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之见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ddsff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要求每位教师树立起现代学生观,即冲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身心发展潜力,以21世纪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为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确认学生的主体性,并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最直接的方式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我们过去的教学是“教学生学会知识”,而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教学生学会学习”,使走出校门后的学生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让学生以小主人的身份参与教学过程,对于他们无论是从知识的掌握方面,还是从心理感受方面和能力培养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那么教师该如何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呢?下面结合本人教学谈一谈初浅的认识:
  
  一、让“兴趣”点燃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毫无兴趣,只是强迫性的学习,会扼杀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愿望”,可见,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推进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兴趣,学生所做的充其量只是处于被动、机械地接受,根本不能主动参与。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下面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兴趣有较好的作用:
  1、设计诱导,引起兴趣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教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往往是最能引起注意的,教师应学会抓住这一机会,用语言、动作、教具等适宜的方式把学生的兴趣引到教学内容上来。如我在给初一学生上“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的那堂课时,拿着一棵萎蔫的白菜进了教室,立即引起了全体学生的好奇,不少胆大的同学问:“教师你拿白菜干什么?”,我笑盈盈地说:“下课后炒了我们一起吃够分么,确实是不够的,很显然不是用来吃的,你们不是看到它已焉了吗?我是想请大家帮忙让它精神起来,你们有办法吗?”,“没有”。回答得很响亮,我说“下面我们一起来想办法”。那堂课同学们思想很集中,思维也很活跃,积极发问,主动思考。临下课时我问:“白菜能精神起来吗?”,“让它吸水”回答得更响亮。
  2、注重过程,保持兴趣
  学生好奇心强,引起他们的兴趣较容易,但是他们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兴趣往往只是“三分钟热情”,所以要保持兴趣绝非易事。这就要求教师注重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状态,调整自己的语速、语态、教学形式及手段,以及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而又贴近生活,与学生切身利益有关问题或小故事,以保持学生兴趣。如我在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过程中,探究“光对鼠类生活的影响”时,学生兴趣很浓,之后讲“生物对生物的影响”时学生兴趣不高,我马上插入“绿色杀手”的故事,结果,学生在聚精会神地听“故事”的过程中,掌握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3、观念结束,延续兴趣
  一时的兴趣只能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习某一阶段性或零散的知识,只有长久的兴趣才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主动学习、连续学习的好习惯。而现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或多或少地有点完成任务的倾向,作业做完了就没事了,很少有学生把课堂上的浓厚兴趣延伸到课外,所以教师应采取一定的措施,促使学生兴趣的延续和增进。我受电视连续剧的启发,试着在每堂课结束都留给学生一个悬念,结果发现,很多学生课后为了寻求答案而自主学习,更期待下堂课的到来,有效地促进了兴趣的延续。如我在“水分进入植物体的途径”这堂课结束时是这样安排的:“我们看到养花的人,每天都给花浇不少的水,这些水没从花盆下漏走,也没有从叶子上滴下,那么多的水去哪儿了呢?。学生回答:“蒸发了”。我肯定说:“说得很对,但是同学们知道水分蒸发也是有开关的,就像我的水龙头一样,可开大,也可开小的,同学们肯定不知道开关安在哪儿,也不知道谁控制开关,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下堂课再一起去找答案”。
  当然,引起兴趣、保持兴趣和延续兴趣,应根据学科特点、学生情况以及教学内容等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欲望。
  
  二、创设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学习环境是一种特定的学习氛围,一个积极健康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主动地、活泼地投入教学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认为积极健康的教学环境应该是人人平等,具有探讨氛围,而又能表现竞争和合作精神的环境。
  1、人人平等
  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不少的不平等现象:老师普遍优待成绩好的学生,而不重视甚至看不起成绩差的学生;同学之间存在严重的成绩好的同学轻视、嘲笑成绩差的同学的现象。在这种不平等的教学环境中,往往是优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因为尽管是错的,也会得到教师从另一角度的表扬,同学也会理解。而差生却没有勇气参与,因为如果错了老师会说:“不懂就别乱讲”,同学也会取笑,就算是对的,老师和同学也会认为是“瞎猫碰到死耗子”。
  在平等氛围中,学生都可以以轻松、愉快的心态参与教学过程,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争议等形式相互激发思维、取长补短、不断进步。学生会体会到参与的乐趣,这样会进一步提高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如我在讲完食物链后,来了一个小小的课堂比试:列出很多生物让学生进行食物链的连接,开始时都是一些成绩好的同学上黑板连接。明显的都被连得差不多时冷了场,这时一位平时成绩不太好的男生举手并连出了一条,在我的带动下同学们给了热烈的掌声,我及时鼓励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很快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也纷纷参与,不管结果如何,都得到热烈的掌声。从那以后,我发现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高了许多,而“差生”也不再差了。
  2、营造氛围
  传统的教学是老师一人的“独角戏”,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容器,没有参与教学过程的必要和机会。“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要有了疑问学生就会去思考,思考的过程就促进了学习,而思考和讨论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计好问题,加以讨论甚至可以是辩论和争议,让学生在探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感受参与的乐趣 ,从而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3、竞争和合作
  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学习也是一样。学生大多数都有好胜心理和表现欲望,竞争氛围是学生表现的好时机,要在竞争中表现自我首先就必须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就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在实践中创设竞争和合作氛围的有效方式是组织小组竞赛,这样既因有竞争而增进参与意识,又因是小组活动而促进合作,因为没有人愿意坐享其成而被人看不起,所以能让所有人受那种团结紧张的气氛的感染,积极主动地参与。
  
  三、让“情感”促成参与的自觉性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自觉地参与才有意义,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而情感对于促成学习自觉性有重要作用。情感对于学习的巨大影响已经广为人知,教育和心理学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对于“情感”,我认为主要反映为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态度以及学科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认同与否。对任课教师持肯定态度时,学生就会喜欢相应学科而自觉参与教学过程,反之,就会消极抵抗。学科内容多姿多彩,教师的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高,自觉性就会强,反之,就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抑制学生的自觉性。有这样一个学生,原来在另一所学校就读,由于不喜欢生物老师而不学生物,结果考了6分。后来转入我校,她就说生物老师很亲切,如果不好好学觉得对不起老师,结果生物成绩突飞猛进。
  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情感因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留下一个好印象,使学生尊敬你、喜欢你,而自觉参与你的教学过程;认真对待并处理好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并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力求每堂课都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促成参与教学的自觉性。
  总之,只要教师充分认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寻求探索,就会找到适合于学科特点而又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方法。
  (作者单位:416400湖南省花垣县道二附中学)
其他文献
纵观当今中学生,常常会发现很多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业余兴趣爱好,常常“十五分钟热血”“虎头蛇尾”。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都是意志力薄弱,缺乏坚韧毅力的表现。  心理学专家认为“意志力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又意识的支配和调节自己行为的心理过程。”人没有意志力就不可能达到预定的目标。教学研究表明,健康的意志品质,如:自觉、坚定、毅力、恒心、自制等,会促进学习活动的开展。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战胜自我,培
期刊
古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灿若星辰的古诗词文化让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学习古代诗词,是了解和继承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对课外古诗词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开拓学生阅读视野,使之在有意识地积学、感悟、运用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文学的滋养中健康成长。基于这种指导思想,谈谈个人对古诗词教学的看法:    一、精心制订教学计划,及早确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当一个人一旦对某一问题发生兴趣,那么,他作出的努力会达到惊人的程度。杰出的数学家们之所以能取得惊人的成就,原因之一就是对数学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实践证明,当一个学生对某一方面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如饥似渴地进行学习,就会废寝忘食地攻克难关,凡是学生在快乐气氛中学到的知识,都掌握得既迅速又牢固。那么,在教学中
期刊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篇诗体小说:它用诗歌的形式和语言演绎一个传奇而又充满喜剧色彩的故事——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它具备小说的三个要素。  第一,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开头两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是故事的开端;第三至五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奔赴战场、十年征战和还朝辞官是故事的发展;第六段写木兰与家人团聚、恢复女儿装束后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是故事的结局和高潮。
期刊
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教学的前提    教师都希望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通常我们十分重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而把调动学习积极性当做“软任务”。但是,学生的积极性是他理解和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前提,离开这个前提,老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上的一切努力都是枉然!而且我们不能期待学生自发的积极性,学生的积极性需要教师去调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于
期刊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可以见到在课堂中会出现几类现象,有的同学两眼发愣,目不转睛,个别同学托着腮帮,倚壁沉思,有的同学斜视窗外,欣赏窗外大好时光,有的则旁若无人,睡起大觉来……一堂课出现一种或两种情形,但课堂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人云亦云,一人答错,数人错。课堂这种现象是不利于课程的有效实施和学生素质发展,据笔者跟踪调查与研究,根据表象归纳原因,大致归结为两方面。  其一,教师方面,教师主讲,学生
期刊
现行初中教材中有许多插图,仅教材前面的彩页插图就有52幅,别外语文课文中还有一些黑白插图。这些鲜活的课文插图,很多老师往往把它作为教材装帧的点缀面而忽略,其实它们和课文内容是相映生趣、相辅相成的,若能巧用它们,定能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课文插图犹如特写镜头,是真实体现课文内容的点睛之笔。它的作用要和教师的巧妙运用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根据插图的作用,来提高教学效果呢? 
期刊
角色游戏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这种游戏深受幼儿的喜爱,那么,怎样组织角色游戏呢?下面谈谈自己的初浅看法:    一、教师是游戏的设计者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好模仿,通过参观成人劳动,总想在游戏中得到体验,我们应多给孩子们创造机会。例如:我园开设了午餐,我带领幼儿参观食堂里叔叔、阿姨的工作,使幼儿对食堂有一较完整的印象。在游戏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选择幼儿和角色,幼儿扮演
期刊
在课程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常听到小学语文教师这样抱怨,识字教学任务重,课时少,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教学枯燥乏味,效果不理想……,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现状呢?纵观小学低段语文课堂,对照语文教学法新理念和目标要求,我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我认为,要想改变现状,语文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从改进教学策略上狠下工夫。    一、教学反思一    在低段语文课堂教学教程中,教学的重点有些偏移,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与写字教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些改革,尤其是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对语文课程改革实验探索至关重要。    一、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情感和主动识字的愿望,使其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任何一个国家的义务教育,都会注重本国文化的教育,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因此,从小学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喜欢汉字的情感与态度,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汉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价值与意义。课程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