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本文探讨在实际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特点及一些尝试。
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为此,新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三大教学目标之一,从而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较高的德育要求。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提出初中物理教学的德育渗透途径,供大家探讨。
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特点
作为一种学科德育,物理教学中的德育与其他学科德育都具有以知识为载体的特点。但由物理的学科性质和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又具有其他一些特点。
面广、量大、时间长物理课程贯穿整个基础教育过程,从一年级直到九年级,课程内容涉及面广、知识量大、学习时间长,其具备的德育渗透功能是十分强大的,远非基础教育中的其他课程能相比。
细水长流、潜移默化人的思想道德,从品德行为的养成、基本观点的确立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此过程中,需逐步形成一个对世界的理性认识。而在长期的物理学习中所积累的逻辑思维和理性认识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德。
有切实保证同基础教育中的其他一些课程相比,物理课一般具有相对稳定的教师和固定的教材,而且学生在物理学习上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占很大比例,这些都保证了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实效。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物理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光靠教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等能力。拿教学方法来说,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有一个观念:学生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在物理教学中进行个性意志的培养
每一位学生都曾立志,都曾为自己设想了一幅美好未来的蓝图,并且为之努力过、奋斗过,成功与失败的差别就在于是否坚持。那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稳重、刚毅、坚韧、灵活、自制力和克服困难的持久的良好的意志品质,就尤其重要。例如:在放射性物质的教学中,笔者讲居里夫妇在极端困难的实验条件下发现了镭元素,为了让世人认识和理解这种物質,需要从2吨多矿物材料中,通过各种实验,提炼出1克镭元素,这是何等的艰难,但他们成功了;不久,居里夫人的丈夫在车祸中不幸去世,但居里夫人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继续艰苦努力,又发现了“铍”这一种元素,从而成为首位两次获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要有勇气战胜困难,让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培养稳重、刚毅、坚韧的个性与意志品质。
在物理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这并不是指专门的说教和讲究哲学,而是通过对物理现象、物理本质、物理规律的辨证认识,以及领会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物理本质中的辩证法,从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学习。如:分析力由零逐渐增大,摩擦力的变化情况时,由静摩擦力逐渐增大,到变为滑动摩擦力的教学中,渗透哲学中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辨证规律,从而引导学生在科学中体会哲学,反过来又用科学的哲学指导自然科学的发展。
联系实际,有的放矢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避免盲目进行德育教育而浪费过多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应选取一些意义重大、感染力强、具有时代气息和新鲜感、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作为渗透的切入点,因势利导,把具有说服力的数据、事实编入例题、习题和作业,让学生在无声无息的德育渗透中受到无形的德育教育。比如在学习能量转化的知识后,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练习:从神五到神六再到神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每一次壮丽腾飞,都有这样一种精神不断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艰苦奋斗、勇于奉献。正是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托举起一个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通过利用这些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和时代气息,也是学生普遍关注的感染力强的事件进行练习的设计,无疑会使学生在练习中无形地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自豪感,并能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畏艰难、艰苦学习、勇于攀登、今后献身祖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笔者相信在物理教学中,只要摆正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位置,就能在教学中做到有机渗透,把德育贯穿于物理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文化二中)
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为此,新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三大教学目标之一,从而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较高的德育要求。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提出初中物理教学的德育渗透途径,供大家探讨。
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特点
作为一种学科德育,物理教学中的德育与其他学科德育都具有以知识为载体的特点。但由物理的学科性质和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又具有其他一些特点。
面广、量大、时间长物理课程贯穿整个基础教育过程,从一年级直到九年级,课程内容涉及面广、知识量大、学习时间长,其具备的德育渗透功能是十分强大的,远非基础教育中的其他课程能相比。
细水长流、潜移默化人的思想道德,从品德行为的养成、基本观点的确立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此过程中,需逐步形成一个对世界的理性认识。而在长期的物理学习中所积累的逻辑思维和理性认识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德。
有切实保证同基础教育中的其他一些课程相比,物理课一般具有相对稳定的教师和固定的教材,而且学生在物理学习上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占很大比例,这些都保证了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实效。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物理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光靠教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等能力。拿教学方法来说,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有一个观念:学生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在物理教学中进行个性意志的培养
每一位学生都曾立志,都曾为自己设想了一幅美好未来的蓝图,并且为之努力过、奋斗过,成功与失败的差别就在于是否坚持。那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稳重、刚毅、坚韧、灵活、自制力和克服困难的持久的良好的意志品质,就尤其重要。例如:在放射性物质的教学中,笔者讲居里夫妇在极端困难的实验条件下发现了镭元素,为了让世人认识和理解这种物質,需要从2吨多矿物材料中,通过各种实验,提炼出1克镭元素,这是何等的艰难,但他们成功了;不久,居里夫人的丈夫在车祸中不幸去世,但居里夫人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继续艰苦努力,又发现了“铍”这一种元素,从而成为首位两次获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要有勇气战胜困难,让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培养稳重、刚毅、坚韧的个性与意志品质。
在物理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这并不是指专门的说教和讲究哲学,而是通过对物理现象、物理本质、物理规律的辨证认识,以及领会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物理本质中的辩证法,从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学习。如:分析力由零逐渐增大,摩擦力的变化情况时,由静摩擦力逐渐增大,到变为滑动摩擦力的教学中,渗透哲学中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辨证规律,从而引导学生在科学中体会哲学,反过来又用科学的哲学指导自然科学的发展。
联系实际,有的放矢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避免盲目进行德育教育而浪费过多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应选取一些意义重大、感染力强、具有时代气息和新鲜感、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作为渗透的切入点,因势利导,把具有说服力的数据、事实编入例题、习题和作业,让学生在无声无息的德育渗透中受到无形的德育教育。比如在学习能量转化的知识后,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练习:从神五到神六再到神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每一次壮丽腾飞,都有这样一种精神不断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艰苦奋斗、勇于奉献。正是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托举起一个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通过利用这些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和时代气息,也是学生普遍关注的感染力强的事件进行练习的设计,无疑会使学生在练习中无形地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自豪感,并能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畏艰难、艰苦学习、勇于攀登、今后献身祖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笔者相信在物理教学中,只要摆正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位置,就能在教学中做到有机渗透,把德育贯穿于物理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文化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