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新疆某金矿区地质特征为实例介绍了金矿地质特征下的找矿潜力,仅供参考。
【关键词】 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潜力
一、地质特征
矿区出露地层为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第二段,为一套火山碎屑岩、中基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沉积岩夹碳酸盐岩建造。区域上,该地层火山活动十分强烈,其晚期火山热液往往使岩石发生明显的蚀变,成为有利的控矿因素。区内岩性主要有灰绿-深灰色辉石安山岩、玄武岩、橄榄玄武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晶岩屑凝灰岩、角砾凝灰岩、沉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凝灰质粉砂岩等,其中辉石安山岩为含金石英脉的主要近矿围岩。矿区处于一条近东西向逆断层上盘,附近尚发育北西向逆断层,均为成矿期断裂,二者交切、复合,往往产生一定规模的片理化带,尤其辉石安山岩中裂隙构造十分发育,往往形成构造裂隙带,主要发育北西、北东及近南北向裂隙,其中北西向裂隙带中常常充填贯入含金石英脉,形成有利的储矿构造。构造控矿作用表现十分明显。矿区尚发育一条仅南北向断裂,为成矿期后断裂,对区内地质体、矿化体起改造、破坏作用。矿区东北侧约3千米处发育规模较大的晚石炭世侵入岩序列,外接触带往往形成宽50-100米的角岩化带,为该矿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热源,与该矿的形成有成因上的联系。
二、地球化学特征
矿区处于1:20万Au、Cr、Ni、Co综合异常区及1:5万乙类综合异常中部。该1:5万综合异常元素组合以Au元素为主,伴生Ag、Pb、Cr元素,规模相对较大,主成矿元素Au强度较高,梯度变化大,连续性好,具明显的浓集中心,其与伴生的Ag、Pb、Cr等元素异常套合较好,是一处矿致综合异常,显示出较好的金成矿前景,具有较好的地球化学找矿指示意义。通过1:1万地质草测,处于异常区中的察干郭勒金矿主要赋存于中泥盆统北塔山组辉石安山岩中,其含金石英脉及蚀变岩严格受断裂带及裂隙带控制。同时在察干郭勒金矿外围、综合异常区外东南约500米处新发现一条规模较小的含金石英脉,通过采集化学样,金品位最高达2.90×10-6,为矿区外围进一步找金提供了有利的找矿线索。通过开展1:1万地质草测、地化剖面测量发现了明显的、具一定规模和一定强度的Au、Ag原生晕及矿化线索,Au、Ag、Cu含量均较高且连续,为该区进一步找矿提供了地球化学基础依据。
三、矿化体特征
1、含金矿化带
矿区共发现13条含金石英脉,除少数零星分布外,多聚集成带状分布于三条挤压破碎矿化带中。矿化带蚀变岩石主要为片理化辉石安山岩,岩石片理及裂隙十分发育,多充填贯入石英脉,系区内主要的含金石英脉,石英脉两侧围岩蚀变较强。矿区内含金石英脉常有尖灭侧现、分枝复合和膨缩现象,产状基本与蚀变带中片理产状一致。
2、矿体特征
矿区含金石英脉两侧的蚀变岩中仍具金矿化,如其中一条石英矿脉两侧的蚀变岩型金矿化体长380-390米,石英矿脉上盘宽0.2-1.85米,平均宽0.9米,下盘宽0.2-7.7米,平均2.16米,金品位较之石英脉为低,但金矿化显示是明显的,表明该矿具有一定的寻找蚀变岩型金矿化的找矿前景。
3、围岩蚀变
矿区围岩蚀变主要特征表现为规模小、类型多、强度低、具多期性。蚀变主要类型有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粘土化等,其中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属早期区域性变质作用的产物,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蚀变类型主要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及绢云母化。上述各类蚀变以石英矿脉表现最为典型,分带性较明显,可划分出三个带,自脉体向两侧依次为强绢云母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部分褐铁矿化)、强硅化蚀变带(内带,构成蚀变岩型金矿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弱绢云母化蚀变带(中带)-绿泥石化蚀变带(外带)。
四、矿床成因
1、成矿阶段划分
根据矿石矿物组合及其相互关系,可将矿区划分为四个成矿阶段:1)黄铁矿-石英-金成矿阶段。为含金石英脉形成的前期阶段,主要形成乳白色的石英脉,围岩蚀变较弱,主要为绿泥石化、绿帘石化,伴生少量黄铁矿和微量自然金的形成。2)金属硫化物-金成矿阶段。为成矿的主要阶段。青灰色的石英脉、石英细脉沿乳白色的石英大脉裂隙充填,伴隨大量的硫化物矿物、金矿物的生成,同时,形成较明显的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等。3)黄铁矿-碳酸盐-金成矿阶段。为晚期成矿阶段,主要形成蚀变岩型金矿化。主要围岩蚀变类型有硅化、黄铁矿化、强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等。
4)表生成矿阶段。主要是原生金矿化受表生作用影响,使金进一步产生表生富集,并褐铁矿等次生氧化物的形成。
2、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1)流体包裹体特征。矿区流体包裹体主要见于石英中,主要类型有气液相、气相、含CO2气体和多相包裹体,包裹体形态多样,以石英负晶形、长方形、四方形、三角形、不规则为主,且多为孤立状分布,包裹体大小一般为7×5微米,从早到晚有增大的趋势,气液包裹体中气液比一般为5%-10%,气相包体之气液比为70%左右。
2)温度压力条件。根据均一法测温结果,该矿成矿温度区间为190℃-280℃,并根据其成矿阶段可划分出三个温度区间:从早到晚为265℃-280℃、220℃-260℃、190℃-210℃。根据包裹体测定的均一压力,矿区金成矿压力为7.34-12.19×105 Pa,据此推测其成矿深度为180-305米。一般情况下,均一法压力值往往比成矿压力要小得多,并根据该矿地质特征分析,该矿成矿深度要比推测的深得多。总体上,该矿属于浅成金矿。
由此,根据其温度、压力条件,推测该矿为低温浅成热液型矿床。
综上所述,该矿成因为与岩浆-火山活动有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蚀变岩型金矿。
五、找矿潜力分析
矿区具备了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其受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火山岩、断裂带及裂隙带控制较明显;矿区发育1:5万乙类综合异常,主成矿元素Au强度较高,梯度变化大,连续性好,具明显的浓集中心,为矿致综合异常,显示出较好的地球化学找矿指示意义;矿区含金石英脉两侧的蚀变岩中已发现有金矿化线索,具有形成蚀变岩型金矿体的可能性。由此看来,该矿点具有较好的找金前景。
结束语:
综上所述,1:5万乙类综合异常区具备了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其受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火山岩、断裂带及裂隙带控制较明显,目前该区带已发现1处金矿点、1处金矿化点及一些矿化线索,无疑是矿致综合异常,显示出较好的金成矿前景。其异常主要应寻找与岩浆-火山活动有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蚀变岩型金矿化,应以察干郭勒金矿为重要线索,加强其外围找矿工作,找矿层位为辉石安山岩,找矿部位为断裂带及裂隙带,重要找矿标志为含孔雀石石英脉、蚀变岩。因此,今后该区带应以地质、物探、化探并结合金快速分析法进行综合找矿,通过进一步工作有望发现具有一定规模、工业意义的金(铜)矿床。
参考文献:
[1]吴二,陈远荣,刘巍,卢月玲,蒋慧俏,张冠清,蓝妮拉,高儇博.烃气测量法在辽宁白云金矿找矿潜力评价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14,02:248-254.
[2]潘忠翠.吉林汪清赤卫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4.
[3]薛春纪,赵晓波,莫宣学,董连慧,顾雪祥,Bakhtiar Nurtaev,Nikolay Pak,张招崇,王新利,俎波,张国震,冯博,刘家瑛.西天山“亚洲金腰带”及其动力背景和成矿控制与找矿[J].地学前缘,2014,05:128-155.
【关键词】 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潜力
一、地质特征
矿区出露地层为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第二段,为一套火山碎屑岩、中基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沉积岩夹碳酸盐岩建造。区域上,该地层火山活动十分强烈,其晚期火山热液往往使岩石发生明显的蚀变,成为有利的控矿因素。区内岩性主要有灰绿-深灰色辉石安山岩、玄武岩、橄榄玄武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晶岩屑凝灰岩、角砾凝灰岩、沉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凝灰质粉砂岩等,其中辉石安山岩为含金石英脉的主要近矿围岩。矿区处于一条近东西向逆断层上盘,附近尚发育北西向逆断层,均为成矿期断裂,二者交切、复合,往往产生一定规模的片理化带,尤其辉石安山岩中裂隙构造十分发育,往往形成构造裂隙带,主要发育北西、北东及近南北向裂隙,其中北西向裂隙带中常常充填贯入含金石英脉,形成有利的储矿构造。构造控矿作用表现十分明显。矿区尚发育一条仅南北向断裂,为成矿期后断裂,对区内地质体、矿化体起改造、破坏作用。矿区东北侧约3千米处发育规模较大的晚石炭世侵入岩序列,外接触带往往形成宽50-100米的角岩化带,为该矿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热源,与该矿的形成有成因上的联系。
二、地球化学特征
矿区处于1:20万Au、Cr、Ni、Co综合异常区及1:5万乙类综合异常中部。该1:5万综合异常元素组合以Au元素为主,伴生Ag、Pb、Cr元素,规模相对较大,主成矿元素Au强度较高,梯度变化大,连续性好,具明显的浓集中心,其与伴生的Ag、Pb、Cr等元素异常套合较好,是一处矿致综合异常,显示出较好的金成矿前景,具有较好的地球化学找矿指示意义。通过1:1万地质草测,处于异常区中的察干郭勒金矿主要赋存于中泥盆统北塔山组辉石安山岩中,其含金石英脉及蚀变岩严格受断裂带及裂隙带控制。同时在察干郭勒金矿外围、综合异常区外东南约500米处新发现一条规模较小的含金石英脉,通过采集化学样,金品位最高达2.90×10-6,为矿区外围进一步找金提供了有利的找矿线索。通过开展1:1万地质草测、地化剖面测量发现了明显的、具一定规模和一定强度的Au、Ag原生晕及矿化线索,Au、Ag、Cu含量均较高且连续,为该区进一步找矿提供了地球化学基础依据。
三、矿化体特征
1、含金矿化带
矿区共发现13条含金石英脉,除少数零星分布外,多聚集成带状分布于三条挤压破碎矿化带中。矿化带蚀变岩石主要为片理化辉石安山岩,岩石片理及裂隙十分发育,多充填贯入石英脉,系区内主要的含金石英脉,石英脉两侧围岩蚀变较强。矿区内含金石英脉常有尖灭侧现、分枝复合和膨缩现象,产状基本与蚀变带中片理产状一致。
2、矿体特征
矿区含金石英脉两侧的蚀变岩中仍具金矿化,如其中一条石英矿脉两侧的蚀变岩型金矿化体长380-390米,石英矿脉上盘宽0.2-1.85米,平均宽0.9米,下盘宽0.2-7.7米,平均2.16米,金品位较之石英脉为低,但金矿化显示是明显的,表明该矿具有一定的寻找蚀变岩型金矿化的找矿前景。
3、围岩蚀变
矿区围岩蚀变主要特征表现为规模小、类型多、强度低、具多期性。蚀变主要类型有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粘土化等,其中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属早期区域性变质作用的产物,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蚀变类型主要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及绢云母化。上述各类蚀变以石英矿脉表现最为典型,分带性较明显,可划分出三个带,自脉体向两侧依次为强绢云母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部分褐铁矿化)、强硅化蚀变带(内带,构成蚀变岩型金矿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弱绢云母化蚀变带(中带)-绿泥石化蚀变带(外带)。
四、矿床成因
1、成矿阶段划分
根据矿石矿物组合及其相互关系,可将矿区划分为四个成矿阶段:1)黄铁矿-石英-金成矿阶段。为含金石英脉形成的前期阶段,主要形成乳白色的石英脉,围岩蚀变较弱,主要为绿泥石化、绿帘石化,伴生少量黄铁矿和微量自然金的形成。2)金属硫化物-金成矿阶段。为成矿的主要阶段。青灰色的石英脉、石英细脉沿乳白色的石英大脉裂隙充填,伴隨大量的硫化物矿物、金矿物的生成,同时,形成较明显的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等。3)黄铁矿-碳酸盐-金成矿阶段。为晚期成矿阶段,主要形成蚀变岩型金矿化。主要围岩蚀变类型有硅化、黄铁矿化、强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等。
4)表生成矿阶段。主要是原生金矿化受表生作用影响,使金进一步产生表生富集,并褐铁矿等次生氧化物的形成。
2、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1)流体包裹体特征。矿区流体包裹体主要见于石英中,主要类型有气液相、气相、含CO2气体和多相包裹体,包裹体形态多样,以石英负晶形、长方形、四方形、三角形、不规则为主,且多为孤立状分布,包裹体大小一般为7×5微米,从早到晚有增大的趋势,气液包裹体中气液比一般为5%-10%,气相包体之气液比为70%左右。
2)温度压力条件。根据均一法测温结果,该矿成矿温度区间为190℃-280℃,并根据其成矿阶段可划分出三个温度区间:从早到晚为265℃-280℃、220℃-260℃、190℃-210℃。根据包裹体测定的均一压力,矿区金成矿压力为7.34-12.19×105 Pa,据此推测其成矿深度为180-305米。一般情况下,均一法压力值往往比成矿压力要小得多,并根据该矿地质特征分析,该矿成矿深度要比推测的深得多。总体上,该矿属于浅成金矿。
由此,根据其温度、压力条件,推测该矿为低温浅成热液型矿床。
综上所述,该矿成因为与岩浆-火山活动有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蚀变岩型金矿。
五、找矿潜力分析
矿区具备了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其受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火山岩、断裂带及裂隙带控制较明显;矿区发育1:5万乙类综合异常,主成矿元素Au强度较高,梯度变化大,连续性好,具明显的浓集中心,为矿致综合异常,显示出较好的地球化学找矿指示意义;矿区含金石英脉两侧的蚀变岩中已发现有金矿化线索,具有形成蚀变岩型金矿体的可能性。由此看来,该矿点具有较好的找金前景。
结束语:
综上所述,1:5万乙类综合异常区具备了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其受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火山岩、断裂带及裂隙带控制较明显,目前该区带已发现1处金矿点、1处金矿化点及一些矿化线索,无疑是矿致综合异常,显示出较好的金成矿前景。其异常主要应寻找与岩浆-火山活动有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蚀变岩型金矿化,应以察干郭勒金矿为重要线索,加强其外围找矿工作,找矿层位为辉石安山岩,找矿部位为断裂带及裂隙带,重要找矿标志为含孔雀石石英脉、蚀变岩。因此,今后该区带应以地质、物探、化探并结合金快速分析法进行综合找矿,通过进一步工作有望发现具有一定规模、工业意义的金(铜)矿床。
参考文献:
[1]吴二,陈远荣,刘巍,卢月玲,蒋慧俏,张冠清,蓝妮拉,高儇博.烃气测量法在辽宁白云金矿找矿潜力评价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14,02:248-254.
[2]潘忠翠.吉林汪清赤卫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4.
[3]薛春纪,赵晓波,莫宣学,董连慧,顾雪祥,Bakhtiar Nurtaev,Nikolay Pak,张招崇,王新利,俎波,张国震,冯博,刘家瑛.西天山“亚洲金腰带”及其动力背景和成矿控制与找矿[J].地学前缘,2014,05:128-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