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元钱一块的豆腐,在上海清美绿色食品公司董事长沈建华手里,做出了年产值7亿元的大生意,托起了8000多人的饭碗。
老话说: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时过境迁,这句话现在恐怕要改了。从上海杨浦区国和路上一家小作坊起步,浙江上虞农家子弟沈建华用12万元创业本钱,在12年里从6人的小作坊发展为8000人的大工厂,从1块钱小生意做到7亿元的大买卖,打造出全国最大的豆制食品企业。
从上虞农村来到上海,今年47岁的沈建华找到了大舞台,演绎了民营经济在上海的一个传奇。在浦东三灶工业园他的办公室里,沈建华说:“经商,发现商机很重要,幸运的是我发现了商机。”
走出乡村闯世界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总能不断找到新例子。家里唯一的男孩、少年丧父、家境清贫……沈建华早早就挑起了养家的重担。
沈建华出生在浙江上虞,1983年他年满20岁的时候,决心走出乡村闯世界。他来到离家乡不远的杭州,进了当地建筑公司当油漆工;1年后,他承包了该公司的装潢工程部,专门经营建筑材料;1990年,27岁的他和太太告别杭州来到大上海,承包了杨浦区长宏建筑装潢五金商店。
他一如既往认真地做事,生意发展得不错,1995年他注册了一家企业——长峰建筑物资有限公司,当上了名副其实的老板。
不久,上海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低谷,建材生意随之也进入了寒冷的冬天。一般人的思路是如何想方设法在本行业寻求突破,然而沈建华却突然作出了重大决策——改行进入豆制品行业。
不卖建材卖豆腐
“1998年,我攒下点钱后想做个生意。”沈建华回忆起创办“清美”的经历:“你想想,当时上海有1400万人口,如果每100个人里有1个人买我的豆腐,那不就是一笔大生意?”于是,他租借了杨浦区国和路公交公司场内600平方米的厂房,正式挂出了他的“清美公司”牌子,其时他正式员工仅有6人,运输工具是一辆黄鱼车。
让他很受鼓舞的是,购买设备、租赁厂房、办理工商执照、申请食品卫生许可,一系列开业手续只花了两个月。
就这样,无论风吹雨打、酷暑寒冬,沈建华每天都和其他5位亲戚朋友一起,各自骑一辆三轮车,把半夜刚刚做好的豆腐送到上海市区的菜场,连春节里也不断货。
臭气污水,土灶黑烟,肮脏的大桶,混浊的豆浆——这是2002年一家报纸对无证豆腐作坊的描述。
“这个行业是社会需要的,而行业状况又不好。我开设一个机械化豆制品厂,肯定有前途。”沈建华说。在上海,标准化菜场的出现改变了沈建华的人生。
“那时候‘清美’的牌子在一些菜场里已经有点名气,但我们一半的生意是做豆腐批发。上海市推进标准化菜场建设的举措让我们嗅到了大商机。”沈建华说。上海营造的规范市场环境,让他多年来打造品牌的想法有了付诸实施的机会。
砍掉批发做直营
沈建华果断砍掉批发业务,开始菜场直营。100家、200家、300家……“清美”豆腐走进了上海1200家菜场,成了与“爱森”猪肉、“雨润”熟食等同样知名的菜篮子品牌。
一年后,“清美”直营业务补上了砍掉批发业务留下的窟窿;两年后,超市卖场纷纷给“清美”专柜开绿灯;而今,“清美”的产量已经翻了10倍。这几年,沈建华的三轮车换成了东风小卡,又换成了东风大卡。
“以前自己磨豆腐的夫妻店,一年起早贪黑只能赚1万元。”沈建华透露,“经营‘清美’的直营连锁,最多可以赚到10倍的利润。”
站在“清美”厂区里一个沙盘前,沈建华指着一片区域说:“第四工厂建成后,‘清美’的员工总数将突破1万人,这个新工厂主要做深加工产品,包括豆制品饮料、休闲豆制品等等。我今年的目标是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
窗外,是一排排等候着的卡车。每天晚上,“清美”物流的司机们拉着新鲜下线的各种豆制品,驶向遍布上海的菜场、超市,驶向苏州、杭州、南京……
上海市场一半是他的
清美公司位于上海市区浦东发展东路201号。厂区很大,占地约200亩,这儿,制作豆腐的原料大豆——看不见;碾磨大豆的石磨——看不见;豆腐制作的初级品豆浆——还是看不见!但你闻得到弥漫空气中的淡淡豆香。
沈建华指了指厂房:“大豆都在四楼的机器大斗里,利用重力自动滚进研磨机。”在清美公司,石磨碾豆早已由机器流水线代劳;豆浆在一根根密封管道里,流向生产线的下一站;在那里,被“点化”成一盒盒包装好的豆腐,一张张散发着热气的百叶,一个个圆头圆脑的素鸡……
“我们现在一共有86条生产线,标准化生产能保证质量和卫生,”沈建华笑一笑:“现在上海人每买两块豆腐,其中一块是‘清美’的产品。”截至2009年年底,“清美”已经在东北签下43万亩大豆种植基地,在长三角开设了7000多个专柜和专卖店,当年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贡献税收2000多万元。
别小看一块块豆腐干,这是“清美”出口海外的深加工豆制品——“不算多,去年只有1000万美元。”沈建华说。
在清美公司办公楼,有一面挂满奖牌的荣誉墙。但在这面墙上部的正中央,留着一个意味深长的空白,这是沈建华3年前特地留下的。“我把这个地方留给‘中国驰名商标’的牌子。”沈建华笑得很灿烂,因为誓言没有放空炮,今年1月,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授予了上海清美绿色食品公司“中国驰名商标”这个等待已久的荣誉称号。
点评:从沈建华传奇式的经历中,我们看到浙江企业家具有的“四千精神”和“新四千精神”。
“四千精神”是改革开放之初,浙江人“历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推动改革和发展;如今为推进经济的转型升级,浙江人又提出“新四千精神”:“千方百计提升品牌、千方百计拓展市场、千方百计自主创新、千方百计改善管理。”
老话说: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时过境迁,这句话现在恐怕要改了。从上海杨浦区国和路上一家小作坊起步,浙江上虞农家子弟沈建华用12万元创业本钱,在12年里从6人的小作坊发展为8000人的大工厂,从1块钱小生意做到7亿元的大买卖,打造出全国最大的豆制食品企业。
从上虞农村来到上海,今年47岁的沈建华找到了大舞台,演绎了民营经济在上海的一个传奇。在浦东三灶工业园他的办公室里,沈建华说:“经商,发现商机很重要,幸运的是我发现了商机。”
走出乡村闯世界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总能不断找到新例子。家里唯一的男孩、少年丧父、家境清贫……沈建华早早就挑起了养家的重担。
沈建华出生在浙江上虞,1983年他年满20岁的时候,决心走出乡村闯世界。他来到离家乡不远的杭州,进了当地建筑公司当油漆工;1年后,他承包了该公司的装潢工程部,专门经营建筑材料;1990年,27岁的他和太太告别杭州来到大上海,承包了杨浦区长宏建筑装潢五金商店。
他一如既往认真地做事,生意发展得不错,1995年他注册了一家企业——长峰建筑物资有限公司,当上了名副其实的老板。
不久,上海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低谷,建材生意随之也进入了寒冷的冬天。一般人的思路是如何想方设法在本行业寻求突破,然而沈建华却突然作出了重大决策——改行进入豆制品行业。
不卖建材卖豆腐
“1998年,我攒下点钱后想做个生意。”沈建华回忆起创办“清美”的经历:“你想想,当时上海有1400万人口,如果每100个人里有1个人买我的豆腐,那不就是一笔大生意?”于是,他租借了杨浦区国和路公交公司场内600平方米的厂房,正式挂出了他的“清美公司”牌子,其时他正式员工仅有6人,运输工具是一辆黄鱼车。
让他很受鼓舞的是,购买设备、租赁厂房、办理工商执照、申请食品卫生许可,一系列开业手续只花了两个月。
就这样,无论风吹雨打、酷暑寒冬,沈建华每天都和其他5位亲戚朋友一起,各自骑一辆三轮车,把半夜刚刚做好的豆腐送到上海市区的菜场,连春节里也不断货。
臭气污水,土灶黑烟,肮脏的大桶,混浊的豆浆——这是2002年一家报纸对无证豆腐作坊的描述。
“这个行业是社会需要的,而行业状况又不好。我开设一个机械化豆制品厂,肯定有前途。”沈建华说。在上海,标准化菜场的出现改变了沈建华的人生。
“那时候‘清美’的牌子在一些菜场里已经有点名气,但我们一半的生意是做豆腐批发。上海市推进标准化菜场建设的举措让我们嗅到了大商机。”沈建华说。上海营造的规范市场环境,让他多年来打造品牌的想法有了付诸实施的机会。
砍掉批发做直营
沈建华果断砍掉批发业务,开始菜场直营。100家、200家、300家……“清美”豆腐走进了上海1200家菜场,成了与“爱森”猪肉、“雨润”熟食等同样知名的菜篮子品牌。
一年后,“清美”直营业务补上了砍掉批发业务留下的窟窿;两年后,超市卖场纷纷给“清美”专柜开绿灯;而今,“清美”的产量已经翻了10倍。这几年,沈建华的三轮车换成了东风小卡,又换成了东风大卡。
“以前自己磨豆腐的夫妻店,一年起早贪黑只能赚1万元。”沈建华透露,“经营‘清美’的直营连锁,最多可以赚到10倍的利润。”
站在“清美”厂区里一个沙盘前,沈建华指着一片区域说:“第四工厂建成后,‘清美’的员工总数将突破1万人,这个新工厂主要做深加工产品,包括豆制品饮料、休闲豆制品等等。我今年的目标是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
窗外,是一排排等候着的卡车。每天晚上,“清美”物流的司机们拉着新鲜下线的各种豆制品,驶向遍布上海的菜场、超市,驶向苏州、杭州、南京……
上海市场一半是他的
清美公司位于上海市区浦东发展东路201号。厂区很大,占地约200亩,这儿,制作豆腐的原料大豆——看不见;碾磨大豆的石磨——看不见;豆腐制作的初级品豆浆——还是看不见!但你闻得到弥漫空气中的淡淡豆香。
沈建华指了指厂房:“大豆都在四楼的机器大斗里,利用重力自动滚进研磨机。”在清美公司,石磨碾豆早已由机器流水线代劳;豆浆在一根根密封管道里,流向生产线的下一站;在那里,被“点化”成一盒盒包装好的豆腐,一张张散发着热气的百叶,一个个圆头圆脑的素鸡……
“我们现在一共有86条生产线,标准化生产能保证质量和卫生,”沈建华笑一笑:“现在上海人每买两块豆腐,其中一块是‘清美’的产品。”截至2009年年底,“清美”已经在东北签下43万亩大豆种植基地,在长三角开设了7000多个专柜和专卖店,当年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贡献税收2000多万元。
别小看一块块豆腐干,这是“清美”出口海外的深加工豆制品——“不算多,去年只有1000万美元。”沈建华说。
在清美公司办公楼,有一面挂满奖牌的荣誉墙。但在这面墙上部的正中央,留着一个意味深长的空白,这是沈建华3年前特地留下的。“我把这个地方留给‘中国驰名商标’的牌子。”沈建华笑得很灿烂,因为誓言没有放空炮,今年1月,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授予了上海清美绿色食品公司“中国驰名商标”这个等待已久的荣誉称号。
点评:从沈建华传奇式的经历中,我们看到浙江企业家具有的“四千精神”和“新四千精神”。
“四千精神”是改革开放之初,浙江人“历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推动改革和发展;如今为推进经济的转型升级,浙江人又提出“新四千精神”:“千方百计提升品牌、千方百计拓展市场、千方百计自主创新、千方百计改善管理。”