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从十多年的观察、研究、跟踪调查中发现初中阶段的学生存在严重的“分化”现象,这种现象已给青春期学生的成长带来了困惑,影响心理健康发展,影响学习和生活,导致他们因厌学而辍学,影响未来的人生前途。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高度关注。
分化现象的心灵之痛
这种“初中分化”现象可分为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初中阶段以“初二”为“分化界点”。学生进入初一阶段,对新校园、新学生、新老师、新生活特别感兴趣,同学之间迫切了解和熟悉,大多数同学会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相对来说惹事闹事、严重违纪的学生很少。从整个初一来看,学生相对“听话”,90%多的学生肯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初二是界点,是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和表现的关键点,不少学生没有了初一时的羞涩、乖巧,一部分学生表现出狂躁叛逆、厌恶学习、不守纪律,向“问题学生”迈出脚步。
二是初三的分化现象严重,一部分升学有希望的学生,勤奋学习,刻苦攻读,全身心地拼搏,争取实现自己的“升学梦”,为将来考上重点大学,做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类成绩差,升入重点高中或普通高中无望的学生,多会“破罐子破摔”,放弃了学习和理想,无所追求,无所事事,在疯狂和嬉闹中荒废学业。这类学生最容易做出“出格”的事,打架、闹事、结交社会青年、抽烟、酗酒、早恋等,多发生在这些学生身上,成为难以管理、不服管理的“心疾学生”和“问题学生”。不少学生只好无奈地选择辍学,“背离”学校大门走向社会,给美好的心灵以深深的伤痛。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初中阶段学生“分化”严重呢?主要在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失教。
游走在关爱“边缘”的异类
从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分析,造成学生“分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教师对学生关爱较少,批评过多。从群体或个体来分析,留守学生较多,家庭矛盾学生较多。首先是学生自身行为不端,如性格倔强、脾气暴躁、冲动、发火、情绪失控,打骂成性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管不住自己。这种学生因为经常捣乱,打骂同学,惹事生非,被老师、班主任、政教处批评教育后,自尊心被“抛弃”得无影无踪,成了“油条”学生,对什么都不在乎,不把老师和学生放在眼里,奉行“老子天下第一”。如学生程某,初一时在一所很有名气的初中上学,成绩优异,初二由于受社会青年的诱惑,开始打同学“练胆子”,其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管不住他,经学校多次批评教育无果后,他选择了辍学。母亲苦口婆心劝他上学,他说:“除非给我转到实验中学上。”他母亲几乎踏破学校大门,几乎给老师跪下,求老师把程某转到新学校。来到实验中学后,程某从初二到初三成为学校“头痛”的学生,老师关爱他300元,他背着老师上网三天三夜花了个精光。化学课上,他公开与老师作对,老师要他到政教处,他冲着老师说:“老子自己去,怕谁。”后来,他还是选择了放弃学习生活。像程某一样的学生还有很多,有的学生是因为与老师或同学发生矛盾,有的对学习不感兴趣,有的认为考不上重点高中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挣钱养活自己。
老师的严厉批评和不当的惩罚,让学生产生恐惧心理,从而造成“分化现象”。这种学生大多是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在老师和学生面前抬不起头来,自尊心受挫,他们本来也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但因为是“差生”却被老师“抛弃”在教室“冰冷”的一角,当学习无望,升学无望时,他们压抑的情感就会喷发,做出违背校纪校规的事。这些学生在学校“抱成一团”,形成“帮派”“团伙”,对学校的管理带来严重的冲击。这些学生经常打骂弱小同学,欺负女同学,对班级的“弱势”群体形成威胁,害得其他学生整天提心吊胆。如程某曾给一名男生三个响亮的耳光,打得学生嘴角当场流血,而被打学生怕遭报复不敢对老师或家长报告。
被亲情饥渴“包围”的青春
亲情的缺失是导致初中生“分化”的主要原因。留守学生远离了亲情,行为很容易偏离“好学生”的轨道,他们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往往因别人一声及时的问候,一句温暖的话语,一点关心的举止,一丝爱的表现而改变自己的志向,站到“问题学生”的队列,与社会不法青年结为“知心朋友”,成为“害群之马”。好生沦为差生,守纪生变成违纪生,听话生成为对立生。此时,老师善意的教育,对他们来说如同耳旁风,甚至对老师的真心帮助产生敌对情绪。而“情投意合”的朋友,说什么他们就会做什么,乖顺得如同经过调教的小猫小狗。“分化”现象,导致学生行为的极大反差,让学校教育措手不及。
“金钱之爱”背离了爱的本质。留守学生需要父母真心的关爱,这种关爱将伴随着学生整个初中阶段,他们渴望父母能够在身边,交流情感,享受温暖和温馨,就像小鸟偎依在父母的身边一样,甜蜜而幸福。但我们有些父母认为给孩子足够的钱花,就等同于给予孩子足够的爱。打工挣钱供学生上学是父母爱的表现的一部分,虽说是无奈之举,但作为初中生,他们往往不能理解父母外出打工之苦,不能理解父母生活的艰辛,错误的认为父母不在身边就是不爱他们,从而怨恨父母。这种怨恨情绪转移到弱小学生身上,就会违纪;发泄到自己身上,就会自残;转移到学习上,就会厌学等。
“粗暴的爱”低估了学生的成长。有的家长强迫式、粗暴式、野蛮式教育子女,对子女的心理造成阴影,扭曲了他们的灵魂,滋长了“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报复行为。这主要由于教育方式的失当,对初中生的心理关注不够所致。大多数家长都会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在家长的眼里,初中生只是个孩子,他们不了解社会的复杂性,不了解生活的不容易,不会像成人一样独立思考并处理问题。但其实不然,对于初中生来说,父母的劳累之苦,生活之苦,工作之苦,他们都能感知到,并且藏于心灵的一角,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父母之爱”的账本。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得不到父母正确、全面的了解,他们早熟,想脱离父母的管教,甚至不需要父母滚烫的爱,凡事都想自己去尝试,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会遇到各种成长的烦恼,无处安放。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远远超出了家长的预期,形成初中“分化”现象也就在所难免。如:有的学生在学校犯错,就会遭到家长一顿暴打。当“打能解决问题”在学生心中生根时,对“分化”给予潜移默化的影响,就会发生成长之“痛”。
圆心灵鸡汤“钙质”的美梦
初中“分化”现象的遏制需要教育的“心灵鸡汤”,就是要加强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需要给“分化”学生补“钙”,这就是师爱、父母爱和社会的关爱。
游走在学校和老师关爱“边缘”的学生,其行为十分可怕,是学校安全潜在的隐患。将“脱缰之马”召唤到净化心灵的校园,管理在学校,责任在教师,减负减压是关键,爱的教育更是医治“分化”的良药,让关爱每个学生在校园落地生根,才能结出理想的硕果。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把爱的“食粮”装进学生的“精神世界”,特别是那些日常生活和学习遭到困难,引发成长烦恼而衍生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更应该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给予他们成长的正能量。
遏制初中“分化”现象,亲情教育不可或缺。家长要把孩子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把父母之爱化为蜂蜜甜润孩子成长的心田。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多与孩子交流,及时与老师沟通,那些在外打工的家长,要把“爱的电话”和“亲情电话”的信号及时传送进学生耳朵,甜蜜的珍藏在学生的心灵角落。
遏制中学生“分化”现象,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如农村和城市校级间的“交换空间”;留守学生与工作人员认“干爸干妈”;为留守学生送温暖、送健康;开展各种各样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等,都是值得肯定的。
总之,遏制初中阶段“分化”现象任重道远,让我们行走在关爱的路上,永不止步。
(编辑 凤池)
分化现象的心灵之痛
这种“初中分化”现象可分为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初中阶段以“初二”为“分化界点”。学生进入初一阶段,对新校园、新学生、新老师、新生活特别感兴趣,同学之间迫切了解和熟悉,大多数同学会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相对来说惹事闹事、严重违纪的学生很少。从整个初一来看,学生相对“听话”,90%多的学生肯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初二是界点,是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和表现的关键点,不少学生没有了初一时的羞涩、乖巧,一部分学生表现出狂躁叛逆、厌恶学习、不守纪律,向“问题学生”迈出脚步。
二是初三的分化现象严重,一部分升学有希望的学生,勤奋学习,刻苦攻读,全身心地拼搏,争取实现自己的“升学梦”,为将来考上重点大学,做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类成绩差,升入重点高中或普通高中无望的学生,多会“破罐子破摔”,放弃了学习和理想,无所追求,无所事事,在疯狂和嬉闹中荒废学业。这类学生最容易做出“出格”的事,打架、闹事、结交社会青年、抽烟、酗酒、早恋等,多发生在这些学生身上,成为难以管理、不服管理的“心疾学生”和“问题学生”。不少学生只好无奈地选择辍学,“背离”学校大门走向社会,给美好的心灵以深深的伤痛。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初中阶段学生“分化”严重呢?主要在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失教。
游走在关爱“边缘”的异类
从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分析,造成学生“分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教师对学生关爱较少,批评过多。从群体或个体来分析,留守学生较多,家庭矛盾学生较多。首先是学生自身行为不端,如性格倔强、脾气暴躁、冲动、发火、情绪失控,打骂成性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管不住自己。这种学生因为经常捣乱,打骂同学,惹事生非,被老师、班主任、政教处批评教育后,自尊心被“抛弃”得无影无踪,成了“油条”学生,对什么都不在乎,不把老师和学生放在眼里,奉行“老子天下第一”。如学生程某,初一时在一所很有名气的初中上学,成绩优异,初二由于受社会青年的诱惑,开始打同学“练胆子”,其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管不住他,经学校多次批评教育无果后,他选择了辍学。母亲苦口婆心劝他上学,他说:“除非给我转到实验中学上。”他母亲几乎踏破学校大门,几乎给老师跪下,求老师把程某转到新学校。来到实验中学后,程某从初二到初三成为学校“头痛”的学生,老师关爱他300元,他背着老师上网三天三夜花了个精光。化学课上,他公开与老师作对,老师要他到政教处,他冲着老师说:“老子自己去,怕谁。”后来,他还是选择了放弃学习生活。像程某一样的学生还有很多,有的学生是因为与老师或同学发生矛盾,有的对学习不感兴趣,有的认为考不上重点高中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挣钱养活自己。
老师的严厉批评和不当的惩罚,让学生产生恐惧心理,从而造成“分化现象”。这种学生大多是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在老师和学生面前抬不起头来,自尊心受挫,他们本来也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但因为是“差生”却被老师“抛弃”在教室“冰冷”的一角,当学习无望,升学无望时,他们压抑的情感就会喷发,做出违背校纪校规的事。这些学生在学校“抱成一团”,形成“帮派”“团伙”,对学校的管理带来严重的冲击。这些学生经常打骂弱小同学,欺负女同学,对班级的“弱势”群体形成威胁,害得其他学生整天提心吊胆。如程某曾给一名男生三个响亮的耳光,打得学生嘴角当场流血,而被打学生怕遭报复不敢对老师或家长报告。
被亲情饥渴“包围”的青春
亲情的缺失是导致初中生“分化”的主要原因。留守学生远离了亲情,行为很容易偏离“好学生”的轨道,他们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往往因别人一声及时的问候,一句温暖的话语,一点关心的举止,一丝爱的表现而改变自己的志向,站到“问题学生”的队列,与社会不法青年结为“知心朋友”,成为“害群之马”。好生沦为差生,守纪生变成违纪生,听话生成为对立生。此时,老师善意的教育,对他们来说如同耳旁风,甚至对老师的真心帮助产生敌对情绪。而“情投意合”的朋友,说什么他们就会做什么,乖顺得如同经过调教的小猫小狗。“分化”现象,导致学生行为的极大反差,让学校教育措手不及。
“金钱之爱”背离了爱的本质。留守学生需要父母真心的关爱,这种关爱将伴随着学生整个初中阶段,他们渴望父母能够在身边,交流情感,享受温暖和温馨,就像小鸟偎依在父母的身边一样,甜蜜而幸福。但我们有些父母认为给孩子足够的钱花,就等同于给予孩子足够的爱。打工挣钱供学生上学是父母爱的表现的一部分,虽说是无奈之举,但作为初中生,他们往往不能理解父母外出打工之苦,不能理解父母生活的艰辛,错误的认为父母不在身边就是不爱他们,从而怨恨父母。这种怨恨情绪转移到弱小学生身上,就会违纪;发泄到自己身上,就会自残;转移到学习上,就会厌学等。
“粗暴的爱”低估了学生的成长。有的家长强迫式、粗暴式、野蛮式教育子女,对子女的心理造成阴影,扭曲了他们的灵魂,滋长了“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报复行为。这主要由于教育方式的失当,对初中生的心理关注不够所致。大多数家长都会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在家长的眼里,初中生只是个孩子,他们不了解社会的复杂性,不了解生活的不容易,不会像成人一样独立思考并处理问题。但其实不然,对于初中生来说,父母的劳累之苦,生活之苦,工作之苦,他们都能感知到,并且藏于心灵的一角,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父母之爱”的账本。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得不到父母正确、全面的了解,他们早熟,想脱离父母的管教,甚至不需要父母滚烫的爱,凡事都想自己去尝试,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会遇到各种成长的烦恼,无处安放。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远远超出了家长的预期,形成初中“分化”现象也就在所难免。如:有的学生在学校犯错,就会遭到家长一顿暴打。当“打能解决问题”在学生心中生根时,对“分化”给予潜移默化的影响,就会发生成长之“痛”。
圆心灵鸡汤“钙质”的美梦
初中“分化”现象的遏制需要教育的“心灵鸡汤”,就是要加强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需要给“分化”学生补“钙”,这就是师爱、父母爱和社会的关爱。
游走在学校和老师关爱“边缘”的学生,其行为十分可怕,是学校安全潜在的隐患。将“脱缰之马”召唤到净化心灵的校园,管理在学校,责任在教师,减负减压是关键,爱的教育更是医治“分化”的良药,让关爱每个学生在校园落地生根,才能结出理想的硕果。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把爱的“食粮”装进学生的“精神世界”,特别是那些日常生活和学习遭到困难,引发成长烦恼而衍生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更应该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给予他们成长的正能量。
遏制初中“分化”现象,亲情教育不可或缺。家长要把孩子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把父母之爱化为蜂蜜甜润孩子成长的心田。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多与孩子交流,及时与老师沟通,那些在外打工的家长,要把“爱的电话”和“亲情电话”的信号及时传送进学生耳朵,甜蜜的珍藏在学生的心灵角落。
遏制中学生“分化”现象,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如农村和城市校级间的“交换空间”;留守学生与工作人员认“干爸干妈”;为留守学生送温暖、送健康;开展各种各样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等,都是值得肯定的。
总之,遏制初中阶段“分化”现象任重道远,让我们行走在关爱的路上,永不止步。
(编辑 凤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