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抗震计算楼层剪力调整方法及算例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shao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对结构抗震计算楼层剪力不满足最小剪重比要求时剪力调整规定,对规范中层间剪力调整规定进行深入剖析和讨论,最后得出楼层剪力不满足最小剪重比要求时剪力调整的方法,并给出简单算例,将规范的规定直观化。
  关键词:规范;剪重比;调整;基本周期;特征周期;算例
  
  中图分类号:U45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以下简称:《抗规》)2010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规范中对抗震设计的理念及规定进行了大幅的调整,其中有关结构抗震计算时,楼层剪力不满足最小剪重比要求时,剪力调整的方法及思路《抗规》在条文说明部分进行了大幅论述,但是由于条文说明仅仅是文字论述,论述中用到了较多的专业术语,却没有给出计算公式。由于抗震计算中,有诸多的专业术语,很多类似,实际工程设计中,对条文说明的文字描述理解起来较为晦涩。因此广大设计人员迫切需要对并这一部分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本文即是结合规范的规定对该部分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和讨论,力求得到较为直观化的层间剪力调整方法。
  2 规范相关条文分析
  《抗规》5.2.5条及条文说明对结构抗震计算楼层剪力不满足最小剪重比要求时剪力调整作出了详细规定 [1]。规范有几个术语和符号:加速度控制段、位移控制段、速度控制段、GEi,由于《抗规》没有对这几个术语和符号进行解释,所以在理解和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困难。首先结合《抗规》5.1.5条以及相关资料,可以得知:T≤Tg加速度控制段;T>5Tg 位移控制段;Tg  3 楼层剪力调整方法
  3.1 结构基本自震周期位于设计反应谱的加速度控制段,既T≤Tg时,各楼层均需乘以同样大小的增大系数;这个相当于各层的水平地震作用Fi乘以一个相同的增大系数。
  3.2 结构基本自震周期位于设计反应谱的位移控制段,既T>5Tg时,则各楼层i均需按底部的剪力系数的差值△λ0增加该层的地震剪力——△FEki=△λ0GEi,注意这里的GEi应该理解为,第i楼层以上总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这个相当于各层的水平地震作用Fi增加△λ0Gi,各层的Fi增加△λ0Gi,最终各层的剪力就增加△λ0GEi。
  3.3 结构基本自震周期位于设计反应谱的速度控制段,既Tg   4 算例
  例题:一中学教学楼,乙类,框架结构,4层,8度 0.2g,每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均为10000kN,竖向规则,无薄弱层,假设调整前的剪力系数λ前=0.02。
  详细解答:
  为了简化计算讨论,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不考虑,计算结果均列于后面表中。查《抗规》5.2.5条,最小剪力系数λ=0.032,即λ后=0.032,GE=4*10000=40000,FEk=λ前*GE=800kN。
  4.1 T位于加速度控制段(T≤Tg),层间剪力调整最大;
  各楼层均需乘以同样大小的增大系数,增大系数η=λ后/λ前=1.6,结果列于表1。
  表1 加速度控制段计算结果
  
  
  4.2 T位于位移控制段(T>5Tg),层间剪力调整最小,结果列于表2。
  △λ0=λ后-λ前=0.012,△FEki=△λ0GEi
  表2 位移控制段计算结果
  
  
  4.3 T位于速度控制段 (Tg  表3 速度控制段计算结果
  
  
  4 算例讨论
  上述算例采用的结构底部非薄弱层,如果底部是薄弱层,将剪力系数增大1.15倍后λ=1.15*0.032=0.0368,即λ后=0.0368,采用这个λ后,相同的方法求算增大系数η=λ后/λ前=1.84,用△λ0=λ后-λ前=0.0168即可重新求算,列表计算出来的结果依然符合上述结论,只是剪力增量略有增大。上面采用的λ前是未经过任何调整过的剪力系数,只有比较未经任何调整过的剪力系数,才能真正意义上知道这个结构的剪力是否合适,才能反映出结构平面竖向布置及各层的刚度是否合适。
  水平地震作用F是外力范畴,属于作用,各层剪力是内力范畴,属于效应,不管如何调整各层剪力都是调整的内力,内力调整最终能不能反应在结构分析模型中,最终都要归到外力是否被调整,即最终都是要调整结构水平地震作用F。上面三种情况的算例清楚的反应出剪力调整后,各层的水平地震作用也随即被调整。正如规范中所讲的“满足最小地震剪力是结构后续抗震计算的前提,只有调整到符合最小剪力要求才能进行相应的地震倾覆力矩、构件内力、位移等等的计算分析;即意味着,当各层的地震剪力需要调整时,原先计算的倾覆力矩、内力和位移均需要相应调整。”,所以剪重比调整后,最终必然是反应在对各层水平地震作用的调整上,必须重新计算各层的水平地震作用F,然后将计算得到的水平地震作用重新加在结构模型上计算,得到地震倾覆力矩、构件内力、位移等等。根据内外力平衡的原理,各层总的剪力必然是我们在重新计算之前调整剪重比后所得到的剪力。
  5 中间层不满足剪重比处理方法
  基于对上述算例的讨论,我们不难发现,《抗规》中虽然只提及“当结构底部的总地震剪力略小于本条规定而中、上部楼层均满足最小值时,可采用下列方法调整” ,但经上述算例剖析发现,《抗规》虽然说是结构底部不满足可以按照上述方法调整,但这个底部并没有明确为底层或者首层,当中间某层剪重比不满足规范要求后,仍然可以参照上述方法调整,只是注意薄弱层以下的各层剪力由于薄弱层剪力的调整是基于以上各层地震水平作用被调整实现的,重新进行内力计算后底层到薄弱层之间的楼层的剪力仍然被调整,否则薄弱层以上所增加的水平地震作用无法平衡。
  6 薄弱层地震剪力增大系数
  《抗规》3.4.4条规定:“平面规则而竖向不规则的建筑,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刚度小的楼层的地震剪力应乘以不小于1.15的增大系数。”,这个系数该如何处理呢?结合上面的算例不难看出,剪重比的调整是属于结构内力分析计算范畴,只有满足最小剪重比要求的结构,进行结构内力分析得到的地震倾覆力矩、构件内力、位移等等才能用于结构设计,配筋验算等。因此在剪重比调整阶段,是不会牵涉到这个3.4.4条增大系数的问题,规范中5.2.5节中对于薄弱层的1.15的系数,是调整剪力系数的(表格中查的数值乘以1.15),是竖向不规则的薄弱层,其最小剪重比要求更严格。结构分析得到的薄弱层的剪力(不经任何调整),和这个1.15λ∑G来比较,不满足的就要调整,调整后的剪力是1.15λ∑G。
  《抗规》3.4.4条1.15的增大系数什么时候用呢?这个系数是在上述剪重比调整完毕后可以采用调整完剪重比以后的水平地震作用,结构完成内力分析后,对薄弱层的整层的剪力乘以1.15的增大系数,整层的剪力乘以增大系数后,薄弱层的各构件的由地震作用引起的所有内力等均需要乘以增大系数1.15。这个调整和框架剪力墙结构、框筒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二道防线,增加框架承担的地震剪力的做法有点类似,但是二道防线的地震剪力调整都是针对结构的局部(框架部分),因此剪力调整后,框架的内力并不是全部要调整,而是其中的一部分调整,具体调整哪部分应以相应规范规定为准。
  从上面讨论可知,剪重比的调整是在结构整体内力计算之前进行的,调整后,结构的整体分析计算需要重新进行,剪重比的调整影响到结构整体内力,如果这个系数被调整,那么其他数值都将被调整。而《抗规》3.4.4条1.15的增大系数,框架剪力墙结构、框筒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二道防线的调整都是结构整体内力计算之后进行的,是人为调整局部计算结果,只不过3.4.4条1.15的增大系数是针对薄弱层整层,调整中整层构件的内力均需要调整,而二道防线的地震剪力调整都是针对结构的局部(框架部分),因此剪力调整后,框架的内力并不是全部要调整,而是其中的一部分调整,具体调整哪部分应以相应规范规定为准。
  7 结论
  1)剪重比的调整是结构建模分析后,得到层间剪力,发现不满足规范最小剪重比(最小剪力系数)要求后进行的调整,属于结构抗震分析第一层次的调整。
  2)规范还规定只有在结构底部的总地震剪力略小于规范规定,才能通过简单调整层间剪力,重新进行结构计算,若底部的总地震剪力比规范规定小的较多,则应该重新调整结构布局。
  3)剪重比调整根据结构基本周期与特征周期的关系,分三种情况来调整,层间剪力的调整量最终都反应到水平地震作用F上,最终调整完F后重新进行结构计算。
  4)《抗规》3.4.4条薄弱层剪力增大系数和《抗规》5.2.5条薄弱层剪力系数增大系数是两个不同概念,虽然增大系数数值相同,但是使用的阶段和使用后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完全不同。
  参考文献: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要:在工程造价管理中, 要遵照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等客观规律的要求,合理确定各工种的用工,材料耗用及其他费用。从投标决策到竣工验收的各个阶段,分层落实,严格把关, 最终实现项目目标。本文提出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建筑行业的繁荣,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
工程管理是每一建筑单位都在努力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建筑工程管理——合同管理做了一些探讨。
【摘要】砖砌结构是一种普遍的结构形式,其结构简单、施工中周转性材料用量较少、相对成本较低。因此建筑工程中除应采用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外.还必须对影响砌筑质量的主要原因素,如砖及砂浆的强度、砂浆饱满度临时间断处接搓是否合理、组砌方法、灰缝是否合理和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等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施工中要加强技术交底控制工作。  【关键词】砖砌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
【摘要】工程项目审计人员要做好项目工程造价审计,需要坚持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应用国家的法律法规,切实抓好工程设计、工程招投标、合同签订及工程施工过程、工程竣工审核各个环节的有效审计。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造价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筑工程造价审计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审计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效益审计是一项重要的
摘要:岩土工程的技术是建筑结构设计的最重要的依据,技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设计质量的好坏,因此,工程建设的设计和施工前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本文主要对岩土工程技术勘察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有利于岩土工程技术勘察的解决措施,对于从事岩土工程勘察行业的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关键词:岩土勘察;勘探;地下水;问题处理;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摘要:近年来,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住房商品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极大的生存挑战,必须加强工程项目管理以求发展。本文就建设项目现场施工管理进行分析及探讨,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建设项目;现场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概述   建立以项目负责人为中心,以合同为依托,以施工项目为基础的责任体制,对现实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施工在现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保证这些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过程中就应当注意到很多容易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正确的防护和治理,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稳定性,从而促进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笔者将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并重点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裂缝原因,并加强防治措施探讨。  【
【摘要】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就是指它的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米以上的混凝土结构,它的这一尺寸标准使得在它进行施工时必须采用相应的技术处理措施来处理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差值,确保解决了温度压力并且控制了裂缝的产生。因此,控制混凝土结构中裂缝的出现对保证工程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将结合多年的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经验,探究建设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并提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关键
土方量计算的原理和方法越来越成熟,并在AutoCAD基础上开发出了一系列成熟的计算方法和应用程序,使工程人员从繁重的手工计算中解脱出来。随着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ERD
摘要:建筑工程材料监理作为项目施工阶段工程监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材料质量如何, 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过程的质量状况以及等级、结构是否安全、建筑完成后的使用功能等。本文从规范程序、资质审查、现场检验等方面对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监理做了阐述。  关键词:材料质量 监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建筑工程材料是建筑工程实体的组成部分,面广量大,品种繁多,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