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3世纪,英国有一位醉心自然哲学的圣方济各教士,他高傲孤耿,处处碰壁,饱受压制,连发表著作的权利也被修会剥夺,幸而时来运转,旧交平步青云,当上教皇,于是得以应邀,将平生所学熔铸为数部著作呈献。他的书开宗明义说:“凭借知识的光芒,上主教会得以统治,信众国度得以节制,尚未信教者将会归宗,而超卓的知识足以制服怙恶不悛者,基督徒再不必流血牺牲,就可以将他们驱逐至教会境外。”书中所谓“知识”,主要指当时刚刚从阿拉伯人通过西班牙、西西里、拜占庭等地传入西欧的古希腊科学知识,但也提到了火药和磁石,那大概是从中国间接传入的。当时所谓“黑暗时代”已经过去200年,但欧洲比起伊斯兰世界来,在文化、科学、经济等各方面仍然落后很多,上面这番话的真正意义在于,为求强盛必须大力发展自然科学。
强盛邦国之根本
那位教士就是有名的罗哲·培根(Roger Bacon),呈献的著作名为《主集》、《别集》和《三集》。不幸他的运气短促:书籍上呈之后,教皇还未及寓目就驾崩了,因此在当时它们没有发生重要影响。他虽然继续勤奋著述,但并不得志,甚至还可能一度被监禁,最后郁郁以终,直至17世纪方才广为人知。不过,上面那几句话还是很重要的:它显示了自然知识在西方文明中的根本重要性 — 即使在宗教精神高涨,甚至淹没一切的 “中古盛世”(high middle ages),即使在教士心目中,它仍然能够和语言、文法、道德训诲分庭抗礼;而且,从它在书中所占分量看来,比后者更为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对中古欧洲而言,这些自然科学知识虽然源于古希腊,从阿拉伯人那里学习它们却算不上“礼失求诸野”,只是追求风闻已久,“恨未识荆”的域外新事物罢了,因为古罗马人虽然听到过、接触过它,却从未了解或者翻译它,此时它是初次从阿拉伯文转译成拉丁文,并且还夹杂了许多伊斯兰文明的增益。
这样将来自域外而又关乎自然界的知识视为强盛邦国的根本大道,在中华文明观念中是不可思议的。作为对比,两个世纪之前的大宋皇朝,也同样是经历大乱之后积贫积弱,面临强敌,也同样亟待发愤图强。那么当时潜心思索振兴之道的有识之士,例如胡瑗、孙复、石介等,所讲求的又是何种道理呢?
余英时在《朱熹的历史世界》一书中说得很清楚:“他们三人都笃信圣人之道,致力于重建一个合乎儒家理想的秩序。他们研究经学的主要动机是追求一种文化理想”,那也就是他引孙复所说的“所谓夫子之道,治天下、经国家大中之道也”。在他们影响、激发之下,所出现的最有远见和魄力的大政治家是范仲淹和王安石。他们同样也是以儒家的礼乐、道德理想,即所谓“诗书史传子集,垂法后世者”,“古代圣王之道的文字记录”为求治根本。统而言之,宋儒的振兴之道是以古代经典为依据,都是与政治、社会、文化理想直接相关的。
中西方的“器”与“道”
以上的说法很粗疏,因此需要作两点补充。首先,罗哲·培根是走在时代前面,他的话并不能够代表13世纪欧洲的政治与文化理念。当时基督教观念笼罩一切,自然哲学被视为神学的婢女,它的功能在于阐释自然万物,从而彰显上主创造天地之大能与精妙。可是,也不能忘记:他重视自然知识效能的观念却仍然顽强地存在(在另一部著作中他还生动地想象汽车、轮船乃至飞机的发明和制造,宛如预见20世纪来临一样),而且为他同时代的许多其他教士分享。他们之中有不少位至主教乃至大主教,却仍然潜心研习科学,作出重要贡献。其中如牛津大学第一任校长,后来成为林肯郡主教的格罗斯泰特(Grosseteste);研究光学的坎特伯雷大主教配卡姆(John Peckham);德国第一所座堂学院创办人,曾经出任拉提斯邦(Ratisbon)主教的大阿尔拔图(Albertus Magnus)等等,都是杰出例子。而且,在他们之后,这风气相沿不替,兼教士与科学家于一身的人才辈出,位居主教、大臣者不可胜数。他们努力的结果是:到了17世纪之初,另外一位培根即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就鲜明地提出“知识即力量”的观念;到17世纪末,西欧终于实现罗哲·培根的梦想,击溃奥斯曼帝国(其实,它的兴起犹在罗哲·培根之后),令它自此一蹶不振;到18世纪,现代科学出现,培根的理念为启蒙思想家接受,成为西方文明的主导思想。追源溯本,这理念最早就是由罗哲·培根提出,而他思想的渊源则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文明兴起之初,也就是所谓“轴心时代”。
其次,北宋其实也有不少重要科学家,例如发明“增乘开方法”的数学家贾宪、撰写《梦溪笔谈》的沈括、编校《本草图经》和主持制造“大水钟”的苏颂等等。当时中国的技术和工艺非常先进,对促进经济起了很大作用,结果是北宋人口增加6倍,突破了1亿的历史性关口。所以,正如李约瑟所一再强调,中华文明不但具有丰富自然知识,而且能够充分利用它,宋朝就是最好的例子。可是,中国士大夫所搜集、发展的自然知识都是零碎分散的,不能够构成完整理论体系和长远学术传统,所以不可能有长远的,累积性的发展。在他们的观念中,这方面的知识属于形而下的“器用”范畴,和形而上的,具有经天纬地功能的“道”不可同日而语。南宋的秦九韶是大数学家,他的《数书九章》是传统数学的高峰。然而,说来奇怪,他本来热衷仕宦,潜心数学只是元人入侵,丢掉官职,颠沛流离,“心槁气落”之后的事情。同时代的李治、刘秉忠也都是在金朝丢官之后方才隐逸山林,潜心数学,刘秉忠后来更为元朝征召而放弃数学出山,官至太保。当然,这也有悠久传统。如所周知,孔子所重视的是礼乐仁义政事,至于“性与天道”、“怪力乱神”、稼穑农圃这些问题他是不喜欢讲,甚至被问到也不愿意回答的。“君子不器”可以视为他对具体自然知识的基本态度。这种态度一直延续到近代。例如翻译《几何原本》的徐光启是最早接触西方科学,对它赞叹备至的杰出士大夫,他却从未动念探究西方科学的全貌与根源。雄才大略如康熙皇帝虽然对“西学”发生极大兴趣,却也从未想到派专人到海外留学和搜求典籍。在他们心目中,这些神奇知识恐怕仍然是“珍玩”、“陪衬”而已。
钱穆先生在《国史新论》一书中对这种心态有很深刻的观察。他说,中国学者“始终不走西方自然科学的道路……总看不起像天文算数医学音乐这一类知识,只当是一技一艺,不肯潜心深究。这些,在中国学者间,只当是一种博闻之学……聪明心力偶有余裕,始一泛滥旁及。此在整个人生中,只当是一角落,一枝节,若专精于此,譬如钻牛角尖,群认为是不急之务。国家治平,经济繁荣,教化昌明,一切人文圈内事,在中国学者观念中,较之治天文算数医药音乐之类轻重缓急,不啻霄壤”。跟着,他论天文、数学如何被应用到历法乃至被“强挽到实际政治上应用”,音乐如何被用作“以人文精神为中心向往之工具”,结论是:“在中国知识界,自然科学不能成为一种独立学问。”这些话是很值得深思的。
统而言之,中华与西方文明对自然知识的观念自古以来就有非常深刻的分歧。西方把它看作宇宙奥秘,值得终身探索、追寻,因而发展出高度理论性的学术观念。所以在历史上它是直通“天道”的“自然哲学”,实用价值并不彰显,也不重要,直到罗哲·培根方才出现转变的征兆,以迄十七八世纪脱胎换骨,发生革命性的巨大变化。中国人看自然知识,则脱离不了实际和浅近的“器用”观念,所谓“医卜星相、天文历数”向来是学术旁支,不入“大道”。目前一些人口呼“科教兴国”,只反映了表面态度的改变,底子里却仍然未曾跳出原来思想框架。但在今天,科学和技术改变人类社会的结构,甚至人的思想乃至身体,已经非常全面和深刻,可以说无孔不入,无微不至了。而且,这种改变可以说是不断加速,没有止境的。那么,如何来梳理、认识、扭转中华文明对科技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自然是我们今天所亟须面对的大问题了。
强盛邦国之根本
那位教士就是有名的罗哲·培根(Roger Bacon),呈献的著作名为《主集》、《别集》和《三集》。不幸他的运气短促:书籍上呈之后,教皇还未及寓目就驾崩了,因此在当时它们没有发生重要影响。他虽然继续勤奋著述,但并不得志,甚至还可能一度被监禁,最后郁郁以终,直至17世纪方才广为人知。不过,上面那几句话还是很重要的:它显示了自然知识在西方文明中的根本重要性 — 即使在宗教精神高涨,甚至淹没一切的 “中古盛世”(high middle ages),即使在教士心目中,它仍然能够和语言、文法、道德训诲分庭抗礼;而且,从它在书中所占分量看来,比后者更为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对中古欧洲而言,这些自然科学知识虽然源于古希腊,从阿拉伯人那里学习它们却算不上“礼失求诸野”,只是追求风闻已久,“恨未识荆”的域外新事物罢了,因为古罗马人虽然听到过、接触过它,却从未了解或者翻译它,此时它是初次从阿拉伯文转译成拉丁文,并且还夹杂了许多伊斯兰文明的增益。
这样将来自域外而又关乎自然界的知识视为强盛邦国的根本大道,在中华文明观念中是不可思议的。作为对比,两个世纪之前的大宋皇朝,也同样是经历大乱之后积贫积弱,面临强敌,也同样亟待发愤图强。那么当时潜心思索振兴之道的有识之士,例如胡瑗、孙复、石介等,所讲求的又是何种道理呢?
余英时在《朱熹的历史世界》一书中说得很清楚:“他们三人都笃信圣人之道,致力于重建一个合乎儒家理想的秩序。他们研究经学的主要动机是追求一种文化理想”,那也就是他引孙复所说的“所谓夫子之道,治天下、经国家大中之道也”。在他们影响、激发之下,所出现的最有远见和魄力的大政治家是范仲淹和王安石。他们同样也是以儒家的礼乐、道德理想,即所谓“诗书史传子集,垂法后世者”,“古代圣王之道的文字记录”为求治根本。统而言之,宋儒的振兴之道是以古代经典为依据,都是与政治、社会、文化理想直接相关的。
中西方的“器”与“道”
以上的说法很粗疏,因此需要作两点补充。首先,罗哲·培根是走在时代前面,他的话并不能够代表13世纪欧洲的政治与文化理念。当时基督教观念笼罩一切,自然哲学被视为神学的婢女,它的功能在于阐释自然万物,从而彰显上主创造天地之大能与精妙。可是,也不能忘记:他重视自然知识效能的观念却仍然顽强地存在(在另一部著作中他还生动地想象汽车、轮船乃至飞机的发明和制造,宛如预见20世纪来临一样),而且为他同时代的许多其他教士分享。他们之中有不少位至主教乃至大主教,却仍然潜心研习科学,作出重要贡献。其中如牛津大学第一任校长,后来成为林肯郡主教的格罗斯泰特(Grosseteste);研究光学的坎特伯雷大主教配卡姆(John Peckham);德国第一所座堂学院创办人,曾经出任拉提斯邦(Ratisbon)主教的大阿尔拔图(Albertus Magnus)等等,都是杰出例子。而且,在他们之后,这风气相沿不替,兼教士与科学家于一身的人才辈出,位居主教、大臣者不可胜数。他们努力的结果是:到了17世纪之初,另外一位培根即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就鲜明地提出“知识即力量”的观念;到17世纪末,西欧终于实现罗哲·培根的梦想,击溃奥斯曼帝国(其实,它的兴起犹在罗哲·培根之后),令它自此一蹶不振;到18世纪,现代科学出现,培根的理念为启蒙思想家接受,成为西方文明的主导思想。追源溯本,这理念最早就是由罗哲·培根提出,而他思想的渊源则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文明兴起之初,也就是所谓“轴心时代”。
其次,北宋其实也有不少重要科学家,例如发明“增乘开方法”的数学家贾宪、撰写《梦溪笔谈》的沈括、编校《本草图经》和主持制造“大水钟”的苏颂等等。当时中国的技术和工艺非常先进,对促进经济起了很大作用,结果是北宋人口增加6倍,突破了1亿的历史性关口。所以,正如李约瑟所一再强调,中华文明不但具有丰富自然知识,而且能够充分利用它,宋朝就是最好的例子。可是,中国士大夫所搜集、发展的自然知识都是零碎分散的,不能够构成完整理论体系和长远学术传统,所以不可能有长远的,累积性的发展。在他们的观念中,这方面的知识属于形而下的“器用”范畴,和形而上的,具有经天纬地功能的“道”不可同日而语。南宋的秦九韶是大数学家,他的《数书九章》是传统数学的高峰。然而,说来奇怪,他本来热衷仕宦,潜心数学只是元人入侵,丢掉官职,颠沛流离,“心槁气落”之后的事情。同时代的李治、刘秉忠也都是在金朝丢官之后方才隐逸山林,潜心数学,刘秉忠后来更为元朝征召而放弃数学出山,官至太保。当然,这也有悠久传统。如所周知,孔子所重视的是礼乐仁义政事,至于“性与天道”、“怪力乱神”、稼穑农圃这些问题他是不喜欢讲,甚至被问到也不愿意回答的。“君子不器”可以视为他对具体自然知识的基本态度。这种态度一直延续到近代。例如翻译《几何原本》的徐光启是最早接触西方科学,对它赞叹备至的杰出士大夫,他却从未动念探究西方科学的全貌与根源。雄才大略如康熙皇帝虽然对“西学”发生极大兴趣,却也从未想到派专人到海外留学和搜求典籍。在他们心目中,这些神奇知识恐怕仍然是“珍玩”、“陪衬”而已。
钱穆先生在《国史新论》一书中对这种心态有很深刻的观察。他说,中国学者“始终不走西方自然科学的道路……总看不起像天文算数医学音乐这一类知识,只当是一技一艺,不肯潜心深究。这些,在中国学者间,只当是一种博闻之学……聪明心力偶有余裕,始一泛滥旁及。此在整个人生中,只当是一角落,一枝节,若专精于此,譬如钻牛角尖,群认为是不急之务。国家治平,经济繁荣,教化昌明,一切人文圈内事,在中国学者观念中,较之治天文算数医药音乐之类轻重缓急,不啻霄壤”。跟着,他论天文、数学如何被应用到历法乃至被“强挽到实际政治上应用”,音乐如何被用作“以人文精神为中心向往之工具”,结论是:“在中国知识界,自然科学不能成为一种独立学问。”这些话是很值得深思的。
统而言之,中华与西方文明对自然知识的观念自古以来就有非常深刻的分歧。西方把它看作宇宙奥秘,值得终身探索、追寻,因而发展出高度理论性的学术观念。所以在历史上它是直通“天道”的“自然哲学”,实用价值并不彰显,也不重要,直到罗哲·培根方才出现转变的征兆,以迄十七八世纪脱胎换骨,发生革命性的巨大变化。中国人看自然知识,则脱离不了实际和浅近的“器用”观念,所谓“医卜星相、天文历数”向来是学术旁支,不入“大道”。目前一些人口呼“科教兴国”,只反映了表面态度的改变,底子里却仍然未曾跳出原来思想框架。但在今天,科学和技术改变人类社会的结构,甚至人的思想乃至身体,已经非常全面和深刻,可以说无孔不入,无微不至了。而且,这种改变可以说是不断加速,没有止境的。那么,如何来梳理、认识、扭转中华文明对科技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自然是我们今天所亟须面对的大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