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引下,基于任务导向的项目课程开发模式应用于高职数控专业英语课程,可以提升专业教学的内涵,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本文对当前专业英语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旨在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开发策略等方面论述课程开发的具体措施,让专业英语更好地促进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专业英语 教学现状 项目课程 开发策略
课 题:本文为2015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5607)的研究成果。
一、背景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人们将职业教育的重点转向教育质量内涵的提高上。作为高职专业教育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英语在高职专业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受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思维的影响,一方面,人们在急功近利思想的作祟下,忽视了专业英语对学生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专业英语课程缺乏创新,已经远远适应不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专业英语课程只有顺应当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潮流,通过校企合作,依照“工学结合”的思路开发专业英语课程,改革当前专业英语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模式,专业英语课程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展现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二、专业英语课程现状
1.课程开发主体单一
学校的英语教师通常并不熟悉实际岗位的工作内容,完全由他们主导课程的开发,往往会造成课程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脱节。英语教师对理论知识要求比较高,容易造成学生对专业英语失去兴趣。在工学结合、校企办学理念的指引下,人们又把课程开发的难题完全寄希望于企业专家。事实上,企业专家虽然比较熟悉岗位的工作任务及所需的职业能力,但对课程开发技术、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的规律并不熟悉。因此,课程开发完全交由企业专家开发也不现实。比较可行的情况是学校主导、企业专家全程参入的课程开发模式。
2.师资力量参差不齐
由于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张和提升内涵质量的需求,高职院校大量引进英语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主要以硕士研究生为主。这部分英语教师基本清一色是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的,他们对专业英语的课程开发及研究涉猎较少,课程开发和教学经验明显不足。他们缺少相关专业的知识背景,也没有实际的工厂工作经验,长期周而复始的重复性教学,容易使部分教师的思维固化。许多教师甚至没有机会现场听取专家讲座,只能从其他教师、学校领导或者媒体零碎地了解新课程的一些理念。致使教师对新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具体方法非常陌生,这会使他们产生对新课程的恐惧,甚至抵制新课程。
3.教学方法单一
翻译加词汇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在专业英语教学中或者运用不多,或者整堂课都是PPT课件展示,学生被动听讲,视觉产生疲劳,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方法不能有效地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学生被动听讲,参入课堂讨论和动手操作机会较少。专业词汇讲解和背诵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课堂缺少应有的互动和信息的交流,教学模式单一。当前流行的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沒有得到充分运用和展示,教学模式体现不出职业特色。
4.教学内容缺少职业特色
高职专业英语受传统的学科知识系统课程的影响,学习内容以学科知识为主,知识按逻辑结构编排。结果导致教学内容也缺乏专业背景,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陈旧,无法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新技术、新教法等特点,只强调专业知识的讲授和翻译,却忽略了英语口语与专业技能的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项目教学实现专业英语与专业技能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5.评价标准缺乏创新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高职英语老师依然注重的书本知识的传授,强调的是对学生知识体系的评价和纯知识点的考查,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动手能力的评价。在这种评价体系下,高职学生的品德、心理、创造力等会被束缚和淹没。学生作为课程教学的直接作用对象,却没能成为评价的主体,致使学生没有认识到自我评价对于学习能力发展的意义,没有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现在高职院校专业英语课程学习成绩评定采用单一的笔试方式,根本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无法真实测出学生的专业英语的能力和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数控专业英语课程开发的目标
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程是数控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等机械制造类相关专业的职业拓展课。该课程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基础英语的后续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专业英语和专业理论知识,能从事数控机床操作、数控机床调试与维修、产品质量检验等岗位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知识目标方面,让学生掌握生产中常用的机械零部件的英文拼写,了解常用数控设备及数控刀具系统的类型和各部位名称,掌握数控方面的首字母缩写词的含义,掌握数控编程有关语言、术语及编码,能够进行简单的英文产品说明书的识读与翻译。在能力培养目标方面,学生能读懂并翻译简单的与数控技术相关的英文资料,并借助网络等先进工具了解国外本专业的最新动态,形成终生学习的理念。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敬业爱岗、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与创新意识。
四、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强化英语的人文教育功能
该课程注重通用能力和外向型人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力求人文精神与理学思维的沟通。坚持英语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原则,力求学生专业英语能力和人文素养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而不是把英语仅仅看成是获得技能的工具。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2.课程设计突出专业技能的综合提高
该课程设计的每项任务由专业阅读、实践体验、职场对话和拓宽视野四部分组成。专业阅读模块突出数控技术专业的特色,展示数控技术的新发展、新工艺、新设备及新技术。实践体验模块突出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能迅速、系统地掌握相应的数控技术专业英语与基本技能。该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职场英语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具体表现在每堂课都设计职场对话,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来介绍数控技术的相关知识点和数控专业英语,为机械行业输送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 3.课程设计工学结合特色鲜明
该课程按照数控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创设学习情境,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选择学习任务,确保授课内容按照企业数控加工的典型工作任务的流程和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认知过程而编排。从认识设备、识读图样、分析工艺、编写程序、操作机床到检测零件,使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高度一致。
4.课程开发要紧紧依托教学策略改革
不同于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模式,高职英语课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真项目、真场景,实现“教学生产化、生产教学化、实训企业化”三化目标,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网络技术改变教学策略与方法,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解决数控专业领域工作中涉及专业英语问题的能力,以及开口动手的综合能力。综合采用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等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更为实用的工作内容,综合训练了数控专业知识和英语专业知识,教学过程更为优化,教学活动更有趣味性和启迪性,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五、项目课程开发流程及实施策略
1.开展广泛调研,进行专业定位
准确的专业定位是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的逻辑起点。合理的专业定位首先应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其次还要考虑本学校的竞争优势。人才需求的调研应突出行业背景调研、行业人才需求调研、企业职业岗位(群)调研、区域内人才培养现状调研和物色实践专家五个方面。学校的竞争优势主要是从区域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和区域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本次调研时间从2015年12月1日~2016年1月31日。调研对象为企业、高职院校和毕业生。问卷调查企业70家,高等职业院校24所,经过对企业需求岗位的专题研讨,最终合并相近的就业岗位得出核心职业岗位(群)3个:数控机床操作、数控机床调试与维修、数控编程员。
2.采集发展性任务,提炼典型工作任务
由于项目课程体系中课程设置是基于发展性任务,因此利用典型工作任务法开发课程体系的关键环节就是采集实践专家的发展性任务,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第一,采集实践专家发展性任务,主要可分成三步:描述个人发展实际过程、提炼能力发展不同阶段和列举发展性任务。第二、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并简要描述。在采集的实践专家发展性任务的基础上,进行汇总、整合,提炼一个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并进行简要描述。典型工作任务是工作过程完整的综合性任务,应包含明确任务、计划、决策、实施和评价等步骤。由企业实践专家通过开展“头脑风暴”,分解三个专业岗位工作任务,深入了解岗位及岗位群的名称、主要职责、具体任务、工作流程、工作对象、工作方法、使用工具、劳动组织等方式、所需的知识与能力等。结合企业专家和校内课程专家的建议,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设计学习情境,最终确定未来数控专业英语教学的五个工作情景:数控车削加工技术;加工中心加工技术;数控特种加工机床加工技术;数控机床维护和故障诊断技术;综合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数控技术专业英语典型工作任务23个,以学习情景2数控加工中心为例说明其中包含的典型工作任务:B1认识数控加工中心的组成、B2数控加工中心的工艺分析、B3数控加工中心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B4加工中心零件加工和B5掌握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包括哪些内容。
3.凝练典型任务,梳理和序化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依据,因此职业能力定位是项目课程开发中课程定位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些课程开发过于关注任务分析,忽略职业能力分析,这必然使其成果难以转化成课程体系。要开发职业特色鲜明,与岗位任务联系紧密的职业能力,必须深入挖掘企业专家的工作经验,即依据企业专家的经验获得对职业能力的定位。教学研究人员、本专业企业专家、教学专家一起选择合适载体,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梳理职业行动能力,归纳形成职业行动领域。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基于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开发专业课程。我们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方面确定数控技术专业英语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
4.设计项目课程体系
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程设计的理念主要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三结合”,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课程与工作结合、教室与实训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养成学生的职业习惯,同时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只有把课程开发建立在对学习过程、教学过程的深入、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才可能开发出科学的、符合学生学习过程与学校教学实际的课程。从课程开发的角度看设涉及的主要环节有数控专业英语课程标准、设计教学项目、完成课程的整体设计、教学单元设计、教學方法设计、教学环境设计、考核评价体系和教学资源设计。
5.课程组织实施
以项目为载体,以行动为导向进行项目教学的课程实施,按“项目准备、项目布置、项目实施、项目评估”加以展开。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需将岗位所需职业能力、知识和职业素养分解融入到各学习情境中。整个教学过程中,以项目组为单位的学生通过任务单,明确任务实施要求,了解参考资源,教师以项目总监身份把企业项目实战流程转化为APDCA工作流程加以展开,即分析(Analysis)、 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调整总结(Adjustment),每一个项目实施均需要经过分析调研、制订计划、执行计划、检查计划、对计划进行调整并不断改善五个阶段。
(作者单位: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专业英语 教学现状 项目课程 开发策略
课 题:本文为2015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5607)的研究成果。
一、背景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人们将职业教育的重点转向教育质量内涵的提高上。作为高职专业教育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英语在高职专业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受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思维的影响,一方面,人们在急功近利思想的作祟下,忽视了专业英语对学生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专业英语课程缺乏创新,已经远远适应不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专业英语课程只有顺应当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潮流,通过校企合作,依照“工学结合”的思路开发专业英语课程,改革当前专业英语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模式,专业英语课程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展现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二、专业英语课程现状
1.课程开发主体单一
学校的英语教师通常并不熟悉实际岗位的工作内容,完全由他们主导课程的开发,往往会造成课程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脱节。英语教师对理论知识要求比较高,容易造成学生对专业英语失去兴趣。在工学结合、校企办学理念的指引下,人们又把课程开发的难题完全寄希望于企业专家。事实上,企业专家虽然比较熟悉岗位的工作任务及所需的职业能力,但对课程开发技术、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的规律并不熟悉。因此,课程开发完全交由企业专家开发也不现实。比较可行的情况是学校主导、企业专家全程参入的课程开发模式。
2.师资力量参差不齐
由于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张和提升内涵质量的需求,高职院校大量引进英语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主要以硕士研究生为主。这部分英语教师基本清一色是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的,他们对专业英语的课程开发及研究涉猎较少,课程开发和教学经验明显不足。他们缺少相关专业的知识背景,也没有实际的工厂工作经验,长期周而复始的重复性教学,容易使部分教师的思维固化。许多教师甚至没有机会现场听取专家讲座,只能从其他教师、学校领导或者媒体零碎地了解新课程的一些理念。致使教师对新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具体方法非常陌生,这会使他们产生对新课程的恐惧,甚至抵制新课程。
3.教学方法单一
翻译加词汇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在专业英语教学中或者运用不多,或者整堂课都是PPT课件展示,学生被动听讲,视觉产生疲劳,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方法不能有效地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学生被动听讲,参入课堂讨论和动手操作机会较少。专业词汇讲解和背诵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课堂缺少应有的互动和信息的交流,教学模式单一。当前流行的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沒有得到充分运用和展示,教学模式体现不出职业特色。
4.教学内容缺少职业特色
高职专业英语受传统的学科知识系统课程的影响,学习内容以学科知识为主,知识按逻辑结构编排。结果导致教学内容也缺乏专业背景,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陈旧,无法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新技术、新教法等特点,只强调专业知识的讲授和翻译,却忽略了英语口语与专业技能的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项目教学实现专业英语与专业技能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5.评价标准缺乏创新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高职英语老师依然注重的书本知识的传授,强调的是对学生知识体系的评价和纯知识点的考查,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动手能力的评价。在这种评价体系下,高职学生的品德、心理、创造力等会被束缚和淹没。学生作为课程教学的直接作用对象,却没能成为评价的主体,致使学生没有认识到自我评价对于学习能力发展的意义,没有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现在高职院校专业英语课程学习成绩评定采用单一的笔试方式,根本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无法真实测出学生的专业英语的能力和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数控专业英语课程开发的目标
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程是数控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等机械制造类相关专业的职业拓展课。该课程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基础英语的后续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专业英语和专业理论知识,能从事数控机床操作、数控机床调试与维修、产品质量检验等岗位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知识目标方面,让学生掌握生产中常用的机械零部件的英文拼写,了解常用数控设备及数控刀具系统的类型和各部位名称,掌握数控方面的首字母缩写词的含义,掌握数控编程有关语言、术语及编码,能够进行简单的英文产品说明书的识读与翻译。在能力培养目标方面,学生能读懂并翻译简单的与数控技术相关的英文资料,并借助网络等先进工具了解国外本专业的最新动态,形成终生学习的理念。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敬业爱岗、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与创新意识。
四、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强化英语的人文教育功能
该课程注重通用能力和外向型人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力求人文精神与理学思维的沟通。坚持英语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原则,力求学生专业英语能力和人文素养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而不是把英语仅仅看成是获得技能的工具。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2.课程设计突出专业技能的综合提高
该课程设计的每项任务由专业阅读、实践体验、职场对话和拓宽视野四部分组成。专业阅读模块突出数控技术专业的特色,展示数控技术的新发展、新工艺、新设备及新技术。实践体验模块突出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能迅速、系统地掌握相应的数控技术专业英语与基本技能。该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职场英语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具体表现在每堂课都设计职场对话,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来介绍数控技术的相关知识点和数控专业英语,为机械行业输送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 3.课程设计工学结合特色鲜明
该课程按照数控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创设学习情境,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选择学习任务,确保授课内容按照企业数控加工的典型工作任务的流程和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认知过程而编排。从认识设备、识读图样、分析工艺、编写程序、操作机床到检测零件,使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高度一致。
4.课程开发要紧紧依托教学策略改革
不同于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模式,高职英语课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真项目、真场景,实现“教学生产化、生产教学化、实训企业化”三化目标,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网络技术改变教学策略与方法,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解决数控专业领域工作中涉及专业英语问题的能力,以及开口动手的综合能力。综合采用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等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更为实用的工作内容,综合训练了数控专业知识和英语专业知识,教学过程更为优化,教学活动更有趣味性和启迪性,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五、项目课程开发流程及实施策略
1.开展广泛调研,进行专业定位
准确的专业定位是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的逻辑起点。合理的专业定位首先应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其次还要考虑本学校的竞争优势。人才需求的调研应突出行业背景调研、行业人才需求调研、企业职业岗位(群)调研、区域内人才培养现状调研和物色实践专家五个方面。学校的竞争优势主要是从区域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和区域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本次调研时间从2015年12月1日~2016年1月31日。调研对象为企业、高职院校和毕业生。问卷调查企业70家,高等职业院校24所,经过对企业需求岗位的专题研讨,最终合并相近的就业岗位得出核心职业岗位(群)3个:数控机床操作、数控机床调试与维修、数控编程员。
2.采集发展性任务,提炼典型工作任务
由于项目课程体系中课程设置是基于发展性任务,因此利用典型工作任务法开发课程体系的关键环节就是采集实践专家的发展性任务,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第一,采集实践专家发展性任务,主要可分成三步:描述个人发展实际过程、提炼能力发展不同阶段和列举发展性任务。第二、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并简要描述。在采集的实践专家发展性任务的基础上,进行汇总、整合,提炼一个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并进行简要描述。典型工作任务是工作过程完整的综合性任务,应包含明确任务、计划、决策、实施和评价等步骤。由企业实践专家通过开展“头脑风暴”,分解三个专业岗位工作任务,深入了解岗位及岗位群的名称、主要职责、具体任务、工作流程、工作对象、工作方法、使用工具、劳动组织等方式、所需的知识与能力等。结合企业专家和校内课程专家的建议,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设计学习情境,最终确定未来数控专业英语教学的五个工作情景:数控车削加工技术;加工中心加工技术;数控特种加工机床加工技术;数控机床维护和故障诊断技术;综合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数控技术专业英语典型工作任务23个,以学习情景2数控加工中心为例说明其中包含的典型工作任务:B1认识数控加工中心的组成、B2数控加工中心的工艺分析、B3数控加工中心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B4加工中心零件加工和B5掌握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包括哪些内容。
3.凝练典型任务,梳理和序化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依据,因此职业能力定位是项目课程开发中课程定位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些课程开发过于关注任务分析,忽略职业能力分析,这必然使其成果难以转化成课程体系。要开发职业特色鲜明,与岗位任务联系紧密的职业能力,必须深入挖掘企业专家的工作经验,即依据企业专家的经验获得对职业能力的定位。教学研究人员、本专业企业专家、教学专家一起选择合适载体,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梳理职业行动能力,归纳形成职业行动领域。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基于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开发专业课程。我们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方面确定数控技术专业英语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
4.设计项目课程体系
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程设计的理念主要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三结合”,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课程与工作结合、教室与实训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养成学生的职业习惯,同时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只有把课程开发建立在对学习过程、教学过程的深入、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才可能开发出科学的、符合学生学习过程与学校教学实际的课程。从课程开发的角度看设涉及的主要环节有数控专业英语课程标准、设计教学项目、完成课程的整体设计、教学单元设计、教學方法设计、教学环境设计、考核评价体系和教学资源设计。
5.课程组织实施
以项目为载体,以行动为导向进行项目教学的课程实施,按“项目准备、项目布置、项目实施、项目评估”加以展开。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需将岗位所需职业能力、知识和职业素养分解融入到各学习情境中。整个教学过程中,以项目组为单位的学生通过任务单,明确任务实施要求,了解参考资源,教师以项目总监身份把企业项目实战流程转化为APDCA工作流程加以展开,即分析(Analysis)、 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调整总结(Adjustment),每一个项目实施均需要经过分析调研、制订计划、执行计划、检查计划、对计划进行调整并不断改善五个阶段。
(作者单位: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