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有两个孩子,女儿叫王宇新,儿子叫王宇宾。为了搞好家庭教育,使孩子健康成长,为孩子未来留下美好的回忆,从1980年起我开始为他们建立成长档案。
成长档案包括的内容,一是自然形成的一些实物。如学校每学期发的成绩通知单,操行评语以及孩子荣获的奖品、奖状;通过收集整理加以记载的。如学校召开的家长座谈会,或者平时学校、老师对孩子的评语和希望;孩子思想进程,成长点滴;读书时的体会;学习先进人物活动中的表现;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参加体育比赛、知识竞赛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成绩;学习和生活当中的一些趣闻乐事等。另外,十多年前,电话不普及,孩子到外地上大学,彼此之间沟通主要靠信件往来。这些也全都保存了下来,并把其中的有关内容作了摘录,记入档案。
记载家庭子女档案,多是有感而发,每次记录的字数不限,有一天记几件事,也有十天半月才写上一段的。收集整理家庭子女档案,是一项细致、长期的工作,需要坚持不懈,虎头蛇尾不行,忽冷忽热也不行。要取得好的效果,贵在坚持。
20多年来,我们为子女收集档案材料118份;荣誉证书、奖状、奖品等25种76份;文字记载532件次,11万多字;来往信件180多封,约9万8千字。这些文字里记录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多年以后,翻开阅读,依然使我们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下面就选取其中的几件,与读者共勉。
我们不要奖金了
档案中曾有这么一段记载:上世纪80年代初,女儿儿子先后上了小学,为了鼓励姐弟俩好好学习,在我们家经济条件不太好的情况下,我们仍口头承诺:谁取得好成绩都给发奖金。
期终考试,在班上单科第一奖金2元,总分获得前三名,分别奖励3元,4元,5元。姐弟俩都很争气,都拿过奖金。
两个学期之后,姐弟俩突然同时提出:“爸,妈,我们以后不要奖金了。”我们很奇怪,忙问:“为什么呀?”“因为,我们知道,你们挣的钱并不多,每月还要给姥姥、姥爷、奶奶寄钱。不给奖金,我们也会好好学习的。”女儿代表回答。
多么懂事的孩子啊,我们很受感动,可以后,当孩子再获佳绩时,我们仍会不失时机地给予口头表扬,精神鼓励。根据他们的需求,给买一本书或一些学习生活用品等。这样做,双方心里都很高兴。
背唐诗 连成语
在我们家里,常有姐弟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互相聊天,交流思想,谈趣事,融知识的事情。最多的是停电时,摸黑一起背唐诗,连成语。
记得也是姐弟俩都上小学时,一个周末的晚上,我们正在吃饭,突然停电了。为了节省,我们连蜡烛都没有点,抓紧吃完饭后,女儿提议,“咱们搞背唐诗,连成语比赛吧。”大家齐响应。
比赛开始,先是背唐诗,应该说在这方面,我和爱人有点甘拜下风,虽然知道的不少,能够背诵全文的却不多。可姐弟俩则不分上下,你背一首,我背一首的,接连不断。
轮到连成语时,为了照顾儿子,我们适当地降低了难度,即后一句的第一个字可以和前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音同字不同。谁连不上,罚唱一支歌。这个节目,我和爱人都有优势,儿子挨罚最多。可我们也唱了几首歌,当然,有的是代子受罚的。连成语很有意思,从“一”开始的成语,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不卡壳地说了近30个。其它字开头的最少的也能说七八个,四人欢声笑语,气氛热烈,趣味无穷。
帮助别人我快乐
儿子上初中时,成绩优异,尤其是数学方面。我们常提醒他,不光要自己学好,还要帮助学习差的同学,他确实是这样做的。从初二直到毕业,几乎每个星期天早饭后,他都去同学家,直到吃中午饭时才回来,有时下午也去。
有一个同学离我家近4公里,儿子常去他家帮其补习数学。他耐心指导,帮着分析解题,促使这位同学数学成绩达到全班中上等水平,后来顺利升入高中。每次数学考试,儿子都会提前到校,解答同学们提出的疑难问题。“帮助别人我快乐。”儿子常对我们这样说。
儿子得了全班第一
儿子在天津大学读书期间,还将我们给他的生活费节省出来,两次寄款170元,用于资助一山区小学的贫困生。小男孩的姐姐回信说:“感谢大哥哥给我弟弟寄钱,勉励弟弟好好学习,欢迎大哥哥放假时到我们这儿来玩。”这件事他从来没跟我们说过,而是在大学毕业后,整理他的书信资料,想有选择地存入家庭子女档案时才发现的。
儿子上初中一年级一次期中考试,英语考得不太理想,我们在了解其原因的基础上,在记入档案时,除了写明他考的具体情况,还写下这样的话:“如果认真听讲,如果认真练习,这分数决不属于王宇宾,他完全有能力考得更好。”我们还把老师对他的希望记录在案:“别看王宇宾这次考年级第44名,只要稍加努力,就能拿到年级第4名。”这是老师经过分析,对他提出的要求。因为他们班的第一名是年级的第四名。老师认为,根据王宇宾的潜力及努力程度,超过班上第一名是有可能的。
当时孩子看了记录没说什么,但从以后的行动中看得出,老师和家长的话对他都起到了鼓舞和鞭策作用。从此他开始下功夫学英语,也没放松对其它功课的学习。经过一年的努力,二年级第二学期的期中考试,几门课的总分果然为班中第一,年级第四。
一直到初中毕业,他的成绩始终在全年级保持领先,并在全市、全省举行的数学、物理竞赛中取得了良好成绩,被评为承德市的三好学生。
为班级荣誉而战
我们的女儿上学时特别爱好体育运动,尤其喜欢打篮球。她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由于多年当班长,还显示了一定的组织能力。
无论是学校开运动会还是班级搞什么活动,她都会千方百计地调动同学的积极性,进行周密的安排。比如每次校运动会,她总能根据每个同学的特长,组织大家参与相关项目。既动员同学积极报名,又进行小范围个别项目的调整,做到人尽其才。自己则带头为班级争光。因此,初高中每次运动会他们班的单项成绩以及总分常常排在年级的前三名。
上高中时,女儿是校篮球队队员,有次学校组织年级各班之间的比赛,他们班打入了决赛,在争夺冠军的那场比赛之前,正赶上她发烧,我们心疼地劝她就不要上场了,她却倔强地说:“那怎么能行呢?缺一个人就少一份力量。”于是赛前注射了安痛定,硬是坚持打完全场,还投中了两个球。由于全体球员的共同努力,他们班最后荣获了冠军。
为女儿当好参谋
我们的女儿从初一到高中,一直当班长,她不光自己学习好,班级工作也干得不错.可是有段时间,我们发现她情绪比较低沉,活泼的她突然变得少言寡语,这一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在一次聊天中,我们了解到她对如何处理好学习与班级工作的关系产生了思想矛盾:是继续当班长,还是提出辞职,她一时拿不定主意。当时我们觉得这是个问题,不能拖延,需要解决。但是也不能急于表态。是干还是不干?我们冷静地分析了她的学习、工作和班级的现状,一点一点地开导她。我们告诉孩子,当不当班长,不仅仅取决于你自己,还要取决于同学的拥护和老师的认可。你有能力,而且得到同学们的拥护,就继续干下去。如果没有能力,那就主动让出位置,这是我们所提倡的,是光荣的。应该有这个勇气。我们这样开导她,是让她做好两手准备,选上就好好干,一旦选不上,不至于有失落感。根据她当班长的经历和表现,我们觉得她继续当班长是能够胜任的。女儿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比较,也觉得其他同学当班长的条件一时还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又适当地指出她的一些短处,提醒她今后要注意克服,经过开导和分析,女儿如释重负,心情顿时轻松了许多。而后,我们把这些情况向班主任老师做了汇报,取得了老师的支持。不久,他们班改选班干部,我们的女儿再次当选为班长,这又一次丰富了子女档案的内容。
大学生活调查问卷
子女档案中还有一份《大学生活情况调查问卷》。
199O年,女儿去郑州读大学。为了了解她的学习、思想、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她顺利完成学业,上大二时,我们拟定了一份《大学生活情况调查问卷》,给她寄去,要求她给予回答,主要问题有:“你们宿舍的同学都是来自哪些省市?多数来自城市还是农村?和我们家相比,家庭经济条件怎样?学生食堂伙食如何?吃饭排队不排队?有无乱扔乱倒饭菜的情况?同学在外用餐,买零食的多吗?上大课时同学能否按时到教室?是否认真听讲,做笔记?有没有晚自习,学生都在什么地方学习?学校设读报栏吗?都放什么报纸?看的人多吗?辅导员老师常去教室或宿舍找同学谈心吗?校系经常组织专业学术报告或文娱体育活动吗?参加的人多吗?”还有其他共20个问题,每个问题都列出两种以上的情况供女儿选择回答(划勾)。
很快,女儿将调查问卷寄回来了,她的回答让我们很满意,让我们非常放心。概括起来说他们班的学生来自20个省市;城市农村人数相差不多,经济条件一般的多,特别富裕的少;晚自习基本到图书馆,学校设有很多读报栏,各地的报纸也不少,看的人挺多;班主任老师与学生有联系;上大课早到,抢前排坐认真听课的人多;食堂伙食很好,浪费现象有,但是不严重;在外用餐,买零食吃的是极个别现象,系里常组织文体活动,每学期都有专家做报告等;班里同学学习气氛不错,团结友好。我们高兴地将此资料存入了子女档案。
如今,家庭子女档案仍在继续,现在我们的两个孩子,一个在石家庄,一个在上海工作,每年我们都到两个孩子所在地住上一段时间,在承德居住时,孩子们与我们每周最少通一次电话,交流思想,融通亲情。我们每每都将相关内容记入档案。另外在与隔代人外孙女的接触当中,我们也没有忘记记录她的成长史。写了诸如:《从孩子“告状”想到的》,《有感于小孩写信》,《小小评判员》,《巧用激将法》,《鼓励孩子说实话》,《姗姗过生日》等片断。同时提醒我们的子女也为自己的孩子记录成长档案。
成长档案包括的内容,一是自然形成的一些实物。如学校每学期发的成绩通知单,操行评语以及孩子荣获的奖品、奖状;通过收集整理加以记载的。如学校召开的家长座谈会,或者平时学校、老师对孩子的评语和希望;孩子思想进程,成长点滴;读书时的体会;学习先进人物活动中的表现;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参加体育比赛、知识竞赛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成绩;学习和生活当中的一些趣闻乐事等。另外,十多年前,电话不普及,孩子到外地上大学,彼此之间沟通主要靠信件往来。这些也全都保存了下来,并把其中的有关内容作了摘录,记入档案。
记载家庭子女档案,多是有感而发,每次记录的字数不限,有一天记几件事,也有十天半月才写上一段的。收集整理家庭子女档案,是一项细致、长期的工作,需要坚持不懈,虎头蛇尾不行,忽冷忽热也不行。要取得好的效果,贵在坚持。
20多年来,我们为子女收集档案材料118份;荣誉证书、奖状、奖品等25种76份;文字记载532件次,11万多字;来往信件180多封,约9万8千字。这些文字里记录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多年以后,翻开阅读,依然使我们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下面就选取其中的几件,与读者共勉。
我们不要奖金了
档案中曾有这么一段记载:上世纪80年代初,女儿儿子先后上了小学,为了鼓励姐弟俩好好学习,在我们家经济条件不太好的情况下,我们仍口头承诺:谁取得好成绩都给发奖金。
期终考试,在班上单科第一奖金2元,总分获得前三名,分别奖励3元,4元,5元。姐弟俩都很争气,都拿过奖金。
两个学期之后,姐弟俩突然同时提出:“爸,妈,我们以后不要奖金了。”我们很奇怪,忙问:“为什么呀?”“因为,我们知道,你们挣的钱并不多,每月还要给姥姥、姥爷、奶奶寄钱。不给奖金,我们也会好好学习的。”女儿代表回答。
多么懂事的孩子啊,我们很受感动,可以后,当孩子再获佳绩时,我们仍会不失时机地给予口头表扬,精神鼓励。根据他们的需求,给买一本书或一些学习生活用品等。这样做,双方心里都很高兴。
背唐诗 连成语
在我们家里,常有姐弟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互相聊天,交流思想,谈趣事,融知识的事情。最多的是停电时,摸黑一起背唐诗,连成语。
记得也是姐弟俩都上小学时,一个周末的晚上,我们正在吃饭,突然停电了。为了节省,我们连蜡烛都没有点,抓紧吃完饭后,女儿提议,“咱们搞背唐诗,连成语比赛吧。”大家齐响应。
比赛开始,先是背唐诗,应该说在这方面,我和爱人有点甘拜下风,虽然知道的不少,能够背诵全文的却不多。可姐弟俩则不分上下,你背一首,我背一首的,接连不断。
轮到连成语时,为了照顾儿子,我们适当地降低了难度,即后一句的第一个字可以和前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音同字不同。谁连不上,罚唱一支歌。这个节目,我和爱人都有优势,儿子挨罚最多。可我们也唱了几首歌,当然,有的是代子受罚的。连成语很有意思,从“一”开始的成语,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不卡壳地说了近30个。其它字开头的最少的也能说七八个,四人欢声笑语,气氛热烈,趣味无穷。
帮助别人我快乐
儿子上初中时,成绩优异,尤其是数学方面。我们常提醒他,不光要自己学好,还要帮助学习差的同学,他确实是这样做的。从初二直到毕业,几乎每个星期天早饭后,他都去同学家,直到吃中午饭时才回来,有时下午也去。
有一个同学离我家近4公里,儿子常去他家帮其补习数学。他耐心指导,帮着分析解题,促使这位同学数学成绩达到全班中上等水平,后来顺利升入高中。每次数学考试,儿子都会提前到校,解答同学们提出的疑难问题。“帮助别人我快乐。”儿子常对我们这样说。
儿子得了全班第一
儿子在天津大学读书期间,还将我们给他的生活费节省出来,两次寄款170元,用于资助一山区小学的贫困生。小男孩的姐姐回信说:“感谢大哥哥给我弟弟寄钱,勉励弟弟好好学习,欢迎大哥哥放假时到我们这儿来玩。”这件事他从来没跟我们说过,而是在大学毕业后,整理他的书信资料,想有选择地存入家庭子女档案时才发现的。
儿子上初中一年级一次期中考试,英语考得不太理想,我们在了解其原因的基础上,在记入档案时,除了写明他考的具体情况,还写下这样的话:“如果认真听讲,如果认真练习,这分数决不属于王宇宾,他完全有能力考得更好。”我们还把老师对他的希望记录在案:“别看王宇宾这次考年级第44名,只要稍加努力,就能拿到年级第4名。”这是老师经过分析,对他提出的要求。因为他们班的第一名是年级的第四名。老师认为,根据王宇宾的潜力及努力程度,超过班上第一名是有可能的。
当时孩子看了记录没说什么,但从以后的行动中看得出,老师和家长的话对他都起到了鼓舞和鞭策作用。从此他开始下功夫学英语,也没放松对其它功课的学习。经过一年的努力,二年级第二学期的期中考试,几门课的总分果然为班中第一,年级第四。
一直到初中毕业,他的成绩始终在全年级保持领先,并在全市、全省举行的数学、物理竞赛中取得了良好成绩,被评为承德市的三好学生。
为班级荣誉而战
我们的女儿上学时特别爱好体育运动,尤其喜欢打篮球。她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由于多年当班长,还显示了一定的组织能力。
无论是学校开运动会还是班级搞什么活动,她都会千方百计地调动同学的积极性,进行周密的安排。比如每次校运动会,她总能根据每个同学的特长,组织大家参与相关项目。既动员同学积极报名,又进行小范围个别项目的调整,做到人尽其才。自己则带头为班级争光。因此,初高中每次运动会他们班的单项成绩以及总分常常排在年级的前三名。
上高中时,女儿是校篮球队队员,有次学校组织年级各班之间的比赛,他们班打入了决赛,在争夺冠军的那场比赛之前,正赶上她发烧,我们心疼地劝她就不要上场了,她却倔强地说:“那怎么能行呢?缺一个人就少一份力量。”于是赛前注射了安痛定,硬是坚持打完全场,还投中了两个球。由于全体球员的共同努力,他们班最后荣获了冠军。
为女儿当好参谋
我们的女儿从初一到高中,一直当班长,她不光自己学习好,班级工作也干得不错.可是有段时间,我们发现她情绪比较低沉,活泼的她突然变得少言寡语,这一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在一次聊天中,我们了解到她对如何处理好学习与班级工作的关系产生了思想矛盾:是继续当班长,还是提出辞职,她一时拿不定主意。当时我们觉得这是个问题,不能拖延,需要解决。但是也不能急于表态。是干还是不干?我们冷静地分析了她的学习、工作和班级的现状,一点一点地开导她。我们告诉孩子,当不当班长,不仅仅取决于你自己,还要取决于同学的拥护和老师的认可。你有能力,而且得到同学们的拥护,就继续干下去。如果没有能力,那就主动让出位置,这是我们所提倡的,是光荣的。应该有这个勇气。我们这样开导她,是让她做好两手准备,选上就好好干,一旦选不上,不至于有失落感。根据她当班长的经历和表现,我们觉得她继续当班长是能够胜任的。女儿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比较,也觉得其他同学当班长的条件一时还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又适当地指出她的一些短处,提醒她今后要注意克服,经过开导和分析,女儿如释重负,心情顿时轻松了许多。而后,我们把这些情况向班主任老师做了汇报,取得了老师的支持。不久,他们班改选班干部,我们的女儿再次当选为班长,这又一次丰富了子女档案的内容。
大学生活调查问卷
子女档案中还有一份《大学生活情况调查问卷》。
199O年,女儿去郑州读大学。为了了解她的学习、思想、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她顺利完成学业,上大二时,我们拟定了一份《大学生活情况调查问卷》,给她寄去,要求她给予回答,主要问题有:“你们宿舍的同学都是来自哪些省市?多数来自城市还是农村?和我们家相比,家庭经济条件怎样?学生食堂伙食如何?吃饭排队不排队?有无乱扔乱倒饭菜的情况?同学在外用餐,买零食的多吗?上大课时同学能否按时到教室?是否认真听讲,做笔记?有没有晚自习,学生都在什么地方学习?学校设读报栏吗?都放什么报纸?看的人多吗?辅导员老师常去教室或宿舍找同学谈心吗?校系经常组织专业学术报告或文娱体育活动吗?参加的人多吗?”还有其他共20个问题,每个问题都列出两种以上的情况供女儿选择回答(划勾)。
很快,女儿将调查问卷寄回来了,她的回答让我们很满意,让我们非常放心。概括起来说他们班的学生来自20个省市;城市农村人数相差不多,经济条件一般的多,特别富裕的少;晚自习基本到图书馆,学校设有很多读报栏,各地的报纸也不少,看的人挺多;班主任老师与学生有联系;上大课早到,抢前排坐认真听课的人多;食堂伙食很好,浪费现象有,但是不严重;在外用餐,买零食吃的是极个别现象,系里常组织文体活动,每学期都有专家做报告等;班里同学学习气氛不错,团结友好。我们高兴地将此资料存入了子女档案。
如今,家庭子女档案仍在继续,现在我们的两个孩子,一个在石家庄,一个在上海工作,每年我们都到两个孩子所在地住上一段时间,在承德居住时,孩子们与我们每周最少通一次电话,交流思想,融通亲情。我们每每都将相关内容记入档案。另外在与隔代人外孙女的接触当中,我们也没有忘记记录她的成长史。写了诸如:《从孩子“告状”想到的》,《有感于小孩写信》,《小小评判员》,《巧用激将法》,《鼓励孩子说实话》,《姗姗过生日》等片断。同时提醒我们的子女也为自己的孩子记录成长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