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法用于食品及药品安全检验方法的研究

来源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anol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色谱法联合质谱法用于食品、药品的检查中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实现了较高的检出率,同时能充分识别不同类型的不合格产品。建议在临床检查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色谱法;食品与药品安全;安全检验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1--01
  在生活方式转变,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民众对于食品、药品的安全性要求不断提高。因而实务检验中提出了提升检验技术以保证食品、药品质量的要求。色相谱法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科学的检查方法,综合采用分离技术与分析技术,能够较为充分地实现检测目的。但随着添加技术的发展,色谱法检测出现了无法充分分离及无法精确识别的问题。基于此,经过研究,临床中提出了使用色谱法联合质谱法进行检测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需要进行一定的临床验证。本次研究针对色谱法联合质谱法检测的临床效果做出分析,选用检验科的收录的不合格产品为研究对象,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过院领导审批,选用检验科于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收录入库的问题食品。、药品104件为研究对象,其中食品类57件,药品类47件,均为检验科检验确定为不合格的产品。其中属于增塑剂添加过量的产品25件、属于基因毒性问题的产品22例,属于多环芳烃添加过量的产品27例、属于防腐剂添加过量的产品30件。
  2、检查方法
  色谱法检验。使用气相色谱仪(赛默飞;TRACETM 1300)进行检查。首先对待检物品进行色谱法检验,使用氬或氮与待检物品进行有机融合,其后将填充剂注入混合物的色谱柱中,其后分离待检物品与气相色谱。完成准备工作后,首先对非法添加成分进行检测,其后对待检物品的安全性进行检测。非法添加剂的检测主要针对毒害成分进行检测,并重点提示待检物品中的防腐剂剂量。安全性检测中主要針对农药残留与催熟剂情况进行检查,并重点提示待检物品中的磷物质成分。
  色谱法联合质谱法检验。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合仪进行检查。首先使用气相色谱的检查方式对待检物品进行混合处置,其后在计算机的控制下进行分离处置。使分离后的化合物逐个进入到质谱仪中。进入质谱仪后,结合待检物的不同性质,选择使用电子轰击,或化学离子化的方法进行检查。
  1.3 观察指标
  统计色谱法联合质谱法进行检测的临床检出情况,检出率的计算方法为:检出例数/总例数*100%。
  (2)统计色谱法、色谱法联合质谱法在不同类型不合格产品的检出情况,检出率的计算方法为:检出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采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组间比较应用卡方检验,若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结果
  色谱法联合质谱法的临床检出率超过95%,与实际不合格情况之间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除防腐剂检测外,色谱法联合质谱法在各类型中的临床检出率均显著高于色谱法,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防腐剂检测中,两种检测方法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
  4、讨论
  色谱法联合质谱法是临床中检测中提出的一种新型检测方法,其核心在于综合发挥色谱法分离识别与质谱法分析检测的优势,从而实现充分检出的目的。色谱法鱼20世纪50年代提出,通过分析填充剂与色谱柱。首先使用氬或氮与待检物品进行有机融合,其后将填充剂注入混合物的色谱柱中,其后分离待检物品与气相色谱,分离后的色谱主要可分为气体色谱与气液固色谱两种。气相色谱是实务检验中的主要使用流动相的色谱,分离速度较快,检验效率较高。同时其使用的惰性气体,在其表面上存有较多的活性吸附剂。基于吸附剂的吸附力差异,容易实现分解。质谱法是使用电场与磁场作用于运动离子。分子离子与同位素离子等其他离子的相互作用实现分析检查的一种检测方法。分析出离子的准确质量后,对比数据库资料,可以实现确定离子化合物组织的目的,从而实现检测目的与检测效果。实务检验结果提示:使用色谱法联合质谱法进行检测,能实现较好的检测效果,不仅实现了较高的检出率,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不合格产品也实现了精确识别。
  本次研究结果提示:色谱法联合质谱法的临床检出率超过95%,与实际不合格情况之间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突出了色谱法联合质谱法进行检测的临床效,检出率较高。同时,色谱法联合质谱法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产品也实现了较高的检出效果,研究结果提示:除防腐剂检测外,色谱法联合质谱法在各类型中的临床检出率均显著高于色谱法,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防腐剂检测中,两种检测方法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这一结果进一步突出了联合检测的临床优势。
  综上,色谱法联合质谱法用于食品、药品的检查中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实现了较高的检出率,同时能充分识别不同类型的不合格产品。建议在临床检查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方灵,韦航,黄彪,等.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牛奶中38种抗生素残留[J].分析测试学报,2019(06):181-186.
其他文献
摘要: 调查分析普职融通背景下药学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 为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奠定基础。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青岛市药学普职融通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从教学素养、教学艺术、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四个维度进行调查分析,发放问卷160分,回收有效问卷153分,回收率96%,问卷结果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需不断加强教师素养尤其是个人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魅力、情感沟通
摘要:近年来,随着ADR监测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网络监测范围逐渐扩大,ADR报告数量也在逐年增多,但漏报、瞒报现象仍然是阻碍ADR数据利用的一大问题。因此如何运用信息化提高ADR数量及質量,并将报告高效利用,使其发挥最大价值也成为全国各ADR监测中心的目标与期望。本文探究我国ADR监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并借鉴美国经验提出策略,以加速提高我国ADR监测工作的信息化进程。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
期刊
摘要:目的 针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探究药学干预对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收录的11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别采取常规干预与药学干预,比较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1.82%)显著低于对照组(12.73%),对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64%)显著低于对照组(14.55%),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 药学干预能避免
摘要:药品检测实验质量是实验室技术管理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实验质量控制的好坏会影响最终的检测数据。目前药品检测实验质量控制的发展,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因为药品的种类多、成分复杂,实验数据容易出现偏差。如何运用科学的手段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当前的首要。因此,本文对药品检测的内容、现状进行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药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医药市场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和改革,在新医药制度的推行下,医药流通行业已进入新领域。其对于药品流通企业而言,是一项新的挑战,也是一种新的机遇,企业可在新制度的背景下,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本文就新医改制度的内容及意义进行简述,并分析目前药品流通企业在新医改背景下面临的问题以及具体的整改措施,为广大药品企业提供思考方向。  关键词:医改背景;
摘要:目的:针对带环早孕患者,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月,纳入80名观察对象展开研究,观察对象均为带环早孕患者,按照患者流产方式的不同,患者被分为两组:药物流产(观察组,n=40,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手术流产(对照组,n=40),对不同流产方式下,患者的相关指标、不良反应情况展开比较。结果:在观察组中,40名患者有35例判定流产成功(
摘要:目的 针对药物调剂,探究常见差错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方法 将我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收录的90份处进行研究,分别采取常规调剂与差错预防调剂,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调剂差错发生率(2.22%)显著低于对照组(13.33%),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药品调剂过程中的常见差错原因,通过针对性的预防调剂,能够减少差错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药品调剂;差错
摘要:近年来我国食品药安全管理措施正在不断完善,并且朝着更加稳定的趋势前进,但是当下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潜在的危险要引起人们的重视。很多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正在警示着人们要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对于如何监督管理人们的食品药品安全,其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段为食品药品检测,检测的数据是否具有准确性对于相关部门的执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食品药品;检测;实验室;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
摘要:目的:分析药学服务应用于社区药房中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社区药房病例142例,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包括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1例,分别给予一般用药指导、药学服务模式,统计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用药准确性以及患者对服务的满意率等。结果:服药依从性、用药准确性以及服务满意率等,观察组均相对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服务引入到社区药房中,对控制患者药物应用不合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