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苗圃是园林绿化建设的基础,绿化城市必须苗木先行。本文笔者通过总结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将园林苗圃建圃的前期工作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详细地讲述了园林苗圃规划设计的操作要点,为园林苗圃工作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园林苗圃规划设计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园林绿化的要求也将愈来愈高,对苗木数量、种类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林苗圃是城市绿化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建设低成本、多品种类型、多样化的可持续园林苗圃生产基地,可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大量品种丰富、品质优良,具有良好适应性的优质苗木,使苗圃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可见园林苗圃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园林绿化的效果。
1园林苗圃的选址
园林苗圃位置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苗圃今后生产经营的好坏,必须慎重考虑。主要考虑经营条件和自然条件两个方面。1.1经营条件
应选择交通便利、靠近村镇、科研单位或大专院校、远离污染源的地方,以便解决苗木出圃和材料物资的运入、劳动力及电力、技术咨询等问题。另需配备一定数量业务熟练的管理干部和工人队伍。
1.2自然条件
1.2.1地形地勢及坡向
园林苗圃地应尽量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地势较高、地形平坦,坡度在10~30的开阔地带。
1.2.2土壤条件
通常选用团粒结构、土壤肥力、透气性和透水性好较好、土层深厚,酸碱度以中性、微酸或微碱的沙质壤土。
1.2.3水源及地下水位
园林苗圃地应尽量选择在江、河、湖、塘、水库等天然水源附近,或地下水源充足易于打井提水的地方。
1.2.4病虫害
要专门调查当地是否有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和立枯病、根瘤病等病害,并了解其危害程度。病虫害过于严重的地方,应在建立苗圃前采取有效措施。
2苗圃用地面积的确定
园林苗圃的总经营面积在3hm2以下的为小型苗圃,在3~20hm2之间的为中型苗圃,在20hm2以上的为大型苗圃。苗圃地的总面积主要包括生产用地面积和辅助用地面积两部分。
2.1生产用地面积计算
生产用地面积通常包括播种区、营养繁殖区、移植区、大苗区、引种驯化区、母树区、温室和大棚区、以及其他区等面积之和。在计算实际用地面积时,应在以上面积之和基础上增加3%~5%的土地面积。生产用地面积不得少于苗圃总用地面积的75%。
2.2辅助用地面积计算
通常包括防护林、道路系统、灌排系统、堆料场、苗木假植区以及管理区建筑用地,面积不超过苗圃总面积的20%~25%。
3园林苗圃的规划设计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便于生产管理,对苗圃地必须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
3.1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在设计前应对苗圃地范围的历史、现状、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和居民点、交通等社会条件进行现场踏勘与调查论证,提出苗圃地规划设计的基础资料。
3.2园林苗圃的区划
根据育苗生产需要,苗圃应划分为生产用地和辅助用地两部分。
3.2.1生产用地区划
生产用地是苗圃中进行育苗的可耕作区域,即育苗区。作业方向应根据圃地的方向、地形、地势、坡向、主风方向和圃地形状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长边采用南北方向,坡度较大时,长边应与等高线平行。占苗圃总面积的75%以上。
3.2.1.1播种区
播种区是培育播种育苗的区域,应选择全圃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最好的地段,最好选择平坦、坡度小于20,接近水源、灌排方便,土质最优良、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背风向阳,管理方便,靠近管理区的地段。
3.2.1.2营养繁殖区
该区是培育扦插苗、压条苗、分株苗和嫁接苗的区域,要求与播种区基本相同。主要选择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高、灌排方便的地方。
3.2.1.3移植区
由播种区和营养繁殖区繁殖出来的苗木,需要进一步培养成较大的苗木时,便移植到移植区中进行培育。面积约为育苗面积的10%~15%,一般设在土壤条件中等、地块大而整齐的地方。同时依据苗木的不同生态习性,进行合理安排。低矮而较小的苗木,应安排在较干燥、土层深厚、土壤条件较好且靠近管理区的地方;相对较大,培养时间较长的苗木可移植在土壤相对较差,远离管理区的区域。
3.2.1.4引种驯化区
用于栽植从外地引进的园林植物新品种,主要是观察其生长、繁殖、栽培情况,从中选育出适合本地生长、栽培的新品种。面积约占育苗面积的2%~3%。对土壤、水源条件要求较严,应安排在最好环境条件的地区,且靠近管理区,以便于观察记录。
3.2.1.5母树区
为了获得优良的种子、插条、接穗等繁殖材料而设立的采种、采条的母树区。对栽培条件、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占育苗面积的2%左右。可利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下水位较低的零散地块。
3.2.1.6大苗区
是培育植株的体型、苗龄较大并经过整形的各类大规格苗木的区域,占育苗面积的75%左右。特点是株行距大、占地面积大,培育出的苗木大、规格高,根系发育完全,可直接用于园林绿化建设。一般选在土层较厚、地下水位较低、地块整齐、运输方便的区域。
3.2.1.7温室和大棚区
该区投资较大,但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在高寒地区可一年四季进行育苗。主要选择在距离管理区较近、土壤条件好、比较高燥、背风向阳、光照条件较好的区域。
3.2.2辅助用地区划
辅助用地亦即非生产用地,主要包括道路系统、灌排系统、防护林及管理区用地,直接为苗木生产服务。
3.2.2.1道路系统
是连接各作业区域之间及各作业区与管理区之间的纽带。应以保证车辆、机具和设备的正常通行,便于生产和运输为原则,并与灌排系统和防护林带相结合,尽量做到少占土地。一般圃路占地面积不应超过苗圃总面积的7%~10%。
道路系统通常设置一、二、三级道路和环路。一级路即主干道,应设在苗圃的中心线上,与出入口、主建筑相连接,路宽6~8m,标高应高于作业区30㎝;二级路应与主干道垂直,与各作业区相连,路宽4~6m,标高应高于作业区20㎝;三级路是沟通个作业区的作业路,路宽2m;环路是在苗圃中为车辆、机具等回转方便而设立的,在苗圃中可依据需要而设置。道路系统修建时要求达到平、直。
3.2.2.2灌溉系统
园林苗圃必须有相应的灌溉系统,以保证水分对苗木的充分供应。主要包括水源、提水设备和引水设施三部分。
水源主要包括地面水和地下水两类,提水设备多采用工作效率高的水泵,引水设施多以地面明渠引水为主。而明渠主要分为主渠、支渠和毛渠三级。主渠可把水由水源直接引入苗圃,顶宽1.5~2m;支渠与主渠垂直,可把水由主渠引入作业区,顶度1~1.5m;毛渠与支渠垂直,是临时性的小水渠,宽度在1m以下。主渠与支渠为永久性水渠,槽底应高出地面,毛渠底部不应高于地面。各级渠道应与各级道路相配合,渠道方向应与作业区方向一致,并有一定的坡降。另外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可采用管道灌溉的方法。
3.2.2.3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对于地势低,地下水位高,降水量多而集中的地区非常重要,主要由大小不同的排水沟组成。排水沟的宽度、深度、位置可根据苗圃的地形、土质、出水口的位置综合考虑。较合理的设置应是排水沟与灌溉渠道各居道路一侧,形成沟、路、渠并列。排水系统一般占苗圃总面积的1%~5%。
3.2.2.4防护林带
主要是为了避免苗木遭受风沙危害,降低风速,减少地面蒸发和苗木蒸腾,创造良好的小气候条件和适宜的生态环境。选用当地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树冠高大、寿命较长、无病虫害的乡土树种,同时考虑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乔木与灌木、寿命长与寿命短相结合,以乔木、灌木混交的疏透式林带结构,在与主风方向垂直的位置或苗圃四周设置防护林带。占地面积为苗圃总面积的5%~10%。
3.2.2.5管理区
包括办公室、食堂、宿舍、仓库、贮藏室、畜舍、车棚、集散地、积肥场、休闲娱乐场地等。园林苗圃的管理区建筑群应设在交通方便、地势高燥、接近水源、电源并与主干道垂直的地方或苗圃的中心位置;积肥场、畜舍则要放在比较隐蔽和便于运输的地方。占地面积为苗圃总面积的1%~2%。
3.3园林苗圃绿化
搞好苗圃绿化美化,保持庭院整洁,维护圃荣圃貌有着积极的作用。围绕苗圃的道路系统、管理区域进行绿化,在主要出入口和管理区域塑造植物景观,形成特色,以其起到一定的社会效益。
4园林苗圃培育树种的选择
在选择苗木种类时,应对区域市场和消费者的喜好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针,针对区域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喜好选择苗木种类。
总之,在园林苗圃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坚持一定的设计原则,遵循合理的设计方法,才能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培育出高规格、适合市场需求、品质优良的苗木。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园林苗圃.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于扬.现代苗圃规划设计[J].农家之友,2010(6)
[3]杨玉贵,郭淑英.园林苗圃.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贾新社,男,1975年11月出生于陕西蒲城,讲师,本科学历,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现在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从事园林专业教学。
关键词:园林苗圃规划设计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园林绿化的要求也将愈来愈高,对苗木数量、种类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林苗圃是城市绿化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建设低成本、多品种类型、多样化的可持续园林苗圃生产基地,可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大量品种丰富、品质优良,具有良好适应性的优质苗木,使苗圃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可见园林苗圃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园林绿化的效果。
1园林苗圃的选址
园林苗圃位置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苗圃今后生产经营的好坏,必须慎重考虑。主要考虑经营条件和自然条件两个方面。1.1经营条件
应选择交通便利、靠近村镇、科研单位或大专院校、远离污染源的地方,以便解决苗木出圃和材料物资的运入、劳动力及电力、技术咨询等问题。另需配备一定数量业务熟练的管理干部和工人队伍。
1.2自然条件
1.2.1地形地勢及坡向
园林苗圃地应尽量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地势较高、地形平坦,坡度在10~30的开阔地带。
1.2.2土壤条件
通常选用团粒结构、土壤肥力、透气性和透水性好较好、土层深厚,酸碱度以中性、微酸或微碱的沙质壤土。
1.2.3水源及地下水位
园林苗圃地应尽量选择在江、河、湖、塘、水库等天然水源附近,或地下水源充足易于打井提水的地方。
1.2.4病虫害
要专门调查当地是否有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和立枯病、根瘤病等病害,并了解其危害程度。病虫害过于严重的地方,应在建立苗圃前采取有效措施。
2苗圃用地面积的确定
园林苗圃的总经营面积在3hm2以下的为小型苗圃,在3~20hm2之间的为中型苗圃,在20hm2以上的为大型苗圃。苗圃地的总面积主要包括生产用地面积和辅助用地面积两部分。
2.1生产用地面积计算
生产用地面积通常包括播种区、营养繁殖区、移植区、大苗区、引种驯化区、母树区、温室和大棚区、以及其他区等面积之和。在计算实际用地面积时,应在以上面积之和基础上增加3%~5%的土地面积。生产用地面积不得少于苗圃总用地面积的75%。
2.2辅助用地面积计算
通常包括防护林、道路系统、灌排系统、堆料场、苗木假植区以及管理区建筑用地,面积不超过苗圃总面积的20%~25%。
3园林苗圃的规划设计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便于生产管理,对苗圃地必须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
3.1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在设计前应对苗圃地范围的历史、现状、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和居民点、交通等社会条件进行现场踏勘与调查论证,提出苗圃地规划设计的基础资料。
3.2园林苗圃的区划
根据育苗生产需要,苗圃应划分为生产用地和辅助用地两部分。
3.2.1生产用地区划
生产用地是苗圃中进行育苗的可耕作区域,即育苗区。作业方向应根据圃地的方向、地形、地势、坡向、主风方向和圃地形状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长边采用南北方向,坡度较大时,长边应与等高线平行。占苗圃总面积的75%以上。
3.2.1.1播种区
播种区是培育播种育苗的区域,应选择全圃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最好的地段,最好选择平坦、坡度小于20,接近水源、灌排方便,土质最优良、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背风向阳,管理方便,靠近管理区的地段。
3.2.1.2营养繁殖区
该区是培育扦插苗、压条苗、分株苗和嫁接苗的区域,要求与播种区基本相同。主要选择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高、灌排方便的地方。
3.2.1.3移植区
由播种区和营养繁殖区繁殖出来的苗木,需要进一步培养成较大的苗木时,便移植到移植区中进行培育。面积约为育苗面积的10%~15%,一般设在土壤条件中等、地块大而整齐的地方。同时依据苗木的不同生态习性,进行合理安排。低矮而较小的苗木,应安排在较干燥、土层深厚、土壤条件较好且靠近管理区的地方;相对较大,培养时间较长的苗木可移植在土壤相对较差,远离管理区的区域。
3.2.1.4引种驯化区
用于栽植从外地引进的园林植物新品种,主要是观察其生长、繁殖、栽培情况,从中选育出适合本地生长、栽培的新品种。面积约占育苗面积的2%~3%。对土壤、水源条件要求较严,应安排在最好环境条件的地区,且靠近管理区,以便于观察记录。
3.2.1.5母树区
为了获得优良的种子、插条、接穗等繁殖材料而设立的采种、采条的母树区。对栽培条件、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占育苗面积的2%左右。可利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下水位较低的零散地块。
3.2.1.6大苗区
是培育植株的体型、苗龄较大并经过整形的各类大规格苗木的区域,占育苗面积的75%左右。特点是株行距大、占地面积大,培育出的苗木大、规格高,根系发育完全,可直接用于园林绿化建设。一般选在土层较厚、地下水位较低、地块整齐、运输方便的区域。
3.2.1.7温室和大棚区
该区投资较大,但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在高寒地区可一年四季进行育苗。主要选择在距离管理区较近、土壤条件好、比较高燥、背风向阳、光照条件较好的区域。
3.2.2辅助用地区划
辅助用地亦即非生产用地,主要包括道路系统、灌排系统、防护林及管理区用地,直接为苗木生产服务。
3.2.2.1道路系统
是连接各作业区域之间及各作业区与管理区之间的纽带。应以保证车辆、机具和设备的正常通行,便于生产和运输为原则,并与灌排系统和防护林带相结合,尽量做到少占土地。一般圃路占地面积不应超过苗圃总面积的7%~10%。
道路系统通常设置一、二、三级道路和环路。一级路即主干道,应设在苗圃的中心线上,与出入口、主建筑相连接,路宽6~8m,标高应高于作业区30㎝;二级路应与主干道垂直,与各作业区相连,路宽4~6m,标高应高于作业区20㎝;三级路是沟通个作业区的作业路,路宽2m;环路是在苗圃中为车辆、机具等回转方便而设立的,在苗圃中可依据需要而设置。道路系统修建时要求达到平、直。
3.2.2.2灌溉系统
园林苗圃必须有相应的灌溉系统,以保证水分对苗木的充分供应。主要包括水源、提水设备和引水设施三部分。
水源主要包括地面水和地下水两类,提水设备多采用工作效率高的水泵,引水设施多以地面明渠引水为主。而明渠主要分为主渠、支渠和毛渠三级。主渠可把水由水源直接引入苗圃,顶宽1.5~2m;支渠与主渠垂直,可把水由主渠引入作业区,顶度1~1.5m;毛渠与支渠垂直,是临时性的小水渠,宽度在1m以下。主渠与支渠为永久性水渠,槽底应高出地面,毛渠底部不应高于地面。各级渠道应与各级道路相配合,渠道方向应与作业区方向一致,并有一定的坡降。另外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可采用管道灌溉的方法。
3.2.2.3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对于地势低,地下水位高,降水量多而集中的地区非常重要,主要由大小不同的排水沟组成。排水沟的宽度、深度、位置可根据苗圃的地形、土质、出水口的位置综合考虑。较合理的设置应是排水沟与灌溉渠道各居道路一侧,形成沟、路、渠并列。排水系统一般占苗圃总面积的1%~5%。
3.2.2.4防护林带
主要是为了避免苗木遭受风沙危害,降低风速,减少地面蒸发和苗木蒸腾,创造良好的小气候条件和适宜的生态环境。选用当地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树冠高大、寿命较长、无病虫害的乡土树种,同时考虑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乔木与灌木、寿命长与寿命短相结合,以乔木、灌木混交的疏透式林带结构,在与主风方向垂直的位置或苗圃四周设置防护林带。占地面积为苗圃总面积的5%~10%。
3.2.2.5管理区
包括办公室、食堂、宿舍、仓库、贮藏室、畜舍、车棚、集散地、积肥场、休闲娱乐场地等。园林苗圃的管理区建筑群应设在交通方便、地势高燥、接近水源、电源并与主干道垂直的地方或苗圃的中心位置;积肥场、畜舍则要放在比较隐蔽和便于运输的地方。占地面积为苗圃总面积的1%~2%。
3.3园林苗圃绿化
搞好苗圃绿化美化,保持庭院整洁,维护圃荣圃貌有着积极的作用。围绕苗圃的道路系统、管理区域进行绿化,在主要出入口和管理区域塑造植物景观,形成特色,以其起到一定的社会效益。
4园林苗圃培育树种的选择
在选择苗木种类时,应对区域市场和消费者的喜好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针,针对区域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喜好选择苗木种类。
总之,在园林苗圃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坚持一定的设计原则,遵循合理的设计方法,才能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培育出高规格、适合市场需求、品质优良的苗木。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园林苗圃.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于扬.现代苗圃规划设计[J].农家之友,2010(6)
[3]杨玉贵,郭淑英.园林苗圃.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贾新社,男,1975年11月出生于陕西蒲城,讲师,本科学历,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现在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从事园林专业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