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性:一种思想追求

来源 :创意设计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ix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龙森经常一语破的:“中国艺术传统追求经典,而非时尚。 ”这是就我所知对中国传统最精到的概括。有趣的是,这概括不来自喋喋不休的文化评论家,或摘自汗牛充栋的文化专著,而是出自一个几乎足不出户、埋头于自己创作的艺术家之口。他不得不思考那些急迫、重大的文化问题,否则他的作品无以安身立命。徐龙森的巨幅山水,传达出远不止“绘画”的冲击力。那是什么,涌动在水墨构成的纵深里?只有一个词:思想——大写的、痛切的思想内驱力,穿透画作扑面而来。面对巨大的视觉美,观者与其说在享受,不如说感到不安。像被某种极端的、尖锐的提问逼到墙角,它要求回答。二十一世纪,反思中国传统的紧迫性没有减弱,相反,全球化语境给我们的自觉一个广阔得多的参照系。这是更高的考验。徐龙森的作品让我振奋,因为那恰恰印证了我说过的:“一个当代中国艺术家,必须是一个大思想家,小一点都不行”。这儿,我找到了期待已久的思想追求。
  
  徐龙森使用的“经典”一词,极为到位。它的内涵,不是老生常谈的“五千年”,不是依仗时间长度的“古老”,而是一种在思想和美学上经得住全方位考察的“深刻”。这里,有必要区分“古典”和“经典”。尽管那在英语里是同一个词,但在我看来,一切过去的创作都是“古典”,“经典”却必须是古典中的杰作,以其思想深度、美学高度给传统奠定标准。少了某部古典,对某个文化无伤大雅。但缺少某部经典,一个传统就得被改写。回顾中国传统,那让我想到思想领域里的先秦诸子;艺术领域里的顾恺之、范宽、米芾、黄公望;诗歌里的屈原、杜甫;史学的司马迁;戏剧的汤显祖;小说的兰陵笑笑生、曹雪芹。他们作品的面貌判然有别,而在精神境界和艺术独创性上,又一以贯之,互相渗透。鉴于他们各自人生命运的凄凉孤寂,这渗透更是一种互相温暖。对经典之作内互通的思维方式和构成方式,我乐于称之为“经典性”。那是一种可以跨时代、甚至跨国界的品质,让不同文化的杰作,真正“心有灵犀”。就是说,筛选“经典之作”,一定植根于某个特定传统。提纯“经典性”,则使作品获得更普遍的思想意义。用龙森爱画的山比喻,如果传统是山脉,经典之作就是峰巅。而“经典性”则是风景深处的地理、乃至地质结构。“经典性”不仅不分离作品,反而联结它们、判定它们,进而整合出我们传承的精神血缘。这来自“本地深度”的思想,给我们立足点,去寻找(或创造)有意义的国际精神交流。今天,一张全球化的艺术地图上,徐龙森到罗斯科的距离,或许并不比到黄公望更远。对我们,西方是可见的“他者”,中国古典却是隐身的“他者”,连我们自己的昨天都该成为“他者”,那么,谁是那个吸附能力超强、永不满足现成答案、不停原创自身从而原创传统的“主动的他者”?徐龙森谈论“经典”,似乎要抚慰我们传统中飘游的伟大鬼魂,但接着,又端出他那些大山水,把任何古典大师狠狠吓坏(至少吓退)。他究竟在寻找什么?
  
  思想是否到位,取决于思考者的提问是否到位。徐龙森问自己:“传统画得再好,但我在哪里?我的艺术意义在哪里?”这不是个简单的发问,而是基于他几十年对传统水墨的潜心钻研,像古代诗人学写格律诗一样,他几乎“亦步亦趋”地学习传统绘画技巧,理解古典山水画的哲学美学观念。所有这些,在他费时七年、慢慢完成的《道法自然》里,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幅长二十六米、高四米多的水墨巨制,堪称迄今为止,中国水墨绘画史的归结之作、集大成之作(好可惜,没人见过唐朝吴道子一天画尽的嘉陵江三百里山水图,否则龙森也许不能专美于前)。这么说并不过分,《道法自然》乍看上去,像一场笔墨海啸,群山万壑,高天乱云,叠石怪松,湍流飞瀑,浩荡苍茫,气势压人。但审视细部,我们又感觉在读一部中国水墨画的技法词典:那笔法笔势,挥出范宽的神气灵动;那墨迹墨色,泼下米芾的精雅俊逸;那层次之深之厚、皴法之妙之绝,逼近时才看出有多少重晕染。画中,我们该在每个局部里看出一个完整结构,像一幅独立画作,而无数画作,又在一重重叠加,组建成一个全方位互相呼应的大宇宙。这确实是“道法自然”,因为大自然正是这样互通互动,全息自在的!这幅画里,突出的传统水墨技巧(甚至纯粹是“技术”),不仅没减弱、反而在加深徐龙森对自己艺术位置的提问。当龙森说:“传统,就在技巧之中”。他在强调,通过精熟技巧,去饱吸传统的精髓。落在作品上,那印证于一双手,能画别人之不能,保证了艺术的信誉。落到术语上,就是“专业性”。只有专业不一定有思想。但没有专业肯定没思想。技巧的重要性正在这里,它能让艺术家“有资格”发问!龙森的“传统”,建立在宋元绘画大师学古而不泥古,敢于独创的精神上;建立在中国思想黄金时代先秦诸子的活力上。
  《道法自然》画了七年。他用这幅画和完成于二零零七年左右的一批画(例如《万壑如摧》,《玉龙山》,《剑阁图》,《隆中图》等),把上千年中国绘画传统连灵带肉地带在了身上。这条蕴含(而非抛弃)的路,比任何“革命”捷径艰难得多、也美丽得多。唯其难,才配得上他自己那句评价:“七年,一次性提问”。能站进去,但同样,怎么“出来”?怎么成为“我自己”?专业性必须催生出思想。这才是目的。
  
  徐龙森的创新,不仅在其画幅之大。论篇幅,米开朗琪罗的西斯汀壁画,既大更早,那早已是镇世之宝。但就像米开朗琪罗和文艺复兴带给欧洲传统的思想解放,龙森的画,也“解放”了(至少打开了)中国山水画这个封闭的宝盒,让它迸发出前所未见的光芒。龙森首先用“大”挑战自己,进而挑战整个传统,直到在传统绘画技法的极端处,引申出独一无二的当代艺术观念。细读这些大画,我们可以看到三个层次的挑战。第一层,占有技巧而“取消”技巧:画幅之大,令所有传统绘画技法统统失效。所谓“如椽之笔”形同无物。用以创造神、逸、妙、能的种种手法,完全使用不上。简单来说,这些画上的山,不是古典大师画过的任何一座。龙森的技法,像个戏法,偷换了那些山,让它们仅仅“貌似”古典而已。第二层挑战难度更大,我乐于直接称之为“山水观念”的层次:那是一个古典山水画蕴藏着、却从未被明确揭示的观念,在龙森手中破“画”而出。它的基础,仍是中国古人的天才发明,用水墨、毛笔、宣纸的神妙组合,捕捉住山水的灵动之魂。但龙森是把它们推回到原始基因和元素的根源上,从那儿再出发,让一幅画纯粹构成存在之“心象”。“心”之幽邃浩瀚,对应整个宇宙,虽太行之雄、华山之险,皆没顶矣。二零零七年之后,徐龙森跨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他的《太阿》、《高山仰止》、《若出其中》,甚至有具体山名的《西岳》、《神女峰》等创作,都突破了《道法自然》对传统的回顾,而推进为纯粹的“水墨构成”。这些“山”,已经完全在抽象艺术的境界里,是个存在的意象,是思想。他省略了传统画面上那些几乎“必不可少的”小屋小人、渔舟钓翁,甚至省略了修竹茂林、瀑布烟霞,而把“诗意”一词,还给了石头本来的硬度、高度、漆黑、空白,突兀的结构,纯然的对比。“山水观念”中,“山水”是抵达“观念”之途,而观念整体提升了山水的境界。使这些山水,铺筑成一条幽径,深入中文之内一个独特思维方式、一种思想深度。山水,承载着共时的存在,我们古往今来的命运。龙森说:“我一直寻找我们的灵魂在哪儿。我的山水画就在寻找那个大灵魂”。他是不是得一直找回古代天才凝视着变幻宇宙的目光里去?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古训吃透,让个人内心的能源,给外在启示以依托。“山水观念”,使山水的壮丽,成为艺术的壮丽,更是艺术家内心的壮丽。我们在直观,一个活着的、拥有“大灵魂”的传统。第三个层次的挑战,隐含在第二层之内,却甚为诡谲,我想反过来称之为“观念山水”:如果龙森停止于抽象画,那我得说,他的“大山水”就还不够大。抽象,本来就是中国书法、绘画技法的题中之义。画水墨而谈抽象,等于什么也没说,就像乱堆几个汉字,让读者去臆造联想。龙森的“绝活”,是逆反的衔接。他在粉碎传统技法的有效性后,不仅不放弃,反而坚持、援引、升华传统山水画的美学,甚至美感,在更高观念的层次上,再次“发明”它们,且要经得住传统审美标准的考验。这就像一匹已经狂奔出去的烈马,却又突然被生生勒回来。那些奔腾的笔墨,也被从抽象拽回,还原为具象,甚至还原为“熟悉的”视觉美。这简直比疯狂更疯狂。我们明明知道,传统技法在这些巨作里一点用不上,却又恍兮惚兮间,在欣赏自己的错觉。龙森重新发明的,仅仅是“中国传统”的笔墨方式吗?或者也是我们的审美能力?从“山水观念”到“观念山水”,像个轮回,把他的“山”,变成我眼中的“沉潜之山”。“沉潜”,可以是地底、海底的潜山,更可以干脆是向下,有个向“深度”矗立的海拔。我曾用过《一座向下修建的塔》这个题目,纽约“九一一”纪念碑也是一座向下的深井,这里,山、塔、井,寓意相同,都是一座天梯,能向思想深处无限攀登。徐龙森用山水主题的一系列变形,书写了一个中国艺术家挑战自身的史诗。
  
  走进徐龙森在北京东风艺术区飞机库一样的工作室,第一个跳进我脑海的词,不是“艺术”,而是“思想”。那些煌煌巨作所涵括的,远不止技巧、形式、风格上的递进,而是对全部中国美术史、乃至思想史的一次整体之思。那意味着,不把历史假想成当代的对立面,而是在当代里包含历史的厚度。在他重新“发明”的山水画中,传统是创新的内涵和底蕴。古典和当代,不仅不抵触抵消,反而彼此支撑、共同滋长,其深层含义,是一种在中国极为罕见的“成熟”。这里,思维方式的缜密、思想层次的清晰与观点的深刻缺一不可。如前所述,饱学传统之人,方能自觉追问什么是“独创”。这一反中国人“五四”以来比比皆是的情绪化和简单化,总是忽左忽右地跌入陷阱,瓦解、乃至取消独立思考的质地。我们的经历中,一边是“文革”,把中国特产的极端文化虚无主义泛滥到极点。另一边是向壁虚构的“中国文化——心理结构”,希图以此固守中、西文化模式的划分,殊不知那“划分”压根是一厢情愿!中国人的情绪化(无论表现为文化的还是民族的),其深层原因,是一个历史中缺乏应对外来文化挑战经验的古老民族,在中西冲撞之时的张皇失措。其恶果是简单化:吵闹的口号声,彻底淹没了独立思考的冷静和清晰。我多次试图区分情绪和激情。情绪是群体的、躁动的,它可以强烈,但流于幼稚肤浅。没有比“打倒孔家店”、“全盘西化”更愚蠢惨痛的教训了。暴民式的“革命”和急于现代化,反而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中西劣质结合的怪胎。与此相反,思想和艺术的“激情”,必须来自苛刻的自我追问。那提问永远不是要不要“传统”?而是怎么要?要一个“什么样的”传统?我曾说:缺乏个人创造力的传统,根本不配称为传统,它充其量只是个冗长的“过去”。徐龙森要寻找的“大灵魂”,就在他那句“追求经典”里。谁“追求”,谁就是主动的。一个结构关系必须颠倒过来:个人并非依附于传统,而是传统以个人创造力为根,不停被激活,不停生长。一个人的思想历程,包含着整个文化的突围。于是,我们也看到,是整个传统(而非臆断的“精华”与“糟粕”)被包容在他自己之内,他得承接它的辉煌,同时承接它的困境。在龙森这儿,我看到一个良性循环:他纵横筛选中国传统(一如西方传统)资源,资源永远不嫌多,因为能让筛选后那个“他个人的传统”更丰富。龙森的沉潜之山,就是艺术家的自觉之山。那些“山”重重变形,把一系列思考摆在我们眼前:初始时,汲取古典,能与古典形似乱真;进一步,集大成地掌握传统技巧,达到和经典杰作的神似;当他自我拷问“我在哪里?”他笔下的“山”,才像一只绚丽的蝴蝶,从死亡之茧里翩翩脱颖而出,形神俱化地升华为他自己的造物。这些“山”,与某座现实之山无关,也与任何古典大师所画之山无关,它们纯然成为一种当代的、个人的“山”之冥想,格“山”而致艺术之“知”。一山而二性,如视觉中活生生的不可道之“道”。一种具象的抽象,一个形而上的现实,一幅“元画”,不多不少是对绘画本身的思考。山不再是主题,它成了鬼魂,在画里悠悠飘荡。依托艺术隐喻,一幅画揭示的是存在和虚无。你说这“徐家山水”,是中国传统还是世界传统?我们能认出太行、华山之影,但为什么不能说它们同时是喜玛拉雅、阿尔卑斯之魂?徐龙森自己的造山运动,形成了整个“山”之传统,而且,它还在继续升高、增长!
  
  “经典性”的核心内涵,是思考时间,进而建构对存在的独特意识。我说“独特”,并不是要以东、西方划分,再次寻找某种群体的依托。那不够。在我看来,“独特”必须是个人的,独立思考独特发现的——你自己的时间观;你自己的存在之思。徐龙森直觉敏锐,他区别的“时尚”和“经典”,用哲学一点儿的词汇,就是“历时”和“共时”。稍加说明,“历时”是基于线性的、进化论式的时间观。历史是一系列逻辑化的演变,单向地从过去走向未来。在此序列上,社会或艺术,都要争夺“此刻”(“时尚”),因为这不仅能走红于当下,同时也是一张“未来”的门票。整个二十世纪,无论东西方,求“新”几乎成了一种超级迷信。从中国的“革命”到全球化之梦,莫不如此。但,“新”而又“新”之后,世界获得了什么?中国的文革、西方的九一一,都在指向一种无可奈何的“旧”:人性深渊,万变而未变。每个人还挣扎在古往今来的处境中。和历时的“时尚”相反,“共时性”不信任简单的“进化”,它追求的,恰恰是撕去时间幻象后暴露的某种“不变”,一种经验的积淀,一种命运的重量。因此,它不靠划分时间段来寻找自我。相反,古今一切伟大的创造个性,都被它纳入资源,成为此时此地之“我”的一部分。“经典性”,就是超越时间表面的思考。一个个人抉择,你想做历时之河上各领风骚的弄潮儿,还是忍受共时的深海里可怕的寂静和压力?徐龙森,出身于中国这个历史国度,有对这“深度”很清晰的定位。他对古典大师的尊崇,对经典作品的研习都表明:第一,他不迷信时间;第二,他也不简单追求“非时间”,而是选择艰难得多的路:在作品的当下里“包括一切时间”。他的“经典性”、他的“共时”,不仅仅是模仿古典大师。他要更进一步,和大师们站在同一个精神层次上,又各自成为经典。当他说:“他们的好不是我的好。当所有历史的好在我这里全部不成立,我就真正在跟它媲美了”。他在推崇一个境界、一种能力,而非一个从天上掉到我们手中的现成之物。“共时”层次是要去追求的。我们得从限定生命的“历时”出发,穿过自身困境这条隧道,去衔接一切时代、一切人。“经典性”的人生意义,在给自我的当下存在,一个来自人类根本处境的考察角度。它的美学意义,是给自己的作品,一个由古今中外的杰作构成的鉴别标准。它的哲学意义,是认清“存在”并不依附于一个线性时间观的单向思维,我们都在一个多向、综合思维的“同心圆”中,无所谓“进化”,唯一能做的是不断用自身的深度归纳历史的深度。这三个层次都叠加在龙森的作品里。他最大限度地扩张了中国古典山水画的散点——多点——变换之点多重透视法。每一个点都是“视点”,无数视点又互相对视,局部和整体彼此“定义”,作品就这样生生不息。尽管对他这一套思维和语言系统,中国评论界保持着令人尴尬的沉默,我却从中认出了,他把一个古老的“中国式”时空思维,拓展到了极致:有限的空间里囊括了无限的时间;时间并未消失,而是空间内一个有机层次,迢迢流转,令整体保持着新鲜的活力。对这个方式,我曾称之为“有界无限”。也曾在《智力的空间》、《空间诗学及其他》等文章里把它表述为我的诗学。更深远些,《易经》不就是这个方式?六十四卦打破线性次序,“同时”交织成一个立体空间,一爻变整体皆变。老子也曾谈论这个方式:“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天下皆谓我大,大而不肖,夫唯不肖,故能大”。屈原没写过西方式的“史诗”,却在他的《天问》、《离骚》里,精心结构诸多思想层次,直到“诗”包含了一切“史”。有《易经》、老子、屈原为伴,徐龙森要寻找的“大灵魂”,历历在目。他孤独么?
  
  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文思维,而中文思维的基础,是汉字。中国的一句老话:书、画同源,虽然在谈书法和绘画的美学,但它们滋长的共同之“根”,却在汉字之内,更准确地说,汉字的语言学性质。对我来说,汉字最触目的独特处,就在它动词的“原型性”:无论时态、人称、单复数如何变化,中文动词永不变形。于是,汉字的思维,一举放弃了捕捉“具体”的企图(如欧洲语法的目标)。中文书写就是抽象。写下,瞬间就变为恒定,动作就加入处境。“生、死”二字,囊括了一切生者和死者。“时、空”之中,包含了所有可能的“时/间”和“空/间”。这思维,渗透到中国书法、绘画或诗歌里,让它们反写实的“诗意”,从超验的“文本”层次,俯瞰——深层把握现实经验。一幅水墨画的框架、一首七律的八行格式里,囊括了多少代画家诗人?古代中国从没人写过“诗歌发展史”,相反,从《诗经》开始,一代一代诗歌大家纷纷编辑诗选,不停“重写”传统。古诗,绝非仅仅被“沿用千年”,它们其实和“千年”从来无关,而是一个“文本”构成的形而上存在。其中层层叠叠的视觉、听觉和意义,都使写作之手超越创作的此刻,而活在一个无始无终的总“此刻”中。这里更深之义,在于指出中国艺术“非自然——反自然”的本质。虽然中国画的“自然题材”、中文诗的“自然意象”,常常迷惑观者和读者,但我恰恰要说,它们正是极端的“人为”。它们的成功,在于人工化到极致而恍若“天然”。中国一切经典之作的核心,在于形式创造的极端精美。以诗歌论,诗经、楚辞、乐府、汉赋、骈文、格律、词、曲,一以贯之的是“形式”。一个基于音乐性的“形式主义传统”,日益精美化,让我们能把那个“雅”的、传统文人的艺术基因,在当代发挥到极致,成为极端个性化、也极端国际化的艺术。我曾把当代中国艺术的特征,概括为两个词:观念的,实验的。被动地来看,当今混杂的文化环境中,我们没有任何现成的文化模式可因袭,因此不得不创造新观念,并用每张画、每行诗尝试验证它。但主动地看,我们有如此丰厚的古典资源,加上对西方和世界的了解,为什么不在一个全新的层次上创造自己?不仅“向人类思想敞开”、且“敞开人类的思想”?古老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本身就是“宏大叙事”,这个主题内,没有渺小的东西。换种说法,它本来就是“极端的”:极端的观念创造,极端的形式更新。无论多“小”的作品,只要思想到位,极端性必然同样触目。龙森绘画中,我最喜爱的,就是这种“极端”。他呈现了一种文化创造力:既在自己传统中“最深”,如他的笔墨功夫;又在汲取外来精华时“最强”,如在结构和艺术意识上对西方的借鉴;最终,跨越于中、西文化之上(不仅仅“之间”),超越双方,建构出一种浑然如一的、全新的“龙森文化”。这一点的最新印证,在他最近精选欧洲大型建筑(如比利时最高法院、罗马古代文明博物馆)举行的展览上,那是不同文明在“共建”的同一个艺术空间;在他为伦敦展览和研讨会特意创作的“山水图腾柱”上,这根八米高、缓缓旋转的山水画柱,当然集绘画、装置于一身,但更让我想到“峰回路转”那个词,山在旋转,人在悠游;也在他的组画风、雨、雷、电上,他撕开两张纸直接拼贴,去获得笔墨达不到的黑白硬性效果。这是技术实验还是观念创造?两者能分开吗?文化之互通,因为人的存在本质相通。只要不走取巧捷径,专心、扎实地下渐悟功夫,就能一步步抵达海德格尔提示的那个汇合点:“所有伟大的思想家,归根结底只说出了一种思想”。我们的作品,绝非仅仅“形而上”,它们也不停剖开人生的“形而下”。当你深到前无古人,也只能新到前无古人。
  
  当代中国文化,困境和能量同样深刻。龙森在艺术里追求的“极端”,也正是我在诗歌里做的。他的大画正如我的长诗,“大”是因为必须大,“大”得充分,能总结上千年历史,能挖掘当下人生经验,能提炼独特的哲学美学,能实现作品的完成度。“大”或“长”不是篇幅问题,而是深度问题。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型,不允许票友式的玩,我们必须谦卑,承认自己的全部弱项,从社会环境、知识结构,到周遭的文化生态;同时必须自信,因为我们知道,一首五千年的文化转型史诗,在我们身边,给我们底气。我们共同的三部曲是:一,最深地回溯传统源头,把握它的原生基因。二,最充分地拓展传统思想元素,使之发育成对整个人类有效的观念。三,最根本地返回“自我”,把古今中外一切能量变成个性化的创作能量。这个公式依然有效: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超乎其上。但要补充一点:这是针对一切文化而言。这视野,要求必要的耐力和后劲,因为要求越高,臻于完整和成熟的路也越漫长。徐龙森的《道法自然》画了七年,我的长诗《 》(YI)写作了五年多,《同心圆》三年多,《叙事诗》四年多,极端之作,需要这样全神贯注的投入!他的画和我的诗里,有同一种结构——空间意识。一石一意象,一山一诗行,乱石群山,恰如组诗,意象纷披,脉络纵横,层层叠加,最终使他的画、我的诗,无论篇幅多大,都成了一块石头、一个意象,无比丰富无比单纯。各个局部,貌似偶然又天造地设。整体空间,充分自觉而恍若自发。笔墨和文字,呈现着厚重的材料质感。画意和诗意,却指向动极而静的玄虚。我们的作品,分享了欧洲大教堂的建筑学,用成千上万吨石块堆垒而成,却又通过镂空的尖塔显出玲珑剔透、空灵欲飞!这里,操纵、推动、掌控整体的“隐秘之手”,不是别的,恰恰是看来与视觉、语意毫无关系的音乐感!这一首首水墨和文字的交响乐,得首先在我们头脑中谱曲,然后用作品写下,最终在观者读者的心灵音乐厅中演奏。音乐性统摄想象空间的稳定性。艺术形式循环往复地建造起“内在记忆”。“听众们”置身于持续加强的回声中。这样,作品“致虚极,守静篤”,内部却充满了湍急的对流。仔细聆听,那座大教堂,其实又是一架古琴,几个乐音,在大气中点染,一个看不见的形而上空间,就被勾勒出来。直至,大教堂之轻,古琴之重,袅袅合一。龙森的画,堪称视觉的观念和装置艺术,一如我的诗,在语言上有同样性质。我骄傲的是,语言的“封闭性”,让我的诗比绘画甚至更极端,也能说更走投无路。我的长诗刻意逆反被翻译的可能,而铆定在“中文之内”,坚信没有原文的“极端”,就挑战不了译者和译文的“极端”,也就谈不到国际交流的深度。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是否正是本质上的诗意?愿意作一杯陈酿,就耐心等待够格的品尝者吧。《 》中有句:“以死亡的形式诞生才真的诞生”;《叙事诗》里写道:“唯美 就是爱上不可能本身”。这种“彻底”,要求冷却后的“成熟”。龙森的画同样,高山巨石,压顶而来,渗透了生命的大痛,大悲,大喜。细细品味,那被迫害的少年疼痛、成年后对现实谎言的憎恶和终于领悟的中国文化精髓——一种深深的忧伤之美,力透纸背。你说我们找到的是艺术的结构、抑或人生的结构?又或者,艺术和人生,从来就这样互相转化?而我们只是那古往今来伟大转换历程的一部分?是的,极端之痛,本身就在成就极端之美。
  
  二零一一年,我在相距三十年后,又一次漫步于成都杜甫草堂。游人散去的寂静傍晚,我穿行于竹丛花径,默诵他“万里悲秋常做客”的流亡名句,我发现,三十年前那个年轻人,还根本没和杜甫沾边儿,中国文化最深刻的东西,还远远藏在他骨血里、灵魂里,等着他用自己亲历的“磨擦世界”(一个龙森式的语言),不是把自己写进、而是“活进”杜甫的那个传统。请注意,这儿,我没有使用“中国的”、“中文的”这类形容词,因为作为一种思想追求的“经典性”,换个名字,就是伟大的“鬼魂性”:超越任何地域、语种、或文化,而只和屈原、杜甫、奥维德、但丁这些伟大的个体相关。我还用过一个词:“死亡形而上学”。是的,死亡沉潜于生命中,和生命一起长大,微笑着看它出走、看它归来。这个“元传统”,沉潜于一切传统。用不着时髦的“全球化”,它早已令人类全球化、且“共时”化了。艺术和文本,就是把生命兑换成精神造物,站到非时间的死亡一边。原来,“经典性”或“鬼魂性”,就是极端的、超强的、超富足的个人创造性。这个原子核,沉潜在我们躯体内部,沉潜在全人类文化的广义相对论世界内部,审定每个艺术家的价值(或无价值)。屈原诗中璀璨的“流亡”一词,就这样还原精神追求的本义。创造者就是主动的流亡者。通过主动寻求困境,使自己汇入伟大的先行者。当人品和作品,剥去时空界限并置一处,一个思想个性和艺术深度的方程式,让我们无间隔地“可比”。经典作者,就得敢这样向自身提问。当徐龙森说“达到一个高度之后,你才知道,你有些东西可能这辈子无人可以解读了”,在我听来,那一点不沮丧,相反正是精彩的自信。屈原的《天问》,就等了两千三百年,才被我第一次读回原版:那个提问者们永远的源头。它引领古今中外精神追问的“大传统”。龙森画里那些不厌其高的大山,俯视着这个思想危机远甚于经济危机的世界。它们的存在就是追问——用质疑自己生命的意义,去抗拒玩世不恭的伪人生;用追问为什么创作,去抗拒沦为无聊装饰的伪艺术;用持续挑战自己的后劲、耐力,去证实真艺术的价值,同时抗拒恶俗实用的伪价值,哪怕它们正硬通货般四处泛滥。当我一九八八年离开中国,完全不知道自己后来的命运,但《 》已经知道:“所有无人 回不去时回到故乡”(《还乡》)。其后,一个全然不曾预期的思想和创作阶段,被添加进我的人生,回顾中,它如此美丽丰硕。这个龙森、我、杜甫、黄公望共享的“故乡”,是一个“原乡”,它无须回去,因为我们从未离开。当我寻找它的名字,我发现最精确的,仍是孔夫子那个无比简练的表达:“诗言志”。一种精神方向,日日新、又日新,永远昭示出我们的追求“还不够”。它,是最高的山。
  
  杨炼:著名诗人。代表作有《大海停止之处》、《同心圆》等。
其他文献
[摘要]民国时期的广告教育模式呈现出一种多样性,学院与社会办学并存,学术与商业实践共生。通过对民国商业广告教育历史的回顾,提出并思考高职平面设计教育与教学中的实践问题。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正确认识和把握高职平面设计教学内涵。以历史为镜,将当前高职平面设计教育作为思考点,帮助我们更新观念,明确定位,促进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民国商业广告设计教育职业教
期刊
论坛序言  姜鸣(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院长)  数码与工艺美术似乎是两个并不关联的领域,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主持这一论坛,是因为在现代工艺与技术发展的情况下,两者结合确实有文章可做。上海工艺美院拥有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史,从单一的工艺美术领域的专业学校发展到如今复合型、多方向的综合性艺术类设计院校,学院在这两个专业领域耕耘多年,享誉教育界、设计界与工艺美术界。  传统工艺美术是学院的强项,工艺美院专
期刊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上海博物馆不仅是全国首批83家一级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8家“中央与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2012年,上海博物馆获得“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荣誉。  一、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1.创新,首先是大策划、大思路  《创意设计源》:陈馆长,您好!上海博物馆建馆60年来的历程有目共睹。作为“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您认为近20年来,上博在哪些
期刊
中国山水画源于先秦自然审美观。儒家孔子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说,故而在美学史上称为“比德说”,道家庄子有《山水篇》。山水不再是与人不相干的自然山水,山水成为人可居可游可卧之处。到了中古时期,汉末魏晋流行感物思迁的山水景物,但诗人还没有真正的山水画观念,文人骚客关注山水景貌的变幻所引发的对时间迁逝的玄思与感叹,在“寓目身观”的真山实水中描摹山水物貌的色泽形态。到了唐代,山水诗表达出人对山水自身的
期刊
【摘要】吉巴欧文化中心是伦佐皮亚诺的软高技杰作,更是一场生态建筑历险和对地域传统的真诚致敬。皮亚诺试图探寻技术与生态、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之道。匠心独运的被动通风系统出人意料地成为融合的主轴,在达成节能、舒适目标的同时,也成就了皮亚诺最强有力的诗意空间建构。  【关键词】 被动通风系统 软高技 地域 传统 生态    吉巴欧文化中心是著名高技派建筑师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的代表作之一
期刊
那天,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数码艺术学院的张苏中院长在徐汇校区约了一年级的九个学生,不是补课,是谈心。这时寒假已放了好些天,临近龙年春节了。  张苏中院长说,职业院校不是简单的“就业机器”,他看重和极力呼唤精神力的培育,他希望数码艺术学院的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在掌握专业的本领之外,都拥戴一种精神力的感召。  为此,他放弃了休息时间与学生交谈,内容非关专业,而是交流思想。    让精神力发出耀眼的光芒  
期刊
以“设计引领产业,创意创造生活”为主题的“2012上海国际室内设计节”活动,从4月9日起至12日在上海举行。“2012上海国际室内设计节”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特别支持,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上海)推进工作办公室联合主办,上海市室内装饰行业协会承办。本届“设计节”内涵丰富,亮点突出,国际化程度高,实现了“努力把上海打造成亚太地区室内设计的集聚中心
期刊
一、  在中国纪念币设计这行中,赵樯可算是中生代的代表人物,他在北京申奥成功、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这些大型活动的纪念币设计项目中均占有一席之地,我们的访谈就从他的专业与入行开始。    俞晓菁:您是上海工艺美校的毕业生,然后去上大美院学的是艺术设计专业,怎么会从艺术设计到走到了钱币设计这一行?  赵樯:我毕业时曾有机会留校(上海工艺美校)任教,后来正好赶上造币厂招人,因为父亲在上海印钞厂工作,他
期刊
[摘要] 说到生态,人们往往想到是环保、节能等字眼,谈到生态设计,想到的也是可持续的环保的具体设计。其实,不光设计的结果要环保和有可持续性,与设计相关的各个领域和环节都应有生态的理念。本文主要对设计的行业生态、技术生态以及所处社会背景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 设计 生态 教育 关系  美,是人类千古不变的追求主题。有了人们对美的向往就有了对生活现状的改造。设计就是为理想中的美在现实中寻
期刊
[摘要]本文以高职艺术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探索中澳合作项目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实践。就开发理念、开发目标、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及中澳职业资格的对接等进行项目课程的开发,通过项目管理、思维导图、网络视频互动课堂等教学方法和技术运用于中澳合作项目课程的实践,同时建立一套开放式的中澳合作高职项目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并提出若干中澳合作衔接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中澳合作 项目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