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投资银行机构的业务创新

来源 :经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ei_0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也迎来了投资银行业务创新的空前繁荣。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创新的形势、面临的机会与挑战,总结了投资银行产品创新的国际经验,分析了主要投资银行新产品的特点,介绍了模仿法、组合法和创新法等3种产品创新方法,并从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等3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塑造投资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在分析西方企业内物流组织演变过程的基础上,试图从物流活动效益获取和管理成本节约的角度,对企业内物流组织演变的经济动因进行解释,希望为我国企业构建一个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高效物流组织提供参考。
本文的实证研究显示:股权激励、控制权激励、职业发展前景、分配与晋升的公平性等都是比薪酬激励更能影响经理人效用水平的激励方式。
不同地区员工对激励因素感知的倾向性差异决定了现有激励理论在不同地区应用效果的不同。本文通过选择在中国两个典型地区——浙江温州地区和陕西关中地区的21家企业、412名员工中进行典型调查,结果表明,两地间在对激励因素感知上存在明显差异。
沈阳商业城(集团)总部,座落于沈阳市古老而繁华的中街商业区。集团以商为龙头,集购物、娱乐、餐饮、商务、外贸、宾馆、旅游、房地产开发、生产加工、仓储运输、物流配送等多功能于一体,总资产21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拥有员工4219人。
本文通过对100多家在华日资企业的调查研究,发现日本企业基本上没有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移植到中国,而是采取了一种东西方“混合式”,并有向欧美模式趋同的趋势。
本研究首先探讨了企业管理科学化的基本内涵与外延,以列表的方式归纳总结企业管理科学化的实践途径。然后分别对中国企业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管理科学化的实践历程进行全面回顾和评价,力图概括出各阶段的基本特征.指出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化实践已经成为世界企业管理实践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其光明前景也日益受到全球关注。这样的实践历程与中国经济体制变迁和经济发展的进程完全一致。
本文在介绍相对业绩评价理论模型和实证文献的基础上,以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为研究对象,检验相对业绩评价假设的强式和弱式是否成立。研究的基本结论是:(1)支持以市场加权平均、简单平均和中位数ROE业绩为参照业绩RPE假设弱式;(2)支持以同一地区简单平均ROE业绩为参照业绩的RPE假设弱式;(3)支持以1位数加权平均、简单平均和中位数ROE业绩为参照业绩的RPE假设弱式;(4)支持以2位数行业简单平均ROE业绩为参照业绩的RPE假设弱式。
本文认为,企业必须嵌入社会网络以提升竞争优势,由此构建了嵌入社会网络的企业竞争优势探源模型,从企业嵌入的内部社会网络和外部社会网络两个层面,通过资源整合及文化认同两个维度探寻企业整体竞争优势的源泉。
横向关联方并购是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的一种重要的并购类型。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2000~2002年横向关联方并购的绩效。结果表明,横向关联方并购的宣布对收购公司股东收益有较显著的正影响。此外,本文还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收购类型和支付方式对横向关联方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收购类型对并购绩效没有显著影响,而支付方式对并购绩效有显著影响。
本文简述了超循环理论的起源、主要内容及其系统演化原理,明确指出作为人造系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新陈代谢、自我复制、系统突变三大生命系统基本特征以及相应的反应循环、催化循环、超循环三大循环特征,并进而探讨了基于超循环理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如加大开放力度、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继承创新、控制突变、适度竞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