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中国乳业有史以来“涉案企业”最多的一次事件,也是引发国务院、卫生部、质检总局、农业部、公安部等各大相关机构关注度最高的一次食品安全事故。
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最终引发了一场行业大地震。9月16日晚,国家质检总局公布,有22家乳品企业69批次产品中检出三聚氰胺,包括伊利、蒙牛等龙头企业。9月18日,液态奶检查结果公布,蒙牛、伊利、光明均检出三聚氰胺。乳品行业出现了一场大地震。
“三鹿毒奶粉事件”最终确认不是个案而是行业普遍现象。包括蒙牛、伊利、圣元等诸多行行业翘楚都赫然出现在质检总局的“黑名单”上,乳品行业遭遇到了空前的信任危机。
这次行业地震给内资奶粉企业造成的利润损害和品牌损害还无从估计,却暴露出了行业长期存在的畸形模式——断裂的、非一体化的产业链长期存在,企业利益损害的潜在风险越来越高。
链条断裂
乳业的产业链颇长,从饲料、养殖、生产、加工到销售。长期以来,饲料和养殖环节都独立于整个产业链之外,乳品企业和奶农长期都是外部交易。企业对养殖环节难以控制,奶制品的安全风险激增。
近几年,奶源的建设越来越滞后于生产的发展。大多数乳业企业的发展基本都是“要市场不要牧场”,奶源比例过低。相反,将精力放在下游的蒙牛和伊利却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以中国大的乳品企业为例,国金证券公司的分析师陈钢的研究显示,从蒙牛和伊利两家公司公开信息所披露原奶供应情况看,实际上蒙牛有6家牧场,除本部澳亚牧场(1万头奶牛)占股30%,其余只有10%的参股,这些牧场只能提供10%的奶源,另90%的奶源还是靠奶农提供。而伊利的牧场基本上是一种合作关系。
在奶源安全问题的背后是我国乳业上游产业链缺失,而现有的“公司+农户”模式很脆弱。目前我国乳品加工厂一般都没有自己的奶源,而是靠向分散的奶农收奶。据记者了解,工厂的奶源主要有三种:一是自有牧场;二是养殖基地,由第三方投资,加工厂主要投入一些设备、技术,双方签订相对固定的买卖合同;三是市场性收奶,通过收奶站、收奶车,以价格、付款方式以及标准做调节,吸引周围的奶农、奶贩提供鲜奶。
上海壹言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的首席策划师汤志庆认为,目前中国几乎所有乳品企业的自有牧场比例不超过50%。乳品企业的源奶50%~70%都来自于奶农。
近几年,中国乳业基本是超常规发展,2003年之后达到了40%的行业增长率,2007年、2008年增速放缓也保持了20%多的增长率。但行业发展越快,忽视奶源造成的风险越高。
三元乳业的前总经理高青山告知记者,1998年后,三鹿的奶源建设还是全国乳业的样板。三鹿投资一些养牛单位,参与管理,控制奶量不外流的经验,还吸引自己亲自去三鹿学习。
但三鹿近几年大量收购地方加工厂、增资扩产,奶源的建设已远远跟不上生产的发展,最终奶源失控导致“毒奶粉事件”的爆发。
没有结盟的利益
在国外,奶农与工厂的利益是一致的。据北京中乳精华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渝介绍,很多国外奶农一般会以股东、合作社等方式与乳品工厂成为利益联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目前,中国乳业的特点是生产企业主导行业,企业与奶农甚至一定程度上是对立的,乳品企业凌驾于奶农之上。近年,乳品企业对上游的渴望没有增加奶农的利益,反而因强势企业对谈判能力较差的奶农挤压过重使奶农利益受损。
中国的婴幼儿奶粉号称世界上最贵的,奶价的成本却是最低的。在去年饲料价格一再上涨的情况下,大型乳制品企业的收奶价则基本在每公斤2.6元。一旦其替代原料进口奶粉的价格下跌,源奶的收购价马上下跌到每公斤1.8元。奶农一直在为中国消费者能喝到低价牛奶而买单。奶农尤其是衍生的奶贩子有造假的利益驱动。
舍本逐末
新希望乳业公司总经理曾勇表示,乳品企业不愿意建牧场的原因之一,是牧场的建设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一个拥有1000头奶牛规范的、现代化的牧场,硬件投入要1200万元人民币左右。而上海铭泰铭观乳业咨询公司的总经理劳兵认为,如今这样规模的一个牧场总投入需要3000万~4000万元。
陈钢认为,厂商并不愿意参与奶牛养殖这一环节,其做法就是将一大块业务外包(如同比亚迪手机业务),类似于西欧国家将劳动密集型、重污染以及增值最小的生产环节外包。近年,许多乳业上市公司在资本的助力下不断追求市场份额快速提高。
虽然乳业经过数年的高速增长,但中国的乳品企业基本都处于成长期,这个时期企业追求高投入高回报,多开发高毛利的产品,尽量减少长期资本投入项目。
如今,乳业激烈竞争,液态奶利润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大企业纷纷开发酸奶产品和乳酸饮料,其利润率在30%左右。随着中国进入生育高峰期,婴幼儿高端奶粉则是目前一个主要的争夺领域,其利润率高达50%。
一些企业在婴幼儿高端奶粉添加一些微量元素概念,价格就会激增。如美赞臣最新推出的多添加了DHA的婴儿奶粉,价格就上涨了15%。汤志庆形容为:“成本加两成,价格高八成。”
乳品企业养殖环节投入过少,与营销费用投入逐年激增形成鲜明对比。蒙牛是近年商业化的典范。“营销驱动成长”使蒙牛近年的广告市场费用非常高。其2007年的年报显示,集团的总营收是213.181亿元(2006年是162.464亿元)。集团销售和经销费用是33.02亿元(2006年时23.803亿元),约占集团总收入的15.5%(2006年是14.6%)。行政及其他经营费用是4亿多元。牧场建设投入则无从考察。
据记者了解,不少地方小厂无法生存,都成为大企业的贴牌工厂。在河北省11个地区,每个地区都有三鹿的挂牌小工厂,在石家庄就有好几家。三鹿采取的方式是,以品牌作为交换,收取51%的利润。在经营管理上,三鹿有派驻人员,但由于三鹿不掌控工厂,所起的作用不大。
实际上,光明、三鹿等企业都有做品牌输出,目的是为了扩大规模。而我国乳品行业也存在拼规模的不好风气,如前些年搞了很多单品规模排行榜。
与此同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奶源紧缺、加工厂扩张,各地抢奶事件出现加剧了奶源的混乱。“各个乳品企业都雇了一些人去抢奶,哄抬奶价、降低收奶标准等,几乎能使的招都用上了。”陈渝认为。在奶源紧缺的情况下,有些专门收购坏奶的中间商,他们的技术比普通奶农高,与企业关系又比较硬,所以把坏奶处理后卖给工厂。
行业重创
“事件对乳品行业的冲击是显然的,主要是对消费者心理伤害,消费信心下降。”黑龙江奶业协会秘书长吴和平表示。
最直接受到重创的是我国国产奶粉市场。而高端婴幼儿奶粉被认为是下一个利润增长点。
这次事件会导致外资品牌在中国高端婴幼儿奶粉市场的占有率越来越高,而内资的三鹿、伊利、蒙牛等企业之前做的努力都化为泡影。事实上,外资高端婴幼儿奶粉已经占据80%左右的绝对份额。
几个月前,我国与新西兰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互享零关税,这对国内奶粉的冲击也很大。
而产业更深的伤害可能还没有体现。业内人士分析,随着三鹿停产整顿以及其他企业生产线调整,大量鲜奶无法消化可能让奶农遭受损失,但每天还是要给奶牛喂饲料、挤奶,所以会不会再次出现奶农倒奶、杀牛,使原本脆弱的产业链更受伤,需要引起重视。
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最终引发了一场行业大地震。9月16日晚,国家质检总局公布,有22家乳品企业69批次产品中检出三聚氰胺,包括伊利、蒙牛等龙头企业。9月18日,液态奶检查结果公布,蒙牛、伊利、光明均检出三聚氰胺。乳品行业出现了一场大地震。
“三鹿毒奶粉事件”最终确认不是个案而是行业普遍现象。包括蒙牛、伊利、圣元等诸多行行业翘楚都赫然出现在质检总局的“黑名单”上,乳品行业遭遇到了空前的信任危机。
这次行业地震给内资奶粉企业造成的利润损害和品牌损害还无从估计,却暴露出了行业长期存在的畸形模式——断裂的、非一体化的产业链长期存在,企业利益损害的潜在风险越来越高。
链条断裂
乳业的产业链颇长,从饲料、养殖、生产、加工到销售。长期以来,饲料和养殖环节都独立于整个产业链之外,乳品企业和奶农长期都是外部交易。企业对养殖环节难以控制,奶制品的安全风险激增。
近几年,奶源的建设越来越滞后于生产的发展。大多数乳业企业的发展基本都是“要市场不要牧场”,奶源比例过低。相反,将精力放在下游的蒙牛和伊利却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以中国大的乳品企业为例,国金证券公司的分析师陈钢的研究显示,从蒙牛和伊利两家公司公开信息所披露原奶供应情况看,实际上蒙牛有6家牧场,除本部澳亚牧场(1万头奶牛)占股30%,其余只有10%的参股,这些牧场只能提供10%的奶源,另90%的奶源还是靠奶农提供。而伊利的牧场基本上是一种合作关系。
在奶源安全问题的背后是我国乳业上游产业链缺失,而现有的“公司+农户”模式很脆弱。目前我国乳品加工厂一般都没有自己的奶源,而是靠向分散的奶农收奶。据记者了解,工厂的奶源主要有三种:一是自有牧场;二是养殖基地,由第三方投资,加工厂主要投入一些设备、技术,双方签订相对固定的买卖合同;三是市场性收奶,通过收奶站、收奶车,以价格、付款方式以及标准做调节,吸引周围的奶农、奶贩提供鲜奶。
上海壹言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的首席策划师汤志庆认为,目前中国几乎所有乳品企业的自有牧场比例不超过50%。乳品企业的源奶50%~70%都来自于奶农。
近几年,中国乳业基本是超常规发展,2003年之后达到了40%的行业增长率,2007年、2008年增速放缓也保持了20%多的增长率。但行业发展越快,忽视奶源造成的风险越高。
三元乳业的前总经理高青山告知记者,1998年后,三鹿的奶源建设还是全国乳业的样板。三鹿投资一些养牛单位,参与管理,控制奶量不外流的经验,还吸引自己亲自去三鹿学习。
但三鹿近几年大量收购地方加工厂、增资扩产,奶源的建设已远远跟不上生产的发展,最终奶源失控导致“毒奶粉事件”的爆发。
没有结盟的利益
在国外,奶农与工厂的利益是一致的。据北京中乳精华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渝介绍,很多国外奶农一般会以股东、合作社等方式与乳品工厂成为利益联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目前,中国乳业的特点是生产企业主导行业,企业与奶农甚至一定程度上是对立的,乳品企业凌驾于奶农之上。近年,乳品企业对上游的渴望没有增加奶农的利益,反而因强势企业对谈判能力较差的奶农挤压过重使奶农利益受损。
中国的婴幼儿奶粉号称世界上最贵的,奶价的成本却是最低的。在去年饲料价格一再上涨的情况下,大型乳制品企业的收奶价则基本在每公斤2.6元。一旦其替代原料进口奶粉的价格下跌,源奶的收购价马上下跌到每公斤1.8元。奶农一直在为中国消费者能喝到低价牛奶而买单。奶农尤其是衍生的奶贩子有造假的利益驱动。
舍本逐末
新希望乳业公司总经理曾勇表示,乳品企业不愿意建牧场的原因之一,是牧场的建设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一个拥有1000头奶牛规范的、现代化的牧场,硬件投入要1200万元人民币左右。而上海铭泰铭观乳业咨询公司的总经理劳兵认为,如今这样规模的一个牧场总投入需要3000万~4000万元。
陈钢认为,厂商并不愿意参与奶牛养殖这一环节,其做法就是将一大块业务外包(如同比亚迪手机业务),类似于西欧国家将劳动密集型、重污染以及增值最小的生产环节外包。近年,许多乳业上市公司在资本的助力下不断追求市场份额快速提高。
虽然乳业经过数年的高速增长,但中国的乳品企业基本都处于成长期,这个时期企业追求高投入高回报,多开发高毛利的产品,尽量减少长期资本投入项目。
如今,乳业激烈竞争,液态奶利润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大企业纷纷开发酸奶产品和乳酸饮料,其利润率在30%左右。随着中国进入生育高峰期,婴幼儿高端奶粉则是目前一个主要的争夺领域,其利润率高达50%。
一些企业在婴幼儿高端奶粉添加一些微量元素概念,价格就会激增。如美赞臣最新推出的多添加了DHA的婴儿奶粉,价格就上涨了15%。汤志庆形容为:“成本加两成,价格高八成。”
乳品企业养殖环节投入过少,与营销费用投入逐年激增形成鲜明对比。蒙牛是近年商业化的典范。“营销驱动成长”使蒙牛近年的广告市场费用非常高。其2007年的年报显示,集团的总营收是213.181亿元(2006年是162.464亿元)。集团销售和经销费用是33.02亿元(2006年时23.803亿元),约占集团总收入的15.5%(2006年是14.6%)。行政及其他经营费用是4亿多元。牧场建设投入则无从考察。
据记者了解,不少地方小厂无法生存,都成为大企业的贴牌工厂。在河北省11个地区,每个地区都有三鹿的挂牌小工厂,在石家庄就有好几家。三鹿采取的方式是,以品牌作为交换,收取51%的利润。在经营管理上,三鹿有派驻人员,但由于三鹿不掌控工厂,所起的作用不大。
实际上,光明、三鹿等企业都有做品牌输出,目的是为了扩大规模。而我国乳品行业也存在拼规模的不好风气,如前些年搞了很多单品规模排行榜。
与此同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奶源紧缺、加工厂扩张,各地抢奶事件出现加剧了奶源的混乱。“各个乳品企业都雇了一些人去抢奶,哄抬奶价、降低收奶标准等,几乎能使的招都用上了。”陈渝认为。在奶源紧缺的情况下,有些专门收购坏奶的中间商,他们的技术比普通奶农高,与企业关系又比较硬,所以把坏奶处理后卖给工厂。
行业重创
“事件对乳品行业的冲击是显然的,主要是对消费者心理伤害,消费信心下降。”黑龙江奶业协会秘书长吴和平表示。
最直接受到重创的是我国国产奶粉市场。而高端婴幼儿奶粉被认为是下一个利润增长点。
这次事件会导致外资品牌在中国高端婴幼儿奶粉市场的占有率越来越高,而内资的三鹿、伊利、蒙牛等企业之前做的努力都化为泡影。事实上,外资高端婴幼儿奶粉已经占据80%左右的绝对份额。
几个月前,我国与新西兰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互享零关税,这对国内奶粉的冲击也很大。
而产业更深的伤害可能还没有体现。业内人士分析,随着三鹿停产整顿以及其他企业生产线调整,大量鲜奶无法消化可能让奶农遭受损失,但每天还是要给奶牛喂饲料、挤奶,所以会不会再次出现奶农倒奶、杀牛,使原本脆弱的产业链更受伤,需要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