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之地:静到让人窒息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070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几年的欧美恐怖片市场的发展真的可以用“野蛮生长”来形容,季季出爆款,年年出神作。在经历了好几年对于日韩恐怖片翻拍所导致的创意匮乏之后,新一代的创作者们用极强的个人风格和极富创意的故事带来了恐怖类型片的一次大爆发。
  由艾米莉·布朗特与约翰·卡拉辛斯基夫妇打造的《寂静之地》堪称是2018年第一爆款的恐怖片,影片凭借1700万的低成本创造了北美1.7,全球2.7亿的票房成绩,而这些数字还在不断攀升当中,不仅仅如此,烂番茄95%的好评率和MTA82的超高分都让影片成为了年度神作。这几年见识过很多演员改行做导演,但是约翰·卡拉辛斯基这次的执导水准的确令我刮目相看。他在美版的电视剧集《办公室》里也导过三集,《寂静之地》是他导演的第三部电影。

独特的电影创意技巧设定


  《寂静之地》的设定,来自于本片导演约翰·卡拉辛斯基十几年前的一次经历。2005年,卡拉辛斯基在其成名电视剧《办公室》中饰演职员吉姆·哈尔伯特。他不堪办公室里同事嘈杂的噪音,不禁畅想,如果能有一个地方,所有人都不说话该有多好。于是,卡拉辛斯基在纸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已经14分钟没有任何人说话了。”正是这句话,成为了《寂静之地》世界观的雏形。
  强设定、高概念、极少角色、极简主义,似乎成为了新一代恐怖片的核心创作理念,即使成本低廉依然可以为观众创造非同凡响的观影体验,而其中的佼佼者就是费德·阿尔瓦雷兹执导的《屏住呼吸》、特里·爱德华·沙尔茨执导的《黑夜造访》以及大卫·F·桑德伯格执导的《关灯后》,这些作品最大限度展现着专属于恐怖片的魅力,简直就是为大银幕而生的。一般来说,恐怖片要吓到人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走细思极恐的路线,通过对于观众心理的把握逐渐渗入恐惧感,这样的恐怖片观看的时候不一定感觉吓人,但是看完了之后一回味很可能打一个冷颤,另一种则走感官刺激的路线,试图一惊一乍吓疯观众,而《寂静之地》就是后者中最高级的那个。
  其实光从故事和创意上来看,你真的很难想象《寂静之地》是一部可以恐怖得起来的电影。不论是末世题材还是怪物元素,听起来都不是很让人兴奋,这么一个一家人田园求生并且躲避听力极好的怪物攻击的故事,如同是《世界大战》遇上了《我是传奇》。说实话,《异形1》之后,就没有任何一部怪兽电影可以让我产生恐惧感,但是没想到《寂静之地》居然做到了!
  导演约翰·卡拉辛斯基非常知道如何让一个听上去一点也不恐怖的故事吓到观众。从影片的第一秒开始,他就开始了自己的计划,用讨巧的形式,极简的故事风格、沉稳的叙事以及无处不在的小聪明,一下子把观众带入了情景之中,逐渐和观众建立信任,逐渐和观众一起制定规则。接着,一次次扇观众耳光让其无法招架,心理承受能力不好的观众很可能在后半程感受到深深的窒息感,这就是本片最大的魅力了。

恐怖电影中的声音策略与细节控


  在声音策略的叙事手法上,建立起一种可怕的前提。电影的高明之处并不是要吓观众,而是要让观众绷紧神经,保持高度紧张。不能发声的设定,让这个前提变得紧张起来,为整部电影定下基调。一旦用这种手法来吸引观众,紧张感就会爬升当然,这也为加强了几次“jump scare”的惊吓程度。
  虽然是用声音揭示故事,影片更多的是不怎么说话和只有环境音的“伪默片”手段。据悉,影片的两位编剧布莱恩·伍兹和斯科特·贝克早在大学时就想拍一部无声恐怖片,《寂静之地》最早也曾想拍成一部只有一两句对白的电影。贝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们看过很多默片,包括卓别林和基顿的喜剧。他们最喜欢的却是雅克·塔蒂的喜剧——没有多少对白的有声喜剧。所以,《寂静之地》拥有近乎默片式的拍法,用视觉语言讲故事——镜头的移动、空间和走位都是有技巧的。比如最早交代妈妈怀有身孕,就没有用一句对白,只用了一个妈妈穿着孕妇装,站在椅子上的肚子特写便一目了然了。
  本片很值得人赞赏的地方就是导演并没有急着吓唬观众,而是通过大量的细节强化着影片的种种设定。影片擅长利用道具作为细节构筑悬念,比如被孩子拿走的电池、楼梯上的钉子,農庄中的各种机关,全家人在房间内为了避免发出声音而使用的的道具,木头地板上的脚印以及悬在空中嘎吱作响的门等等,虽然很多人都说影片存在着很多设定上的bug,但是如此一部强设定的电影本来就无法和现实逻辑完全匹配,导演在对于细节的处理上可以做到如此的程度已经足够让人拍手叫绝。这是希区柯克很喜欢的一招,他在《阴谋破坏》(Sabotage,1936)中的定时炸弹是最有名的例子,观众预先知道炸弹会爆炸,只是不知何时爆炸,观众也比角色知道的多,会替角色担忧。而当导演在人物塑造、场景设计、世界观架构以及游戏规则设定等方面完成了所有准备之后,影片的惊吓之旅就正式开始了。
  影片还特别注重视角的改变,观众会不由自主跟随声音的设计进入某个人物视角,这是极强的代入感造成的。有一场戏,是妈妈把耳中的耳机递给爸爸,耳机中的音乐由弱渐强,最终观众进入爸爸的视角。还有人工耳蜗的几次运用,观众也会进入女儿的视角。就好像我们戴上了耳机和人工耳蜗。
  场景的选择也很重要,我最喜欢的一场戏是两个孩子落入玉米仓。这是一个封闭的环境,本身就充满了危险,孩子会不断下陷,只能通过一块跌进来的门板平衡。去年的《电锯惊魂8:竖锯》(Jigsaw,2017)也利用了类似场景制造危险,显然《寂静之地》更会利用场景的限制制造悬念。上一秒,两个孩子还因为父亲会不会来、会救谁而心存隔阂。现在,他们相互协作,既不能发出声响,又要避免陷落下去。另一扇未掉落又嘎吱作响的门,成为另一颗“定时炸弹”,悬念和张力全都体现在这个场景中了。这场戏就如同《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1993)姐弟俩在厨房躲避暴龙,差点碰到砰砰作响的厨具一样。   有观众会质疑妈妈怀孕的情节,认为妈妈选择在这个时候备孕、怀孕是不科学的。毕竟分娩势必要喊叫,孩子出生势必会哭,这是一个需要“声音”的场面。为何在这种环境下,她为何要把孩子生下?作为极少数的幸存者,这个家庭有人类繁衍的使命。当然这也与开头最小的孩子的命运有很大关系,生育是这个家庭活下去的信念的象征。影片自始至终都在强调“家庭”的概念,孩子代表的就是未来。
  《寂静之地》的“互动效应”,它的默不作声和低音量,有效地让影院外的观众参与其中,形成一种心理互动。观众成为被动的参与者,与角色一起充当躲避怪物的一份子,这是这部影片的创新之处,有的观众甚至会不由捂住嘴。

看似不恐怖的剧情让心跳窒息


  和一般的怪物恐怖片不同,《寂静之地》没有任何对于怪物来由的展示,没有任何直接的故事前史交代,影片一上来就已经是末世的状态,而故事从头到尾的视角仅仅就是一个平凡到不行的家庭。
  开头的部分,导演通过一家人在废弃超市搜寻生活必需品的过程向观众传递着之后在影片中一以贯之的规则,那就是不要说话,不要发出大声响,一切的交流都要通过手语,而这种全家“哑巴”的状态也在第一时间抓住了观众的目光,引起了观众的好奇。影片花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讲述着主角们的家庭生活,彼此的羁绊和误解,同时也非常细腻地塑造着四个家庭成员,他们分别是艺高人胆大的父亲,因为小弟之死而深深自责的耳聋女儿,胆小如鼠的儿子以及即将临盆的母亲。而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很容易和他们产生情感以及心灵上的联系,而这家人在末世中的求生比起那些美国大兵、科学怪杰们的故事显然更加让我们有代入感,平民并且相对封闭的视角其实就是影片所有成功的基石。
  《寂静之地》的故事主体聚焦的就是一天之内发生的事情,出门在外的父子,擅自离家的女儿,还有赶在孤立无援之时羊水破裂的母亲。巨大的危险结合着家庭成员之间的误解在这一天迎来了一次空前的爆发。从中段到结尾,影片的那种紧张感一秒也没有消失过。也因为前半部分相对安静、沉稳的风格,当危机爆发的那一刻,观众的心跳就开始跟着角色一起飙升到了180。我们会发现导演之前所有的小心思都在一步步让我们的感官变得更加敏感,呼吸更加急促,而强有力的配乐、出色的声音设计以及具有喷泉一般爆发力的快节奏,迅速击碎观众的心理防线。《寂静之地》犹如一场恐怖的浸入式体验,它真正激发的就是那种小时候一个在家害怕被黑暗中的东西抓走的那种深深的恐惧,你无法与之抗衡,甚至逃到哪里都会被它找到。
  影片所传递的恐怖感并没有来自怪物形象的可怕,怪物的设计也很有趣。它们的视力是盲的,听觉是敏锐的,哪怕最轻微的声音都会吸引它们。就像“盲侠”座头市一样,通过声音和回声定位。怪物行为的凶残,它来源于你求助无门的那种绝望,明明空旷的空间依然如同一间密室,你不知道危险从哪里来,而一旦你融入了影片的情境,你真的會和角色一样失去尖叫的勇气。这样的设置很容易产生紧迫感,加上怪物一开始总是突然出现又迅速消失,更多是用人类的行为和恐惧,间接衬托出怪物的轮廓,始终对它们的面貌保持悬念。这就利用了人类对于未知领域的恐惧心理,与《大白鲨》《异形》《迷雾》那样的经典怪物片是相同的策略。历史上经典的怪物电影,都是关于人的,而不是怪物。怪物往往神出鬼没,人是能够触碰和相互扶持的。
  当然,影片也不光光为观众提供着惊吓,电影以人类角色为切入点,导演在后半部分的故事中还加入了很多释放情绪的情节点,为故事注入更多的情感元素。它探索了父母与孩子之间复杂的关系,尤其是父亲和女儿的关系。电影最感人的一个方面是,在恐惧的笼罩中,父女一直渴望和解(爱在你心口难开)。家庭的情感有效支撑起人物相互之间的关系,彰显了人性主义的光辉。
  《寂静之地》是一部相当纯粹的电影,它最大程度上尊重着恐怖类型片核心价值,为观众提供着身心的双重体验,不废话,不矫情,不拖沓,90分钟的影片甚至选择在情绪的制高点戛然而止,干净利落又回味无穷。
其他文献
地球周期    詹姆斯·赫顿(1726—1797年)  詹姆斯·赫顿是公认的现代地质学之父,他先后在法国巴黎和荷兰莱顿学习,通过制造氯化铵赚了不少钱,同时还对蒸汽机、运河及农业改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同时代的其他科学家不同的是,赫顿从来没有在大学任职。  1786年,赫顿发表了《地球理论》,宣扬已经过时的牛顿陆地循环学说,在当时受到了人们的批评。不过,赫顿的朋友,数学家约翰·普莱费尔于1802年对他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春秋]李 耳    老子的思想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法。他在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了事物的存在是互相依附的。如躁静、寒热、美丑、生死等都是对立的统一,又互相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我们常常引用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就是他的名言。  老子并非医家,但他的辩证法使得他在处世应物上带有明显的自我保护性质。他的许多话语,我们把它用到养生实践上来,是有良好作用的。  “躁
你看东西的时候是不是一晃(huǎng)而过呢?看完了以后是不是什么也记不住呢?加入我们的训练营,参加我们的升级训练,一定能让你拥有一双“火眼金睛”哦。  第一级:静静地看  在身边找一样东西,盯着看一分钟,把它看个仔细。然后闭上眼,在脑海中“画”出它的样子,详细地描述(miáo shù)出来。睁开眼睛,看看有没有错的或漏(lòu)掉的地方。然后,再次闭上眼睛……直到描述得既详细又正确。  第二级:
日本政府近日宣布,正式在日本教科书中,将主权存有争议的独岛(日本称竹岛)列為日本领土。此举在韩国引发一场从上到下的抗议浪潮。韩国政府甚至召回驻日大使,以及动员所有政府部门维护独岛主权。此外,韩国国土海洋部也宣布,为加强韩国对独岛的支配力,明年年底前在独岛建立行政办事处,将从2010年起派遣两位常驻公务员。  此前,日本当局已将竹岛列入岛根县,并自1997年起便讨论要将这一小岛列入中学的教学大纲中,
一位刚届退休年龄的朋友,平时身体不错,一个多月前,突然食欲下降、体重减轻,随后出现黄疸,化验显示,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谷丙转氨酶达200单位,空腹血糖8毫摩尔/升,被当作“急性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收住院。但令人奇怪的是在隔离病房进行“保肝治疗”后,黄疸却越来越深,转氨酶降至100单位,且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标志物均阴性,再进行B超检查,则报告胰头部有肿块,边缘不清。至此,医生诊断他患了胰头癌,并承认
星期一开始就很糟糕。  查尔斯·蒙罗像平时一样坐8点11分的火车离开了格林威治。他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想在早上赶在别人前面打电话过去。他一边摆弄着公文包,一边不动声色地品着咖啡——今天的咖啡又热又烫。手机忽然铃声大作,这声音把他吓了一跳,他把一大杯咖啡都洒在了棕褐色西装裤上。  “该死的。”蒙罗低声说,他按下接听键,带着一点儿抱怨的口吻说:“谁?”  “亲爱的。”是他的妻子。他曾告诉过她,永远不要往
我今年60周岁,8年前患上了高血压,5年前又被查出高血脂、高血糖。当时,三酰甘油(甘油三脂,以下称血脂)为10.78毫摩尔/升,空腹血糖9,55毫摩尔/升,均远远高于正常值,俗称的“三高”已形成。最近几年,我坚持“有病不忌讳,管住自己嘴,勤动两条腿,常喝秸须水(即玉米须茶)”的自我康复疗法。目前,已停服降脂、降糖药两年多,停服降压药两个多月,经多次检查,血压、血糖和血脂指标均恢复正常,“三高”症状
1951年秋,在为支援抗美援朝而开展的增产节约运动中,各地都发现了大量惊人的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现象。有鉴于此,当年12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明确指出:“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问题,不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而是关系于革命成败,关系于全党、全军、全体政府工作人员和全体人民利益的大问题。”以此为开端,历时3年的以反贪污、反浪费、反
刘梅正处花季,化妆是出门前的必修课。不过因她是敏感性皮肤,在使用化妆品后脸上常常出现红疹子,并且瘙痒难忍。按照朋友的推荐,刘梅用含有皮质类固醇激素的药膏涂搽于面部。果然,脸上的红疹子全消失了,也不痒了。刘梅非常高兴,以后稍有不适便用激素类药膏往脸上抹。久而久之,她发现自己越来越离不开激素了,并且面部常常出现潮红、瘙痒不适。到医院检查诊断,才知道患了“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其罪魁祸首就是刘梅长期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