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龙井茶摊放与青锅工艺研究初报

来源 :茶叶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m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鲜叶原料适度摊放试验表明,用于机制龙井茶的鲜叶原料其失重率控制在15.0% ̄17.0%为最佳。对机制龙井茶青锅的投叶量与温度进行了正交试验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00 ̄150g/糟的青锅投叶量和170℃左右的锅槽内壁温度,有利于青锅叶的色泽和扁平,挺直的外形的形成,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青锅时适量使用制茶专用油有利于改善机制龙井茶的形状和色泽。用于青锅作业的加压棒掌握在直径3cm,重量500g左右,
其他文献
以郑单958为材料(9株·m-2,每次施氮90kg·h-1),研究了不施氮、基施氮、基施氮+10叶展追氮和基施氮+吐丝期追氮共4个处理对吐丝后17 d玉米单株根系形态、分布及活性
利用微核、精子畸变和Ames试验检测了转Bt基因水稻稻米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olychromatic erythrocytes,PCE)微核率(micronucleus frequency,MN%)和小鼠精子畸形发生率(s
用HPLC检测了不同物候型茶树新梢生育过程中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早生种和枝梢顶芽IAA含量低,Zeatin含量高,ABA/IAA与Zeatin/IAA比值高,Zeatin/ABA比值低;新梢生育过程中,IAA和ABA含随新梢展叶数增加而下降,ABA/IAA比值呈“S”形曲
测定了不同操作条件下陶瓷膜过滤绿茶提取液的渗透通量数据,确定了操作条件对绿茶提取液过滤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0.05μm的陶瓷膜可显著地提高绿茶提取液的澄清度,操作条
借助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小麦-簇毛麦单体异附加材料中的外源染色体,并结合细胞学分析,追踪研究减数分裂期外源染色体的遗传行为.结果表明,在中期Ⅰ,2份单体异附加材料花
以40个单头切花菊品种为试材,筛选出与切花菊生产相关的观赏特性、栽培特性和与病虫害抗性相关的15个性状,以期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切花菊引种适应性评价体系。结果表明:花部性状
以土壤基本性状、气候条件、作物产量和耕作措施等为基本输入数据,将土壤有机碳分解模型与GIS技术耦合,模拟江苏省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的现状及未来变化趋势.对典型农区土
通过野外调查、走访、市场调研以及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天津木本蔬菜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初步确定天津有木本蔬菜资源23科35属41种,并依据食用器官的不同将其分为4类
通过在鹿苑黄茶加工中分别进行15min、6h、9h,12h闷堆与不闷堆处理的比较。分析其主要滋味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闷堆过程中,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加剧;氨基酸总量在闷堆前期
研究了茶树品种、加工工艺和季节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鲜叶中醇系香气总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游离态为春季>夏季>秋季,键合态为春季>秋季>夏季;加工过程中,游离态和键合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