②编制地震应急预案,甚至每个班级也要编制地震应急预案。③加强师资力量的教育培训。要把防震减灾知识的培训列入教师业务培训计划,有条件选送教师参加地震部门组织的防震减灾专业知识的培训。④定期组织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以上的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2.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防震减灾教育的考核、检查和督导。
  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学生学习考核内容,将学校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作为考核评价标准,督促学校提高防震减灾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防震减灾教育质量。
  3.校舍建筑必须符合国家抗震设防标准。
  各级政府及教育、地震部门要大力推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将每所学校都建成最安全、最坚固的地方。政府教育建设预算中要增加学校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必要成本。国家抗震设防标准要求教学楼尽量设计建设为架空层,便于学生紧急避险疏散。学校在抓好校舍建设的同时要十分重视大操场建设,使整个校园成为集教学、举办各种活动与避险功能于一体的多用途场所。
  4.创新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形式。
  创新主要体现在科普作品的创作形式和科普活动的开展形式。目前地震科普作品匮乏,尽管有不少科普读本,内容丰富,但形式陈旧、品种单一、质量不高,主要以传统理论性图书为主,缺少亮点和新意。所以提高科普作品的吸引力,必须改变传统创作形式,可倾向于动漫电影、漫画书的创作,增加趣味性,以通俗易懂、新颖活泼的形式展示深奥的地球物理知识和简便易学的自救互救知识,打造系列科普精品。
  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活动开展形式的创新,需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广播电视渠道的传播优势,开展一些集互动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寓教于乐中实现防震减灾知识的消化吸收。   5.创造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载体。
  学校要积极丰富教育资源,增强教育效果,努力构建防震减灾实践基地。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和地震局等实践基地,参观融科学、教育、文化、模拟地震平台为一体的新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展厅,在参观和体验中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地震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增强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地震夏令营活动,邀请一些经历过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的师生参加,使夏令营活动内容更丰富、更有吸引力。
  6.让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进入课堂。
  建议教育部门与地震部门联合制订中小学防震减灾教育指导性教学计划,使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纳入学校课堂教学内容。建议学校将防震减灾知识融入地理、自然、语文、计算机等学科教学之中。利用自然、地理教材中的地震知识,渗透防震减灾内容。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培训,邀请专家共同编制防震减灾校本教材,突出地震成因、监测预报等科学内容,结合计算机教学开展防震减灾课件制作,播放防震减灾科普片,学会自救互救基本知识,加强防震减灾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
  7.开展好地震应急演练。
  学校要把灾害安全教育作为一种系统教育形式对待,改变防灾教育以认知为主,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使防灾教育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防震减灾教育不仅是一种科普教育,还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一个非常好的载体。学校要适时组织地震应急演练,开展地震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模拟演习。通过应急演练检验学校的地震应急预案,提高学校的抗震救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救互救技能。
  8.发挥学校防震减灾教育的辐射作用,增强社区、家庭的防震减灾意识。
  学校可以加强防震减灾公益宣传,号召学生将学会防灾视为一种生活态度,树立灾害意识,强化减灾观念。可定期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养老院、孤儿院等场所,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并将这种公益宣传活动作为一种常态继承下来,改变以往特定地点、特殊时段的宣传形式。并通过学生把减灾避险的意识带给家长,准备家庭地震应急包,全家一起学习地震应急避险的知识,真正发挥学校防震减灾教育的辐射作用。
  通过开展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让学生知道灾害发生时在灾害中自救和他救的措施,减少因为现场混乱、无序造成的灾害扩大和不必要的损失,真正增强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选用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 选2018.07~2019.12区间收治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均分为2组(随机信封法),对照组45例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
目的 1.寻找新型抗肿瘤、抗病毒活性成分;2.为斑鸠菊属植物分类学和毒根斑鸠菊的质量标准建立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 方法 利用现代色谱技术和分离方法(硅胶柱层析、Sep
目的:评价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腹部+阴道B超联合诊断的价值,为产科急腹症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4月-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产科急腹症患者(n=100),进行随机分组
国防大学顾训中、朱永红在《试析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理论的一个缺陷》一文中认为:平均主义思想是处于小农经济中的中国农民反对封建剥削压迫意识的最集中的反映。其矛头首先
摘 要: 教育是最接近心灵的接触,是通向学生心灵的道路,教育也最能引起学生心灵的感动。感动是前进的动力,在感动中的学生往往能够更好地获得启发、感悟与提高。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学生心生“感动”,并在“感动”中得到教育。  关键词: 感动教育 内涵 现状分析 实施策略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不断创造和传递着生产生活的经验,在整个社会的
摘 要: 档案管理工作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服务职业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服务经济社会,是各职业学校急需思考的问题,也是各个职业学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作者将从职业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职业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提升职业学校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 职业学校 档案管理 工作创新  职业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层次
九年的实践证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完全符合国情的,因而也是深得民心的。这次十三大开得更好,充实、完备了各项基本政策, Nine years of practic
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气,对于人的一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魏书生认为:“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习惯,就像冲破种种阻力进入空间轨道的飞行器,基本可以靠惯性自行运转了。”英国教育家洛克把培养习惯当做培植人生幸福的根基。特别是劳动习惯,它是人们创造财富和幸福的重要因素。1998年4月1日起实行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第七条明确规定“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注意同智育、体育、美
当您和您的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候,却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离家乡,未成年的他们过早地承担起生活的重负:15岁的女孩要独自照顾7岁的妹妹,16岁的男孩和耳聋的外公可以交流,却不敢和同学一起打篮球……他们就是“留守儿童”。父母的远离,生活的艰辛,使这些孩子出现情绪、人际交往等各种问题。“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是值得学校、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问题。  一、案例介绍  我班就有这样一个“特殊”的
摘 要: 文章主要从微观社会环境和学生内部心理两大方面详细阐述技校学生暴力行为的表现和影响因素, 并结合技工学校实际, 提出预防和控制技工学生暴力行为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技工学生 暴力行为 原因分析 解决对策  近年来,技校学生暴力行为屡屡发生,并呈上升、扩展趋势,种种暴力行为不仅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而且扰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成了危及社会安定的重大隐患,这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