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石灰石煅烧黏土水泥(LC3)制备了3种不同煅烧黏土掺量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并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孔结构分析等测试技术评估煅烧黏土掺量对UHPC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黏土的掺入可使UHPC的损耗因子、损耗模量和储能模量最高分别提升46.7%、50.0% 和102.0%;煅烧黏土掺量为35%、40% 和45%时,坍落扩展度分别降低了20.5%、26.9%和29.2%;煅烧黏土掺量为35%时,抗压和抗折强度分别增加了13.78% 和27.11%.综合可知,掺入30
【机 构】
:
深圳大学广东省滨海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中国 广东 深圳 518060;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中国 广东 深圳 518060;密苏里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和环境工程学院,美国 密苏里州罗拉 65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石灰石煅烧黏土水泥(LC3)制备了3种不同煅烧黏土掺量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并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孔结构分析等测试技术评估煅烧黏土掺量对UHPC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黏土的掺入可使UHPC的损耗因子、损耗模量和储能模量最高分别提升46.7%、50.0% 和102.0%;煅烧黏土掺量为35%、40% 和45%时,坍落扩展度分别降低了20.5%、26.9%和29.2%;煅烧黏土掺量为35%时,抗压和抗折强度分别增加了13.78% 和27.11%.综合可知,掺入30%~40%煅烧黏土制备的UHPC具有更好的静、动态力学性能和环境、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企业也面临着不同政治、经济、文化带来的经营挑战,其中,本土化人才任用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论文以来华留学生教育为切入点,以企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需求为导向,以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改革为抓手,完善“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的培养机制,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为企业跨国经营人才本土化开辟新的路径.
采用不同浓度硅烷偶联剂(SCA)溶液对憎水的聚乙烯纤维(PE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用表面改性后的PE纤维制备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测定其直拉应变硬化与开裂行为.结果表明:对于低水胶比(0.18)UHPC,掺有3%浓度SCA溶液改性PE纤维得到了较好的应变硬化效果,多缝开裂效果更为显著.改性PE纤维影响UHPC应变硬化的机理是,附着在PE纤维表面的硅烷偶联剂官能团与基体之间建立较强的化学粘结力,其中的自由羟基(—OH)与基体中水化产物C–S–H发生缩合反应,羟基(—OH)与Ca(OH)2中的Ca2+
对钢–聚丙烯混杂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SP-UHPC)开展受压力学性能研究,通过单调和循环受压加载试验,分析纤维种类、长径比和体积掺量对SP-UHPC关键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并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揭示钢–聚丙烯混杂纤维增强机理.结果表明:钢–聚丙烯混杂纤维可以显著提高SP-UHPC受压力学性能;与未掺入纤维的UHPC相比,SP-UHPC表现出明显的延性破坏特征,峰值强度、峰值应变和韧性明显提高,刚度退化速率减缓.建立了SP-UHPC单轴循环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数学表达式,能够准确预测含有不同纤维特征参数的S
借助纤维素/聚乙烯醇(PVA)水凝胶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特性,可缓解由正负温变化导致的水泥基材料损伤破坏.在分析纤维素/PVA对水泥基材料流动性、冻融循环前后力学性能影响基础上,研究了水凝胶复合水泥基材料水化产物、孔、裂缝等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纤维素/PVA溶液提高了水泥浆体的流动度;经冻融循环的纤维素/PVA溶液形成了交联网络状结构,提高了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总孔隙率,但有效缓解由于冻融循环作用而导致的强度下降和损伤.
比较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纤维增强高强混凝土以及高延性混凝土厚靶在不同尺寸刚性弹丸及侵彻速度冲击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并量化了损伤程度.分析了混凝土材料侵彻深度随抗压强度、弹丸相对骨料大小以及等效硬度的变化规律.采用校准的K&C模型模拟了刚性弹丸冲击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破坏结果,模型预测的侵彻深度和开坑面积均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其有效性.
掺2种不同形状的超细镀铜钢纤维,制备出性能优异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UHPC),采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装置对UHPC材料进行了多次高速冲击压缩实验,研究了应变率、冲击次数、纤维种类及其混杂对该材料抗多次冲击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X射线CT测试技术研究UHPC在多次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态损伤演变规律并对材料的损伤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端勾型钢纤维对UHPC材料的增强、增韧效果略优于平直型钢纤维,掺加1%的平直型和2%端勾型钢纤维的材料具有最优异的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能,提出了改进的动态增长因子模型解
制备了以不同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为基础的功能梯度混凝土(FGC)靶,研究了提高混凝土材料抵抗超高速射流的方法,开展了功能梯度混凝土防护工程材料抗超高速侵彻性能实验及数值模拟.通过射流侵彻试验,采集靶体的损伤分布、子弹破碎程度、侵彻破坏深度和破坏形态等各个方面的实验数据,进而分析功能梯度混凝土靶体的抗超高速侵彻性能;采用ANSYS/AUTODYN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并与射流毁伤实验数据对照,验证了模型正确性;利用AUTODYN软件预测了射流和超高速弹体侵彻耦合破坏的结果.结果表明:功能梯度混凝土靶板能
制备了碳纤维网格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TR-UHPC),开展了纤维网格拉伸、UHPC拉伸、网格-UHPC拔出和TR-UHPC拉伸试验,并结合数值模型研究了TR-UHPC的拉伸刚化响应以及碳纤维网格和钢纤维协同作用.结果表明:TR-UHPC呈现出显著的应变硬化和多裂纹开展特性,拉伸强度、裂后刚度和延性有效提高;在钢纤维体积掺量为0.5%~1.5%时,TR-UHPC性能的提升主要由钢纤维桥连作用控制,当体积掺量为1.5%~2.0%时,纤维网格-UHPC粘结滑移性能起主要作用.数值模型考虑了包括纤维网格拉伸性能、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和运用正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与改变着人类的工作和生活,组织面临的管理环境也深受影响.论文在回顾人工智能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相关研究基础上,运用吸收能力理论,从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分析了在人工智能环境和应用背景下通过提高组织吸收能力,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提升的议题,凝练出人工智能—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提升概念模型,为组织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提升的问题提供思路.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一种新型的水泥基材料,具有良好的裂缝自愈合潜力.对UHPC裂缝自愈合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归纳了UHPC基本特性及裂缝自愈合机理,讨论了裂缝自愈合行为对UHPC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最新的裂缝自愈合表征技术及自愈合理论模型,总结了目前UHPC裂缝自愈合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