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本细处蕴育“语文核心素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1]语文阅读课堂须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开展,整合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提供充足的空间让学生发表独到见解,张扬阅读个性与风采。细读文本可使学生在读懂、读透、读悟的基础上,领略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层意蕴,感受文本的内核与奥秘,从而培养学生揣摩字词、分析语句、解读文本的阅读鉴赏能力。基于此,笔者以部编教材中的《植树的牧羊人》为例,阐述渗透“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这四个“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细读教学策略,待方家批评指正。
   一、于“符号运用和沟通表达”中刺激语言敏感度
   “符号运用与沟通表达”是指“运用各类符号表情达意的素养,能以同理心与人沟通互动”。[2]语言是微妙的,“一字之差、半拍之慢、一笔之误,便有天壤之别”。语言是丰富的,言说方式的背后蕴含着无尽的内容。语言是艺术的,“炼辞得奇句,炼意得余味”。南帆先生说要沉入词语;吕叔湘先生说从语言出发;王尧先生说在汉语中出生入死。
   笔者在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时利用抓标点符号的作用和动词的表达效果等形式,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力。课文原文:“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他是在种橡树!”幻灯片出示:“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挖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盖上泥土。他是在种橡树。”在对比阅读的引导中,学生发现幻灯片出示的语句与原文中“戳”“仔细”和感叹号存在三处区别。学生从“戳”这一动词读出牧羊人在土质坚硬、环境恶劣的荒原上种树的不易与艰辛,从而感悟牧羊人慷慨无私、不求回报的优秀品质与崇高精神;学生从“仔细”这一形容词看出牧羊人明知橡子发芽生长的概率极低也信心满满地付出的精神风貌,体悟出牧羊人植树时小心翼翼、呵护备至的情态,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内在情感呼之欲出;学生从感叹号读出与句号的区别,利用情感的加重、语气的延长、语调的上扬表现“我”对牧羊人植树意外、惊讶、惊诧的情感。
   二、于“系统思考与解决问题”中锻炼思维灵活性
   “系统思考与解决问题”是指“理解情境全貌,并作独立思考与分析的知能,运用适当的策略处理解决生活及生命议题”[3]。固化的解读造就僵化的思维。钱理群先生说教育要“去掉把人培养成驯服工具的教育理念与体制之弊”。阅读也要“去弊”,去掉把思维训练成条条框框、死气沉沉的阅读观念之弊。
   《植树的牧羊人》中描写“我”和牧羊人的三次见面,层次分明、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很有规律可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给出可行的操作建议和路径指引,促进学生形成整体思维与局部思维的能力。课文最后三段极为精简,笔者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给出阅读支架,圈点勾画“重点语句”,把握课文的整体结构。“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首先,笔者引导学生理解这句是老人在高原种树后的“高原变化”。“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其次,笔者引导学生理解这句为“评价老人”起画龙点睛的作用。“1945年的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然后,笔者引导学生理解这句为点明时间的“行文思路”。“那年,他已经87岁了。”最后,笔者引导学生理解这句为描写“老人特质”的语句。从这四点出发,引导学生回归前两次牧羊人与“我”的见面情况,进而收获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和互谈体会的渠道,学生思维的火花发生激烈的碰撞。细读文本要把文本内在的特征与潜质发掘出来,这是细读文本的“去弊”,也是钱理群的“去弊”。
   三、于“艺术涵养与美感素养”中涵养审美精致感
   “艺术涵养与美感素养”是指“欣赏各种艺术的风格和价值,了解美感的特质、认知与表现方式,增进生活的丰富性与美感体验”[4]。审美的粗糙源于阅读的粗糙,审美的精致离不开阅读的细致。教师应引领学生穿行在字里行间,伸出柔软的有温度的双手,敏感地试探、触摸、感受文字的体温、深浅,并因为审美而感动。
   对牧羊人立体性格的审视,需要教师逐字逐句的指导方可全方位感受其人格魅力与人性光辉。从“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中抓住“一直”读出牧羊人有毅力、能坚持的品质;从“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中抓住“十万”“两万”这样的数量词读出牧羊人做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性格;从“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读出牧羊人坚定的信念;從“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读出牧羊人自信、平和的一面;从“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读出牧羊人给荒原带来灌溉的滋润与丰饶;从“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屋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读出牧羊人踏实沉稳的生活态度;从“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读出牧羊人不爱说话、不张扬的形象。“千载以下有知音”。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在文本的引导与控制之下,发掘未尽之意,联想未写之物,体悟未知的韵味。
   四、于“规划执行与创新应变”中开拓文化多元化
   “规划执行与创新应变”是指“规划及执行计划的能力,并试探与发展多元专业知能、充实生活经验,发挥创新精神”[5]。利用专业的文学理论指导学生解读文本是有效可行的,是探索文本文化内涵的前卫之举。牧羊人植树的行为意义将文本指向“人与自然时空”的哲学思考。
   从哲学范畴的“时间”“空间”“人物”这三个维度把握《植树的牧羊人》的文化内涵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三个角度如何两两对应展开是对学生规划执行能力的测探,而两两配对后的哲学思考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衡量。文本开头和结尾的空间环境描写迥然不同,荒芜死寂与绿意盎然的强烈反差中凸显牧羊人的丰功伟绩和杰出贡献。这是“空间”——“空间”的文化思考。文本将一位孤苦平凡的老人置身于广袤无垠的荒漠中,无尽的空间中安放着一个渺小的人物,凸显出牧羊人的坚强和伟大。这是“空间”——“人物”的文化思考。阿尔卑斯山地的空间发展与牧羊人35年如一日的付出形成反差,漫长的几十年于环境变迁又是极其无力的,不禁陷入时空的深邃叩问。这是“空间”——“时间”的文化思考。作者着眼于三个时间点刻画不同的牧羊人,有意告诉读者“他”有愚公的坚定毅力和非凡勇气。时间证明了一切。这是“时间”——“时间”的文化思考。牧羊人35年心无旁骛地做一件小事,他种出了宁静致远,他种出了执着追求,他种出了悲壮之美。这是“时间”——“人物”的文化思考。恶劣环境下众人纷纷逃离与牧羊人的安然坚守形成对比,无形中凸显牧羊人的无私伟大、卓尔不群。这是“人物”——“人物”的文化思考。
   一言以蔽之,从细读文本着手可有效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细读品味可使学生领会出文本隐藏的“话语蕴藉”,在“细嚼慢咽”中发展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斟酌推敲”中领略字词句章的内涵,于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审美力和思维力。从此,“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花朵便悄然绽放,馥郁芬芳,惊艳岁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
   [2][3][4][5]黄光雄,蔡清田.核心素养:课程发展与设计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9,8,7,8.
其他文献
一般而言,文学经典本身有着一种召唤的力量,吸引读者自然而然地进入文本,使读者在探索其奥秘的同时获得审美的体验。而读者面对一个经典,也希望能够“直入”文本,正如沃尔夫所言:“对于这么一部经典作品(《鲁滨逊漂流记》,笔者注),是可以从许多不同角度来探讨的……如果有人不断提醒,说是笛福曾经卖过袜子,他的头发是棕色的,他还曾经带枷示众,等等,这就只能使我们分心和感到厌烦。”  从阅读基础来说,高中学生已具
长期以来,我们的文言文阅读教学总是难以摆脱通译型课堂的模式,从小学到高中,一篇文言文的教学模式几乎是相同的,从字词翻译的落实到文章内容的概括,仿佛我们的学生在文言文的阅读方面从没有长大过。其实,在我们围绕“文”与“言”争论不休时,常常是忽略学习的主体的。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各不相同的,高中生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和理性思维日渐成熟,在先前的学习经历中,已经奠定了初步的文言文学习基
柳 剑,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实验中学教师。  ’视教学做三者为一体。其中‘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1]他倡导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源自他自己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破除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对解决当前素质教育提出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问题极具借鉴意义。身为一线的语文教师,从转变教育观念开始,根据学校研制的“做学教一体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积极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变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形成优良的思维品质,是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以杜甫的名篇《登高》为例,论述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活动形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策略。通过绘画活动可促进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发展;通过翻译活动可促进学生的联想能力发展;通过批判性阅读活动可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   一、以绘画活动促进空间想象力的发展   读懂古代诗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分散的意象有机组合起来在头脑中再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阅读经典名著可以陶冶性情,完善人格,提升生命智慧。但是,因为时间跨度较大,很多经典文学名著所展现的生活往往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语言习惯、表达方式的时代性也让学生在阅读时产生隔膜。这样,学生在阅读经典名著时很容易不爱读、读不进、读不懂,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仅停留在扁平的标签式的认知上,对作品的意义的理解也较为肤浅、片面。教学教材推荐的经典名著时,对其进行二次开发,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进入文本,触摸
罗志凤,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教师。   《湖心亭看雪》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九上第三单元中的课文,笔者翻阅众多教学笔记和教学设计后发现,大部分教者往往都是抓住文中的“痴”这个词来展开教学,分析张岱对于雪景的痴迷和看雪背后的“痴情”,而略处理了文中另一个至关重要的词语——“独”。笔者认为,“独”字才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一句“独往湖心亭看雪”,用笔极简却意蕴无穷。文章的每字每句无不透露出张岱的“独”,
乡村哲学家刘亮程先生曾言:“当我们老的时候,有一个最大的愿望便是回乡。叶落归根。懂得自己是一片叶子时,生命已经到了晚秋。年轻时你不会相信自己是一片叶子。你像鸟儿一样远飞,云一样远游。你几乎忘掉故乡这棵大树。但死亡会让人想起最根本的东西。从古到今,回乡一直是中国人心灵史上的一大风景。”[1]而他的散文名篇《今生今世的证据》正致力于让每个流浪的灵魂都找到皈依家园的路,让回乡成为中国人心灵史上永恒的风景
作为初中段第一篇文言文,《郑人买履》其实广为人知。故事中的郑人在买鞋的时候遇到了麻烦,量好的尺寸没有带,他偏偏又不相信自己的脚,结果鞋子终于没有买成。故事讽刺了那些只相信教条而不注重客观现实的人。  一、本意  韩非子创作这则寓言的本意是什么?其实它只是穿着寓言外衣的“法”,只是对“法”的形象化表达,是借寓言之酒杯,浇胸中法治之块垒。不仅本文中的郑人,韩非子笔下纷纷扬扬,不一而足的人物,雖各有所指
陈孝荣,江苏省盱眙中学教师。  2020年,江苏省高考自主命题完美谢幕,2021年是江苏省实行新高考方案的第一年,社会关注度高,学校等教育部门也正积极备战,精心研究。1月23-25日,实行新高考的八省统一参加2021年的适应性考试,规模空前,指导性强,意义重大。试卷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强化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一、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  本次
【教学设想】   《林黛玉进贾府》是普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篇目,算得上是“旧故事”了,然而它更是“永远新的旧故事”,因为它在不同维度的解读下总能呈现出新的意蕴与光芒。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专设“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并将《红楼梦》列为高中阶段“整本书阅读”的文学类著作。在此背景下,《林黛玉进贾府》作为节选自《红楼梦》的重要篇章,对它的教学是否可能提供“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