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utn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统计分析肿瘤患者接受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后各项身体指标,分析比较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与常规治疗护理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随机抽样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101名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分别采用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以及常规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通过护理后的数据可以看出,两组肿瘤患者经过治疗后均取得一定效果,观察组有效率90%,优于参照组(72.5%)。结论 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比常规治疗护理方案的临床疗效更好,可以将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在临床诊疗中推广。
  【关键词】 PICC 周静脉 中心静脉导管 肿瘤护理 临床效果
  肿瘤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威胁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肿瘤实质上属于局部新生物,人类机体中的遗传基因存在着致癌基因,这些基因在各种致瘤因子的作用下产生肿瘤。不同的肿瘤对机体的危害程度存很大的差异,根据危害程度可以分为良性肿瘤以及恶性肿瘤,其中恶性肿瘤就是俗称的癌症。目前,全世界关于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方式已经很多,包括化学治疗、放射线治疗、手术治疗以及中医治疗等,化学疗法仍然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首选方案。临床上对肿瘤患者进行化学治疗时,需要进行反复穿刺,给患者身心造成巨大的压力,严重降低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相关研究,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具有比常规护理方案更好的治疗效果。下面将以我院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与常规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了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接受化学治疗的101名肿瘤患者,为了保证调查准确性,排除同时患有其他种类疾病的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包括50名男性肿瘤患者以及51名女性肿瘤患者,患者年龄15~79岁,平均年龄(31.9±4.2)岁,所有患者肿瘤类型包括原发性骨肉瘤、转移性骨肿瘤、胃癌、肝癌、胰腺癌等。将本次调研的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分别接受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与常规应用护理方案。其中,观察组包括50名肿瘤患者,患者年龄平均年龄(31.2±3.9)岁,参照组51名肿瘤患者,患者平均年龄(30.4±4.2)岁。观察组与参照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
  1.2 护理方案
  参照组的肿瘤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观察组的护理方案包括三个步骤:(1)预期护理方案,治疗前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增加患者信任感,医护人员可以向肿瘤患者及家属讲解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的相关知识;(2)预中护理方案,具体护理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分为导管、卫生、皮肤以及肝素冒等,化学治疗前后必须保持导管与患者皮肤清洁,每次输液后,以后人员利用安尔碘对注射口进行消毒,小敷料必须每周更换一次;(3)预后护理方案,治疗后拔管时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拔管后对患者创口进行消毒。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的数据资料电子化,每次采样立刻输入电子数据库,数据的采集者是从业5年以上的具有丰富经验肿瘤科执业医师,数据统计工具采用最新的统计软件SPSS21.5,数据的分析主要采用正交对比法、图谱拟合分析法、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法,多种分析方法同时使用保证结果准确性。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量化评估,比较两种护理方案的临床疗效,表1是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情况,由结果可以看出,接受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的肿瘤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而参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5%,治疗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的感染率为6.67%,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是利用导管从外周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接抵达心脏大静脉,有效避免了化学疗法的药物与外周静脉接触,防止药物对静脉的刺激,降低了患者静脉炎的风险,最大限度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具备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优势,而肿瘤患者需要接受长时间静脉注射治疗,常规的反复静脉穿刺增加了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药液渗透、静脉炎症、局部硬肿等,除此之外,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生理疼痛比较剧烈,严重降低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生命质量。
  上世纪90年代,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被引入我国,之后被迅速应用于肿瘤化疗中,在进行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时,必须保证操作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同时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的相关知识。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建立在全程监控的理念之上,需要从医护人员专业素质、标准化护理流程、流程化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操作。通过本次调研可以看出,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0.0%,优于常规护理方案,因此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将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推广至临床治疗中,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我国肿瘤化疗护理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蔡珩玉. PICC导管在肿瘤病人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0.
  [2]许华,蔡静,单世君.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 吉林医学,2014,12:2691.
  [3]屈惠琴,陆云,赵春芳. 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术后病人PICC置管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4,19:2378-2380.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优质护理对门诊分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在门诊就诊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其中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为15-73岁,平均年龄为(60.5±5.3)岁;对照组中男16例,女9例,年龄为16-70岁,平均年龄为(62.3±4.9)岁。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饮食护理、病房护理、用药指导等方面。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结果:通过
【摘 要】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2011年5月-2014年7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挑选200例作为对象,按入院顺序分成两组:对照组(基础护理)、干预组(综合护理),评估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干预组并发症者2例,占比2.0%,低于9.0%的对照组,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患者行综合手术护理措施作用突出,可降低医疗费用、预防并发症,值得学习。  【
【摘 要】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急诊胃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3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另63例为研究组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一次成功止血率及术后再出血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摘 要】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有效性。方法:把我院收治的60例患有脑卒中的病人进行探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病人进行康复护理,对照组的病人采用神经科普通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观察,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制成表格,便于统计和观察,观察两组病人在接受治疗后的效果和满意程度。结果:在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观察和治疗
【摘 要】 目的:观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2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2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另62例为研究组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摘 要】 目的:探讨对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青光眼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过程,对其中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经过精心的护理,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恢复良好,均康复出院。结论:对青光眼患者进行系统、有效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关键词】 青光眼 护理干预  青光眼是由于病理性眼压升高而引起视乳头损害和视
【摘 要】 目的:探讨门诊耳鼻喉患者护理中的常见问题与护理对策。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接待的100例耳鼻喉科门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针对性护理,分析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为96%,对照组为8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分析,p0.05;患者投诉率上,观察组为2%,对照组为16%,两组差异显著,p<0.05。
1 历史沿革rn第四军医大学解剖学科组建于1950年初,原为西北人民医学专科学校、西北人民医学院和第一军医学院的解剖学科.
【摘 要】 目的:研讨术前心理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集的80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上述干预下接受术前心理护理,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实施护理前后的情绪状态,同时对其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①实施护理前,两组的SAS量表评分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
【摘 要】 目的:探讨门诊优质护理服务运用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期间门诊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服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心理焦虑评分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