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鲁根诨迪银多金属矿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围岩蚀变及围岩与矿化的关系等。通过对银矿床特征的分析和研究,指出了在本区找矿的标志。
【关键词】:蚀变特征 银多金属矿 成矿地质条件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分类号】:X8
【正文】: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境内,行政区划属该旗格日朝鲁苏木辖区。东距格日朝鲁苏木西30km,旗政府所在地鲁北镇北100km。工作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与内蒙地槽的衔接部靠近地槽部分,内蒙地轴的凹陷带,即红旗牧场-温都尔庙-西拉木伦河断裂北侧,突泉-林西铁(锡)、铜、铅、锌、银、铌(钽)成矿带东段。区内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矿化普遍,控矿条件良好。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古生界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P1d)和中生界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J3mk)地层。铜、铅、锌、银、钼等金属矿体赋矿围岩主要为流纹质含角砾晶屑凝灰岩、流纹质岩屑晶屑凝灰岩、流纹质凝灰岩、流纹岩等。该组地层主要为陆相酸性火山喷发作用形成,区域上亦属铜、银、铅、锌、钼等金属矿产资源赋存的有利地层条件。
1地层介绍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古生界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P1d),中生界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J3mk)及第四系。其中中生界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J3mk)主要为陆相酸性火山喷发作用形成,区域上亦属银、铅、锌、铜、钼等金属的赋矿地层。
2构造介绍
工作区位于内蒙地轴衔接部的坳陷带上,处于断裂构造活动带中,区域构造活动频繁,断裂构造发育。区域构造主要受红旗牧场-温都尔庙-西拉沐伦河深大断裂的影响,多为该断裂的次一级低序次断裂构造,按构造总体展布方向可分为北东向与北西向两组。工作区内地层可明显分为二个构造层,其一为晚古生代浅-微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形成本区基底, 其二为以不整合覆盖于下伏晚古生代地层的侏罗系及白堊系的陆相中-酸性火山岩,显示较为典型的二元结构。
区内最老的地层为早-中二叠世为主的滨浅海相向浅海相、湖相过度具浅变质的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及火山岩建造,分布零星,主要岩石地层单位有下二叠统寿山沟组、大石寨组、中二叠统哲斯组,上二叠统林西组。晚二叠世末本内为抬升隆起区,处于受剥蚀状态,未接受三叠纪但在构造作用下,形成大规模的花岗质岩浆侵入建造。区内基本上呈北北东-北东向,局部近东西向展布于晚侏罗世火山盆地边缘。断裂构造发育,以北西向与北东向为主,近东西向、断裂性质多为张性构造环境下形成的逆断层或走滑断层;褶皱构造主要见于古生代地层内,构造线总体呈北东向-近东西向,类型为角度中等的背向斜,中生代以来,多形成宽缓宽缓背、向斜构造。
3岩浆岩
该区火山-岩浆活动剧烈,区域出露岩浆岩比较单一,主要为为燕山早期侏罗纪蚀变二长花岗岩(Jηγ)。一般规模较大,呈岩基状分布,占整个区域面积的一半以上。出露在测区的中部、北部和东部,
脉岩类:区内脉岩也较发育,各时代地质体中不同程度均有分布。脉岩种类繁多,其中以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石英脉、灰绿玢岩脉、闪长玢岩分布最广,脉岩分布方向多受北东向、东西向构造控制。所以脉岩走向大多为北东向和东西向。
4矿化蚀变
普查区位于大兴安岭南坡银多金属成矿带中,是沙布楞山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的东延部分。普查区中发现构造破碎带、矿化蚀变带(点)多条,孔雀石化蚀变带为二叠系哲斯组与花岗岩的接触界线上,沿接触界线见一褐铁矿化、孔雀石化矿化蚀变带,局部见少量铜蓝。
萤石矿化带在上古生界二叠系中统哲斯组,在白垩纪黑云钾长花岗岩中,发现一条花岗斑岩脉,硅化强烈。脉体中发育石英晶洞,并见有呈绿色、紫色的萤石矿。
磁铁矿化点在上古生界二叠系中统哲斯组中,在上古生界二叠系中统哲斯组中发育一构造破碎带,褐铁矿化强烈,多沿岩石裂隙分布,形成土黄色蜂窝状空洞,岩石具有磁性,硅化强烈。
围岩蚀变多发生在东西向的成矿构造破碎带中,呈线性展布,主要蚀变有硅化、绿泥石化、碳酸岩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萤石化、黄铁矿化。
硅化、绢云母化表现为石英、绢云母呈细粒或鳞片状交代原岩矿物并与金属矿物伴生。绿泥石化分布范围广,在矿脉中和矿脉围岩中均可见,表现为绿泥石呈鳞片状交代原岩中暗色矿物。黄铁矿化则表现为黄铁矿呈星散状或团块分布于闪长岩或矿脉中。萤石化、方解石化则表现为萤石、方解石呈细脉状穿插于蚀变岩中。
上述蚀变以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为主,与成矿关系密切,可做为找矿标志。而萤石化、方解石化为矿化后期蚀变,亦可作为间接找矿标志。
5成矿地质条件
区内地处长期的构造活跃的褶皱构造带上,该带自晚古生代以来,经历了挤压拉张再到挤压的多旋回多期次构造作用的叠加,形成了多期次、形迹复杂的构造形态,在普查区内具体表现为北东向、北西向、北北东向、近东西向等多方向多期次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断裂和北东向-北东东向的褶皱,同时见以NNE向为主的各类脉岩十分发育,说明在历次挤压褶皱的过程中与之配套的张裂构造十分发育,为后期的岩脉充填提供了极好的场所。区内褶皱、断裂发育,岩浆活动较强,银、铅、锌、铜异常强度高,面积大,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
【总结】:以中低温热液蚀变破碎带型矿床为主攻方向。矿体赋存特征及围岩蚀变、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组合等特征分析,结合类比的方法,认为该矿床为中低温热液蚀变破碎带型矿床,亦属银、铅、锌、铜、钼等金属的赋矿地层。长期的构造活跃的褶皱构造带,经历了挤压拉张再到挤压的多旋回多期次构造作用的叠加,形成了多期次、形迹复杂的构造形态,在多期次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断裂和褶皱,同时见各类脉岩十分发育,说明在历次挤压褶皱的过程中与之配套的张裂构造十分发育,构造形态复杂,是成矿有利部位。为后期的岩脉充填提供了极好的场所,为进一步找矿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赵越;;燕山地区中生代造山运动及构造演化[J];地质论评;1990年01期
2支风岐,刘灵恩,索勇;河南省熊耳山西段沙沟西银铅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J];矿产与地质;2004年01期
3叶会寿;毛景文;李永峰;燕長海;郭保健;赵财胜;何春芬;郑榕芬;陈莉;;豫西南泥湖矿田钼钨及铅锌银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机理探讨[J];现代地质;2006年01期
【关键词】:蚀变特征 银多金属矿 成矿地质条件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分类号】:X8
【正文】: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境内,行政区划属该旗格日朝鲁苏木辖区。东距格日朝鲁苏木西30km,旗政府所在地鲁北镇北100km。工作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与内蒙地槽的衔接部靠近地槽部分,内蒙地轴的凹陷带,即红旗牧场-温都尔庙-西拉木伦河断裂北侧,突泉-林西铁(锡)、铜、铅、锌、银、铌(钽)成矿带东段。区内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矿化普遍,控矿条件良好。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古生界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P1d)和中生界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J3mk)地层。铜、铅、锌、银、钼等金属矿体赋矿围岩主要为流纹质含角砾晶屑凝灰岩、流纹质岩屑晶屑凝灰岩、流纹质凝灰岩、流纹岩等。该组地层主要为陆相酸性火山喷发作用形成,区域上亦属铜、银、铅、锌、钼等金属矿产资源赋存的有利地层条件。
1地层介绍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古生界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P1d),中生界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J3mk)及第四系。其中中生界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J3mk)主要为陆相酸性火山喷发作用形成,区域上亦属银、铅、锌、铜、钼等金属的赋矿地层。
2构造介绍
工作区位于内蒙地轴衔接部的坳陷带上,处于断裂构造活动带中,区域构造活动频繁,断裂构造发育。区域构造主要受红旗牧场-温都尔庙-西拉沐伦河深大断裂的影响,多为该断裂的次一级低序次断裂构造,按构造总体展布方向可分为北东向与北西向两组。工作区内地层可明显分为二个构造层,其一为晚古生代浅-微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形成本区基底, 其二为以不整合覆盖于下伏晚古生代地层的侏罗系及白堊系的陆相中-酸性火山岩,显示较为典型的二元结构。
区内最老的地层为早-中二叠世为主的滨浅海相向浅海相、湖相过度具浅变质的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及火山岩建造,分布零星,主要岩石地层单位有下二叠统寿山沟组、大石寨组、中二叠统哲斯组,上二叠统林西组。晚二叠世末本内为抬升隆起区,处于受剥蚀状态,未接受三叠纪但在构造作用下,形成大规模的花岗质岩浆侵入建造。区内基本上呈北北东-北东向,局部近东西向展布于晚侏罗世火山盆地边缘。断裂构造发育,以北西向与北东向为主,近东西向、断裂性质多为张性构造环境下形成的逆断层或走滑断层;褶皱构造主要见于古生代地层内,构造线总体呈北东向-近东西向,类型为角度中等的背向斜,中生代以来,多形成宽缓宽缓背、向斜构造。
3岩浆岩
该区火山-岩浆活动剧烈,区域出露岩浆岩比较单一,主要为为燕山早期侏罗纪蚀变二长花岗岩(Jηγ)。一般规模较大,呈岩基状分布,占整个区域面积的一半以上。出露在测区的中部、北部和东部,
脉岩类:区内脉岩也较发育,各时代地质体中不同程度均有分布。脉岩种类繁多,其中以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石英脉、灰绿玢岩脉、闪长玢岩分布最广,脉岩分布方向多受北东向、东西向构造控制。所以脉岩走向大多为北东向和东西向。
4矿化蚀变
普查区位于大兴安岭南坡银多金属成矿带中,是沙布楞山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的东延部分。普查区中发现构造破碎带、矿化蚀变带(点)多条,孔雀石化蚀变带为二叠系哲斯组与花岗岩的接触界线上,沿接触界线见一褐铁矿化、孔雀石化矿化蚀变带,局部见少量铜蓝。
萤石矿化带在上古生界二叠系中统哲斯组,在白垩纪黑云钾长花岗岩中,发现一条花岗斑岩脉,硅化强烈。脉体中发育石英晶洞,并见有呈绿色、紫色的萤石矿。
磁铁矿化点在上古生界二叠系中统哲斯组中,在上古生界二叠系中统哲斯组中发育一构造破碎带,褐铁矿化强烈,多沿岩石裂隙分布,形成土黄色蜂窝状空洞,岩石具有磁性,硅化强烈。
围岩蚀变多发生在东西向的成矿构造破碎带中,呈线性展布,主要蚀变有硅化、绿泥石化、碳酸岩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萤石化、黄铁矿化。
硅化、绢云母化表现为石英、绢云母呈细粒或鳞片状交代原岩矿物并与金属矿物伴生。绿泥石化分布范围广,在矿脉中和矿脉围岩中均可见,表现为绿泥石呈鳞片状交代原岩中暗色矿物。黄铁矿化则表现为黄铁矿呈星散状或团块分布于闪长岩或矿脉中。萤石化、方解石化则表现为萤石、方解石呈细脉状穿插于蚀变岩中。
上述蚀变以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为主,与成矿关系密切,可做为找矿标志。而萤石化、方解石化为矿化后期蚀变,亦可作为间接找矿标志。
5成矿地质条件
区内地处长期的构造活跃的褶皱构造带上,该带自晚古生代以来,经历了挤压拉张再到挤压的多旋回多期次构造作用的叠加,形成了多期次、形迹复杂的构造形态,在普查区内具体表现为北东向、北西向、北北东向、近东西向等多方向多期次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断裂和北东向-北东东向的褶皱,同时见以NNE向为主的各类脉岩十分发育,说明在历次挤压褶皱的过程中与之配套的张裂构造十分发育,为后期的岩脉充填提供了极好的场所。区内褶皱、断裂发育,岩浆活动较强,银、铅、锌、铜异常强度高,面积大,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
【总结】:以中低温热液蚀变破碎带型矿床为主攻方向。矿体赋存特征及围岩蚀变、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组合等特征分析,结合类比的方法,认为该矿床为中低温热液蚀变破碎带型矿床,亦属银、铅、锌、铜、钼等金属的赋矿地层。长期的构造活跃的褶皱构造带,经历了挤压拉张再到挤压的多旋回多期次构造作用的叠加,形成了多期次、形迹复杂的构造形态,在多期次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断裂和褶皱,同时见各类脉岩十分发育,说明在历次挤压褶皱的过程中与之配套的张裂构造十分发育,构造形态复杂,是成矿有利部位。为后期的岩脉充填提供了极好的场所,为进一步找矿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赵越;;燕山地区中生代造山运动及构造演化[J];地质论评;1990年01期
2支风岐,刘灵恩,索勇;河南省熊耳山西段沙沟西银铅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J];矿产与地质;2004年01期
3叶会寿;毛景文;李永峰;燕長海;郭保健;赵财胜;何春芬;郑榕芬;陈莉;;豫西南泥湖矿田钼钨及铅锌银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机理探讨[J];现代地质;2006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